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人圈的暮冬盛事,从手抄《寿苏集》说起

2024-03-05 17:23牛晓琰
收藏·拍卖 2024年1期
关键词:翁方纲月色东坡

牛晓琰

谈月色亲手抄写《寿苏集》

《寿苏集》是清后期南海(今属广州)诗人李长荣辑录的一部诗集,专门收录寿苏会上的诗作,有光绪元年刻本,今已稀见。除广东省博物馆藏本外,其余仅见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旧抄本一册,南京大学图书馆藏民国年间铅印本两册,可谓吉光片羽,珍稀非常。

广东省博物馆所藏《寿苏集》为近代女书画家、印人谈月色亲手抄写,字迹娟秀,墨色莹然。线装,仅一册,瓷青纸书衣。封面页题:“寿苏集初编。李子虎广文原辑,古溶女德写本,石禅老人署首。”题为“寿苏集初编”,可想而知当有二编、三编等,但未见传世,可能尚未及编成,也可能是书成之后佚失未传。李子虎广文,即编者李长荣。古溶女德,即谈月色(1891—1976),原名古溶,又名溶溶,晚号“珠江老人”。广东顺德人,幼年曾于广州檀度庵出家为尼,后还俗嫁广东名士蔡守。擅画梅花,工楷书,尤以瘦金体名世。精篆刻,并自创以瘦金书入印,有“现代第一女印人”之称。

封面之后的副页上,是谈月色绘制的一幅东坡先生画像,画中苏轼头戴东坡巾,神情萧散,精神粲然。落款“比丘尼古溶敬摹”,下钤一枚小巧的白文方印“古溶”。画像页背面是一段韵文题跋:“《寿苏集》,子虎编。甲戌成,乙亥镌。版久佚,卌三年。寒琼得书,古溶迻写。摹像书前,风流儒雅。嘏筵岁陈,侑以玉斝。迎神一曲鹤南飞,修髯落落翩来下。”落款:“辛酉荷花生日石禅老人赵藩题。”赵藩(1851—1927)是晚清民国时期诗人、文献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历任四川酉阳知县、四川茶道使和川南道按察使等。他曾参与辛亥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民国后,曾任众议院议员、广东军政府交通部部长、云南省图书馆馆长等职。据此段题跋可知,李长荣辑录《寿苏集》成书于甲戌岁,即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并于翌年刊印,惜不传。后四十三年(1918年),蔡守(寒琼)得此书,由谈月色抄录,并摹东坡先生画像于书前。

说起谈月色与蔡守的相识,赵藩正是此事的见证者。1917年初,时任广东军政交通部部长的赵藩与军政府秘书长蔡守等一众名流到广州檀度庵游览,谈月色作为知客接待参观,交谈之下,众人发现这位知客爱好文艺、能书善画,不禁大感惊奇,从此经常往来,相与讨论文艺,吟诗作画,蔡守更成了檀度庵的常客。经过五年的来往,二人感情日深。时值广州当局要取缔师姑庵,在蔡守及其好友的鼓励下,谈月色终于还俗,于1922年与蔡守成婚,这在当时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蔡守特取晏殊诗中“梨花院落溶溶月”之句,為其改名为月色。

赵藩在题跋中提到蔡守得书于1918年,正是蔡守与谈月色相识次年。其时谈月色尚未还俗嫁蔡守,因而书前的东坡画像落款仍为“比丘尼古溶”。赵藩题跋的落款时间为“辛酉荷花生日”,是1921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次年1922年,谈月色即还俗与蔡守成婚。可以说这部手抄《寿苏集》亦是蔡、谈二人相识相知的见证。

盛行大江南北的“寿苏会”

《寿苏集》书前辑录有《苏文忠公年谱一则》《苏文忠公生日考证四则》《寿苏佳话》《苏文忠公自寿诗》《苏文忠公生日诗》诸篇,从中可见寿苏之历史渊源,以及清代寿苏会的盛况。

寿苏会起源于清康熙年间,时任江苏巡抚的宋荦刊刻《施注苏诗》,曾首举是会。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宋荦购得宋版残本《施顾注苏诗》,这是南宋施元、施宿父子和顾禧合注的一本苏轼诗集。宋荦得书后十分重视,聘请当时的著名学者邵长蘅对残缺卷帙进行校补,命名为《施注苏诗》。两年后(1700年),《施注苏诗》刊补完成,其时又正值腊月十九日东坡生日,于是宋荦率领诸人在苏州小沧浪之深净轩祭拜东坡。宋荦以东坡生前喜爱的饮食如黄鸡、蜜酒等为供品,张挂东坡画像《笠屐图》,陈设东坡诗文集,同仁以诗文唱和并结集成册,这些都奠定了之后“寿苏会”的基本形式。

七十余年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腊月十七日,这部宋版残本《施顾注苏诗》辗转被内阁学士、大学者翁方纲购得。翁方纲得到此书后如获至宝,将其书斋命名为“宝苏斋”。两天后的腊月十九日,翁方纲召集了他的第一次寿苏会。终翁方纲一生,共召集了二十余次寿苏会,虽然每次规模不一,但基本上都会拜观苏轼墨迹如《天际乌云帖》、前贤所绘苏轼画像,以及这本宋版残本《施顾注苏诗》。

