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区域供冷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2024-02-27 09:55余育新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4年2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解决措施问题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探索低碳能源发展之路越发成为聚焦点。区域供冷作为新兴城区的能源解决方案之一,在南方的新城区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区域供冷与其他能源系统一样,是能源项目中最为核心的资产,具有使用寿命长、维护保养费高等特点。而企业也越来越认识到了做好核心固定资产管理的作用,积极加强了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如何做好核心固定资产的管理,仍存在较多问题有待优化。基于此,本文以能源企业的区域集中供冷为例,简单概述了该类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解决措施,以期帮助同类企业尽快提升其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区域供冷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入,各企业都积极加强了内部管理。区域供冷行业作为新兴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固定資产在企业资产中的占比更大,因此更需要加强管理。为此,企业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视,尽快完善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对项目开展环节的成本进行合理控制,避免固定资产浪费,以尽可能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

一、区域供冷企业固定资产的特点

区域供冷是能源行业的细分领域,其固定资产的特点与其他能源行业固定资产一样,具有以下特点。

(一)系统复杂、金额大

相较于一般能源企业,区域集中供冷在经营环节涉及的技术以及系统往往都较为复杂,投资资金量较大。一个独立运行的区域供冷系统,一般由冷却水系统、冷冻水系统、蓄冷系统、管网系统等多个工艺系统组成。涉及的设备,除了主机之外,还有冷却塔、水泵等大小不等两百多项不同类型的设备组成,系统较为复杂,前期建设环节所需要投入的资金量也较大。

区域供冷投资额大,以深圳前海区域集中供冷为例,前海规划投资建设10个冷站,总供冷量40万冷吨,总投资额预计达到40亿。在项目的投资建设成本中,机电设备投资约占总投资的大约60%。除了该部分初始投资,后续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保养费、关键零部件的更换、技术产品的不断优化升级也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若企业对于购入和使用中的固定资产缺少事后管理,则资产的损耗速度必然会加快,从而增加企业整体的项目成本[1]。

(二)项目建设存在分期分批情况

受地域特性、季节、建设项目特点、业态等多种因素影响,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分批或分期建设的特点。仍然以前海区域供冷的建设为例,前海在规划建设初期,就在顶层设计上把区域供冷列入规划之中,在建造单个供冷冷站时,一般建设周期大概是一年,但区域供冷一般适用在规划时前置考虑的新城区建设,而新区整个建设过程往往容易受到大经济形势、招商入住进度的影响。为了避免提前投资,造成资金浪费,前海区域供冷的建设根据供冷覆盖片区客户的入住需求分期或分批开展。当然,在分期的建设过程中,部分共用管道及辅助设备则需要先期一次性投入。

(三)资产类别多样化

区域供冷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运营固定资产依赖较强,与其他经营性能源企业相同,经营性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极大。一般的区域供冷系统,如上述所说,往往由十几个不同的工艺系统组成,设备资产数量较大,且种类繁杂,涉及主机、管线、辅助系统等资产,因此在管理过程中难度也相对较大,这也会使得能源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难度增加。

二、区域供冷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

一方面,区域供冷运营企业起步较晚,以中小企业居多,与很多企业一样,在企业规模未达到一定的程度时,一般未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而对于现阶段,很多区域供冷企业在管理固定资产时大都采用生产部门负责实物管理、财务部门负责核算相关数据的管理方式。但由于各部门在工作中都有较为繁重的工作任务,针对固定资产并未形成统一的管理意见,在实际操作环节经常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分歧,固定资产管理目标难以统一。这主要表现在,生产部门更多关注固定资产的使用效果,对于资金投入是否符合预算要求缺乏关注,对资产实物与财务账面记录是否一致并不关心;而财务部门则更多是关注固定资产的价值以及账面管控,对于固定资产的实物则疏于管理,存在“重计划、轻控制”的问题,部分设备或部件可能已经报废或移库,但财务账面上可能还登记为原始价值。正是由于财务部门与生产部门各自关注点不同,未能形成有效的衔接和整体的协调,容易导致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另一方面,未精准划分各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区域供冷企业内部尚未形成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划分以及相互监督机制,并未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管理方面的要求,在固定资产的自建、转固、折旧、报废等各项环节的处置较为随意,固定资产管理的风险问题较多,责任划分混乱,在出现问题时难以有效追责,增加了区域供冷企业整体的固定资产管理难度[2]。

(二)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不及时、核算不精确

首先,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单项工程完工后,资产如已达到可使用状态并能单独发挥作用,应自完工之日起办理固定资产,并从次月开始计提折旧;如单项工程已完工,但必须等到工程整体完工后才可以发挥作用的,应等整体工程完工后再转增固定资产。具体到区域供冷一个能源冷站,整项工程已基本完工但仍不具备验收条件,第一台单台机组(假设一个能源站有五台机组)已达到“供冷条件”,能正常供冷,并产生收入。而此时整个冷站工程一个整体建设工程,项目未开展联调联试,未办理验收竣工手续。那么,对于“第一台机组”已具备供冷条件是否可以理解为整个能源站已达到“可使用状态”?或是整个项目工程全部办理竣工手续后才视为达到可使用状态?实操过程中,基于这类资产特殊性,在判断自建项目是否达到可使用状态时,往往会存在较大的争议,从而影响了当年企业的利润。

