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02-22 21:26刘九如
中国信息化 2024年1期
关键词:高质量绿色精神

编者按:2023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党建与企业文化年会11月23日在杭州召开,年会邀请众多专家学者、企业家,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产业企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相关热点话题进行深入研讨,中国企业文化管理协会主席梁国扬、常务副主席梁鑫华,副主席罗建辉、常丕军、解云天,协会副秘书长张鸿钧等先后主持大会或致辞,国务院原派驻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路耀华、国务院国资委原行业协会党建局局长张涛、中宣部党建网原执行副总裁张国樑、求是杂志原评论部主任吕虹、工人日报副总编辑赵巧萍、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新企业与战略学系主任郭斌、中央党校文化管理教研室主任刘东超、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本部党委书记钟江国、昆仑数智科技公司党委副书记元红萍、中国绿发投资集团副总工程师魏海群等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或发布研究成果;来自央企和地方国有企业的50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委员、工业和信息化出版专家委秘书长刘九如,以专家身份应邀参加大会并主持大会主论坛,在逐一引导和点评各位专家的交流观点之后,他发表自己的主持感言(下文是刘九如在主持感言基础上研究补充而成,供读者参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这个支点的作用不仅体现为自身的高质量发展,而且体现为“文化+”的赋能效应。当前,产业经济发展凸显诸多问题,究其原因并不是发展不够快、不够好、不够实,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导致“精气神”不足和发展信心失落。只有深刻把握好文化这个重要支点,不断夯实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才能实现经济文化相互交融,进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进而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內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这不仅为我们发展文化事业、建设文化强国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就是要强化文化赋能,充分发挥文化在激活产业动能、提升产品档次、优化经济结构中的重要作用,促进资源、要素向优势文化产业和企业集聚,通过文化赋能,推动产业企业业务创新和转型升级,呈现新气象、展现新作为。

从党建与企业文化年会主论坛各位专家和企业家的主题演讲及典型案例剖析,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文化赋能产业创新的脉动。

国务院原派驻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路耀华的演讲题为《智能化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他从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基本条件之一“企业文化”入手,谈到企业创新力量的源泉,进而阐述当前的创新重点是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制造业智能化,通过数字工厂和智能车间建设,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学系主任郭斌教授,则以《中国制造:变局与趋势》为题,阐述了中国建设制造强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化解挑战,更需要文化支撑和文化自信。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文化管理教研室主任刘东超教授以《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做好新时代企业文化工作》为题,阐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和数字化背景下需要的文化重塑。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本部党委书记钟江国、中国绿发投资集团副总工程师魏海群、昆仑数智科技公司党委副书记元红萍等三位企业家,则围绕文化赋能产业发展的具体生动案例,分别介绍了“六个三江”建设中体现的航天精神、“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的产业低碳创新和党建数字化转型的价值与意义,诠释了新时期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正是基于专家企业家交流引发的思考,我认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化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发力:

一是要以红色文化建设助力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红色文化是人们振奋精神的“营养剂”,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红色文化兼容性强,与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乡土风情相伴而生,包含着可知可感的革命精神和人文情怀。各类工业企业除了定期组织干部员工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接受洗礼和熏陶之外,也应该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历史的总结,挖掘和丰富红色历史,用自身企业创新创业中留下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代代传承的红色故事、身边不断发展涌现的劳模事迹等等,打造成园区景点,开办成“红色课堂”,编辑出版企业传、史等相关图书,构建红色文化平台,不断更新创造出高质量红色文艺精品,丰富红色文化的内涵,并使之与企业当前的创先发展需求融合。

二是要以绿色文化建设助力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样板。绿色文化是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生,能使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发展绿色文化,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事实证明,绿色文化对绿色发展具有正面引导作用,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文化的浸润与支撑;企业落实绿色发展之路,离不开全员绿色文化意识的广培厚植。各类工业企业除了积极推动园区绿化、美化建设,构筑复合式、立体式园区绿地系统,建设好绿色工厂等之外,还应定期组织开展全员绿色行动,将企业研发、生产、营运各环节绿色环保指标纳入KPI考核之中,强化员工的绿色发展理念,并努力培育全员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公司员工生活方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让绿色文化理念真正深入人心。

三是要以创新文化建设助力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科技创新文化是赓续中华文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举措,是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不竭动力。各类工业企业都要将创新文化融入到企业发展的全过程,除了建立各种支持创新的制度和激励奖励措施、大力支持创新研发、创新制造、创新营销之外,还应该建立创新机制和创新示范,积极鼓励“互联网+”“人工智能+”创新探索,将创新文化注入到企业管理全过程,形成创新为荣、创新为要的良好局面。

四是要以数字文化建设助力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赛道。数字文化是数字经济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带来的变化不仅是技术的迭代提升,而是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和颠覆性革命,将触发更多产业的业态创新与生态蜕变。各类工业企业要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积极利用新一代数字技术与自身业务深度融合,实现以数据为核心的资源要素变革,以网络化为牵引的生产方式重构,以平台赋能为导向的业务模式创新,对传统管理模式、业务模式、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和重塑。与此同时,要大力开展员工培训,形成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数字化安全管理能力,全面强化员工的数字化思维和素养。

五是要以工业文化建设助力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工业文化对推动工业产业发展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关键性的影响,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柱。各类工业企业要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航空报国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用本单位实践,补充完善这些工业精神的经典案例。同时,要以“独立自主、自立自强”为底色,结合本单位业务创新实践,不断总结提炼符合本单位发展的榜样和示范,讲好新时代中国工业故事,弘扬新时代中国工业精神,塑造时代特色鲜明的工业新形象。

六是以企业文化建设为新型工业化凝聚力量。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集合体,是企业员工自觉遵循、共同信奉的基本精神和规范,包括企业的精神文化、管理文化、服务文化等多个方面。各类工业企业需要构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明确企业发展目标和愿景,设立企业发展的指令牌。同时,要对企业文化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投入,通过CI标识、理念等的设计和传播,强化企业员工的社会责任感,有效促进企业内部的协作和创新,形成开放、合作、包容的良好工作氛围,构建积极向上、与时俱進、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促使员工持续焕发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坚定信心。

作者简介

刘九如

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委员、工信部电子科技委产业政策组副组长、工业和信息化出版专家委秘书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工信部电子一所副所长,《计算机世界》《IT经理世界》《新型工业化》《中国信息化》杂志社长,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董事兼电子工业出版社总编辑,是业界知名的科技产业与新闻出版跨界专家。

猜你喜欢
高质量绿色精神
绿色低碳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