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
—— 代表委员履职尽责显担当

2024-02-29 09:06翟万江
中国科技产业 2024年2期
关键词:新质卫东评级

◎ 本刊记者 翟万江

2024 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们认真履职,深入基层一线、倾听民声民意,进一步完善议案、提案,筑梦现代化,共绘新图景。

全国人大代表彭寿加快培育新材料领域新质生产力

2024 年新年伊始,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以下简称中研院)党委书记、院长彭寿迎来“双喜临门”:中研院创新团队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该院所属的德国阿旺西斯公司研发项目取得最新进展——铜铟镓硒发电玻璃光电转化率提升至20.4%,再次刷新世界纪录。

在彭寿看来,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上获得的佳绩,也是科技创新之路上的新起点。他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为我们科研人员吹响了奋进的号角。”

加快培育新材料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是彭寿参加2024年全国两会将关注的焦点。在农历新年到来前,他还在加紧调研走访。

“材料科技工作者要时刻站在科技前沿、产业前沿,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新质生产力培育为导向,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应用和成果转化,解决一批战略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科技问题,高目标引领高标准落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新促质、向新而行,以‘国之大材’夯实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彭寿在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彭寿已经连续三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他始终心系“创新”,坚持为“材料”代言、为行业发声。

彭寿的使命感来自于一线调研。刚刚过去的2023 年,他先后奔赴安徽、江西、广西、河南、甘肃等地,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稀有矿产等走访调研,聚焦用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用成果转化催生新质生产力、用绿色发展巩固新质生产力、用多链融合壮大新质生产力,全力推动人大代表建议落实落地,为促进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彭寿的紧迫感,也源于始终活跃在科研一线的前瞻判断和底线思维,“创新等不起、慢不得,正是一代又一代玻璃科技工作者的接续奋斗,我们才有可能继续勇闯创新无人区”。

作为国家级科研院所负责人,彭寿始终关注国家战略与科技前沿,聚焦国之大者,在玻璃新材料研发、工程设计和产业化一线,带领团队奋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从可折叠20 万次,到40 万次,再到100 万次;弯折半径从3 毫米,到1 毫米,再到0.5 毫米……数字变化的背后,是彭寿带领研发团队夜以继日攻关的成果——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自主研发生产出世界领先的0.03 毫米的柔性可折叠玻璃。一年来,他们携手推动30 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品质再提升。作为20 项重大成果之一,可折叠玻璃与“夸父一号”卫星等亮相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

面向经济主战场,彭寿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生产出中国首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8.5 代TFT-LCD 浮法玻璃基板,保障万亿级大尺寸显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2023 年,这一成果荣膺第23 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大奖”。

围绕创新,彭寿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遗余力。着眼长远,他还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聚能。2023 年11月25 日,在彭寿和多位行业专家推动下,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建材集团、蚌埠市人民政府共同发起成立“中国玻璃谷”。

“集聚中国最优秀的玻璃企业、最顶尖的玻璃人才、最前沿的玻璃技术,致力在蚌埠打造国际先进、国内领先,集科技研发、生产制造、人才引培于一体的玻璃新材料产业基地。”彭寿说,通过统筹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业态创新,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中国玻璃谷”加快培育新材料领域更多的新质生产力。

2024 年全国两会,彭寿将开启代表履职的第12 个年头。立足新型工业化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他将聚焦战略资源保障、绿色低碳产业链构建、培育打造新材料领域的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建言献策。

谈及自己的科研小目标,彭寿表示,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持续解决行业、产业难题,加速空天玻璃等尖端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攻关,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以应用带创新、创新促应用,不断提升产业化水平和生产效益,让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不断加速和应用场景不断拓宽成为新质生产力中最亮的底色。

全国人大代表成卫东“希望机器人徒弟超越我”

产业工人人才培养与转型如何进行?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制造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航运方面如何推进京津冀一体化?每周五下午,全国人大代表成卫东都会在代表开放日接待来提意见建议的群众。他一边琢磨如何解决问题,一边把这些来自基层的创新举措写进人大代表的建议中,提交全国人大。

作为一名来自天津港码头一线的产业工人代表,成卫东一直把根扎在基层,积极融入天津港的智慧化建设中,履职尽责,不断完善他所提出的《在构建技术创新体系中更好发挥基层产业工人作用》建议。

“现在,同事们见到我,都会好奇地问‘怎么给机器人当师傅啊?’”成卫东说。

从2021 年开始,有着24 年拖车驾驶员经验的成卫东收了机器人当徒弟。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一年多来,机器人徒弟水平突飞猛进。

