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议群策

2024-03-05 17:23
收藏·拍卖 2024年1期
关键词:手工艺玻璃艺术家

陶瓷、玻璃、大漆、木藝、金工与首饰、纤维……丰富新颖的样式、琳琅满目的作品和高品质的呈现,让我们看到了当代手工艺的百花齐放。那么,手工艺如何兼顾实用功能与艺术审美,重新链接现代生活?在艺术市场里有多大的生存空间?在当代的艺术表达形式上还有多少可能性?本文邀请博览会、画廊、艺术院校学科带头人、艺术家等多位专家学者,聚行业之力,共同探讨。

以手工艺之美点亮品质生活

《收藏·拍卖》:博览会为什么聚焦在手工艺?

常晓琼:最早在2015年,我们就开始研究当代手工艺。包括拜访英国、美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等海外手工艺艺术家,了解他们的生存情况和国内外市场的情况等,我们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

结合对国内外当代手工艺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工艺、当代手工艺和当代艺术之间没有一个清晰的边界和定义,恰恰在这种情况下给了我们做手工艺博览会平台的机会。三者交叉所融合出来的那个品类正是我们想做和引导的,比如,我们希望通过传统的工艺去影响当代艺术,用当代艺术前沿的思维方式来影响传统的手工艺,这种碰撞产生了一种更能代表具有中国文化属性的作品。

我们今天所讲的当代手工艺,它是离当代艺术最近,也是离设计最近的一个板块。这次博览会参展的不管是品牌还是艺术家带来的作品,跟现代人的审美非常契合,它代表着我们对品质生活的一种追求,打破以往那种传统工艺美术、“非遗”手工艺既定的印象。通过平台,我们想要发掘的也正是这种具有传统文化属性,用传统的工艺,传统的材料,在当代文化框架下所产生的新的艺术表达,同时要让这种高品质的艺术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不是停留在传统技艺的传承上。这是国内目前所忽略的一个板块。

《收藏·拍卖》:SCAF希望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倡导新的美学生活方式,具体理念如何理解?

常晓琼:SCAF最想做的一件事是尽可能地缩短艺术家、藏家和市场之间的距离,我们希望把作品直接放到生活化的空间中来,让我们的藏家看到这个作品在自己的身边是什么样的,也让我们的艺术家更有信心。

相比当代艺术动辄成百上千万元,少则几万几十万元,当代手工艺反而是最容易与大众产生关系,也最容易与让普通百姓收藏得起的。我觉得艺术不应该就是少数人拥有的,人人都可以拥有美好的东西。所以,这次博览会,参展作品全部被移入广州文华东方酒店客房,观者步入其中,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欣赏不同风格的手工艺术品,就如同沉浸在一个个“艺术样板间”的体验之中。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将艺术融入日常生活的方式引领新型美学生活,提升家居品质,满足大众的审美诉求,让美和艺术以更亲和的姿态去拥抱每个人。

《收藏·拍卖》:SCAF为什么选择落地广州?而不是艺术生态更成熟的北京或上海?

常晓琼:在粤港澳大湾区,我们没有选择艺术市场更活跃的深圳,而是广州,是因为手工艺需要放在一个具有文化底蕴更深的城市来做。千年商都广州,收藏实力很强,对传统工艺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更高。首先,消费者需对传统工艺有基础的认知,才能理解这件作品的珍贵性,最后才能为此买单。

首届博览会更注重认知传播和市场的培养,聚焦在精准高净值客户人群,比如,设计师、文玩藏家、艺术批评家等人士,开始得有一小波人认可当代手工艺所传达的新型美学生活,才能慢慢扩大消费人群。未来也不排除落地其他城市的可能。

《收藏·拍卖》:您对“创造东西”手工艺术博览会的未来规划是什么?

