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抗旱稻旱优3015 的选育及其制种栽培技术

2024-02-26 21:23罗星星王飞名张分云毕俊国刘国兰余新桥张安宁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旱稻制种抗旱

罗星星 王飞名 刘 毅 张分云 毕俊国 刘国兰 余新桥 张安宁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上海 201106)

农业缺水造成的农业损失较为严重[1]。水稻的农业用水占全部农业用水总量的比例比较高[2-3]。发展节水抗旱稻,改变水稻长期淹水种植方式,有利于降低农田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拓展水稻种植空间,保障粮食安全和推进双碳目标实现[4-5]。栽培稻的节水抗旱理论研究和种质创新研究日益增多。经过长期节水抗旱稻育种实践,选育出沪优2 号、旱优73、沪旱1509、沪旱1516 和沪旱549 等节水抗旱稻新品种,并通过审定[6-8],在长江中下游稻区和华南稻区大面积推广种植,表现出良好发展势头[9-13]。为解决品种旱优73 在生产中植株偏高、生育期偏长等缺点,利用沪旱7A 与早熟矮秆强优势恢复系旱恢3015 配组,选育出了早熟高产节水抗旱稻组合旱优3015(国审稻20200312)。该组合具有节水抗旱、早熟、株型优良、高产优质和适应性广等特点,现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选育过程

沪旱7A 是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选育的具有抗旱性强,配合力优等特点的籼型三系不育系,2012 年该不育系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技术鉴定[14]。旱恢3015 是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选育的籼型早熟矮秆强优势恢复系。2010 年冬季在海南用旱恢3 号与黄华占杂交,获得杂交种;2011 年夏季在上海种植F1代杂交种,同年冬季F2群体在海南旱地种植进行抗旱胁迫筛选,在群体中选择抗旱性好的单株留种。之后2年分别在上海和海南进行系谱法选择。2013 年冬季选择29 个农艺性状优良的株系在海南进行测配。2014年,在上海进行测配组合杂种优势筛选,选出其中1 个杂种优势强的株系,定名为旱恢3015。2015年冬季旱恢3015 与沪旱7A 复测。2016 年,上海组合小区品比试验,组合产量为9.55 t/hm2,比对照增产6.1%。2016年冬季旱恢3015 与沪旱7A 制种。2017 年,组合进行多点测试,组合产量为9.95 t/hm2,比对照旱优73增产4.9%,定名为旱优3015。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产量表现

2018 年旱优3015 参加国家特殊类型节水抗旱稻区域试验,水种旱管条件下平均产量为8.34 t/hm2,比对照旱优73 增产3.82%;2019 年续试,水种旱管条件下平均产量为8.25 t/hm2,比对照旱优73 增产5.11%;2 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24 t/hm2,比对照旱优73增产4.47%;2019年生产试验,水种旱管条件下平均产量为8.30 t/hm2,比对照旱优73增产4.0%。2019年在安徽合肥高刘镇进行轻简化栽培示范,产量达9.15 t/hm2,示范区稻田综合经济收益比普通水稻大幅度提高。

2.2 农艺性状

旱优3015 植株直立紧凑,叶鞘颜色绿色;茎秆直径中,茎秆长度98.17 cm,茎秆基部茎节包,茎秆节间无花青苷显色,基部叶鞘绿色;叶片无花青苷显色,剑叶姿态半直立,剑叶正卷,长32.06 cm,宽2.02 cm;穗抽出度轻度包茎,穗姿态强烈下弯,穗二次枝梗中,穗分枝姿态半直立,穗无芒,穗长25.83 cm,穗每穗粒数中到多230.5 粒,穗结实率高到极高93.3%;小穗柱头白色,小穗外颖颖尖花青苷显色强度为无或极弱,小穗护颖长度为短到中;谷粒外颖颜色为淡黄色,谷粒千粒重26.9 g,谷粒长度极长10.8 mm,宽度2.83 mm,形状细长型;糙米长度极长8.39 mm,宽度2.35 mm,糙米颜色白色,香味弱。

该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单季稻或麦茬稻种植,5 月中下旬至6 月上旬播种,在中等肥力条件下种植,水直播旱管有效穗数384.0 万/hm2,全生育期114 d 左右,株高105.00 cm,穗长24.00 cm,每穗总粒数182粒,结实率86.0%,千粒重26.0 g。

