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的道路上,我一路狂奔

2024-02-23 02:00谈乐晨
求学·理科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笔试师范生试卷

谈乐晨

我从小就有个教师梦,高考后,我盘点了一下自己的优势:从小热爱阅读,知识面广;课堂效率高,思维紧跟老师,积极发言,勤做笔记;擅长写作,中学时代即在杂志发表过累计数万字的作品……既然有优势,自然要多加发挥,再加上语文一直是我发自内心喜欢的学科,所以一番考量后,我以江苏省6000多名的成绩,坚定地报考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定向师范生,也成为我所在的县级市这一届定向师范生里的文科最高分考生。

做出这样一个选择,在一些人看来或许有些不值,但四年后的今天,我想告诉你,在自己喜欢且适合自己的道路上行走,不用迷茫,不会焦虑,无须攀比,只用专注地向上攀登——我所度过的,是多么美好的大学生活啊!

披荆斩棘,乐在其中

刚升入大学的我并未找对学习方法,在大一的期末考试中交出了一份不尽如人意的答卷。看着那些并不高的分数,我惊觉从前的荣光已如过眼云烟。痛定思痛,我开始了披荆斩棘而乐在其中的重启之旅。

根据学校数据,仅2021年在校的约7个月时间里,我的图书馆用座时长已达900小时。而图书馆外,我也书写着自己几年的精彩。

我在早晨6点的食堂里读过书,至今记得《静静的顿河》主人公形象分析、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等知识伴随着早餐的香气在我的脑海里浮现;我在宿舍楼的电梯口背过书,身后的窗户倒映出楼宇的灯火,眼前是有关情绪理论的笔记;我在宿舍和无数间教室里练过字,硬笔书写流水行云,软笔挥洒酣畅淋漓;我在不少活动里追过光,诗词大会多环节夺魁,“三行诗”活动夺得第一,假期自律打卡活动全勤;课堂上,我能流利地说出《西河·金陵怀古》中多处用典的出处和乔治·艾略特的原名;考试时,我能不假思索地写下伊阿宋、美狄亚和格劳刻分别来自何处这样精确的细节……

王安石有句诗说得好,“成如容易却艰辛”。在中学时代,曾有人觉得我在语文上的付出和我取得的考试成绩不成正比。实际并非如此,他们只能看见我一场场考试的成绩和考前的轻松状态,而不关注我的课堂效率有多高,也不知我已积累了多少年。我从小学时就开始广泛阅读文学、历史相关的书籍,并记住了其中的许多内容。家里我平素翻阅的《夜航船》一直是无注释的版本,里面提及的绝大多数古人,我在读它之前都已知道。写历史相关的文章时,为确保所提及的事件的年份正确,我还会对照《资治通鉴》等书籍来核对,哪怕它们只在文章里占一小段。

一番辛勤,终有获益。大二时我有几门课的考试分数颇高,在班上数一数二。到了大三,所有要进行笔试的科目,我得分均在87分以上,还有不少90分以上的,顺利拿到了奖学金。

积极应试,

让爱好经得起考验

虽然在学校考试中取得了高分,但为了应对未来要面对的教师资格考试和教师招聘笔试,我仍不敢懈怠。我开始分析自己应对考试的能力是否达标,并试图通过训练来让自己更进一步。

答题的速度是应对任何考试都不容忽视的重要细节,毕竟“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中学时代,我写语文试卷的速度就快得惊人,许多时候大多数人才写到试卷第一页的下半部分,我就已經开始写第三页了,这归功于我对知识点的熟悉和对做题方法的熟练掌握。做选择题时,很多选择题的选项我一眼扫过去就能判断是否正确。我甚至可以自行调控做题的速度,给每道题分配最适宜的时间。高中时语文考试的时长是两个半小时,一开始我会留一个小时来写作文,后来发现有时时间不够,还没有产生灵感,便改为留一个半小时给作文,让自己有充分的时间来构思,因此写出过不少佳作。但我也并非盲目追求速度,那些作文以外的题,绝大多数时候我都可以做到速度又快、正确率又高地完成。若不能二者兼顾,则要根据具体情况好好衡量孰轻孰重了。

