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地区2021年度饮料类食品抽检结果调查分析

2024-03-05 03:33邵二磊齐玉冰
食品工业 2024年1期
关键词:纯净水北疆不合格率

邵二磊,齐玉冰

普研(上海)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 200120)

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已成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1]。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国家及地方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通过监督抽检的方式对市场上流通的食品进行监管监测[2-3]。

按照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印发2021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的通知》要求,根据《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2021年版)》《关于开展2021年自治区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的通知》规定,普研(上海)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委托,承接北疆7个地、州、市(包含乌鲁木齐市、昌吉州、伊犁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克拉玛依市和博州)饮料类食品的监督抽检任务,根据《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4]要求,抽取7个地、州、市的饮料170批次,共计监测饮料类食品中32个项目指标。试验基于对分析监测结果的分析,发掘2021年度北疆地区的饮料食品安全隐患点和风险预警分析,掌握北疆地区饮料类食品安全存在的风险因素,为后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北疆地区的饮料类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2021年版)》的规定,对北疆7个地、州、市的流通环节和生产环节进行饮料类食品抽检监测,样品来源及种类如表1所示,饮料的种类包括饮用纯净水、其他饮用水、果、蔬汁饮料、蛋白饮料、碳酸饮料(汽水)、其他饮料、饮用天然矿泉水、固体饮料和茶饮料,其中乌鲁木齐市抽检样品48批次,昌吉州抽检样品41批次,伊犁州抽检样品23批次,塔城地区抽检样品19批次,阿勒泰地区抽检样品16批次,博州抽检样品12批次,克拉玛依市抽检样品11批次。

表1 饮料类别和来源地区

1.2 试验方法

北疆地区饮料类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监测32种项目参数,其中包含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糖精钠(以糖精计)、安赛蜜、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与合成着色剂(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8种食品添加剂参数,镍、锑、电导率、耗氧量(以O2计)、蛋白质、二氧化碳气容量、茶多酚、余氯、溴酸盐和咖啡因10种质量特征性指标参数,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霉菌、酵母、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7种微生物参数,铅(以Pb计)、硝酸盐、亚硝酸盐和三氯甲烷4种污染物指标,展青霉素和赭曲霉毒素A共2种真菌毒素指标及三聚氰胺1种违法添加物指标。实验室质量参数控制参照GB/T 27404—2008《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所用检测方法和判定依据标准如表2所示。

表2 饮料检测方法和判定依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整体情况分析

2021年度完成北疆地区饮料类食品安全监督抽检170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11批次,涉及3个饮料细类,包括饮用纯净水、其他饮用水和果蔬汁饮料,不合格样品总体检出率为6.47%。按照食品细类划分分析,饮用纯净水、其他饮用水和果蔬汁饮料不合格率分别为17.4%,2.50%和7.41%,其余饮料细类不合格率为0,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各饮料细类不合格率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2021年版)》要求,食品按照风险等级,可分为高风险、较高风险和一般风险3个等级。抽检高风险品种样品95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9批次,不合格率9.47%;抽检较高风险品种样品45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2批次,不合格率4.44%;抽检一般风险品种样品30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0批次,不合格率0。结果详见表4。

表4 不同风险级别的抽检结果

从地市抽检结果看(按被抽样单位统计),抽检范围覆盖北疆7个地、州、市(区)。其中,伊犁州、博州、塔城地区、克拉玛依市、阿勒泰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和乌鲁木齐市有不合格样品检出。结果详见表5。

表5 不同地市的抽检结果

从抽检场所情况看:生产环节中成品库(已检区)17批次;流通环节中超市92批次、小食杂店49批次、商场6批次、农贸市场2批次、其他4批次。具体情况详见表6。

表6 不同抽检场所抽检结果

监督抽检不合格样品共涉及1个食品大类4个食品细类,涉及项目包括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电导率和铜绿假单胞菌5个项目参数。

其中,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和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项目不合格属于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共计检出不合格样品2批次,占据不合格总批次的18.18%,涉及食品细类为果、蔬汁饮料。

电导率项目不合格属于特征性指标范畴,共计检出不合格样品3批次,占据不合格总批次的27.27%,涉及食品细类为饮用纯净水。

铜绿假单胞菌项目属于微生物污染,共计检出不合格样品6批次,占据不合格总批次的54.55%,涉及食品细类为饮用纯净水和其他饮用水。具体信息详见表7。

表7 不合格样品详细信息

3 结论与讨论

经过抽样检验分析发现,2021年度北疆地区的饮料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食品添加剂超限量使用(苯甲酸、山梨酸)、质量指标不合格(电导率)和微生物污染(铜绿假单胞菌)等项目。

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饮用纯净水中和其他饮用水中的铜绿假单胞菌超标。铜绿假单胞菌属于微生物污染指标,又叫绿脓杆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属于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普遍存在于环境中,而在潮湿环境尤甚,在饮用水及管网水中经常有检出[5-8]。在监督抽检的饮用水中,检出6批次铜绿假单胞菌超出GB 19298—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中的限定值要求,批次数及不合格率均为最高。饮用铜绿假单胞菌超标的水源的可能导致人腹泻[9-10],严重的还会引起皮肤病和脑膜炎等[11-16],因此在后续的监管中,对饮用水水源及水类生产企业应当重点监察。

食品添加剂在饮料工业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安全问题也同样不容小觑[17-19],为增加饮料口感或者延长保质期,饮料生产企业会加入部分食品添加剂来达到此目的[20],而以延长保质期为作用的防腐剂在饮料中的添加最为普遍[21-22]。由于食品添加剂种类繁多,功能齐全,可以减少食品加工成本,提升企业利润[23-25],部分食品生产企业在使用食品添加剂会存在不规范现象,主要集中在超范围和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因此后续市场监管部门应当重点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为群众的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保障[26-28]。

另外检出3批次饮用纯净水电导率不合格。根据GB 17323—1998《瓶装饮用纯净水》规定,饮用纯净水的电导率限值为10 μs/cm。电导率是饮用水的特征性指标[29],是衡量纯净水纯净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瓶装饮用纯净水电导率不合格,可能是企业生产过程把控不严,如过滤设备的反渗透膜使用时间较长后发生堵塞,清洗不到位或未及时更换[30],或者是净化设施或净化程度未达到要求,使水中的离子未被清除到位,也可能是水源地水质发生了变化等原因导致。

综上所述:建议相关市场监管部门应当对北疆地区流通环节和生产环节领域饮用水中微生物污染、特征性指标以及果蔬汁中的食品添加问题进行重点监督抽查,明确监管任务、措施和要求,建立完善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问题。

猜你喜欢
纯净水北疆不合格率
航天员的尿液变成了纯净水?
为什么要喝纯净水?
为什么要喝纯净水?
纯净水之谜
北疆纪行
13省市洗面器、浴缸抽查不合格率7.8%
铸梦北疆
——军旅写生作品展
7省市电冰箱抽查不合格率12%
北疆情怀
降低护理记录书写不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