2.3 品质性状

2018—2019 年参加国家节水抗旱稻品种试验,经统一取样送检,旱优3015 主要米质指标:出糙率80.0%,整精米率51.1%,透明度2级,长宽比3∶4,垩白粒率21.0%,垩白度4.8%,碱消值6.5,胶稠度53 mm,直链淀粉含量16.6%。

2.4 抗性表现

2018—2019 年参加国家节水抗旱稻区试,经鉴定该组合平均抗旱指数年度分别为1.00 和0.89,抗旱最高级别为3 级,在国家节水抗旱稻区试中稻瘟病综合指数年度分别为4.75 和4.22,穗颈瘟损失率最高为7 级,白叶枯病和稻飞虱鉴定结果为白叶枯病7 级,稻飞虱9 级,抽穗期耐热性3 级。即旱优3015 的抗性综合评价为抗旱性中抗,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稻飞虱,抽穗期耐热性较强。

2.5 适宜种植区域

旱优3015 适应性广,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稻种植,包括湖北省(武陵山区除外)、湖南省(武陵山区除外)、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的长江流域稻区和浙江省中稻区、福建省北部稻区、河南省南部稻区。

3 制种技术要点

3.1 制种田块选择

沪旱7A 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结实好,制种时需要在空间隔离条件好的生态区域,为保证种子纯度,利用自然空间隔离,应选择小盆地的丘陵地带作制种基地。四周的土岭和山坡高度要求在15 m以上,与其他水稻品种空间距离须大于200 m,须选择集中连片、土壤肥沃且排灌方便的田块。

3.2 适时播种

根据制种组合父母本的生育期类型、制种季节及当地的气象资料等,选择不育系最佳抽穗扬花期,推算出适宜的播种期。福建建宁地区春制,建议父母本播种叶差4.5 叶左右,时差约18 d,父本3 月30 日左右播种;福建建宁地区夏制,建议父母本播种叶差4.2叶左右。

3.3 适期移栽

在旱优3015制种过程中,父母本移栽秧龄控制在23~28 d,父母本行比2∶10,厢宽2 m,父本双行多本种植,母本株行距16.7 cm×18.3 cm,多本移栽,确保母本有足够的群体数量,以获得高产。

3.4 肥水管理

父本移栽前要施足基肥,配合适量磷钾肥,大田施碳铵和过磷酸钙各450 kg/hm2作基肥,秧苗移栽后尽早追肥,用尿素225 kg/hm2和氯化钾150 kg/hm2。在田间水分管理上,前期要深水护苗缩短返青期;返青后排水湿润灌溉促进早生快发;中期要浅水促分蘖,干湿交替促进根系生长,控制叶片生长长度,减少无效分蘖;后期要深水灌溉孕穗养花,调节田间温湿度;授粉结束后活水养稻,促进种子成熟;收获前7 d排水晒田。整个栽培过程中要注意防治螟虫、稻飞虱和纹枯病,抽穗期要重点防治黑粉病、稻曲病,确保种子质量。

3.5 人工辅助授粉

喷施“九二〇”有利于辅助授粉,旱优3015父母本制种时,“九二〇”喷施总量控制在300~450 g/hm2,一般分2 次喷施。第1 次在父母本抽穗10%时全田喷施,用量150~200 g/hm2对水600 kg;间隔1~2 d后父本单独喷施第2次,用量为200 g/hm2对水600 kg。为提高异交结实率,建议5 d 后连续喷施2 次“九二〇”,用量为15 g/hm2对水600 kg,有利于保花养花,提高柱头活力。10:00—11:30是开花高峰期,在开花高峰时应做好人工辅助赶粉工作,要求每天赶粉3~4次,有利于增加授粉概率,提高异交结实。

3.6 除杂与收获

除杂应贯穿于杂交制种的各个时期,特别是在始穗和成熟2 个时期。始穗期是除杂的最关键时期,在抽穗扬花前须不断深入制种田间剔除杂株,避免串粉的可能;赶粉结束时应将父本先收割,杂种收获应在授粉后20~25 d 或田间种子80%成熟时进行,收割前检查母本中的含杂率,及时剔除并确保父本行清除干净没有遗漏,达到验收标准后方可收割母本种子。种子收割前,需要清除收割机内的陈种,防止机械混杂,种子收割后,单独标记堆放、晾晒,严防人为因素混杂。

