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于思:坚持每日更新的“朋友圈艺术家”

2024-03-05 17:23张诗溦
收藏·拍卖 2024年1期
关键词:白描水墨艺术家

张诗溦

传统&学院&实验

水墨创作领域,传统、学院、实验,三分天下。对于传统,林于思力求博采众长、推陈出新;学院派出身的林于思,理论、系统的学习,为他打下深厚根基;加之过去多年的独立创作经历,他对体系内外的艺术生态都有了深刻的认识。

他一边按照学院标准认真精进自己的技艺,一边又不断反思学院体系的训练方法是否有利于一个完整艺术个体的表达。只要看过他的画,都不会怀疑他在图像、图式到传统媒材和笔墨技巧这几方面将“传统”与“当代”、“东方”与“西方”自然融汇到具体创作中去的能力。这种虽立于中国水墨传统,但又从其桎梏中跳脱出来并打破界限的“幽默感”,不动声色地拉近了与观者的距离,使人倍感亲切,又不禁会心一笑,大赞“真好玩!”

人如其画,画如其人。头顶“飞机头”的林于思,洒脱、随性,对当下的热播剧如数家珍,既颇具中男港星气质,又有着与年龄不符的少年感,很难想到他是中国画系出身。出身于一个小县城的双职工家庭,从“小镇做题家”到以一名当代水墨艺术家的身份“被看见”,这无疑得益于他日复一日地勤学苦练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阅读”。他自愿成为艺术的“囚徒”,每天准时准点,起床后就到工作室,直至下午五点半左右回家,除了特殊情况,风雨不改。

写意、工笔、白描、青绿山水技法,抑或山水、花鸟、人物,水墨领域的多种方法和题材,他都会竭尽全力去掌握。就好像汪曾祺所讲,“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只要某一方法和题材,在现阶段达到了自身的标准,就立刻跳转到下一阶段的尝试,循环往复。

他画作呈现出的“异质”水墨性艺术表达充分挖掘了水墨的潜能。他认为,“水墨的潜能不在于材料、工具和画面呈现,而在于人的认知。这里说的‘人’包括创作者与观看者双方的思想维度”。在生活方面,他自称敏感人士,认为“阅读”不只是指“读书”,更多时候,是一种“代入式的体会”。路人的一个眼神、交流中使用过的一个词语,或吹拂而过的一阵风,都能成为他的创作因素。这是对当下生活的感知,也是对自我的一种追问和表达。

此种创作方式,就像是遵循着一套游戏世界的逻辑,从新手村出发,一路打怪升级,收取宝物,直至通关。纵观他多年的创作表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不断突破常规的新水墨绘画语言路径:先是承续唐宋院体画,而后自修写意,后来又在传统水墨技法的基础上进行试炼,“画点自己心目中的当代水墨”,之后在绘画的过程中保持无序又严谨的张弛有度,仅仅把水墨当作熟悉的材质,深挖更为整体的水墨艺术家能有多少种可能性。

艺术创作在于不断推翻自己

林于思认为民族文化需要接纳与认同,就需要尽量用“世界通用的语言”。他一直坚持变化的做法,也是一种不断寻找的过程。从早期的“人间烟火”系列、“山海”系列、“神话”系列,到近期的“TOOTH”系列、“神隐之春”系列,跨度大、时间线长、题材多变,甚至有时候不同系列在同一天进行。他坦言自己是一个喜欢否定自己的人,认为艺术家必须经过多次否定自己的形式感之后,才会得出某些结论。这个否定过程应该贯穿一生。每次改变的原因,他从无说起,或许只是因为哪天他脑海中出现了那样的画面,为了呈现出那个模糊的图景,他会画到觉得腻了为止。

最近,林于思又向自己发起了新的挑战:每日一幅白描,把这视为每日的功课。在此之前,他已好多年没画过白描了。在他看来,“中国画的灵魂是线条,线条恰恰最能记录创作者在绘画时的体态与心态。单一元素的绘画往往在水墨这个画种中得到更好的体现,这也是东方艺术的特色之一”。

拿起笔,挥动手腕,线就产生了。用线绘画几乎是一切绘画的基础动作,随着年岁增长,视力老花加近视的身体状况,让白描这件事反倒显得珍贵。他用白描画就的大量神怪图,极具想象力,带有些许俏皮、天真的率性,有着上古《山海经》中那幽远、志怪的意境。

