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对症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2024-02-29 08:11王黎锋王珂张佳佳位付涛韩延明谢素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2期
关键词:双氢可待因双氯芬

王黎锋 王珂 张佳佳 位付涛 韩延明 谢素丽

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 GA)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尿酸产生过多或尿素排除不足导致, 由于尿酸值的持续升高, 当其达到阈值男性>420 μmol/L(7 mg/dl)、女性>358 μmol/L(6 mg/dl)时, 机体会促进内单钠尿酸盐(monosodium urate, MSU)在关节内或软组织内结晶, 所致非细菌性炎症, 而引起关节及局部红肿热痛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1-3]。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生活节奏的改变, 痛风性关节炎成增高态势, 据报道20 年间其发病率上升1 倍, 而且趋于年轻化[4], 临床上有10 岁以下儿童发病。因为疼痛、红肿作为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主要症状, 所以治疗红肿、疼痛的药物是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主要药物之一, 但临床用药选择较多, 常用药物有中成药、非甾体抗炎药物、复方阿片类药物, 为进一步了解各药物在疗效和安全性上的优劣, 探索更优治疗方案, 本文选用滑膜炎颗粒、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氨酚双氢可待因片作为缓解痛风性关节炎症状的药物, 同时记录患者的疼痛程度、白 细 胞 计 数(white blood cell conunt, WBC)、C 反 应 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 年9 月~2022 年9 月在本院治疗的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患者97 例作为观察样本, 纳入标准:①确诊痛风患者;②急性发作;③通过血常规、血尿酸测定及实验室检查等确诊病情;④经患者同意,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关节畸形、关节感染、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者;②合并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者[5];③假性痛风患者[6];④胃溃疡、有胃出血风险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A 组(33 例)、B 组(33 例)、C 组(31 例)。A 组中男27 例,女6 例;平均年龄(38.03±9.28)岁;发病部位:膝关节11 例, 踝关节10 例, 跖趾关节12 例。B 组中男26 例,女7 例;平均年龄(41.45±9.84)岁;发病部位:膝关节12 例, 踝关节9 例, 跖趾关节12 例。C 组中男24 例,女7 例;平均年龄(40.61±10.66)岁;发病部位:膝关节11 例, 踝关节9 例, 跖趾关节11 例。三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基本情况对比( ±s, n)

表1 三组患者基本情况对比( ±s, n)

注:三组对比, P>0.05

组别 例数 平均年龄(岁) 性别 发病部位男女膝关节 踝关节 跖趾关节A 组 33 38.03±9.28 27 6 11 10 12 B 组 33 41.45±9.84 26 7 12 9 12 C 组 31 40.61±10.66 24 7 11 9 11 F/χ2 1.062 0.200 0.103 P 0.350 0.905 0.999

1.2 方法 入组患者均给予局部处理、饮食干预及中和胃酸药物。局部处理:卧床休息, 患肢抬高, 硫酸镁局部冷敷。饮食干预:低嘌呤饮食, 禁止饮酒。中和胃酸药物:碳酸氢钠片1 g/次, 3 次/d, 连用7 d。

A 组采用滑膜炎颗粒(神威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13020929, 规格:6 g/袋)治疗, 6 g/次, 3 次/d,治疗7 d 为1 个疗程, 治疗1 个疗程。B 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0980297, 规格:75 mg/片)治疗, 75 mg/次, 2 次/d,7 d 为1 个疗程, 治疗1 个疗程。C 组采用氨酚双氢可待因(香港澳美制药厂, 注册证号HC20160025, 规格:500 mg 对乙酰氨基酚:10 mg 酒石酸双氢可待因/片)治疗, 1 片/次, 3 次/d, 7 d 为1 个疗程, 治疗1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WBC、CRP 和ESR 及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①患者疼痛程度以VAS 评分作为标准, 使用脸谱VAS评分评定, 由医生通过查体并确定疼痛评分[7], 分值0~10 分, 疼痛程度越严重评分越高。②在治疗前抽取患者空腹状态下静脉血检测WBC、CRP、ESR, 让患者治疗7 d 后再次复查, 并记录治疗前后的WBC、CRP、ESR 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 检验, 多组间采用F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治疗前后VAS 评分及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三组治疗前VAS 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三组患者的VAS 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 且C 组VAS 评分低于A 组和B 组, B 组低于A 组, 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A 组和C 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均低于B 组, 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三组治疗前后VAS 评分及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s), n(%)]

表2 三组治疗前后VAS 评分及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s), n(%)]

注:与治疗前比较, aP<0.05;与A 组对比, bP<0.05;与B 组对比, cP<0.05

组别 例数 VAS 评分(分) 胃肠道反应治疗前 治疗后A 组 33 7.90±1.44 2.87±1.69a 4(12.12)c B 组 33 8.00±0.55 1.96±0.94ab 14(42.42)C 组 31 8.09±0.70 1.06±1.03abc 6(19.35)c

2.2 三组治疗前后WBC、CRP 和ESR 对比 治疗前三组的WBC、CRP、ESR 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的WBC、CRP、ESR 均较治疗前下降, 且B 组和C 组的CRP 低于A 组, 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的WBC、ESR 对比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4, 表5。

