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依旧暖春风

2024-03-06 06:06谭大松
时代报告 2024年1期
关键词:钟鼓楼银发仁义

暖煦的阳光下,深秋的平湖浩浩荡荡,一片湛蓝,波光滟潋,3公里江岸线上,绽放的三角梅英姿飒爽,蛇形铺开,红得那样的热烈,那样的艳丽。位于平湖北岸都历山下钟鼓楼街道丰收社区的音乐广场,人流如织的游客,站在与肩齐平的护栏前,陶醉在湖光山色、花红岸绿的韵致里,像遗忘了时间似的,久久地注目着大好河山。尽管一波波的游客走了,一波波的游客又来了,可北滨人行大道却是绿影婆娑,繁花似锦,干净如洗,亮丽如镜,又是另一番美丽的风韵。

在重庆市万州区钟鼓楼街道的社区,大街小巷活跃着志愿服务的银发老者们格外地引人注目,他们引领着市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自己的城市,共筑和美环境,共建和谐家园。这群人,大都年逾花甲,银发染鬓,儿孙绕膝,然而胸前的党员徽章却让他们“退休不褪色”的豪壮誓言熠熠闪光。因而,他们有了“银发”先锋的雅号,“银发”先锋也就成了钟鼓楼街道市民口口相传的热词。

一个秋雨绵绵的日子,我在重庆市万州城区北山的钟鼓楼市场下了车,径直奔向丰收社区鸡冠梁路,为的是去见见这里的“名人”郭仁义。过了人行横道,穿越高楼林立的巷道,来到鸡冠梁路1巷郭仁义的住所之地,敲了敲他家的房门,却无人应声,再敲,仍无动静。郭仁义的确不在家,让我和陪同的钟鼓楼街道组织委员小刘扑了空。

下了底楼,遇见了外出办事回家的一位老人,我上前打问道:“您认识郭仁义吗?”

老人立即止住脚步:“熟识啊,才看见他在2巷那边巡逻。”

不见到郭仁义这位“名人”,决不打道回府!与老人握手辞别,我和小刘又匆匆朝着旁边的鸡冠梁路2巷赶过去,可是,依然不见郭仁义的踪影。也许郭仁义奔走在2巷的那些楼栋里。我主观猜测着,然后干脆站在一栋高楼的屋檐下,静等着郭仁义的出现。不一会儿,楼层里传来了柔和的男中音:“老人家千万要注意休息,有事给我打电话。”

“郭仁义果然在楼上,他的声音我一听便可知。”看来不会空手而归,小刘高兴地说道。

又等了一阵,一个两鬓夹杂银丝的人健步走来,中等个子,穿着得体,两眼炯炯有神。

“郭老师好!”小刘早就见过郭仁义,与他亲热地打着招呼,然后指着我说,“这是作家呢,他想写写您!”

我赶紧伸出手:“郭老师,您好,和您聊聊,有时间吗?”

“我没有什么可写的。”郭仁义一口拒绝,可脸上的几缕皱纹依旧满载春风般的微笑。

吃了闭门羹,我仍不灰心:“此路不通彼路通,去丰收社区,找这里的社区干部舀几瓢郭仁义的‘油水’。”

步出鸡冠梁路,右拐30米左右,便是丰收社区办公楼。年过半百的丰收社区党委书记李红兰热情干练,落落大方,我一眼就能看出她是和群众打交道的好手。她带着我和小刘上了社区办公楼2楼小会议室,我当即说明来意,紧接着,她就如数家珍,娓娓道来,郭仁义的“名气”也就一页页地胶印于我的记忆里。

还在郭仁义青春韶华之年,丰收社区依然庄稼遍地,泥香扑鼻,升腾着乡村烟火。三峡工程的上马,让这里175米水位以下的地方陆续淹没江底,180米水位以上的人家先后作别故土,或就近后靠,或移居异地他乡。郭仁义的宅基地正好在180米水位以下,理所当然要另寻新宅。郭仁义毅然选择了就地后靠,之后,乡村农民摇身一变,一夜间成了城市居民。捧着国家的补偿,郭仁义喜出望外,不等不靠,经商办店,自食其力,过起了悠哉乐哉的小日子。