常晓琼:“创造东西”是一个既轻松又给人带来无限想象的名字。一方面,我们希望它足够接地气,将艺术品从所谓“精英”的高阁上请下来,用“东西”这个日常的词语来带给人更多亲切感,强调艺术进入生活的态度;另一方面,“东西”也可以是“东西方”的含义,我们希望将一个国际性的手工艺博会呈现给国内观众,这里不仅有国际艺术机构和来自欧洲、美国、日本等地的艺术家作品,还有很多参展的国内艺术家也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我们共同努力,希望打破艺术的国界,而将目光聚焦在“高品质”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作品呈现上。

在海外,当代手工艺术博览会已经有很成熟的市场,SCAF在国内仍属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中国,当代手工艺的专业画廊并不多,市场标准更没有建立起来。我们希望为当代手工艺术家、画廊机构、藏家及艺术爱好者提供一个国际化的专业交流平台,逐步建立一个可以匹配国际的手工艺市场标准。如果没有一个良性的市场,艺术家看不到信心、藏家看不到信心、政府机构更看不到信心,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当然,藏家培养和市场培育是个漫长的过程,也不知道未来的5年或者10年能不能把这个市场培养出来,但我相信只要有需求的事情,它总会有空间。

博采众长,以市场推动学术购藏

《收藏·拍卖》:作为一家手工艺画廊,如何看待当下的中国手工艺市场?

陈旻:我从2016年、2017年开始关注国内的手工艺市场,近两年有明显的发展,但整体来说市场运行的机制还是相对传统。一方面,具有传承性质的“非遗”大师的作品,从创作到收藏还是在一个比较封闭的体系内,没有真正“破圈”;另一方面,电商平台用低价模式吸引非专业的消费者,看似热闹,对工艺的传承没有裨益。“新开物”从2020年开始确立融合性的手工艺艺廊的方向,想做的就是从设计和艺术的维度来拓宽公众理解工艺的方式,为大家带来更多样性的工艺艺术品。

《收藏·拍卖》:新开物通过怎样的运作模式,让创作者相对有创作空间和对材料进行多元的探索和尝试?

陈旻:新开物通过代理艺术家、进行艺术家驻地项目,以极大的包容度去鼓励他们进行各种方向上的尝试,帮他们从各个环节重新规划。同时借鉴西方设计的科学性,提取传统手工艺中的某一元素,进行跨界应用。不对代理艺术家做国籍、背景上的限制,只需他们运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方法去诠释中国工艺。

《收藏·拍卖》:新开物代理的手工艺艺术家如何用新的概念、思考与技艺,挖掘传统文化在当下空间的视觉转化?

陈旻:首先,要不斷寻求工艺上的突破,今年合作的荷兰艺术家AldoBakker采取现代加工和传统手工相结合的模式,挑战小曲面的刻漆作品;其次,采取传统工艺+新材料的方式,将极致工艺、雅致艺术和细致设计相融合,达到广义上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如和德国化工巨头BASF的合作,用塑料这种材料模仿大漆的某些属性,用现有资源进行新的发挥。就算这个材料本身不那么“绿色”,但你世世代代都在使用它,也是一种可持续。不管是哪个年代的人,都会有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手工艺做到极致,可以长久地陪伴在人们身边。

《收藏·拍卖》:中国当代手工艺领域的学术应如何构建?

陈旻:学术构建这件事实在过于复杂。无论国内外,虽然学院派和实践派在理论上应该是高度一致的,但由于彼此的环境限制,都存在学院派和实践派孰高孰低的争论。如果要构建一个理论体系,重点还是在于是否有形成能够实际落地且具有一定市场效应或理论高度的创作出现。如果缺乏实际依据,也很难进行理论探讨。就现阶段的市场表现不足以支撑丰厚的学术探讨。人们能做的只能是花更多的时间进行手工艺在现代化创新方面的实践,为理论架构提供支持。

《收藏·拍卖》:一件“收藏级手工艺品”应具备怎样的品质?

