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

2024-02-29 08:11尹航贤徐杨石健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2期
关键词:抗核双链红斑狼疮

尹航贤 徐杨 石健

系统性红斑狼疮属自身免疫性疾病, 患者有差异性蝶形红斑、关节痛、发热等症状, 威胁人体健康, 诱发皮肤、黏膜、骨骼出现病理性改变, 并易累及肌肉、神经等多个系统组织。疾病早期症状较隐匿, 难被察觉、发现, 若治疗不及时、不具针对性, 会明显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和皮肤黏膜, 降低生活质量。并且该病症状表现较复杂, 具有较高的漏诊、误诊风险。因此, 怎样准确、高效地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至关重要。研究显示[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诱因有遗传、病毒感染等,对此可以对患者采取免疫学检验, 其主要是对“自身”、“非已”抗原进行识别, 提高自身天然免疫耐受力的同时, 提高排斥“非已”抗原的能力, 进而获得检测结果,确诊疾病。然而, 研究显示[2], 单一免疫学检测的诊断准确度不高。近年来, 随医学检测技术发展, 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已在临床广泛使用, 已成为多种疾病的重要诊断技术。鉴于此, 本文结合40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实际资料, 旨在探究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2022 年6 月收治的40 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观察组, 另选20 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按活动期分成观察1 组(非活动期)和观察2 组(活动期), 各20 例。观察1 组男4 例, 女16 例;年龄区间下限、上限分别是23、38 岁, 平均年龄(30.45±2.28)岁。观察2 组男5 例, 女15 例;年龄区间下限、上限分别是22、40 岁,平均年龄(30.67±2.14)岁。对照组男6 例, 女14 例;年龄区间下限、上限分别是21、40岁, 平均年龄(30.45±2.21)岁。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②无精神类疾病、意识清楚, 依从性良好;③体征、病情稳定;④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②狼疮脑病;③严重心、肝、肾等脏器损伤性疾病;④重症风湿;⑤妊娠及哺乳女性。

1.2 方法 三组均行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 即:检测前, 受检者保持空腹状态。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3000 r/min 离心分离, 排除溶血、高脂血样本后, 留取血清, 低温(-20℃)保存, 备用。用西门子全自动蛋白分析仪BNⅡSystem 及相应试剂检测免疫蛋白指标IgM、IgA、IgG 和血清补体指标C3、C4。均采用散射比浊法, 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各项操作。用欧蒙的抗核抗体IgG 检测试剂盒对抗Sm 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水平进行检测, 均采用免疫印迹法。用亚辉龙iFlash 3000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抗双链DNA 抗体水平进行定量检测, 检测方法为化学发光法。对指标阳性率进行观察, 只要有1 项结果为阳性, 即可认为联合检查为阳性。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三组患者的免疫蛋白指标(IgA、IgG、IgM)和血清补体指标(C3、C4)水平, 计算平均值。同时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抗Sm 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双链DNA 抗体和抗核小体抗体的阳性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正态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 非正态计量资料采用F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检测结果比较 观察2 组IgA、IgG、IgM 水平比观察1 组、对照组高, C3、C4 水平比观察1 组、对照组低(P<0.05)。观察1 组IgA、IgG 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 但观察1 组与对照组IgM、C3、C4 水平相比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三组检测结果比较( ±s, g/L)

表1 三组检测结果比较( ±s, g/L)

注:与观察2 组比较, aP<0.05;与观察1 组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IgA IgG IgM C3 C4观察1 组 20 2.28±0.28a 18.13±2.19a 1.24±0.09a 0.93±0.24a 0.29±0.05a观察2 组 20 3.94±0.31 22.89±2.28 2.09±0.18 0.41±0.12 0.11±0.03对照组 20 1.20±0.33ab 10.47±2.23ab 1.23±0.10a 1.02±0.23a 0.28±0.06a F 403.303 157.402 289.545 52.090 87.714 P<0.05 <0.05 <0.05 <0.05 <0.05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免疫学抗体检测阳性率比较 观察组抗Sm 抗体阳性为24 例, 阳性率为60.00%(24/40);抗组蛋白抗体23 例, 阳性率为57.50%(23/40);抗双链DNA 抗体15 例, 阳性率37.50%(15/40);抗核小体抗体11 例, 阳性率27.50%(11/40)。对照组抗Sm 抗体阳性为0 例, 阳性率0;抗组蛋白抗体0 例, 阳性率0;抗双链DNA 抗体0 例, 阳性率0;抗核小体抗体0 例,阳性率0。观察组抗Sm 抗体阳性率、抗组蛋白抗体阳性率、抗双链DNA 抗体阳性率、抗核小体抗体阳性率比对照组高(P<0.05)。

