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的“薯”光

2024-03-06 06:06宋守业
时代报告 2024年1期
关键词:红薯

红红火火蜜薯节

俗话说:“一方风土,养一方风味。”

蜜薯做主角,开启丰收季。2023年11月18日,历时4天,以“红遍沙澧,薯香漯河”为主题的漯河市首届蜜薯节,如期在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召陵镇白庄村东南方向不远处的甘薯现代产业园主会场拉开了序幕。

白庄村位于漯河市召陵区召陵镇的西北部,南面紧临漯周公路,是一个古朴又不失现代气息的村庄。它因白氏宗族聚居、文化厚重声名鹊起;更因耕读传家,产业兴旺,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典范。这里推窗闻花香、四季绿常在、漫步进花园……是很多人向往的田园生活。这里还有两个特点,很让村民引以自豪:一是地势高,土质好。据村民讲比漯河火车站的钟楼还要高,且土里面富含微量元素硒,食用这种土质种植出来的作物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和较强的解毒、排毒能力。二是该村甘薯现代产业园成功引进、推广“烟薯25”品种,属于全省唯一授权的“烟薯25”种苗繁育基地。

近年来,因为工作需要,我时常走动于白庄村,对其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积极到白庄村赶赴蜜薯节盛会,对于我来说,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不怕你说我痴情,4天里,我几乎天天打卡蜜薯节:既为白庄人今天所取得的成就而高兴,更为超出我想象的蜜薯节规模和成效而赞叹。

置身于万余人参加的活动现场,我仿佛扑进了一个欢乐的海洋。戏剧表演、文艺演出、蜜薯品尝、文化研学、产品展销、红薯评比等项目轮番上阵,不仅让人领略到了农村广阔天地的美好希望,也为人们带来了丰富多样的美食享受,还让大家明白了丰富的漯河人文和蜜薯起源、种植、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知识。尤其是产品展销、红薯评比这两个项目,吸引了不少网红拿着手机现场直播,致使许多观看者纷纷下单。再看那些整齐排列在桌面上参加评比大赛的蜜薯,一个个香气扑鼻、红润饱满,更是惹得无数人驻足观赏。蜜薯身上发出的那一束束火红的“薯”光,映射在围观者脸上,使他们显得那么的幸福和欢畅。

“薯”光初现何人识

经过无数次改良,给人们带了幸福和欢畅的蜜薯,的确是个非凡的食物。然而,你知道吗?它的老祖宗——红薯,却是从海外“移民”而来。

据资料记载,红薯原产地是南美洲。1492年,西班牙著名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首次远洋探险到南美群岛,见到了当地的红薯作物,发现其很美味,便在返航时将其带回西班牙。16世纪起,西班牙走上殖民扩张之路,成为大航海时代重要的海上强国。1521年菲律宾沦为西班牙殖民地时,西班牙人为了大力开垦菲律宾群岛,便把具有“耐热耐水耐干旱,容易种植且产量极高”的红薯带到菲律宾栽种。

又是哪个国人最早认识红薯,并把第一束“薯”光引入我国的呢?此乃福建人陈振龙。

明万历元年间,福建九都九溪境内青桥村的一个仕宦之家,诞生了一个名叫陈振龙的男婴。他自幼勤奋好学,但在20岁中秀才后,却弃儒从商,并漂洋过海到菲律宾经商。1593年,陈振龙家乡福建发生大旱,饿死了许多人,让他十分揪心。也就是在这时,他看到了菲律宾的乡下在收获一种红色的薯类食物(红薯):一锄头下去能挖出一大串果实,产量十分惊人。它不仅可以生吃,还可以烤、煮着吃,而且吃后让人觉得很耐饿。如获至宝的陈振龙觉得:如果把它引进到国内,那该能救活多少人呀!于是他下决心要把它带回国内种植。

不过,当时管理菲律宾的西班牙人一直把红薯当做大宝贝,决不允许有人把它带出菲律宾。据说,陈振龙曾两次试着携带红薯出境:第一次是把红薯藏在藤箱底层,过海关时被查了出来,便被没收并加以训诫。第二次他偷偷地把红薯的藤条编入一只藤篮,试图拎着篮子蒙混过关,却仍然被查了出来。这第二次被发现,使得菲律宾海关人员恼羞成怒,除了对陈振龙予以巨额罚款外,还把他毒打一顿,打得他遍体鳞伤。可他依然不改初衷,发誓一定要把红薯带到中国,拯救饥饿的千万百姓。

