十万大山里的“宝藏”村寨

2024-02-18 14:25李传云
中关村 2024年1期
关键词:阿妹水族宝藏

李传云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贵州深山中的水族马尾绣凭借其独一无二的美,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正渐渐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贵州南部层峦叠嶂的十万大山,不仅深藏着神奇瑰丽的自然景观,更有着绚烂多元的民族风情。几个月前,我们探寻了贵州黔东南、黔南几处少数民族聚集地,见证了那里的非凡魅力。时隔多日,苗寨阿妹家的酸汤滋味仿佛还留在味蕾上,侗寨大姐爽朗的笑声也还在耳畔回荡——鲜活动人的日常场景、淳朴真诚的生活态度,正是当地璀璨人文风情的缩影。

“土味”苗家菜里的别样烟火

从黔东南凯里市出发,朝东南方向行驶30来公里便到了苗岭腹地。我们探访的目的地朗德上寨,正坐落在这片群山之中。在云贵上百种分支的苗族体系中,朗德上寨属雷山县的“长裙苗”。每逢节日,这里的苗族女性都会身着盛装,她们长到脚跟的百褶裙与彩带,是最被大众熟知的苗族服饰样式之一。

蜿蜒的山路掩映在青山翠林中,山坳间遍布着金黄的油菜花,茂密的竹林衬托着层层叠叠的吊脚楼,一条弯弯的河流在寨前悠然流淌,风雨桥“亭亭玉立”在河畔之上,一帧唯美的画卷在眼前铺展开来。寨子里只住着百十来户人家,十分幽静。徜徉在石板铺就的小路上,时光慢且长。

一位阿婆悠闲地踱步,看到我们是外地人,用带着浓重苗音的普通话问我们要不要租一身“呕欠”(苗族服饰):“都是我自己做的。”我们跟随她穿过几条巷子,钻进了半山腰上的吊脚楼中。低矮的木门,只适合阿婆这样娇小的身材。屋内一片漆黑,如果不是狭小的窗户透过几缕微弱的光线,真会误以为夜幕已经降临。

阿婆打开灯的瞬间,色彩斑斓的“呕欠”映入眼帘,精致又富有传统韵味的刺绣,浓郁又厚重的色彩,繁复到令人叹为观止的银饰……这里简直是个微型的长裙苗服饰展!大到服装、头饰,小到包包、首饰,应有尽有。

“您做苗族服饰多久了?”我惊叹于一件件纯手工制品的精美绝伦,心中的疑问脱口而出。“做了一辈子呀,我今年已经65岁了。”阿婆低声温柔地说。“做一身要多长时间呢?”我又问。

阿婆坐在窗边的小板凳上,低头忙起手中的刺绣:“有的半年,有的要好几年哦。”通过攀谈得知,阿婆有两个儿子,如今都已经结婚成家,在县城工作生活,她独自一人生活在苗寨中。对于阿婆来说,“呕欠”便是她最长情的伙伴。每一帧精美的刺绣图腾背后,都诉说着阿婆一针一线、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巨大的耐心和高超的传统技艺。除了艺术价值,更洋溢着阿婆对苗族文化的热爱。

千百年来,一位又一位苗族女性,从楚楚动人的少女到白发苍苍的阿婆,从织布、蜡染,再到刺绣、装饰,她们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代代相传,将苗族服饰缔造为世界级的历史文化瑰宝。

美丽、勤快,是当地一个阿妹给人的第一印象。初见时,她正在小巷路边煮腊肉。听说我们远道而来,她盛情地邀请我们去家里做客。阿妹家三层的吊脚楼立在倾斜的山坡上。不同于平原地区的平地盖房,苗家地处山区,先民将珍贵的平地用作农田耕作,而倾斜的山坡则建造居所,创建了穿斗式木质结构吊脚楼,稳固且通风。

吊脚楼的一层用来搁置农具、存储粮食和杂物,卖腊肉;二层兼具厨房、饭厅和客厅功能;三层做卧室。阿妹一家和公公婆婆、哥哥嫂子住在两个相连的吊脚楼中,祖孙三代其乐融融。