对此,与林于思深度合作的东京画廊+BTAP为其撰写的介绍中,有着更为细致的描述——在不断变换着的艺术形式当中,对应着的是林于思不同的创作时段,一日里,白天画什么,就寝前画什么,画室画什么,家中画什么,他根据具体条件进行了分类。绘画成了他的“日常”。语言的变化和所谓观念的传达,全在这种浑然一体的平凡的日常劳作中产生。作为创作者的一种使命感,林于思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力求让艺术走出象牙塔,真正融入日常生活。

不同于其他许多艺术家在创作时喜欢听交响乐,他喜欢用电视剧当背景音,尤其是港剧。从他的一些展览名称中可窥见端倪,在首届魔灯当代艺博会上展出的“线人”的名字正来源于香港警匪片《线人》,此前与刘德华合作创作的巨幅手卷装置《从心》以电影主题曲《悟》的歌词和《楞严经》中的句子“因指忘月”的典故为灵感来源,以独具匠心的方式融合了书法与水墨画元素。可见多方面的艺术熏陶,让他“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得以在绘画中更敏锐地捕捉和完成多处细节的描绘。与质朴的日常生活相对的是,他的画面经常极尽幽深奇幻。在这种对比中,戏剧性体现得淋漓尽致。他说:“我喜欢戏谑,认为戏谑是一种挑战。”不知最近伴随着《繁花》声音而创作的,又是哪个系列?

做一个“朋友圈艺术家”

在现实生活中,林于思默默耕耘,只管每日挥笔练手,坚信有积累就有未来,被朋友笑称“被动做展第一名”。东京画廊+BTAP的各大艺博会展位总能看见他的新作,风格还大相径庭;但在线上,他活跃得像个“假号”,让许多人忍不住在其小红书底下评论“是本人吗?”。每天六点,他会准时发布一系列关于“爸写妈画”“吃饭啦”的朋友圈。“爸写妈画”如字面意思,发的是爸爸的书法作品和妈妈的绘画作品。“吃饭啦”会配上他当天画的白描,精致小巧的白描配上一句荒诞不经的语句,有了1+1>2的观看效果。因为在他心中,如果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好心情就是第二生产力。“图个乐”就是他的志趣所在。

对此,林于思自认是个“朋友圈艺术家”。上述的种种行为,不是在打造个人IP,也无意于营销,“毕竟靠朋友圈能卖画为生,那可能是一种幻觉”。他只是单纯地希望朋友看到自己发的朋友圈能获得快乐。“爸写妈画”是基于他确实认为爸爸写得好和妈妈画得好。虽然妈妈画得比他晚,但他觉得妈妈画得比自己松弛和自由,就想很自豪地向大家分享。“吃饭啦”是日志式的记录,同时也时刻提醒自己只是一个卑微的碳基动物,为每日三餐忙碌而已。

他常常会想,当日后自己成为研究对象时,艺术家的多重皮相,会让研究更为有趣。他乐意当一个“复杂型的富矿”。当那些日常性的创作通过微信与“朋友圈”发生对话,从而连接起另一个“日常”时,应该没有人会怀疑“林于思是一个有趣的人”这件事。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朋友圈艺术家’的好处,还是不少的。在多种风格并行的创作状态中,各个不同的网络平台可以提供不同的反馈意见。”林于思通过倾听提问、在解释和交谈中得到成长。特别是在如今的语境下,他认为,水墨应该坚持的就是在学会传统法度的同时,怀疑自己的天然正确性。这可能不是一个画种的问题,是所有画种的问题,所有艺术家的问题。一旦产生了阵营,最坏的结果不是谁输谁赢,而是谁也无法说服谁,那么,能不能選择让双方满意的结果呢?这是个终极问题。他想他可能也做不到让双方都满意,但做不到的事情终究还是要有人去做的,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使命感了。

当然,这种使命感也值得怀疑。怀疑使人进步。经过多年的实践,他早就不再以所谓的水墨画家身份自居,只想通过自身的个性对水墨进行富有意趣的发挥,放手一试,做一个纯粹的绘画创作者。

猜你喜欢
白描水墨艺术家
水墨关东
巧用“白描”把人物写活
水墨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写给远去的路遥
《白描荷卷》自跋
当代水墨邀请展
水墨青花
吴绪经白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