其次,部分自建项目受到分批以及分期建设影响,一些固定资产项目建设已经完成,但由于整体项目尚未达到竣工结算阶段,导致建设完成的固定资产项目也一直处在预转固状态,不能及时决算和转固。

最后,在实操环节,固定资产的移交往往先于竣工验收,这就使得在移交资产时不能向财务人员提供资产明细表,财务部门在核算固定资产时没能获取详细的资产清单,存在只能按“系统”“整体打包”转固的情况,在实际的固定资产折旧以及分类方面容易出现问题,不利于对后续的固定资产分类管理。

(三)固定资产流程存在漏洞

企业在组织开展投资活动时,对于投资立项环节的审批不够严谨,对目标项目的资料以及数据收集不全面,未展开项目可行性分析,部分项目在投入建设后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收益效果,容易影响企业的经营收益。企业内部资产类型较多,部分企业针对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选择统一的折旧方法,使得部分固定资产的账面折旧数据与资产实际使用情况不符,影响固定资产管理效果。此外,部分能源企业对于资产后续维护保养环节所发生的技术改造、维修等各项支出难以有效区分,缺少资本性支出与经营性支出的界定标准。

(四)绩效评价机制不健全

随着区域供冷企业的不断发展,其经营环节的固定资产规模也会不断扩大,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越来越受到管理人员的重视。但现阶段,一些企业尚未形成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企业内部“重采购、轻管理”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企业基层虽然形成了一定的绩效评价体系,但并未将其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全面运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绩效评价内容缺失,现有的评价体系很难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一些区域供冷企业已经认识到了固定资产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并逐步引进相应的绩效评价体系,但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相应的考评制度和考核标准仍然有待进一步健全,在实际的管理环节容易出现账实不符、管理滞后等问题[3]。

三、区域供冷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尤其加强自建资产的管理

一方面,企业需要成立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形成规范化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使财务部门以及生产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目标实现协同统一。财务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环节,除了需要关注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管控外,还要关注实物管理,定期组织固定资产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生产部门在固定资产管理环节,需要综合参考财务部门的管理要求,并在双方部门建立良好的信息协调机制,确保账实相符。

另一方面,要明确划分各部门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区域供冷企业应根据各部门的固定资产使用需求,科学划分管理职责,使各部门能够相互监督,规范自建固定资产的转固。折旧、报废等各个环节的处置流程,尽可能地规避固定资产管理风险,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质量。

(二)提高固定资产核算的准确性,做好固定资产转固

首先,企业应明确自建项目的固定资产转固以及可使用状态的判断标准,对达到可使用状态以及转固时点的固定资产及时转固。可以参考电力或水力行业普通做法,将能源站系统根据机组划分为资产组,根据不同资产组的投入使用情况分期办理转固。其次,对于分期建设以及分批建设的项目中的固定资产,如果间隔时间过长,应阶段性办理项目结、决算,以准确核算固定资产的价值以及相关数据,保障数据的准确性。最后,在实操环节,项目建设人员应及时记录项目建设环节的各项数据,以便于在提前移交固定资产时,向财务人员提供精准的固定资产数据资料,便于财务人员判断固定资产是否达到转固节点,选择适当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便于后续的分类管理。

(三)优化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投资立项环节,区域供冷企业需要全面收集项目的资料及数据,针对项目开展可行性分析,预测其预期的收益状况,尽可能地保障区域供冷企业的项目收益。在固定资产建设以及转固环节,区域供冷企业需要综合分析固定资产的分类以及特点,明确固定资产转固的节点以及转固的具体操作流程,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在固定资产的后续维修环节,区域供冷企业需要明确区分维护保养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支出,如固定资产构建所产生的支出或维修环节所需要的原材料的购置等所产生的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而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保养所消耗的和为了获取更高的经营收益所产生的支出属于经营性支出。在固定资产报废处置环节,区域供冷企业需要严格审批资产是否达到报废标准,在审批完成后对报废固定资产尽快处置,以免出现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虚高的问题。同时,严格的审批流程还有利于保障区域供冷企业固定资产的安全,避免资产流失[4]。

(四)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一方面,要确立固定资产管理的KPI。区域供冷企业经营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获取更高的经营效益,因此在设置固定资产考核指标时,需要综合考虑到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运用KPI以及SMART标准,区域供冷企业可以分别从资产购进、管理、质量、清查以及报废五项指标对固定资产考核的目标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不同部门和人员,充分激发其固定资产管理的参与积极性,完善考核指标,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质量。

另一方面,优化固定资产绩效评价管理流程。区域供冷企业需要建立专门的固定资产考核小组,由公司的管理人员组织,由财务人员、生产部门成员以及审计人员共同参与,制定符合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绩效考核评价流程,确保固定资产考核工作能够高效执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区域供冷企业想要维持高质量发展,实现降本增效,就必须加大对固定资产的管控力度。本文站在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角度综合分析了各项文献,总结了大多数企业当前的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和改进办法,希望能够帮助区域供冷企业尽快优化固定资产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以便于在所处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占据稳固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尤进.强化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J].中国商界,2023 (11):198-199.

[2]徐琳涵. XK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固定资产管理优化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22.

[3]谭皓文.国有新能源发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5):149-150.

[4]张葛军.新能源发电企业资产管理措施研究 [J].中国高新科技,2019 (18):117-119.

作者简介:余育新(1976.10-),女,漢族,广东饶平人,本科,会计师,研究方向:资产管理。

猜你喜欢
固定资产管理解决措施问题
关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究
关于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