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在路上:地方政府官员异地考察的行为和网络

2024-02-21 12:14
南风窗 2024年4期
关键词:制裁国家

祝辰浪 周凌一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本文节选自《公共管理评论》2023年第3期

官员为何考察,具有明显的地方个体需求和发展导向。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级政府和国家大政方针更多发挥间接影响,此外,还有部分地区官员响应国家号召,开展结对、支援和社会民生等方面的主动合作。从出访或被访行为的单一维度看,官员平均每年出访次数最多的城市是宜春、合肥,其次是盐城、宿迁、潍坊、无锡、东莞等。深圳(20.93 次)、苏州(18.06 次)、宁波(12.25次)等位于长三角、珠三角的经济发达城市,则是最常接待外来考察团的城市。

进一步,研究团队根据考察次数的不同组合,以城市节点出度和入度的中位数构建类型学框架 。第一类是“待客型城市”,雖然这些城市很少向外寻求合作,但相对较多地接待了外来考察团,典型城市如芜湖市、金华市、泉州市等。第二类是“活跃型城市”,这一类城市占比最高,既经常接待其他城市的考察团,自身的官员也经常外出考察,典型城市包括潍坊市、东莞市、无锡市、苏州市等。第三类是“孤立型城市”,这些城市既没有受到其他城市的关注,自身的官员也很少外出访问,典型城市如吕梁市、鸡西市、阳泉市等。第四类是“外求型城市”,这些城市主要作为学习者和合作寻求者,典型城市包括巴中市、内江市、兰州市、景德镇市等。本文也发现在“活跃型城市”中存在一些离群点,即深圳、苏州、宁波、广州、杭州、东莞、无锡,这些城市可以被看作“明星型城市”。“明星型城市”是地方政府官员考察的最突出的“净流入地”。

从考察内容来看,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均是首要主题。此外,深圳、东莞的新兴产业,以及宁波、广州、杭州、无锡的城市建设,也获得了较多关注。宁波、苏州、无锡、东莞更多驱动“经验输出型”的路径;而深圳、广州、杭州的招商引资占比较高,倾向于“资金输出型”模式。除此之外,7个城市的考察内容也体现了各自特色。珠三角地区有承接产业转移、产业园合作等,苏州、无锡、宁波有更多工业、民营经济、社会发展内容,而杭州以电子商务、服务业、美丽乡村为特色,这可能与杭州在2014年后形成信息产业和数字经济优势有关。尽管这7个城市吸引各地官员“长途跋涉”,但具体在地理位置、产业优势和发展阶段等方面存在差异,在活跃年份、接待地区和合作内容方面也呈现不同特点,为全国各地贡献丰富、多样的政策经验。

丁一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节选自《文化纵横》公众号2024年1月

在世界走向多极化的时代,许多国家的国际合作却因为美元霸权而受到了阻碍。从“反恐战争”起,美国发现,与传统的贸易战相比,利用美元的霸权地位,对违反美国“规定”的国家实行金融制裁效果要大得多。这就是《财政部的战争》一书讲述的逻辑。此后,美国动辄挥舞美元大棒,对它不满意的国家实施金融制裁。

美国利用自己的国内法对其他境外的企业和政府实行制裁,号称“长臂管辖”。有些国家受到美国制裁,而另一些国家并不赞同美国的立场。但即便它们不赞同美国的立场,如果它们胆敢违抗美国意志,与美国制裁的对象合作,也会受到美国制裁。美国通过美元的结算体系,知道谁与被制裁国做了生意,然后就冠冕堂皇地对这个国家的企业或银行实行制裁。许多欧洲银行被美国政府动辄罚没几十亿美元,因为它们违反了美国的制裁法案。

最近一些年来,美国滥用金融制裁的案例越来越多,让那些有不少美元金融资产的国家担心自己的美元资产未来的命运。以伊朗为例,当伊核协议达成后,伊朗可以获得更多的国际合作,许多欧洲企业加强与伊朗的合作,用欧元结算,欧伊合作进展顺利。但特朗普上台后,废除了伊核协议,重新制裁伊朗,逼迫欧洲企业退出伊朗市场。这些做法让许多中东国家也担心自己未来的命运。过去,美国为这些国家提供安全保障,而这些国家有义务购买大量美国的金融资产,为美国提供廉价资本。当伊朗与其他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改善,美国的“安全保护”不再那么必要时,其他阿拉伯国家还需要继续购买那么多美元资产吗?金砖国家中许多国家因为各种理由受到美国不同程度的制裁。如果金砖国家找不到美元之外的结算办法进行跨境合作,说不定哪一天更多的国家也会成为美国政府制裁的对象。

中国推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十年,在许多南方国家获得了巨大成功。但从2023年美联储大幅升息以来,有些国家又掉入了美元陷阱,因为它们国家出现了资本外逃现象,而它们的美元债务利息开始变得高不可攀。要保证“一带一路”的项目未来继续获得成功,摆脱美元的困扰成为不二的选择。

本文节选自《当代青年研究》2023年第5期

年轻人对身边的小环境不断在选择、在逃离,但是逃来逃去,其实到最后,情况没有改变。在这个意义上,“附近的消失”跟我原来提出的“悬浮”的概念是有关系的。提“悬浮”,最早是1990年代在东莞调查的时候,我看到有民工跟同事或者跟车间主管闹不合,马上就跳槽,跳槽是他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到最后,其实经济上损失很大,一直就没有积累、没有稳定,而且在自己的身心上损失也很大,跳来跳去就是跳不出那个基本的状况。这种对小环境的选择权,可以叫作逃避,通过逃避来简单地解决问题,而不是面对问题。但是,他可以“逃避”,却不可能“退出”,就是他不能够退出这样一个基本的生存状态,这是导致无力感的非常重要的原因。讲到无力感,如果你完全不努力的话,你不会有无力感,佛系的人不会有无力感。你有无力感,是因为你想努力,但又觉得努力没有用,最典型的无力感来源就是通过逃避、通过这样的小的选择,希望改变而不能改变。

“附近”作为“为生活的人类学”的一个例子,受到存在主义和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它背后很重要的一点想法是,人没有办法对生活和世界做一个整体性的批判,不能等对生活有了全面判断之后再去生活,关键是在当下给定的条件下,不要让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行动能力丧失掉。这其实是很难的,所以要找一个现实的、很小的突破口或者说抓手来做。我国外的朋友觉得很奇怪,他不明白“附近”有什么有趣的,这不是最简单的东西吗?我要说的是,不是说“附近”本身有什么特殊性,它就是最平常的,但我们现在的生存环境比较扭曲,所以有没有一个东西是我们普通人能够抓得住、能让我们普通人多一点坚韧性的。在这种扭曲的状况下, 如果能有一个空间,有一个我们自己可以抓得住的、可以喘息的地方,这就是“附近”的价值。

猜你喜欢
制裁国家
国家公祭日
制裁之痛
中国宣布制裁三家美企
国家
识别美初级制裁和次级制裁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制裁与反制:西方与俄罗斯之大博弈
报复制裁俄罗斯拟在2020年将美国踢出空间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