郭仁义是丰收社区家喻户晓的公益热心人,城市志愿服务队伍中的中坚,他那交通劝导的声音抚慰过马路人行道上无数的行人,他那入户走访的脚步温暖过等着救急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孩子,他那挥洒如雨的汗水浇润过大热天即将枯萎的花草树木,他那忙碌的双手清洗过街巷、河边凌乱堆积的垃圾……哪里最艰苦,他就奔向哪里;哪里最繁重,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十年如一日,不问得失,不计报酬,在居民心中树立了助人为乐的标杆。年过60岁的郭仁义,儿孙也大了,本想一门心思地过着他的怡乐晚年,却被所在网格鸡冠梁1、2巷的居民一致推举为楼栋长。别看楼栋长连芝麻官也算不上,可社区居民却很看重,很挑剔。郭仁义正是他们心目中想要的楼栋长,有公心,有热情,有能力。而他真把这楼栋长当作了“官”,有“官”在身,则不能一身轻,总是不想辜负那一双双信任的目光,风风火火地挑起了网格居民赋予的责任,每天要在网格楼栋里跑进跑出,嘘寒问暖,让他负责的楼栋其乐融融,充满了煦煦春风。

郭仁义打小就有歌舞天赋,还在农村时,田里的活再苦再累,郭仁义也忘不了他的歌舞情结。天晴的日子收工回了家,草草刨了晚饭,他总要雷打不动地步行1000余米,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和平广场的歌舞团队里,和不同年纪的人又弹又拨,亦吹亦拉,且歌且舞。农村转到城市,农民变成居民,创业之余,文艺细胞依然在郭仁义的体内不减当年地活跃着。

市民们的需求不断满足后,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文娱和健身,郭仁义牵头组建的钟鼓楼快乐之声队、德意太极队也就应运而生,其名声越来越响亮。每当日落黄昏后的7~9点,钟鼓楼快乐之声队队员不约而同地来到花团锦簇、绿树环绕、湖风荡漾的音乐广场,击乐弄器,载歌载舞,所有的倦怠、困顿、烦恼,都稀释于欢快、活泼的音乐晚会里。这里持续举行的音乐晚会、温婉而又悠扬的天籁之声和优雅而又欢快的舞步中,不知融入了郭仁义多少汗水和心血。

郭仁义的满腔激情,让钟鼓楼街道的市民在雅致的时光里感受到了快乐,也让农村的乡亲们在寓教于歌、寓教于舞的時空里感受到了充实。在钟鼓楼街道党工委的倡议下,郭仁义又像一只领飞的大雁,把快乐之声从城市搬进了农村,成了繁荣钟鼓楼街道城乡文化一体前行的推波助澜者。那精美的舞蹈、精彩的小品、激昂的歌声,闪亮在平湖两岸的乡村大地。

儿子成家立业已定居广东,妻子也去了广东尽享天伦之乐。郭仁义却割不下故乡情结,舍不下乡里乡亲,抛不下快乐之声和体育健身的队友,毅然和妻子“牛郎织女”远隔千里,凭借视频表达相互的依恋和思念。

“一人快乐不算快乐,众人快乐才算快乐,我要把我的文艺体育爱好努力融入众人的快乐中去。”郭仁义这质朴有声的话语,是他宽厚心胸的写照,也是一位共产党员心系乡亲的情怀。

钟鼓楼街道所辖之地,处处有“银发”先锋闪光,行行有“银发”先锋增辉。

毗邻长江支流苎溪河下游的万安桥北桥头,数十栋居民楼横竖有序地排列在天仙湖岸。湖岸绿树环绕,花草馨郁,道路洁净;小区亮丽如新,和谐安宁;市民亲如一家,相敬如宾,乐在其中。这里是钟鼓楼街道棉花地社区的一角,是街道和风祥云的缩影。这里人居环境之所以如此清丽,城市烟火之所以如此祥和,各类志愿服务人群的呵护,是不可忽略的原因之一。巡护志愿服务队,守楼护院志愿服务队,绿化维护志愿服务队,日常维修志愿服务队……门类齐全的志愿服务队的无私奉献,无疑是市民心中绚烂的风景。其中的“银发”先锋志愿服务队也愈发令人赏心悦目,愈发受到市民的尊崇。

“写写陈章福吧!这老人为我们做了不少的好事。”

在棉花地社区寻找“银发”先锋典型兜转的那一圈,这里的市民,这里的私营业主,这里的经商户,不约而同地推荐陈章福。在棉花地居住区C栋,我们找到了陈章福,他正在为楼上的居民维修渗漏的水管。