“教机器人徒弟没点真本事可不行!”成卫东认真地说。为此,他掏出了“压箱底”的独门绝技——把港口运输操作过程细分成40 多个规范的动作要素。而后技术团队再把这些动作要素“翻译”成逻辑算法,写成一行行代码、一道道指令,将其编入程序,优化提升人工智能运输机器人在作业中自动充电、自动避让、自动停靠等能力。

为检验算法指令和人工驾驶的区别,进一步提升机器人驾驶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成卫东还重操老本行,亲自上车实际驾驶,哪里该减速观望、哪里该加速行驶、什么时候该变道、要选择什么样的路线,由系统一一记录。

通过数据比对,成卫东和研究团队不断优化运行逻辑、迭代算法,使机器人的运行效率得到改进提升。特别是他们通过建立路口多车通行的原则,设定通行优先级,解决了系统运行中路口多车交汇这一关键性问题。

凭借多年经验,成卫东还提出通过系统指令辨别机器人状态,适当提升空载加速度和减速度的建议。按照此建议,研究团队建立算法模型,使空载状态下机器人的加、减速度各提升33%和60%。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成卫东充满期待地说,“我们的目标是希望机器人徒弟也能像人一样思考,拥有自主学习、深度学习的能力,最终能超越我这个师傅。”

尽管成卫东带徒异常忙碌,但仍积极地履行着一名全国人大代表的职责。过去一年,拥有全国劳模、大国工匠等多重身份的成卫东,在全国各地宣讲50 余场,把党的方针政策以及全国两会精神带到基层群众中。成卫东还走进科研高校、大中小学、口岸部门等单位,了解发展现状,梳理解题思路,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成卫东说,“这些工作有助于提升我的站位,使我可以在全国两会上,站在全国的视角提出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朱建弟为“两高一轻”企业打通融资裉节

信用评级,犹如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的身份证。申请贷款、发行证券等募资行为统统离不开它。

作为资本市场“守门人”,全国人大代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朱建弟擅长与各类经营主体打交道。他发现,众多成长性良好的中小企业常常难以获得恰当的信用评级,依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具备相应实力的中小经营主体,如何在金融市场上获得“对等”的融资待遇?他系统梳理脉络、找准裉节,建议细化研究和开发针对中小企业的评级方法。2023 年全国两会上,他提出打造高质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促进金融高水平开放下银行信贷全面发展的建议。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份与国计民生紧密关联的高质量建议,不仅被全国人大列为重点督办建议,也引起中国人民银行的高度关注。目前,相关部门正积极优化完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建设。譬如,针对科创型中小企业,计划将科研经费投入等关键指标纳入其中。

在新技术持续迭代的当下,一批“科创种子”破土而出。但调研中,朱建弟发现,相当一部分有含金量的技术成果没能顺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科技型企业一般都是“高人力成本、高研发投入、轻资产”。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由于不少科创企业未能获得恰当评级,仅有极少数能达到贷款发放要求。朱建弟认为,探索优化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技术,关键在于改进评级机制,缓解银行和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他建议,应注重将纳税、社保、用电量等企业经营情况数据纳入中小企业评级指标体系,作为财务数据之外的补充指标。

“打造高质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不仅事关中小经营主体的融资便利和融资成本,也关系到信用评级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带着强烈的紧迫感,朱建弟曾在多场座谈会上提出,我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二大债券市场,应推动提升与之相匹配的信用评级国际话语权。

目前,世界三大评级机构巨头占据全球市场的90%以上。近年来,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在业务量、业务品种和收入规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发展,但仍缺乏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信用评级机构,在评级准确性、独立性、透明度、市场认可度等方面仍有待加强。

朱建弟建议,从源头入手推动建立由国有资本控股,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信用服务机构、科技公司、高等院校等多方合作的新型信用评级公司。

迈开创新步伐,也要夯实监管职责。“许多评级机构受到的最大监管处罚仅是‘暂停业务’,只进不出的结果导致监管效力甚微。”在与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团队共同参加的多场座谈会上,朱建弟建议加强对评级行业的监管,促进评级机构的良性竞争和优胜劣汰。

不久前,中国人民银行对6 家信用评级机构重拳出击,合计罚款超3400 万元。朱建弟认为,建设高质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难以一蹴而就,需各方共同努力。作为扎根资本市场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他将持续跟进监督、抓好落实反馈。

全国政协委员周鸿祎为数字经济夯实安全底座

赴各地调研、参加专题协商、撰写提案文稿……全国政协委员、360 集团创始人周鸿 最近一直在为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作各种准备。

2024 年是周鸿 履职全国政协委员的第七年。作为数字安全时代的领军者,周鸿 坚持聚焦数字经济和产业数字化的时代背景,积极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践行全国政协委员的使命。