陈旻:只要一件东西足够精致,它就有可能达到“收藏级”标准,但其实标准界定也没有很明晰,它有可能是艺术家或设计师的灵机一动,也有可能是通过他们深思熟虑后提炼出的简洁符号,像MaxLamb做的椅子。另外,受到材料、结构的限制,有些产品并不能达到面向市场上投放的批量化生产和安全标准,就像我之前被蓬皮杜美术馆列为永久收藏的“杭州凳”受限于竹子的性能,为了大家的人身安全着想,“被迫”成了“收藏级设计品”。虽然在实用性能上稍有欠缺,但并不影响它对于竹材在现代化应用里的匠心运用,创造出宁静而富于动感的设计语言。当我自己进行收藏,或与合作艺术家交流时,都会思考设计想法的源头在哪里?这件东西设计出来后,最适合它的一条发展路径是什么?

用现代激活传统,走出一条工艺生活的路径

《收藏·拍卖》:当代语境下,我们应该怎样重新定义手工艺或者说工艺美术?

齐喆:关于工艺美术的概念,我高度认同田自秉先生的一段论述:“工艺美术即是基于人们的生活需要,以满足人在衣食住行用等生活领域的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所以,它既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体现,也是时代的科学技术、经济思想、美学观念的形象的折射。”当广州美术学院2018年在中断2021年后又重新设立工艺美术学院时,没有按照当时流行的“手工艺术”命名,而是延续了“工艺美术”这一老名称,主要考虑工艺美术的内涵更加开放和包容,手工、机械甚至如今的人工智能手段都可以为我所用。工艺美术目前有两个方向,一类是根植在中国或者是人类血脉中对人和自然物料的直接接触所产生的灵感而创作出来的手作作品;另一类是根据生活和生产的发展,不抗拒任何新材料的创作,所以说工艺美术的空间是非常大的。

《收藏·拍卖》:在您看来,相比纯艺术,工艺美术的内核是什么?

齐喆:工艺美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上是跟人的衣食住行用紧密相关的。我们老在提设计生活、文化生活,其实最符合东方人的应该是一种工艺化的生活方式,它既有对天然材料、对本土材料的加工和使用,也有创作者自我审美趣味的灌注。

新时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已经从“物质需要”升级为“美好生活需要向往”,新消费观日渐成为主流,“精致”“品质”成为近年来人们钟爱的词语,这种追求体现着人们的品位和情怀。显然,单一的、冰冷的、统一工业化产品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恰恰给了具有生活实用价值及美学意义的工艺美术极大的发展空间。手工艺术品给人带来的感受是工业产品所不能替代的,比如,漆器的光泽、丝绸的触感,以及其他各种工艺品所独具的特质,这会给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带来某种隐藏的内在感受。手工艺术品的存在,会帮助我们打开这些深埋在血液中的机能,这种感受所带来的就是高品质的生活,我认为这也是手工艺最重要的当代价值所在。我们应该以崭新的面貌重新演绎东方造物哲学精神,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寻找工艺美术发展的新契机,在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社会背景下,思考走出一条工艺生活的路径。

《收藏·拍卖》:国内外手工艺艺术生态有何差异?如何进行当代转化?

齐喆:在英国、意大利、日本等一些有着传统工艺资源的国家,他们比较好地保留了传统工艺,尤其在工艺的当代转化都有比较成功的案例。在中国,最深入百姓意识之中的就是工艺美术,很多老百姓都能跟你讲讲陶瓷、木雕。工艺美术的当代转化,那一定要用当代人的视角去看传统。我们现在对传统继承过多的还是偏向于技艺和图式符号。我认为,对中国古老工艺传统的继承,应该是一种精神性的继承,经过当代工艺人的创造,依托现代技术的支持,重新转化为一种崭新的视觉形象,呈现出一种现代的面貌,让工艺美术重新进入现代生活和现代空间中去。

《收藏·拍卖》:国内目前有不少艺术家工作室和品牌在从事手工艺创作和推广,对于这种方式您怎么看?当代手工艺如何才能走得更远?