阿妹端着一锅红酸汤,笑盈盈地登上狭窄陡峭的楼梯:“这是我们自己做的红酸汤,咱们中午吃腊肉火锅。”黔东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造就了这里与众不同的饮食习惯。红酸汤这种极具代表性的地方饮食,源自苗族人民千百年来的食酸传统。贵州山区盐资源匮乏,黔东南少数民族就形成了以酸味代替咸味的饮食习惯。当地有“三天不食酸,走路打翩翩”的俗语。

除了酸汤,腊味也是苗家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主角。这种风味独特的食物由来已久,先民为了保存打猎吃不完的野猪肉,将其悬挂,用火熏干,这种传统制肉方法流传至今。每到新旧年份之交的腊月,家家户户火炉亮起、肉香弥漫,那场景十分热闹喜庆。

阿妹和婆婆忙前忙后,不一会儿,一桌丰盛的苗家地道“土”味便准备好了。“水稻和梅菜叶是自家种的,腊肉、腊肠和血豆腐是用自家养的土猪做的,辣椒也是我们自己种的。”阿妹笑着递来碗筷。

红亮亮的酸汤咕嘟咕嘟翻滚起来,油亮的腊肉和新鲜的梅菜叶经过酸汤的浸烫、蘸水的加持,既保留了腊肉的香腻、梅菜叶的清脆,又叠加了酸汤的清爽、红辣椒的热烈。就着香喷喷软糯的米饭,丰富的层次感让味蕾得到莫大的满足。

偶遇整座侗寨的村民

“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这应该是对贵州地形和气候最贴切的描述了。作为我国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阴雨天是这里的“常客”。但当地人并没有因为长期缺少阳光而阴郁沉闷,相反,他们的热情像炙热的太阳,照亮彼此,也驱散了我们心中的寒冷和阴霾。

黔东南榕江县道路边立着“都江小学”的牌坊。旁边的空地上,几个身穿青色粗布衣服的少数民族妇女热闹地忙碌着。她们熟练地架起火炉,不一会儿,丝丝缕缕的烟雾便飘荡在村寨和山林间,乌黑火红的炭火上,焙烤的肉片滋滋作响,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妇女们围坐在低矮的板凳上,享受着新鲜出炉的美味,伴随此起彼伏的笑声,一场侗族人的聚会就此拉开序幕。

也许是好奇心的驱使,又或是这天饥肠辘辘的本能反应,我们停下车朝火炉走去。“你们在聚餐吗?”我们的发问夹杂着害羞和胆怯。“对啊,今天我们全寨过三八节!”一位侗族大姐爽快地说着,伸手指向了学校院内。

顺势望过去,我们被眼前的場景震惊了:100多个人分散在操场和校舍的平台上,推杯换盏,热闹非凡。这应该是最真正意义上的聚餐了,用大姐的原话是:“村里分的组,每个人从家里带来食物一起吃。”

只见他们男女分桌而食,每五六个人一组围坐在火炉旁,烤猪肉、糯米饭、野生腌鱼、野菜汤,侗家人的特色饮食一应俱全。操场四周,写着“体育之光”的院墙和坐落在半山腰的侗寨木构居所,形成了现代与原生态的强烈对比。

“来来来,坐下一起吃!”大姐热情地招呼我们。我们习惯了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界限,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热情,有些猝不及防。犹豫的瞬间,一块香喷喷的烤肉已经递到眼前,咬上一口,香气在口腔弥漫开来。仅用盐巴调味的新鲜土猪肉,散发出简单自然的味道,却惊艳了味蕾,唤醒了身体对食物的强烈渴求。

举杯畅饮各色自酿米酒,是侗族节日和聚会不可或缺的传统。千百年来,以山地农耕为生的侗族人,早已在时间的流逝中凝练出高超的酿酒工艺,并衍生出“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席”的少数民族酒文化。

巾帼不让须眉,女人们喝起酒来也不含糊。喝到兴起,劝酒的歌声唱响山谷:“同桌饮酒杯又杯,三杯过后又轮回。老人有句俗话说,主不醉来客不归。”婉转又多情的歌声,就像侗家独特的米酒,耐人寻味,一曲过后,众人鼓掌欢呼。