再后来,陈振龙发现红薯藤与船上用的吸水绳特别相似。他灵机一动,便把红薯藤和细麻绳编在一起,还在外面抹上稀泥,看上去和吸水绳一模一样。待他小心翼翼地躲过海关上船后,还是被船老板看出了吸水绳上的端倪,为防止船老板走漏风声,陈振龙只好拿出巨资予以贿赂,才最终乘船把红薯藤带回国内。

回到福建老家,陈振龙立马喊来儿子和他一起将红薯藤截成数段,仿照菲律宾人的方法,把藤段种植在田里,几个月后,果然结出了不少硕大的红薯果实。接着,他就让儿子带着红薯去求见了正愁无法解决当地饥荒问题的福建巡抚金学曾。当金学曾亲口品尝了红薯美味,又晓得了它生命力顽强还高产的特性后,高兴得直呼:“百姓有救了!”于是他找来陈振龙当师傅,让他专门指导福建境内的红薯试种与推广。很快,大多数地方都种上了红薯,饥荒问题便迎刃而解。为此,陈振龙被许多饥民唤作“救命恩人”。当时,明朝朝廷将这种引自“番邦”的红薯,定名为“番薯”;又因为福建巡抚金学曾积极促进推广种植,为纪念金氏力行之功,当地人还把红薯称之为“金薯”。

到了清朝,為表彰陈振龙和金学曾引进、推广红薯种植的丰功伟绩,清代举人何则刚倡议并促使在福州市内建祠纪念,始称先薯祠。后来祠圯遭到毁坏,到了民国时期便改建为先薯亭。亭上有一副楹联:“万历年间大旱饥民遍地陈振龙冒死偷运番苗回闽中,巡抚金学曾试种成功后加以推广救活无数饥民。”既是对陈振龙、金学曾两位有功之人的纪念和肯定,更成了一个充满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的历史见证。

历史的风风雨雨已然过去,封建王朝也早已落幕,但国运之所以得到不断延续,不得不说这里面有红薯带来的巨大作用。在红薯传入我国370周年之际的1963年,郭沫若先生曾特题词《满江红》:“挟入藤篮试密航,归来闽海勤耕植。此功勋,当得比神农,人谁识?”以此来高度评价陈振龙为国人引入第一束“薯”光的历史功绩。

“薯”光暖暖慰国人

经过陈振龙千辛万苦的努力,红薯被引入我国福建并成了很好的充饥代粮之物后,便很快向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传播开来。

明朝中后期著名诗人李时中在他的《饮酒》一文中写道:“红薯入厨,满屋飘香。饥寒交迫,饱暖脊梁。”可见,红薯在当时人们心里,不仅是一种食物,还是一种慰藉,更是一种生活的希望和寄托。

据史料记载,红薯传入北京地区时,正值“康乾盛世”。曾有专家肯定道:正是因红薯由东南沿海而至京畿北方地区的广泛传播与栽种,才为“康乾盛世”的人口与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另外,著名历史学家夏鼐,曾于1961年专门写了一篇《略谈番薯和薯蓣》,在文章的最后他总结道:“我国的人口,在西汉末年便已接近六千万,到明代极盛时仍只有六千万有零,清初以战乱有所减少,但是到乾隆六年(1741年),便达一万万四千余万,道光十五年便增至四万万以上。这样的人口激增,虽然与版图的扩大、田地的开辟,及赋税的改变都有关系,但是与明朝晚年输入原产于美洲的番薯,恐关系更大。”

我曾看到一份资料,说当年工农红军到达井冈山时,由于当地生产力低下,资源匮乏,老百姓就是靠种植了很多红薯,才得以生存。为了不损坏老百姓利益,毛泽东等领导人在订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时,专门把不拿老百姓的红薯当作了一条纪律(后来为了更进一步严格,又改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还一再要求部队:需要解决粮食问题时,必须由部队出钱去买百姓的红薯。由此足可以看出红薯对于老百姓的生活,显得是多么的重要。

还有一份相关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更是把红薯栽种与食用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人口之所以由起初的4亿基数增长至8亿之众,作为经济尚不发达时期的代粮“重器”——红薯,它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尤其是在1978年之前,人们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老百姓赖以生存的仍是红薯。那句“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的流行语,可谓真切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存境况:是那一碗碗冒着热气的红薯汤,温暖了那些困顿的日子,是那一块块红薯的支撑,才让国人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啊。

然而又不得不承认,红薯的命运却在1982年之后发生了巨变。这年1月1日,中共中央出台了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在全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之,我国小麦、大米等粮食作物产量迅速得到提高,家家户户也都能吃上大米饭和白面馍了,致使红薯很快变成了少有问津的小杂粮。表面看起来,这很不可思议。但也说明改革开放确实取得了极大成就,同时也给人们提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必须提高红薯品质,并开发研制一系列有关红薯的新食用产品。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人们新的口味需要,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薯”光常亮不休。