过去一年,周鸿 提交20 余份建议,涉及数字安全、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小企业发展、AI 芯片等多个领域,充分反映行业发展情况和相关诉求,其中多份建议获得相关部门认可。

“目前,大模型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前沿课题,360集团正在积极应对。”周鸿 说,2023 年,360 集团打造出国内首个原生安全大模型“360 智脑”,并首创大模型安全风险评估体系“AISE”,为国产大模型发展夯实安全底座。

身为网络安全老兵,对数字安全行业问题,周鸿尤为关注。2023 年年初,周鸿 《关于把网络安全升级为数字安全,筑牢数字安全屏障》的提案入选“全国政协年度好提案”。“网络安全是数字时代的基石。”周鸿在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组织召开的多场“数字经济读书群”活动中呼吁,“将网络安全保障措施前置于数字化发展,而不是把数字化做完了再买点杀毒软件、建立防火墙,为安全问题‘打补丁’。”

2024 年,周鸿 将携两份提案上会,一份聚焦数字安全,另一份是对大模型良性发展提出建议。周鸿 认为,目前大模型在投入生产实践与赋能新型工业化的效能上仍有不足。一方面,数字安全风险进入全新阶段,数据泄露、内容不可信、趋势不可控等安全问题亟待重视。另一方面,通用大模型精准度不高,而定制方案投入产出比低,大模型日益增长的需求与高不可攀的价格之间存在矛盾,距离直接赋能新型工业化仍有“最后一公里”。

全国政协委员杨建成提高西部地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春节假期刚过,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近代物理所)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中央控制室已是一派忙碌景象。“我大年初二就到岗了,这几天一直忙着开展医用同位素核心关键技术验证的供束机器研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强流重离子加速器总工程师杨建成说,“医用同位素治疗弥散性肿瘤的效果非常好,目前近代物理所在医用同位素药物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2024 年全国两会,我也希望国家和地方继续关注支持医用同位素药物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广。”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杨建成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科技的力量来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改善民生。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研发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能够提供目前国际先进的精准放射治疗法。在2023 年的全国两会上,杨建成聚焦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的应用推广提出了相关建议。

2024 年,杨建成准备提交的提案依然围绕高新技术的转化应用展开。“甘肃有中国科学院的几个研究所和兰州大学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力量,取得了一系列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发展了一批有重大应用前景的高新技术。所以,我希望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政策设计上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重大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效率,从而支撑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杨建成说。

全国政协委员刘连新医疗服务更靠得住、有温度

日前,全国政协2023 年度好提案名单出炉,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党委书记刘连新提交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提案》入选58 件好提案之一。

在刘连新看来,形成一份好提案,离不开长 期扎根一线工作的实践。提案既要反映一线医护人员的呼声,又要契合广大患者的需求。

“医疗服务价格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关系着公立医疗机构和医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刘连新说,他在工作中发现,医疗卫生技术水平正在不断进步,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内涵及计价方式却不明确,新增医疗服务项目审批及医保准入过程漫长。

“过去复杂的肝胆胰外科手术需要开腹,现在只要打几个小孔,就可以在腹腔镜下完成。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对缩短住院时间、加速患者康复、提高整体医疗效率有重要意义,但我们的定价标准往往不能及时跟上临床医疗技术的更新和患者救治的实际需求。”刘连新认为,应尽快从新增医疗服务项目审批及医保准入、明确医疗服务项目内涵、引入科学定价决策机制等方面着手,优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调整机制。

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大医疗服务价格政策供给,推进价格项目结构优化,促进长三角地区价格合理、有序衔接……经过多次走访多家医疗机构和临床科室,与医护人员座谈,刘连新将来自一线的声音形成提案。提案很快得到了国家医保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的迅速响应,安徽省相关部门积极行动。2023 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参与修订了安徽省44 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一些原来没有的项目得以开展、没有的收费正式列入目录、不合理的收费得以调整。

“让老百姓享受便捷、普惠的医疗服务,让医疗服务更靠得住、有温度,我想这就是我们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保制度改革的终极目标。”刘连新说。

2024 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刘连新正在为新的提案做准备。案头上,几份调研报告是在安徽临泉、涡阳、舒城等地走访调研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情况后形成的,工作笔记上详细记录着与患者、一线医护人员交流中收集的意见。

猜你喜欢
新质卫东评级
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助力
形成新质生产力要先锻造新质思维
Nanosecond laser preheating effect on ablation morphology and plasma emission in collinear dual-pulse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祝卫东
构建训练伤一体化防治模式 为新质战斗力生成提质增效
分析师最新给予买入评级的公司
基于体系仿真试验床的新质作战能力评估
Long-term efficacy analysis of minimal incision osteotomy for treatment of hallux valgus
创投概念股评级一览表
《钱经》月度公募基金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