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信息化推动通航智慧化运营的一点思考

2024-02-22 19:49戚前方
中国信息化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国民航民航局机场

戚前方

“十三五”期间,国家政策鼓励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将其定位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十四五”期间,中国民航局提出“两翼齐飞”的发展战略。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通航产业在民航行业及国家经济生活中的战略地位。

作为中国民航信息化的国家队、中国民航的神经中枢的中国民航信息集团(以下简称:中国航信),长期致力于积极参与并推动通航产业的发展,不仅打造了覆盖全国的技术网络、服务体系、人才队伍,还第一时间将通航业务确定为集团重要的新兴业务方向。在过去的探索中,始终致力于建设通用航空信息化基础设施,打通系统孤岛,消除数据壁垒,规范标准接口,初步形成了面向政府管理、运营管理、旅客服务的智慧协同网络。

中国航信是民航局指导下,唯一以信息技术服务为主业的中央企业,业务领域覆盖航空公司、机票分销、机场服务、结算、移动、航空物流以及信息服务等业务领域,为民航商务运输及旅客出行提供全流程信息化解决方案,是全球第三大GDS客运服务系统平台。中国航信始终努力践行“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信息服务领域的国家队、国际一流信息服务企业”的使命愿景,所运营的民航商务信息平台,是国务院监管的八大重点系统之一,是民航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被誉为“中国民航健康运行的中枢神经”,对中国民航乃至国家信息网络安全具有战略性和基础性作用。北京奥运会之前,公司支撑中国民航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实现100%客票电子化的创举,随后,还推出面向旅客服务的知名品牌————航旅纵横手机App。

近年来,除了在航空数字化零售、四型机场建设、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持续加大投入之外,中国航信紧紧围绕民航局制定的民航强国、两翼齐飞战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引入新技术、新模式,着力打造通航信息化平台工具,服务中心、着眼大局,全方位支持中国民航的通航事业的布局发展,并为此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和努力。

一是努力打造通航管理系统,推动行业管理信息化。配合民航局落实“放管服”的改革要求,中国航信积极对接局方有关司局,大力开展通航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经过自主研发,该平台于2016年6月首次投产,并根据政策要求和使用方的需求持续迭代、丰富、完善。目前该平台服务包括中国民航局及全国7大地区民航管理局、39家监管局、579家传统有人机经营许可通航企业、12139家无人机经营许可企业。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发挥好通用航空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该系统实现了“通用航空备勤值守信息平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统计”“疫情防控通航气象平台”等功能的快速迭代升级,目前已成为民航局有关司局落实各项管理服务政策的重要智能化助手工具。

二是自主研发“易通航”平台,引领通航消费服务信息化。面向行业的发展需求,自主创新,研发投产了国内通航领域第一个覆盖全国的商业信息化平台。新冠疫情之前,“易通航”平台已开始服务于所有开通短途运输的航司和机场,实现了短途运输信息化服务的全覆盖,借助“航旅纵横”App和航信分销代理渠道资源,为通航公司打开销售瓶颈,该平台还设计了适用于通航公司和通用机场的代码体系,解决了通航公司和通用机场大多数没有IATA代码的痛点,实现了通用航空与运输航空的互联互通。目前,“易通航”平台产品已经覆盖全国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的近百条短途运输航线,连接了43家开展相关业务的通航公司,49家通用机场,76家有短途运输业务的民航机场,累计客票处理量已超过37万张。此外,中国航信研发了“低空跳伞服务平台”等面向多元化通航消费的信息化服务产品,旨在用数字技术赋能激活通航,让更广泛的消费群体体验通航。

根据中国民航局制订的总体发展战略,“十四五”是中國民航建设民航强国的关键时期,在民航局“一二三三四”总体工作思路的指引下,根据民航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构建“干支通、全网联”的工作安排,中国航信大力强化技术和资源支撑,全力支持局方及行业的发展,目前已经全面完成了“通航短途运输纳入民航运输网络”、“中转流程便利化”等产品任务,同时,面向通航消费服务、运营保障服务信息化建设,加强政府端行业管理服务等目标,持续发力,以信息化技术,以平台服务能力,推动公共运输和通用航空“两翼齐飞”。

