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实施路径分析

2024-02-26 21:23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布局产业结构特色

余 俊

(遵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服务中心,贵州遵义 520300)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发展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产业结构调整可以实现农村经济的多元化,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针对农村产业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1-2]。

贵州遵义市等地农村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导。近年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农村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对于推动经济发展、缓解环境压力、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竞争力以及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是实现农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分析了该市农村产业结构及发展现状,阐述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的原则及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布局优化的路径,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 农村产业结构及发展现状

1.1 农村产业结构

该市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85万hm2,培育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5家,创建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88个[3]。

该市农村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导,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在种植业方面,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烤烟、茶叶和蔬菜等作物。其中,茶叶和蔬菜等特色产业已成为该市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除种植业外,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也有一定规模。在林业方面,主要种植松树、杉树和竹子等林木,同时还发展了花椒、刺梨和油茶等特色林业产业;在畜牧业方面,主要养殖猪、牛、羊和鸡等畜禽,同时还发展了蜜蜂、黑毛猪等特色养殖业;在渔业方面,主要养殖草鱼、鲢鱼和鳙鱼等淡水鱼类[4]。此外,依托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已建成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7 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4 个,乡村旅游点达1 000 余个,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5]。

近年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将茶叶、辣椒、生态畜禽渔、中药材、竹、果蔬、红粱、特色林业和烤烟9 个农业主导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通过政策扶持、科技支撑等措施,上述产业逐步向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6]。同时,通过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1.2 农村产业发展现状

已建成通村柏油路(水泥路)2.4 万km,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全面完成,农村通信网络实现全覆盖。同时,加强对农村教育、医疗和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7]。(1)农业总产值。该市农业总产值从2012 年的304.43 亿元增长到2021 年的921.25 亿元,10 年间实现了超2 倍增长。农业总产值增速排名全省前列,2021 年增速达到9.1%。(2)现代农业发展。建成高标准农田385 万hm2,培育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45 家,创建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88 个。(3)乡村旅游业发展。依托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建成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7 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34个,乡村旅游点1 000余个,乡村旅游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4)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该市农业经营主体规模持续壮大,目前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3 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02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 322 个,其中市级以上示范社521 个;纳入农业农村部管理的家庭农场达8 169 家,其中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200 家。(5)农产品品牌建设。累计培育认证“两品一标”产品185 个,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 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2个。

2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的基本要求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生态环保为前提、以区域协调为基础,因地制宜发挥当地优势、尊重农民意愿、注重多元化发展,形成特色农业、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整体发展。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各个产业的比重和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8-9],实践中主要从以下6 个方面开展工作。(1)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为支撑,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2)生态环保。以生态环保为前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3)区域协调。以区域协调为基础,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合理配置各个产业的比重和结构,实现区域协调发展。(4)因地制宜。根据当地资源、气候和市场等条件,发挥当地优势,形成特色农业,提高农业效益。(5)农民主体。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6)多元化发展。注重多元化发展,形成多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降低单一产业的风险,提高农村经济整体效益[10]。

具体实践中,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布局,有利于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9];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降低单一产业的风险,提高农村经济整体效益;同时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通过引导城市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流动,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通过推广生态环保的农业技术和生产模式,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1]。

总之,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农业提质增效的客观需要。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改善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通过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有利于推动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

3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实施路径

3.1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施路径

该市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按照稳粮食、优结构、提质量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茶、辣椒、食用菌、生态畜牧渔、石斛、竹、红粱和特色林业(花椒、刺梨)等重点特色优势产业。依托农村产业改革,新增特色优势产业种植面积259.76万hm2,为粮油丰产、丰收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夯实了基础,但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短板。如部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较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产业的发展;农村部分产业结构较单一,主要依靠传统的农业种植,尚未形成多元化的产业支撑,增加了农村经济的风险,影响了农民的收入水平[12];一些地方农产品品牌建设有待加强,知名度和竞争力有待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有待提升。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从多个方面入手,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以及加强农民培训和教育等都是重要的实施路径[13]。

3.2 农村产业结构布局优化实施路径

农村产业结构布局优化实施路径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通过稳定发展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以及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等方面的实施路径,实现农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稳定发展第一产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优化种植结构,增加优质特色农产品种植比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二是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制造业。通过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促进第二产业发展。三是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乡村旅游业和文化产业。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14]。四是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优化产业结构布局。通过发挥当地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形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五是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引进和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生产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生产主体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其创新创业能力。六是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和支持生产主体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企业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农民须积极参与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遵义市农村产业结构及发展现状,基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的原则及重要性,提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布局优化的路径,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布局产业结构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VR布局
2015 我们这样布局在探索中寻找突破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Face++:布局刷脸生态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