乾嘉时期的学者、官员毕沅也曾倡办寿苏活动。毕沅(1730-1797),字湘蘅,一字秋帆,小字潮生,自号灵岩山人,祖籍安徽休宁,生于江苏镇洋(今江苏太仓)。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状元及第,授为翰林院修撰。历任翰林侍读学士、陕西巡抚、河南巡抚、湖广总督等职。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时任陕西巡抚的毕沅在西安举行寿苏会,参与者多为其幕僚。其中洪亮吉曾参加过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翁方纲召集的寿苏会,因此毕沅的寿苏会对其多有借鉴之处。除了将明末书画家陈老莲绘制的东坡像悬于堂上,毕沅还亲撰迎神曲、送神曲,亲率幕僚门人朝拜东坡画像。礼毕之后的宴会上,毕沅率先挥毫作诗追怀东坡,众宾客也纷纷作诗唱和。

宋荦、翁方纲和毕沅三人,是清代寿苏会的创始者和推广者。尤其自毕沅之后,“寿苏”“为东坡寿”的名称才正式为人所沿用。此后,寿苏会开始在文人中广为流行。在苏轼曾任职的杭州,嘉庆初年即有在西湖孤山苏祠中举行寿苏会的传统。前来参与的不单单是文人,也有很多杭州平民,可见杭州人民对苏轼喜爱之甚。孤山苏祠自嘉庆三年(1798年)新建成以来,有文字记载的杭州寿苏会都在这里举行,一直延续六十多年,直到太平天国的兵燹将苏祠毁去。同治年间,在南京朝天宫的飞霞阁上,也多次举办寿苏会,一度成为江南地区广为传诵的风雅佳话。光绪二十七年(1897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也曾在北京举行寿苏会。当时在座者中,正白旗的端方一年后也在陕西西安召集寿苏会。

民国时期,寿苏活动依然隆重,“寿苏会”盛行大江南北,并且早已传播到了日本、韩国。当时的罗振玉、王国维等著名学者,不仅参加国内的寿苏活动,还曾应邀到日本赴会。日本大正五年(1916年),长尾雨山召集学者内藤湖南等人举办寿苏会,会上展出了罗振玉收藏的《苏文忠公行书真迹诗卷》、北宋拓楷书《醉翁亭记》、宋刻明拓《坡仙帖》、《查初白补注苏诗》手稿、景宋绍熙本《坡门酬唱》二十三卷等珍贵文献。众人照例赋诗题咏,这些汉诗结集为《乙卯寿苏会》一书。

寿苏会上的流传画作

在寿苏会上,东坡画像十分重要,寿苏活动的风靡也促使画像的产生与复制。

广东省博物馆藏《东坡先生小像》是一幅光绪年间寿苏会上的画作。作者吴云(1811—1883),字少甫,号平斋,晚号退楼主人,又号榆庭。先世为安徽歙县人,后迁居浙江归安(今湖州),遂以为籍。曾官苏州知府。擅书法,以颜真卿为宗,又工画山水及枯木竹石。精于鉴赏,性喜收藏,所藏鼎彝、碑帖、法书、名画、古印、宋元古籍甚富。光绪六年(1880年)农历腊月十九日,苏州按察使许星台在耦园邀集好友举办寿苏会。雅集席间,吴云摹翁方纲旧藏东坡像拓本,成此画幅。画像中的苏轼头戴东坡巾,着深衣,双目清朗,神态淡然,拱手而立。耦园主人沈秉成夫人严少蓝作七言律诗一首,题于画像右侧,众人纷纷作诗唱和,题于画像旁。

《朝云诵偈图》是清末女画家余菱绘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寿苏会上的画作。朝云是东坡妾室,性聪慧,工书法,虔心佛学。东坡有《朝云》诗,称赞其“天女维摩总解禅。”东坡贬谪惠州时,朝云与之同往,后在惠州去世,葬于惠州西湖畔。东坡曾说朝云临去时,诵《六如偈》而亡,因此在其墓前建六如亭。画中朝云趺坐于蒲团上,合掌垂目,身前几案上摊开一本经书,一旁的香炉中正升起青烟。身后置有一枝插瓶梅花,姿态清雅。关于此画,苏六朋曾有诗为记,诗题为:“子虎招同南山、香石、少白、荫泉、献廷、纪常集柳亭拜坡公生日,余绘坡公负大瓢行田间图,属姬人余镜香绘朝云诵偈图奉供。”据此诗题,可知此次寿苏会的召集人是子虎,正是辑录《寿苏集》的南海诗人李长荣。

广东省博物馆还藏有一幅东坡像残石拓本。残石于清代在扬州发现,先归于扬州三贤祠中,后归直隶总督端方所有,今已不知所踪。扬州三贤祠供奉欧阳修、苏轼和王真。此像傳为宋刻,从笔触形态来看,谈月色在《寿苏集》书前摹绘的东坡画像当本于此。此拓本曾在1914年寿苏会上出现,由南社社员张宗泽(字景瞻)携来,邀请雅集诸人题名于其上。题名中还有陈三立、傅增湘、溥儒等一众学者名流。

苏轼生前身后受到广泛推崇,在历代文人心目中具有极高的地位。人们题诗以寿公,画像以祀公,在一次次的寿苏会上,汇聚了每个时代文人学者的群体身影。他们雅集联吟,题画唱和,留下了一代代中国文人的历史记忆和精神追求。暮冬时节,读苏诗,观古画,异代称觞,亦是冬日里的一桩乐事。

猜你喜欢
翁方纲月色东坡
翁方纲在江西的诗学活动考论
“吾斋正有兰亭癖”
——翁方纲定武《兰亭》的收藏问题
桂香,在月色里飘
最好的月色我也曾看过
东坡诗元代接受论
哪一笔是自己的
宜兴:东坡书院忆东坡
东坡画扇
翁方纲重要诗学著作手稿秘藏2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