3 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为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其病理为病毒侵袭人体后, 降低免疫功能,形成较多针对正常细胞的抗体。青年女性是本病高发群体, 有病程长、易反复等特点, 随疾病发展, 容易负性影响多个器官、组织。另外患者还易存在较为显著的免疫学异常症状。若患者治疗不及时、不有效, 会加重病情, 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目前, 临床仍未阐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 考虑与多种因素相关, 包括遗传、内分泌、外界感染、药物等。其中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密切相关的原因之一就是内分泌因素, 这可能是造成男性患者人数远远少于女性患者人数的原因之一。受到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的影响, 患者机体内免疫反应异常, 会有组蛋白的自身抗体、抗核抗体等产生。此类抗体结合相应抗体后, 会有免疫复合物产生, 并在结缔组织(心血管系统)内沉积。并且在相应位置上, 免疫复合物会将补体激活, 诱使中性粒细胞浸润, 从而导致局部组织慢性炎症反应的发生。所以疾病发生后, 患者容易出现差异性发热、皮疹、关节痛、胃肠道症状等症状。

因此, 选择高敏感性、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十分必要。取患者血清, 检测其自身抗原抗体, 包括:不溶性或可溶性核成分、细胞膜成分和其他细胞内成分。自身抗体的传统标志物包括抗Sm 抗体、抗组蛋白、抗双链DNA 抗体和抗核小体抗体等, 上述指标虽有较高的特异度, 但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与不足, 如:部分指标敏感度低、评估疗效不理想等。基于上述内容,探寻更合理、有效地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抗体标志物评估指标尤为重要, 并建立高效、理想的联合检测至关重要, 使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诊断率明显提升[3,4]。因此, 早期干预治疗、提高临床疗效至关重要。

现阶段, 一些研究表示, 系统性红斑狼疮, 存在典型异常表现, 主要表现为各种抗体谱(ANA 为代表)。其中, 以ANA 为核心成分的抗体, 包括核靶抗原, 如:抗组蛋白抗体、抗核仁抗体等, 可对较强亲和力的自身抗体的健康细胞产生直接损伤, 所以需要检测以ANA 为代表的各种抗体谱, 进而根据结果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风险进行判断。对患者开展体液免疫检测, 对患者病毒感染情况进行掌握, 并掌握机体对病毒免疫状态, 同时施以有效措施, 预防或降低病毒感染情况。

近年来, 随着研究深入开展, 一些学者发现, 分泌雌性激素后, 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TS 细胞的活动。同时, 会形成免疫复合物, 进而损伤相应的脏器和结缔组织。同时, 还有学者表示[5-8], 相比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其他补体水平, 患者补体C3、C4 水平及其回升速度较低, 所以可以根据上述特性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此外, 除上述指标外,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诊断, 其标志性抗体包括Sm 抗体、抗双链DNA 抗体等,其中仅有30%患者的抗双链DNA 抗体为阴性, 其余均为阳性。而且患者病情活动性与指标滴度呈正关联,所以可将其作为疾病诊断和病情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倘若患者抗双链DNA 抗体水平逐渐提高, 则代表系统性红斑狼疮处于活动期, 且患者存在较为严重肾脏损伤情况。此外, 由遗传因素引起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则可检查血清中以ANA 为代表的多种抗体谱, 能对潜在发病风险予以发现, 并进行有效诊断[9]。针对存在明显病毒感染的患者, 可以检测患者血清IgG、IgM 水平,对机体免疫情况和病情感染情况给予动态监测[10]。

本研究中, 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观察组, 按疾病活动期分组, 分成非活动期的观察1 组和活动期的观察2 组, 各20 例。同时, 选同期20 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受检人员的免疫蛋白指标和血清补体指标水平予以检测, 得出:观察2 组IgA、IgG、IgM 水平比观察1 组、对照组高, C3、C4 水平比观察1 组、对照组低(P<0.05)。观察1 组IgA、IgG 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 但两组IgM、C3、C4 水平相比无差异(P>0.05)。另外, 比对两组受检人员的免疫学抗体检测阳性率, 观察组各抗体检测阳性率均>25%, 而对照组均为0,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观察组各抗体检测阳性率中, 抗Sm 抗体阳性率(60.00%)最高, 其次是抗组蛋白抗体阳性率(57.50%), 再次是抗双链DNA 抗体阳性率(37.50%), 最后是抗核小体抗体阳性率(27.50%)。上述抗体检测为阳性, 提示:联合检测结果为阳性。证实免疫学联合检测阳性率较高, 能对疾病给予诊断,并能判断疾病进展情况, 鉴别疾病所处时期, 为临床用药给予指导。

综上所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应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价值高, 能为其治疗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抗核双链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昆虫共生细菌活体制造双链RNA
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谱联合检测诊断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价值*
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网络“双层双链”结构研究
伴脱发的头皮深在性红斑狼疮并发干燥综合征一例
抗核抗体荧光核型与狼疮肾炎病理类型的相关性分析
临床就诊患者抗核抗体和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带状疱疹的护理
浅析TTT双链刮板输送机驱动运行与故障排除
抗核抗体与免疫性肝病抗体对乙型肝炎患者预后与转归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