面向未来,我们将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优势,厚积薄发,全面推动助力通用航空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展望未来,目标在肩,我们将围绕如下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畅通干支通,实现全网联

“干支通,全网联”是进一步完善民航运输网络,强化民航行业在大交通领域的战略地位的重大举措。实现“干支通、全网联”任务的难点之一就是将通航航班与公共运输航班服务无缝对接。从顶层设计的角度看,充分利用已有的业务网络,既可快速落地,又可大量节省成本。

放眼市场,应该看到中国航信作为中国民航的信息化主力军,通过四十年的建设发展,已经在民航公共运输和通航短途运输方面构建了服务于全国的、完善的信息化网络及平台,并初步完成了两张网络的信息的互联互通,完全有能力、有责任承担这一行业和历史重任,并协同其他行业伙伴,高标准实现民航局“一次支付、一次值机、一次安检、行李直挂、无忧中转”的通程航班要求,为通航公司、通用机场的大发展,打通感知市场、感知旅客的信息神经网络。

从实施的角度看,目前需要加强的关键点在于提升通用机场的基础信息化水平。从前期的调研看,通用机场在项目建设初期时往往会没有充分考虑甚至忽略信息化的内容,所以,我们建议局方和行业协会,在通用机场项目建设审批或指导时,对其信息化方面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规范,以彻底消除导致后期通用机场难以快速被纳入到“干支通”运输航空服务网络中的制约。

二、着力信息化,夯实安全底线

安全始终是民航运输的生命线,通航运输也不应例外。以开展通短途运输的A级通用机场为例,从通用机场登机,到达干支线机场的旅客,随即直接进入隔离区,如果通用机场的安全措施不到位,将给同机乘机旅客带来安全风险。诚然,通航机场的规模一般较民航运输机场都小很多,大量配备专业化人力也不现实,所以,利用信息化工具手段替代人工方式应该是一条有效的路径,既可以彻底解决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所带来的安全死角,又可实现服务流程的标准化、统一化、透明化,同时节省成本、避免人为失误。

三、借助人工智能,助力通航机场智慧化运营

通用机场既是通航运营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服务安全支撑,也是旅客服务体验的重要触点。抓出了这点,就是抓住了关键。以机场为核心形成的吸引力中心和聚集中心,汇集着大量的保障服务单位,如加油、停场、起降、维修检查、塔台、旅客保障服务,甚至包括周边的通用航空消费产品、餐饮、住宿、周边游等。如此众多的内、外信息传递交互,显然,要想实现高效低成本运转,离开新技术驱动的信息化手段是不太可能的。借助于信息化手段,将这些不同的、孤立的客体联通起来,让数据流动共享起来,并借助大数据分析、机器算法、AI大模型,打造一站式服务,从而实现从订单管理、预定支付、结算、线下保障到机场运营管理等全流程智慧化的解决方案,就可以将加油、维修、起降停场、餐饮、住宿等不同的服务主体有效地串起来、实时地连起来,既可有力地提升运营效率,大幅度地降低管理成本,也可显著地改善客户体验。

伴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推进,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新技术不断引入民航,我们将全面落实民航强国战略,以民航局制订的通航规划为引领,全力落实好民航局的各项政策和部署,加大新技术的创新应用,打通完善运输航空与通用航空两张网,不断提升行业的运营效率,持续改善消费者的服务体验,并与通用机场、通航公司及各兄弟单位一道,全力使中国通航产业“热起来”“飞得好”“更智慧”!

作者单位: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中国民航民航局机场
机场罢工
如何避免GSM-R无线通信系统对机场电磁干扰
通告
8月份新增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公示及公告情况说明
7月份新增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公示及公告情况说明
民航局:4家美航企恳请延期两周审查
抗战中国民航秘闻之中航“桂林”号客机被截击
面部识别使机场安检提速
最有创意的机场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16年分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