表3 三组治疗前后WBC 变化对比( ±s, ×109/L)

表3 三组治疗前后WBC 变化对比( ±s, ×109/L)

注:与治疗前对比, a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A 组 33 9.57±0.83 5.47±0.45a B 组 33 9.48±0.61 5.60±0.49a C 组 31 9.51±0.56 5.38±0.49a

表4 三组治疗前后CRP 变化对比( ±s, mg/L)

表4 三组治疗前后CRP 变化对比( ±s, mg/L)

注:与治疗前对比, aP<0.05;与A 组对比, b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A 组 33 37.78±11.52 8.63±3.72a B 组 33 39.30±9.35 5.60±2.26ab C 组 31 40.12±9.51 5.77±2.23ab

表5 三组治疗前后ESR 变化对比( ±s, mm/h)

表5 三组治疗前后ESR 变化对比( ±s, mm/h)

注:与治疗前对比, a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A 组 33 49.78±15.93 33.15±12.32a B 组 33 50.78±12.97 36.24±13.09a C 组 31 54.38±13.92 34.83±11.81a

3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是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达到阈值后在一定诱因下其体内的单钠尿酸盐结晶在关节中沉积[8], 引发关节出现的无菌性炎性疾病, 也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9]。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关节突然出现的红、肿、热、痛症状对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影响较大, 如不及时控制还会反复发作, 并逐渐加重, 进而波及到肾脏、心脏等重要脏器, 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10,11]。随着对痛风认识的逐渐深入, 治疗方式及治疗药物也逐步升级, 但患病率仍在逐步升高, 痛风的治疗不能盲目进行降尿酸药物治疗, 需要分析痛风的形成原因及分型, 依据不同的类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及药物[12]。在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先缓解患者疼痛及红肿症状尤为重要, 本研究选择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常用的缓解症状的药物, 对其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相关炎性指标的影响进行分析, 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治疗提供思路。

李树冬等[13]通过分析意珍宝丸、痛风定胶囊、元胡止痛滴丸、三黄胶囊等药物在痛风性关节炎的应用, 肯定了中成药用于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效果。本文选取了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滑膜炎颗粒,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及氨酚双氢可待因片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 滑膜炎颗粒对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有镇痛效果, 且中成药的不良反应较小, 但其镇痛效果不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及氨酚双氢可待因片。氨酚双氢可待因片在缓解疼痛及消退红肿方面均优于滑膜炎颗粒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14]。在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治疗中用药安全性也是需要重视的。非甾体抗炎药物在临床应用中胃肠道反应较高, 特别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15], 这与本研究中观察到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的胃肠道反应明显高于滑膜炎颗粒及氨酚双氢可待因片相一致, 因此, 对于有胃溃疡或慢性胃炎病史患者选择更要谨慎, 有引起胃出血的风险。

在炎性反应控制方面, 治疗前三组的WBC、CRP、ESR 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基线无偏移;治疗后三组WBC、ESR 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为无菌性炎症, 对患者的WBC 有一定影响, 一般在正常范围内的偏高值或轻度升高, 不会像细菌性感染有明确的升高, 治疗后一般均很快转回正常状态[16,17]。治疗前患者的CRP 及ESR 均有明显升高, 说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对CRP 及ESR 影响较大, 因CRP 的变化较灵敏[18], 所以用药后患者的CRP很快恢复正常, 而ESR 下降较慢, 所以在治疗7 d 时ESR 的反应不明显, 其治疗后各药物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 在治疗后, B 组患者的疼痛症状有明显缓解, 但其出现胃肠道反应的患者也最多,所以年龄较大及基础病较多的患者选择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需谨慎;滑膜炎颗粒为中成药, 其疼痛症状缓解效果较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及氨酚双氢可待因片更弱,但因其不良反应较小, 可用于高龄及基础病较多的患者[19,20]。本研究中氨酚双氢可待因片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弱阿片类药物组成的复方制剂, 其有较强的止痛作用, 同时也有缓解局部红肿的作用, 而且其各成分的用量均小于单独应用, 所以在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可减轻不良反应[21,22]。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 如样本量较少, 可能对统计结果会有一定的偏差影响, 并且在记录患者局部红肿消退未找到明确的观察量表, 无法进行具体的数字化显示, 所以在本文中只用疼痛代替临床症状;此外, 本研究只对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做研究, 未对用于高尿酸血症的降尿酸药物进行分析研究。

综上所述, 对于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患者, 氨酚双氢可待因止痛效果优于滑膜炎颗粒和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但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胃肠道反应高于滑膜炎颗粒及氨酚双氢可待因, 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用药。

猜你喜欢
双氢可待因双氯芬
双氢青蒿素对宫颈癌小鼠放疗的增敏作用观察及机制探讨
氮卓斯丁眼液联合双氯芬酸钠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观察
跟踪导练(3)
老年人能用“退热栓”吗
双氢青蒿素的研究进展
跟踪导练(三)2
新型双氢青蒿素哌嗪-脂肪族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
HPLC法测定双氢青蒿素哌喹片中双氢青蒿素的含量Δ
双氯芬酸钠治疗耳鼻喉急性感染术后疼痛的效果
可待因致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