没有旅游配套、没有商业,只有群山环拖,河流穿行,野花绽放。这里的异族风情未经雕琢,原原本本的生活样貌,令人流连。与生活在繁忙都市的人们相比,他们好像被时间遗忘,却自给自足,自得其乐。

“我们不富裕,但只要你们来了,就有吃有喝。”这是我听过最真诚,最动人的话语。

古老神秘的水族文化

黔南三都水族自治县,是水族民众的重要聚集地,我们来到这里,探寻古老水族文化的真容。

乍看起来,三都和国内大多数普通县城并没有什么区别,道路不宽、高楼不多,更没有繁华的商业配套。但走进街头巷尾,浓郁而独特的民族风情扑面而来。身穿青布衣服、头戴白色头巾的水族妇女,刻有水族文字的人行道,雕有水族图腾的路灯……这个拥有40万人口的县城,少数民族占比高达97.4%,全国过半的水族民众都聚居于此。

“四分地球三分水,天上人间唯一族。”著名作家梁衡也曾盛赞过水族文化的渊远。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水族先民创造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历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信仰、节日等。其中,最神秘的当属水书。水书又被称作“鬼书”,不同于其他少数民族用文字记录民歌、民谣和民间故事,水书主要记录原始宗教、方位和趋吉避凶相关的信息,因此也被视为水族的《易经》。

当地的水书传承人被称为水书先生。作为能掌握并运用水书的人,水书先生在水族人心中,是神圣而崇高的存在。三年前,我曾有幸近距离接触了水书先生谢朝海。时年83岁的谢老先生,出生于水书世家,自幼在水书的熏陶下成长,是三都著名的水书先生。

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水书靠一代又一代的水书先生,通过口传和手抄的方式流传下来,只有水书先生才能解读和运用它们。外行人探究水书不是件容易的事。奇形怪状的符号,从右至左的书写阅读顺序,全篇没有标点,宛若天书。“这是眼睛、眼光的意思。”谢老先生指着两个并列的圆圈说道,又指向一个像英文字母B的符号说:“这是耳朵。”这些比甲骨文还要古老的象形文字现今仍在使用,其中既有大量与自然、生活相关的记号,也有不少宗教密码,蕴藏着水族人民古老又鲜活的记忆和梦想。

水字虽不足千字,但在不同需求、不同场景下,词义变换极其复杂。因此,水书先生也常常被喻为水书的“桥梁”或“钥匙”。

在水族人一生的各项重大事件中,水书先生都起到了关键作用。嫁娶、立屋建房,甚至春耕开种的时候,都要请水书先生根据水书中的提示来确定日期。

根据先民的规矩,水书有着诸如“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单传”等严苛的收徒条件。“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學水书,他们更喜欢外面的世界。”聊到水书传承的现状,谢老先生的话语间流露出对未来的担忧。无奈之下,他破例招收了女徒弟韦美。韦美50多岁,是一位十分低调传统的水族女性。当被问到学习水书的进展,她羞涩地用蹩脚的普通话笑着说:“很难学,但正在努力学好。”文化底子薄弱加上年纪大,复杂的水书学习对她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

水族源远流长的独特文化,造就了以水族水书、水族端节、水族马尾绣为代表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三都水族自治县马尾绣博物馆里,展陈着众多马尾绣艺术作品,水族服装、绣花鞋、背孩蒌……琳琅满目。鱼、蝴蝶、云朵都是马尾绣的传统纹样,这些以动植物为灵感的花纹,诉说着水族人民自然崇拜的文化信念。“有的有两三百年历史了,这双绣花鞋就是个老物件。”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贵州深山中的水族马尾绣凭借其独一无二的美,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正渐渐迈出国门,走向世界。水书文献档案也已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鲁迅先生的名言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猜你喜欢
阿妹水族宝藏
水族敬酒歌
真正的宝藏
什么?海底宝藏
宝藏
看阿妹
阿妹门前一树槐
苗家小阿妹
阿妹的心
上帝的水族馆
水族经典及其思想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