“可以讲讲您志愿维修服务的一些事吗?”我冒昧地走进陈章福志愿服务的房东家,恭恭敬敬地站在陈章福面前。

“对不起,人家等着用水,可没时间和你闲谈。”岁月的刀痕将陈章福的黑发雕琢了些许银丝,他一边一招一式地展示着他的维修技艺,一边打发着素不相识的我。

是啊,时近中午,人家等着水管疏通了,生米才有水下锅。不便硬着头皮打扰人家,我努了努嘴,小刘领会了我的意图,一起赶紧下楼,另寻他人追踪陈章福的点点滴滴。这栋底楼有个老年活动室,小刘主动上前和几位正在聊家常的老人打了招呼,听说要宣传陈章福,老人们话锋一转,争先恐后地打开话匣子,陈章福的轮廓也如有了显影剂般呈现在我的眼前。

18岁参军,25岁入党,32岁连级干部复员转业,安排到万州一家自来水公司,任过这个公司所属水厂的科长,简单的经历却折射出根植于陈章福骨髓深处的红色基因。下岗是令人阵痛的,是让人不堪回首的。即使在自来水公司整合过程中,陈章福被下岗,他也坦然面对,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唉声叹气,而是转身扑入商海,边学边干,硬是以坚韧不拔的信念闯出一块新天地。几年前,陈章福退休回到位于棉花地居住区A栋颐养天年。他那浓厚的红色底蕴酿造的一言一行,很快被社区共产党员和小区市民所认同、钦佩,党小组组长、楼长相继花落他头上,勤勉务实,热心肯干的精神彰显了一个共产党人活到老干到老的先进本色。

在自来水公司上班那些年,陈章福追求向上,虚心好学,不懂即问,练就了水电维修的“打门锤”,退休后也派上了用场。棉花地居住区A、B、C三栋楼房的上千家住户和数十个门面,哪家自来水管堵塞,哪家更换自来水水龙头,哪家跳了电闸,哪家更换灯管、电线,无论酷暑寒冬,不管白天黑夜,人家一个电话,陈章福总是飞起脚板跑过去,掐指一算,一年下来不下30次,年年如此充实地忙活着。

棉花地居住区A栋501号房的单身小陈,常年在万州江北的万达商场任保安。2023年5月的一天,小陈家中的水管突然爆裂,水哗哗直流,漫向楼下人家。陈章福接到电话,顾不上正提着碗筷的午饭,麻利地抓起工具包挎在肩上,似在部队练兵时风似的百米冲刺。物管人员先到一步,打开小陈家的房门,迅速关闭了水闸。小陈家的水管还是老式日丰管,水压一大,维修难度倍增。陈章福使尽全力,顶住水压,截断破裂的旧水管,再安上完好的新水管,终于缝合了漫溢的裂口,汗水挂在他的脸上,晶莹剔透地闪亮。4个月后,小陈家的水管又一次爆裂,陈章福摸准了其中的病脉,力劝小陈更换质量高、抗压强的水管,防患以后的爆裂,以免影响自己和邻居。听人劝,得一半,小陈乐意地听取了陈章福的意见,买回了PPR新式水管。耗费大半天时间,陈章福才把小陈家全新的水管安装好。家中的隐患排除了,小陈的心也踏实安稳起来。

2022年夏天,格外的燥热,很多人家、商店的电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同时开闸,用电量陡增,一些陈旧的线路往往承受不住重负,不时“嗞嗞嗞”地冒着火花。棉花地居住区A栋那排门面就是因电线陈旧不堪重负存在隐患的地方。这里的3号门面是一家个体医院,有一天,电线突然火花四溅,继而跳了闸。正在为病人输液、扎银针的医生,眼前顿时一片昏暗,病人唯恐光线暗淡医生不能正常操作伤害了身体,满腹的怨气。又是陈章福排解了这里的隐患,他叮嘱A栋所有门面业主眼光放长些,花小钱挣大钱。于是,这排门面的业主纷纷筹钱,鸟枪换大炮,4平方米的陈旧电线换成6平方米的优质电线。陈章福二话没说,顶着酷暑,投身于这里的电线线路安装工程,汗水湿透了头发、背心和短裤,他也不坐下来歇歇气,晚霞满天那一刻,安装工程收了尾,他才喘了喘气,披着灿烂的霞光踏上回家的路。

棉花地居住区周边人家约请陈章福维修水管,安装电线电灯,他也不推辞,有请必到,有需必应。提起陈章福,距棉花地100余米的清江小区的业主可是感激至深。2023年的夏天,清江小区15户业主的门面更换水管,改装一户一表,陈章福又义无反顾地大包大揽。大地像蒸笼,热浪袭人,陈章福就抢在晨早或晚间劳作,可仍是汗流浃背,几天下来,臂有些疼了,腰有些酸了,他依然没有退缩,仍是一鼓作气地干了下去。

