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老年冠心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2024-02-29 08:11王国振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2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王国振

冠心病主要是指心肌功能障碍或者发生器质性改变, 主要发病原因与冠状动脉狭窄或供血不足相关。近几年, 冠心病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升高, 成为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 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1]。目前,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 常见治疗药物则是围绕抗血栓、缓解疼痛、抗凝血、降低心肌氧耗而展开, 尤其是抗血小板治疗是控制冠心病病情发展的关键。根据临床研究发现[2],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老年冠心病具有吸收良好、起效快的优势, 且不良反应较少, 使得抗血小板的功能得到全面的发挥。本实验主要探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综合效果与安全性, 具体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21 年6 月~2022 年6 月收治的60 例老年冠心病患者, 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 例,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 例, 慢性心肌缺血患者14 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 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30 例。研究组男16 例,女14 例;年龄60~82 岁, 平均(69.78±4.45)岁。对照组男17 例, 女13 例;年龄61~83 岁, 平均(69.92±4.58)岁。经比较两组一般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②冠状动脉造影影像学确诊[3];③精神意识正常和正常交流;④患者及家属同意研究;⑤临床资料完整;⑥患者年龄≥60 岁。

排除标准:①无自主意识, 严重精神障碍者;②合并出血性疾病者;③合并严重肝肾衰竭者;④合并恶性肿瘤者[4];⑤药物过敏者;⑥2 周内使用抗凝药物者;⑦合并严重感染者;⑧合并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降压、扩冠、抗凝与调脂治疗, 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规律作息。

1.2.1 对照组 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分装, 国药准字J20171021)口服治疗,用药剂量为100 mg/次, 3 次/d。持续治疗3 个月。

1.2.2 研究组 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180029]口服治疗, 75 mg/次, 1 次/d。持续治疗3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临床疗效 将心绞痛发作次数与心电图情况作为疗效判定标准的主要参考, 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静息心电图检查显示为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有所减少, 静息心电图检查示ST 段存在压低情况, 治疗后回升0.05 mV以上, 或T 波段倒置恢复正常或ST 段陷阱, 但并未恢复正常;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未减少, 心电图检查不符合标准[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血小板功能指标 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患者PLT、MPV、PCT 进行测定。

1.3.3 不良反应 统计与记录患者恶心、皮疹、胃黏膜出血、头痛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 对照组为80.0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 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

2.2 两组血小板功能指标比较 研究组PLT、MPV、PCT 较对照组明显更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小板功能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血小板功能指标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PLT(×109/L) MPV(fl) PCT(%)研究组 30 126.78±37.29a 8.45±0.64a 0.28±0.07a对照组 30 158.63±35.41 10.24±1.03 0.34±0.04 t 3.392 8.085 3.674 P 0.001 0.000 0.001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恶心、皮疹、胃黏膜出血、头痛)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3.33%;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 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

3 讨论

心脏血液供应的主要动脉为冠状动脉, 是保持血液通畅、维护心肌功能的关键, 如果出现血脂异常、血栓等问题时, 可能会导致胆固醇沉积物形成斑块, 并在动脉壁处出现积聚的情况, 导致冠状动脉过度狭窄或者发生闭塞, 使得心肌供血量不断减少, 从而造成严重的心肌缺氧状态[6]。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绞痛, 严重者可能会引发猝死。

冠心病在治疗时一般会根据不同的类型以及发作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使用硝酸酯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调节血脂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展开治疗。介入治疗主要是利用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冠状动脉斑块切吸术、冠状动脉斑块旋切术、冠状动脉内支架和溶栓疗法, 控制患者病情, 目前最为常见的介入疗法主要以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为主。外科治疗也较为常见, 其中冠心病外科搭桥术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对传统冠状动脉外科手术方式的优化发现, 其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还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命期限, 降低对患者机体带来的损伤。但在实际治疗中, 如果患者病情不是十分危重, 一般会选择药物治疗, 其中抗血小板药物是最为常用的药物, 能够起到扩张冠状动脉、改善血液循环的效果, 但目前临床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较多, 如何科学选取药物, 是当前治疗老年冠心病的重点[7]。

阿司匹林是常见的抗血小板制剂, 口服效果良好,能够与环氧化酶之间产生相互作用, 使得环氧化酶的活性得以抑制, 还能够对血栓烷A2的转化途径加以阻断, 并抑制苯元素的生成, 从而控制血小板聚集, 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 避免机体发生血液循环障碍, 使得心肌供血得到改善优化[8,9]。但经过临床长期用药研究发现, 阿司匹林可能会引发药物抵抗现象, 影响治疗效果, 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而言, 自身的耐受性相对较差, 如果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引发肠道不良反应,甚至可能会造成肝功能损害, 使得用药依从性不断降低, 影响治疗效果。在冠心病进展中, 凝血功能是确定病情发展的主要指标, 同时也能够提示患者机体血液是否处于粘滞状态, 是否容易形成血栓[10]。而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脏器功能不断降低, 对药物的承受能力较差, 要想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 就要选择更为安全的抗血小板药物。

氯吡格雷属于噻吡啶的衍生物, 能够有效控制二磷酸腺苷与血小板之间的结合反应, 同时也能够对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进行控制, 而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位点也能够被其占据, 使得二者的活化聚集被阻断, 从而控制血栓的形成, 因本作用具有不可逆性特点, 所以抗血小板效果更强。而且氯吡格雷还能够对巨噬细胞与斑块内脂质细胞的生成产生抑制作用, 并对平滑肌细胞的生成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使得斑块更为稳定[11]。氯吡格雷不会影响前列腺环素的合成, 因此用药后不会产生水钠潴留的现象;而且氯吡格雷对人体胃肠道的刺激更小, 不会损害胃肠道黏膜, 所以引发胃黏膜出血的几率极低, 用药安全性更高, 更适合应用于老年群体。

冠心病是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一种疾病, 需要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阿司匹林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作用, 能够有效控制血栓形成, 临床常用用于治疗心肌梗死、暂时性脑缺血发作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相关调查研究发现[12], 使用阿司匹林能够有效控制心脏不良反应的发生, 还能够降低冠心病的病死率, 目前在冠心病治疗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氯吡格雷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反应, 根据临床资料得知, 氯吡格雷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防治中得到广泛应用, 能够有效控制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事件的发生[13]。将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用于治疗老年冠心病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可进一步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功能, 控制心绞痛, 避免发生血小板凝集, 以此防止发生恶性事件。本治疗方案既能够保障临床治疗效果, 也能够显著提升治疗的安全性[14]。

本实验实验结果发现, 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PLT、MPV、PCT 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

综上所述,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效果突出, 既能够缓解冠心病的临床症状, 使患者的凝血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还能够有效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更高。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天天在吃,但你可能从一开始就没吃对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