齐喆:工艺美术从传统来说就是小规模的作坊式的生产,如今个人工作室的方式,也是一种当代的转变,这是一种很有益的新路径,应该乐见其成。要想当代手工艺走得长远,首先,我们要培育这类高品质工艺艺术品的消费者,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领会传统工艺的美妙,但这种感知力在中国人基因里就有的。我们以前传递的审美太单一了,或者是对本民族传统审美的理解力和感知力不够敏锐,这种感知力和敏锐触觉需要重新被激活。其次,创作当代化但不要孤芳自赏,还要市场化,这就要求工艺美术的分类须更清晰,比如,艺术家的手作单件作品,工作坊有一定批量的工艺产品,需要把产品和作品做更细致的分类。在西方工艺传统比较发达的国家,都有非常好的市场分类制度,作品价位也有非常清晰的分级,中国目前整个市场还比较模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手工艺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美学表达

《收藏·拍卖》:创立“五玄土”这个品牌的初衷是什么?

贾江宏:在成立品牌前,我一直在广州美术学院从事与金属、雕塑相关的教学工作,平日不仅会进行雕塑创作,而且需要经常待在实验室做科研,也带着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课题研究。在此期间,破解了很多铜表面制作色彩的化学技术,可以很明显地感知到金属表面产生的化学变化会带来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在艺术表达上有一定的优势。所以,我们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国色彩理论与哲学体系成立了“五玄土”这个品牌,希望结合建筑学原理,通过运用中国本土的哲学、媒材、审美习惯,传统技艺去创作更适合现代空间展示的视觉语言,将现代建筑空间与中国传统文化关联起来,给人们的生活增添温度,学会品味历史、品味中国的生活方式。

《收藏·拍卖》:为什么选择了铜这个材料?如何深度发掘它的潜力和优势?

贾江宏:一方面是基于我个人对铜深厚的感情;另一方面是铜的耐厚性和贮藏能力很强。中国很早之前就开始使用这个材料,很早之前就可以通过工业化量产青铜器,还由此开启了青铜时代,诞生了青铜文明。可以说,铜在中国传统文化叙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更重要的是,我和我的团队研究铜已经很多年了,现在我们有独家开发的溶液配合多年经验摸索出来的着色手法,可以使作品呈现出独一无二的色彩,类似中国工笔画那样层层罩染上去,色彩的渗透顺着纹理呈现斑驳,可以在技术表达形式上更好地表达当代艺术理念。在近乎10年的产学研课题试验中,我们在铜的化学变化和工业范畴应用等几方面都有了深入、独到的见解,对与铜相关的工艺都能做到游刃有余,有一定的专业水准,这是能够深度发掘这项材料潜力和优势的硬性基础。

《收藏·拍卖》:如何通过自身设计去创作更适合现代空间的视觉语言?

贾江宏:其实每一种材料都有它自身的材料特性和情感表达方式。铜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且永不落伍。所以,我们期望合理运用这种材料去更贴近当代人的生活,从器物出发,逐渐辐射到空间营造,做一些可以代代相传的东西,像香炉、茶器、绘画,也会做一些雕塑探索艺术与空间的创新融合。“五玄土”建立后创作的每一张画,每一个雕塑,每一个器物,都能找到文化沿袭的符号,并且外在的视觉形态上是现代的,内核是中国气息。每一件作品都能找到文化沿袭的符号。

我们不追求“做大做强”,要“小而精”“小而美”,让人们可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要“经典永流传”,不做快消品。

《收藏·拍卖》:在创新的过程中,如何去把握机器和手工之间的关系?如何保住传统手工艺的“魂”?

贾江宏:机器和手工从来不是强对立关系,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会使用工具。所有的机器和工具都是手的延伸。欧洲的新文化运动,手工艺运动,强调的都不是手本身,而是科技,然后通过手的控制带来美学呈现。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强调手工艺非得用手做出来。我一直强调手工艺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美学表达,它跟机器设备没有关系。

做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玻璃艺术

《收藏·拍卖》:玻璃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你感受到在当下关于玻璃的生产制作与审美表达的内涵有发生什么变化吗?现状如何?