别以为陈章福是为了赚钱才忙得溜溜轉,其实,有偿服务与他毫不沾边,没有任何人的一分一文流进他的腰包,连人家盛情邀请的一顿便饭,也会被他坚决地拒绝,陈章福服务过的乡亲们都知道。

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兴,则国家兴。

关心下一代,老一辈人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走进钟鼓楼街道枇杷坪社区,又被一位“银发”先锋关爱下一代的佳话所打动,让我们直面和领略了这位共产党人无私的奉献和爱。

“张伯伯,我现在是学校学生会成员啦,还是学生会纪律部干事!”

小颜,一名曾经因恶习加身而休学在家的少年,在已是银发满头、退休在家的张征平的爱抚下,逐渐脱胎换骨。提起张伯伯,小颜最为感激,她说,张伯伯让她重新燃起了人生的信仰之光,重拾学业向着阳光大道信心满满地一路进发。

家住枇杷坪社区的小颜,从小父母就因故离异,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另嫁远方,不得不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父母之爱的缺失犹如倾斜的天平,对小颜的打击可是不小,因而,小颜幼小的心灵埋下深重的创伤。年老体弱的爷爷奶奶靠着低保过日子,常常为捉襟见肘的花销愁上眉梢,也让小颜的内心满是失落。小颜的行为习惯愈加堪忧,读书期间还染上了小偷小摸的恶习,甚至砸车锤窗,盗钱窃物。校方数次循循善诱,可小颜却屡教不改,最终被迫休学在家。

退休后的张征平,尚未来得及享有儿孙绕膝的怡乐生活,钟鼓楼街道主要负责人就找到他,要委以他钟鼓楼街道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五老”的重任,感恩之心在他的心中荡漾,他欣然服从组织决定,放弃原有的安安心心休养生息的打算,领受了委任状。在小颜的所作所为引起街道、学校、派出所的极大关注后,张征平无论如何也坐不住了,关心下一代的使命在呼唤着他,似一股火焰在驱使他,他要用老一辈人的真诚愈合小颜心灵的创伤,唤醒小颜的尊严,让小颜重走人间正道。

在乡镇、街道工作了40余年,从工作人员一步步走上乡镇正职,人生的经历和阅历也让张征平满怀信心地帮助小颜。

“小颜,我是你张伯伯,你就是我的侄女。”那是一个寒冷的日子,小颜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这个张伯伯就是张征平。

“当你的侄女,还要看我的态度,你单方面说了不算。”小颜歪扭着脖子,对眼前的来客简直傲慢無理。

“不管你的态度如何,反正我认了你这个侄女。”张征平和风细雨地浸透着小颜冰冷的心,她脸上也有了丝丝顽皮的笑意。

“我有这样的好伯伯,安逸惨了。”小颜的态度似乎来了180度的大转弯,张征平暗自感到转变小颜有戏了。

张征平是有备而来的,他从腰包里掏出500元新崭崭的人民币,放到小颜爷爷的手上:“老人家,只当我是您的侄儿,一定要收下我这小小心意。”

这一幕如电影般在小颜的眼前滚过,铁打的心肠也会动一动,何况小颜十分感激爷爷奶奶对她的百般体贴、照顾,有人心甘情愿掏出这么多的钱,爷爷奶奶可以改善一下生活,自己也能跟着爷爷奶奶改善一下生活,小颜的眼眶湿润了。

“张伯伯,我认了。”小颜脱口而出,接着“哇”地哭出了声。

“小颜,既然你是我的侄女,你就要听我的,走,跟我去打理一下你的头发。”张征平抚平小颜的眼泪,拉着小颜的手出了门。

稍加整理,告别“蓬头垢面”后,张征平又拉着小颜的手去了商场,给她选购合身得体的羽绒服,穿上羽绒服的小颜顿觉全身暖烘烘的。少年时代是叛逆的,也是易于被感动、被温暖的,小颜也不例外,和张征平分别的那一刻,泪流满面的小颜感激地说道:“张伯伯,你永远是我的张伯伯。”

张征平趁热打铁:“你永远是我的侄女,明天去向老师保证,过去的让它过去吧,做一个崭新的小颜,回学校读书考大学。”

小颜的眼里依然噙着泪花:“好的,我要好好读书报答张伯伯。”