4 栽培技术要点

旱优3015 分蘖强、生育期短,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一季稻和麦茬直播稻种植。

4.1 播种

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适时抢墒直播,直播方式可选旱直播或水直播。在旱直播条件下应尽量选择自然降雨前播种,充分利用自然降雨灌溉出苗,播后及时覆土,播种深度2~4 cm为宜,可采取人工直播、机械条播和飞机撒播等方式,旱直播用种量为30.0~37.5 kg/hm2;水直播前田块需水耕水整,采用人工直播或飞机撒播时需做好排水沟、平整厢面,防止田间积水不利于种子发芽,建议采用机械直播,水直播用种量为15.0~22.5 kg/hm2。播种前建议采用噻虫咯霜灵拌种,可以增强出苗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

4.2 施肥

需肥水平中等,一般施纯氮150 kg/hm2,氮、磷和钾用量比例为1.0∶0.5∶0.7,采取重施底肥,在田块耕整前将总施肥量的70%作基肥,为750 kg/hm2。及时追施分蘖肥,分蘖肥以氮肥为主,可促进分蘖早生快发,若田块肥力水平高且底肥施足的情况下,可适当减少分蘖肥的用量。后期以磷钾肥为主,忌偏施氮肥。

4.3 管理水分

旱优3015 有较好的抗旱能力,适宜旱直播旱管,在水直播条件下也可旱管,充分利用自然降雨进行节水灌溉。田间水分管理以自然降雨为主,生长期保持田间湿润,不需要建立水层,如果降水丰富,特别是水分敏感时期降雨充足,可全程不灌溉[15],但在水分敏感期,如出苗、幼穗分化期和灌浆期无降雨天气,应及时灌溉补水。如遭遇严重干旱,应及时灌溉,避免出现田干晒白。

4.4 除草

在种植过程中除草主要分为播种前的灭茬和播种后的封杀。播种耕地前对于杂草较多的地块可喷施20%草铵膦或41%草甘膦灭茬除草,对于杂草根茎粗壮的地块建议提高除草剂用量。播种后采用“二封一杀”的防除策略,一封,直播喷施40%苄嘧丙草胺或33%的二甲戊灵封闭除草,旱直播喷施二甲戊灵和丁草胺封闭除草;一杀,出苗后3叶期使用50%二氯喹啉酸和10%氰氟草酯喷雾除草;二封,出苗后3 叶期使用40%苄嘧丙草胺或33%二甲戊灵,为了提高除草效率,“二封”和“一杀”可以同时进行。在整个除草过程中遵循灭茬要彻底、封闭要水足和灭杀要及时的原则。

4.5 病虫害防治

根据当地病虫害预报,及时喷施相应药剂防治螟虫、稻飞虱、稻曲病和纹枯病等病虫害,重点抓好后期稻曲病的防治。在防治过程中坚持以预防为主与物理防治结合的策略,物理防治主要是利用昆虫的趋性进行诱杀。在旱直播栽培的全生育期过程中一般需用药两次,第1 次在抽穗前5~7 d,第2 次在破口始穗期。抽穗前以防治虫害为主,破口始穗后以防治病害为主。

5 结语

节水抗旱稻是在水稻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引进陆稻的节水抗旱特性所育成的一种栽培稻类型[16]。结果显示,旱优3015是具有节水抗旱和早熟高产的节水抗旱稻品种,既可以在旱地采用旱直播旱管,也可以在水田节水栽培。利用节水抗旱稻节水、抗旱和易种的特点,旱优3015可以在更宽泛的区域种植且具有更加轻便的种植方式,如在低洼易涝旱地和山改田采用旱直播旱管的栽培方式。这种方式相对于传统水稻种植可节约灌溉用水、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大幅度减少面源污染,同时降低种植成本和劳动强度[16]。通过改变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本文介绍了旱优3015的选育过程、组合特征特性及制种栽培技术要点,为节水抗旱水稻栽培中旱优3015的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旱稻制种抗旱
唐山地区旱稻种植技术
美国联邦政府拨款8 400万美元用于西部地区抗旱
干旱及洪涝灾害对旱稻产量的影响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新疆兵团制种玉米获丰收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磷酸镁铵缓释肥在旱稻上的减肥增效试验研究
西双版纳试种高产旱稻获成功
防汛抗旱
关于玉米制种自交率的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