而今“薯”光将更红

如何才能更好提高红薯品质,使它成为新时代人民生活中的美味佳肴,延续那份乡愁味道,并促使“薯”光更火红呢?好多地方好多人都做出了不懈努力。远的不说,眼前的白庄村就是很好的例证。在召陵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勤劳智慧的白庄村人用实践证明,他们已经走出了一条引进新品种、延伸“薯”链条,做大做强红薯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据说,白庄村的白氏一族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衍派”,更是明朝江西道监察御史、太子少保兼兵部尚书白圭的后代。当你漫步于该村时,以《琵琶行》《卖炭翁》等为题的特色墙绘作品到处可见,更有一处占地12亩的白居易游园。游园内水系环绕,有白居易雕像,并栽种了许多诸如樱桃、红枫、月季等绿化苗木,风景秀丽,给你带来着浓浓的诗情画意。另外,村里还修建了一座集思乡堂、劝学亭、村史馆等为一体的文化大院。进入院内你会发现,村史馆门口两侧柱子上,赫然竖立着写有“继先贤修孝道明理尚德,教子孙行正路耕读积善”的两块楹联牌匾,就像两道耀眼的光芒照射在白氏后人心里,时刻警示着他们“明理尚德,耕读积善”。也因此,造就了该村人才辈出、乡贤众多的可喜局面。

2017年以来,该村利用乡贤众多的优势,引入资金1000多万元,并通过土地流转形式,建了一座320多亩的富硒农业产业园,专门种植优质高效农作物。积累了一定资金后,他们又把目光聚集到一种黏液蛋白、可溶性糖含量较高,适合土质疏松的丘陵地带生长的“烟薯25号”(又称蜜薯)身上,并成功引入产业园内实施规模种植。特别好吃的“烟薯25号”,它是山东烟台农科院甘薯研究所培育出来的新品种,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糖心,烤着吃,特别香甜软糯,加之其外观红润漂亮、薯肉晶莹剔透,一经上市,立馬受到市场青睐,产品远销内蒙古、广西等地,当年就取得了产值3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当时,为进一步扩大“烟薯25号”种植的社会影响,该村还把原来的产业园改名为现在的“甘薯现代产业园”。再加之镇党委、政府的因势利导,如今的甘薯现代产业园不仅保持了强劲的发展态势,年产值已达1200多万元,还辐射带动召陵镇辛庄、张三岗等十几个村庄种植蜜薯11000多亩,年产值6600多万元,每年可为群众增收2200多万元,极大促进了产业与就业融合、群众在家门口挣钱的良性循环,也为全镇尽快实现“蜜薯小镇”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白庄村村民杨二焕说:“俺家每年除及时收到每亩1000元的土地流转租金外,我还能去村里的产业园干活儿,一天能挣60~100元,时间也自由,与自己的过去相比,真是强了好多倍哩!”

前些日子,我又乘兴到白庄村走了一圈,当我和召陵镇人大主席杜永刚、镇政府包片领导郑运涛、驻该村第一书记郭强一起返回村委会时,他们用手指着门内那幅镶在照壁上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标语,对我说:“现在村支部、村委会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人民需要而开展的,既然人民需要并喜欢蜜薯这一产业,我们又有何理由不发展它壮大它,并以此促进人民生活更美好呢?”

听完他们的话后,我先是沉思了一下,而后便由衷地感慨道:“有这么好的基层组织,有这么一群愿意为人民需要而办实事的党员干部,何愁我们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不能实现呢?”同时,我坚信在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过程中,由于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欢和支持,蜜薯产业及其深加工产品身上所发出的“薯”光也一定会越来越火红,越来越亮丽。

作者简介:

宋守业,男,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奔流文学院第9期作家研修班学员。现兼任漯河市召陵区作家协会主席,《河南文学》《经典文学》签约作家,《漯河日报》特约撰稿人。先后在《中国人事报》《中国劳动保障报》《河南日报》《河南文学》《海南文学》《奔流》《牡丹》《漯河日报》《信阳文学》等地市级以上报刊发表小说、散文(随笔)、报告文学作品200多篇,著有《情怀乡间》散文集一部。

责任编辑/孙燕丽

猜你喜欢
红薯
炸红薯片
挖红薯
挖红薯
秋季怎样种植红薯
红薯喂猪 注意四点
咱村红薯丰收了
蒸红薯,学一招
小红薯做成大品牌
坚强的红薯
记忆里的红薯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