王朝虹:其实玻璃从被发现到应用已有4000多年历史。但在1962年之前,玻璃的制作仅仅是出现在工厂大规模生产中,被功能性所限。“国际玻璃工作室运动”使玻璃进入艺术家工作室中,转变成一种自我表达的艺术材料。玻璃艺术的教学约在20多年前进入中国高校,比起其他学科,时间尚短。从两三年前开始,经过社交媒体的传播,玻璃一下子在年轻群体中流行开来,全国各地涌现很多工坊。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现在大家对玻璃的认知从一开始的功能性,慢慢意识到它可以作为一种艺术表达的媒介,又逐渐回落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可以取得实用性与艺术成就的良性的双向发展。只是国内现阶段暂时无法突破技术的瓶颈,为了更好的艺术呈现,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购买进口的材料。

《收藏·拍卖》:“听见玻璃”艺术工作室在成立后,为了更好地推广玻璃艺术,都付出了哪些努力?

王朝虹:我们从各个维度对玻璃艺术进行多方面的“传播”,举办各种级别的展览、参与社区营造、开展小班精品教学和参与博物馆项目等。2022年5月,在南汉二陵博物馆举办的“只此绚丽——广州出土汉代珠饰展”上,我复刻了一些广州汉代出土的珠饰,譬如蜻蜓眼玻璃珠,还找了一位化学家帮忙,一起复原汉代铅钡玻璃的配比,然后把广州南汉二陵博物馆里收藏的汉代玻璃器逐一复刻出来。为了能让社会上更多人参与玻璃艺术,工作室长期开班,至今已培养不少于150名学员,其中孵化了很多青年艺术家,让许多青年开启他们创业的第一步。

《收藏·拍卖》:当代玻璃艺术的发展前景如何?

王朝虹:迄今为止,科学家已经在硅酸盐玻璃中分别加入了70多种元素,创造出性能各异的玻璃。对于玻璃艺术而言,玻璃既是古老的材料,也是创新的材料。由于玻璃从熔融状态到固体状态的性质变化是连续和可逆的,因此,可塑性非常强。而且在应用方面,它跟生活的对接很顺畅。玻璃灯工工艺更是受到现代年轻人的喜爱,相对于玻璃的其他工艺而言,灯工工艺制作的入门门槛低,更贴合当下社交平台和艺术品消费时代的传播属性。只要有一台氧气机、一罐煤气和一把火槍,学习几周后,就可以进行小件创作练习。从公共艺术到城市艺术再到室内陈设,甚至个人生活美学范畴,都可以用到玻璃艺术创作,所以,它的上升空间很大,未来前景很好。

《收藏·拍卖》:玻璃艺术想要向生活用品和精神层面的艺术品方向发展,分别要破除哪些障碍?

王朝虹:创意和契合点很重要,玻璃是光的容器。所以,当我们在创作时,需要先弄清楚创作的源头,想要表达什么,也要对材料的属性有所了解,要对这个媒介有敬畏之心。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从技术到艺术的升华》,里面阐述了如何通过巧妙的方式让这个看起来简单的技术契合艺术家的表达。艺术家也好,教育同仁也好,都应该继续努力让大众去看到我们的作品,或者去使用我们的作品,才能够让他们脱离对玻璃的普遍认知,不然玻璃在大众的理解里面就留下了一个过时的、死板的印象。无论我们的玻璃艺术是向生活用品方向发展,还是向精神层面的艺术品方向发展,都要破除贾江宏《夫诸(富足)白鹿》铜2019年这个阻碍。

猜你喜欢
手工艺玻璃艺术家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玻璃中的自然之美
玻璃是怎样炼成的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
我不是玻璃熊
传统手工艺融注到灯上,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为什么沾水后的玻璃不宜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