爱的缺失和贫困是小颜失足的两大羁绊,家里缺失的爱家外补,家中的贫困社会帮。第二天,张征平又召集钟鼓楼街道派出所、团工委、妇联和枇杷坪社区相关人员,商定了帮教小颜的长远计划。爱的力量如炭火一般,渐渐地焐热了小颜冷却的心。

从此,暖心又热心的张伯伯成了小颜冬日里的一缕暖阳,或慷慨解囊帮她渡过难关;或定时把小颜喊到家里做客;或不定期与小颜倾心交谈,谈信念,谈理想,谈意志,谈学习方法;或关键节点在电话、微信上问寒问暖;或与校方常态联系掌握小颜的所思所想,严防小颜情绪、行为的反弹。

掉落泥潭的人,如不持续帮扶,有可能重蹈覆辙,何况小颜经历着原生家庭带来的巨大伤害。没过多久,小颜的情绪果然又有了波动,厌恶起学习来。一接到校方电话,张征平便快速与小颜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一一联系,沟通交流,很快达成共同引导的行动方案。爱的春风吹拂着小颜即将滑向荒凉的心田,一次次地暖热小颜又回归到正常的心态,人品修为一天天地涵养,成绩一天天地进步,赢得班上同学的普遍赞赏,还被推举为学校学生会干部。

怀着浓浓的关爱之心,张征平致力于关心下一代工作,2021年以来,帮助了200余名留守儿童、29名贫困高考生,他那“银发”丝丝缕缕的爱润泽着一颗颗从迷茫走向希望的心灵。

似一股春风,如一缕阳光;似一湾清泉,如一束灯火。钟鼓楼街道的“银发”先锋又岂止郭仁义、陈章福、张征平,这里荡起的是一股“银发”先锋潮。

“我们街道60岁以上的共产党员共计1100余人,身体康健的全都参与了各类志愿服务,占了其中的75%。”钟鼓楼街道党工委书记向仲江如是说。

“银发之声”先锋宣讲队、“银发沐企”党建指导队、“银发添彩”先锋志愿服务队、“银发五老”关爱先锋队、“银发巧嘴”纠纷调解先锋队……“银发”先锋赋能和谐社区的歌谣唱响在平湖北岸、都历山下。

2021年秋季伊始,钟鼓楼街道党工委着力设置“银发”先锋岗,划定“银发”先锋责任区,搭建起“银发”先锋“夕阳无限好,不只是近黄昏”放光发热的舞台,在街道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下设“银发”先锋工作室,统筹“银发”先锋志愿队服务工作;在11个社区、6个村均设立“银发”先锋联络室,钟鼓楼街道党工委委员一人至少联系一个“银发”先锋志愿服务队,从而激发“银发”先锋展现活到老、奉献到老这一先进性的红色特质。

一花引来万花红,一石激起千层浪。组织有号令,我就有行动,钟鼓楼街道的近千名过了花甲之年的共产党员冲了出来,他们有的熟悉政策、法律法规,有的擅长组织沟通协调,有的爱好文艺歌舞……根据自己的特长,他们至少参与了一个类别的“银发”先锋志愿服务队,或走村串巷宣讲党的大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或蹲守企业指导党建工作为企业把关定向,或以真情关爱体弱多病的老人,或担任基层自治的一些“头衔”为党和政府分忧,或上门调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其中,100名“银发”先锋担任了网格长,500名“银发”先锋担任了楼长,200名“银发”先锋担任了路长。一名名“银发”先锋高扬鲜红的党旗,唱响宏大的主旋律,赋予强大的正能量,为一方和谐和安宁添光增彩。

这里唱响的是“银发”先锋老有所爱的歌谣,这里的“银发”先锋把他们真挚的爱献给了乡亲们。

党龄38年的张帮玉,曾经任过重庆市万州区牌楼丝厂的车间副主任、工会主席。因为企业破产,张帮玉回到老家马龙岩,挑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带领村民顺利完成移民搬迁,按时高质量啃下了这一硬骨头。张帮玉也离开故土,携着家人迁入陶家坪社区。由于党的大熔炉淬炼了铁打的素养,街道党组织同样看中张帮玉,让她当上了陶家坪社区干部。离任后,张帮玉一直是陶家坪10号楼有口皆碑的楼长。2022年6月,陶家坪退休党支部正式挂牌成立,49名党员一致赞同,67岁的张帮玉满票当选为这个党支部的书记。晚年生活里,闲不住的张帮玉既是小巷中有名的热心肠,又是邻里不和的调和剂,像一缕春风拂煦着小巷人家。