除此之外,我更加重视锻炼自己向来引以为傲的发散思维能力。在中学和大学的课堂上,我就凭借这种能力,在课堂上频频发言,以至于读《哈利·波特》,看到书中被同学们称为“万事通”的赫敏的课堂表现时,竟有种一见如故之感。为了使思维更加活跃,我除了搜集、挑选和阅读各类书籍、资料,还会在阅读时尽可能地联想一些有关联的词汇、形象,加强它们在脑海里的记忆联结。比如当读到法国作家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的《哈德良回忆录》创作杂记时,我注意到其中有提及一位名叫海亚姆的波斯人,便迅速想起有一本在图书馆书架上见过但尚未深入阅读的书——《夜空的抚慰》,书中主人公正是他。此外,我还会利用洗漱、食堂排队之类的碎片时间,用自言自语或在脑海中浮想的方式进行成语接龙、诗词“飞花令”等小游戏。

学习之余,我很期盼的事,往往是在苦学之后的下午,在校园内买一杯饮品,和晚饭一起用毕,再继续投身学习。也不是多喜欢那饮品,更多的是想去买一种“心情”——那是在每日的忙碌间偶得的悠然和惬意。后来想起范成大有一句“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其字面之意大约正可作为我那时心情的注脚。

我,第一名,

遥遥领先的那一种

在大三和大四,我与教师资格考试的笔试酣战两年。我将取得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要考的3门笔试科目各考了4次,并非因为我始终通过不了,而是在笔试通过乃至面试也已合格之后,我仍在不断争取考出更高的成绩。最终,我以比第一次考的分数累计多出29分的成绩,回馈了这一段时日来的努力付出。

对于教师招聘笔试,我早早定好了目标:我要成为和我考同张试卷的同户籍定向师范生里的第一名,并且要遥遥领先。

我静静回想这几年做的准备。除去语文方面的知识,关于教学,我也有许多感悟。我曾有过3所学校的见习、实习经历,短则两周,长则一学期,并曾以实习老师的身份给学生上过几十节课。在实习中,无论是学情分析还是教案准备,抑或是课后反思的过程,都给了我不少启迪。

考前的最后几天,我仍在朗读、背诵高中教材里的每篇文言文课文及注释,其他课文及有关知识我也仔细琢磨了一遍又一遍。我读得喉咙嘶哑,背得乏力,却习以为常——这种状态已在我近年来各种考试的备考中出现过。

考试的日子到了。进考场前,我并不紧张,而是态度从容。出考场后,我却不像以前那样自信了,因为我感觉试卷上的题目有些难以发挥出我的优势,从前的一些经历告诉我,这样的情况意味着我的成绩极有可能与预期的出现偏差。但我即刻开始调整心态,做好接受失败的准备。虽有担忧,但出成绩后,我的分数还是很高,顺利完成了最初立下的目标。我想,这也是我这么多年厚积薄发的结果。

考完后,我没有松懈,依然遨游在学海书山。5月和6月我共读完了30本书。与文字为伴的夜晚是那样温馨静谧,刚好能安放一篇图尔尼埃的《皮埃尔或夜的秘密》。我行走在一排排书架间,步履和心情一样轻盈。在校园的最后一晚,我仍在图书馆看书直至闭馆,离校后也一如既往,曾在5天内阅读达32个小时。阅读不仅帮助我取得好成绩,而且助我开阔视野、提升素养。

记得考前的最后一个月,我曾写下王勃的一句诗“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送给自己。我庆幸自己走的是一条枝叶青葱的路,也庆幸自己一直珍惜沿途的风景,未曾辜负自己的认真和热爱,终能够立于巅峰,识得东风面。放眼望去,万紫千红,风光无边。

猜你喜欢
笔试师范生试卷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疫情下的笔试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关于校招笔试的5个问题
2016年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考试招聘人员笔试工作完成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