陶家坪10号楼有户人家,婆媳长期不和,一天一小吵,两天一大吵,三天一爆吵,吵得不可开交,骂得猪狗不如,旁人听起来耳朵也是嗡嗡作响。张帮玉却不装聋子,也不装瞎子,数次“厚着脸皮”劝和,劝了婆婆劝儿媳,劝了儿媳劝婆婆,不吝口舌地轮番游说,不停地放大化干戈为玉帛的叠加效应。婆媳间感情的纠葛渐渐地被缝合。儿媳出门摔断手臂,婆婆心疼極了,提着水果、花篮、营养粉,三番五次地跑进医院看望,还陪在病房事无巨细地料理,重归于好的婆媳好比亲生母女。

还有一户邻居,上有90岁的高龄老人,下有动过淋巴手术的大儿子和高位截肢的小儿子。张帮玉时常前去料理这位邻居的家事,又是打扫卫生,又是清洗堆放的衣服,每一次干下来,总是不下半天工夫。有时,张帮玉还要称几斤猪肉、买几十个鸡蛋带过去。这些小事看似微不足道,可对于大病缠身的家庭,却是雪中送炭,她的老有所爱的举动感动着社区一个个需要温暖的家庭。

这里唱响的是“银发”先锋老有所为的歌谣,这里的“银发”先锋把他们的勇于担当大写在楼宇小巷、马路河岸。

“这里不许乱停乱放,请你马上把车开走!”

“请注意,请注意,红灯停,绿灯行,才安全,千万不要乱穿红绿灯!”

“有话好好说,冲动是魔鬼,切勿动手动脚!”

…………

这是丰收社区“银发”先锋、滴水巷25至28号楼长向前美义务维护城市秩序的声音,丰收社区人多么的熟悉。66岁的向前美,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移民搬迁到钟鼓楼街道丰收社区之前,是大周镇五土村的干部,那时在村里专司协调纠纷之职,曾被省公安厅授予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

喊声铿锵而又响亮,人老心却未老,头发斑白的向前美像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人,奔波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不让他的一技之长束之高阁遇到需要冲上去调解的,就竭尽全力地充当“灭火员”,好言相劝,浇灭了无数迸溅着“火星”的争吵。有一次正是暴雨天,他兜兜转转来到市场,一男一女争吵的战火恰好被他撞上,雨水打湿了男人正在叫卖的大白菜,男人高举着大白菜欲把雨水甩干,却甩到那女人的身上,两人顿时气上心头,争吵声不绝于耳,闹得整个菜市场沸沸扬扬。“顺水不要几桡片”,调解过许多棘手纠纷的向前美冲向两人中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很快让这对男女握手言和。

这里唱响的是“银发”先锋老有所乐的歌谣,这里的“银发”先锋把他们的快乐定格在助人为乐的弦音上。

有着40年党龄的易代富住在钟鼓楼街道滴水巷,作为滴水巷的楼长,他十年如一日地自编宣传口号,门前三包他不遗余力地宣传过,惠民政策他费尽口舌地讲解过,防火防盗防诈他进楼入户反复地提醒过,街道邻里间的信息他在微信群里不厌其烦地通报过。

棉花地社区夕阳红党支部书记兼任楼长的冉崇万说:“我最大的快乐就在于守楼护院,在于参与文明劝导、带动乡亲们铲出社区的‘牛皮癣’。”

陶家坪社区的“银发”先锋张明秀也说,社区赋予我督委员会委员的岗位职责,如果不尽职尽责,胸前的党员徽章就会黯然失色。

这里,“银发”先锋老有所爱、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释放的是动人心弦的咏叹调,激荡的是“送人玫瑰、留有余香”的欢乐曲,演绎的是和谐社会、安宁人间的交响乐,又有谁不为这些“银发”先锋的精彩人生所沉醉,为这些“银发”先锋晚年生涯的美丽而喝彩?

作者简介:

谭大松,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原重庆市万州区委组织部部长、万州区委党建办主任、一级调研员。

责任编辑/雨晶

猜你喜欢
钟鼓楼银发仁义
钟鼓楼
三轴搅拌桩在仁义排涝站基础处理中的应用
“银发一族”消费升级
银发网红
西安钟鼓楼下论飞行(第五站)
仁义不过是“客栈”?
仁义不过是“客栈”?
钟鼓楼下的素简时光——北京藏素企业总部会所
论孟子“居仁由义”的壮美意蕴
再现“银发”风采——“2015银发达人”名单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