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政坛兴起“英雄出少年”?

2024-03-10 10:55和静钧
廉政瞭望 2024年2期
关键词:勒庞政坛马克

和静钧

2024年1月8日,法国巴黎爱丽舍宫宣布,马克龙总统接受了现年62岁的女总理伊丽莎白·博尔内的辞呈,总理府马提翁宫的新主人将是年仅34岁的加布里埃尔·阿塔尔,他也将成为法兰西共和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理。

博尔内是法国史上第二位女总理,是坚定的改革派,政坛伙伴评价她是“非比寻常、出类拔萃、充满人情味的女性,极棒的工作伙伴”,她为马克龙立下赫赫战功,在执政党失去国会绝对多数席位的情况下推进艰巨的改革,“啃下”数代法国领导人束手无策的“硬骨头”,拿下了养老金改革法案和新移民法案。虽然手法简单粗暴,直接动用宪法“49.3”条款,绕过国会,通过行政命令成为法律,并引发全国性抗议及一片叫骂声,但法案的落地,实现了马克龙的竞选承诺。在职不到一年,博尔内背负一身骂名,也拉低了马克龙的民意支持率。

老将黯然离场,新手披挂上阵,法国政坛刮起“青春风暴”。

法国的“守正出奇”

“史上最年轻”纪录的横空出世,背后支撑的就是法国历来的国民性历史渊源。少女贞德17岁就成为拯救法国的精神旗帜,不到25岁的拿破仑已升为准将,正准备开辟法兰西第一帝国。法国有“英雄出少年”的文化土壤,这也可以很好地解释2017年大选中,时年39岁的马克龙成为法国史上“最年轻的总统”。如今有人说“共和国最年轻的总统,任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理……是对年轻人拥有信心的象征”,此话非虚。

在阿塔尔之前,1984年洛朗·法比尤斯被任命为总理,那年他38岁。在充斥着老气横秋的政要圈子里,一个不到40岁的年轻人的出现,意味着有多少“老同志”要在一个年轻人的指挥下忍气吞声地工作?现在,34岁的阿塔尔也将在马克龙总统的授意下,圈入一大批有着“阅历丰富”标签的“老人”进入内阁,如果没有信任的土壤,长幼秩序将无法打破,论资排辈将成为捆住活力的绳索。

法国政坛上重用新人之风,与法国政治传统中不断有革新的“守正出奇”大有关联。大革命后,法国在帝国与共和国,甚至是公社之间轮番试错,中间还短暫沦为殖民地,但其国家一直是欧洲大陆的灯塔式存在。它的政体也是各种尝试后的复合体,一种叫“半总统半议会制”的戴高乐主义形式,既没有盲目地照抄美国的总统制,也没有简单模仿英国的议会内阁制,它的特立独行保证它是欧洲大陆的法国。当英国在机会主义逐利驱使下退出欧盟之时,法国捍卫了欧盟。随着今年6月欧洲议会选举期的到来,为阻止极右翼势力在欧洲的扩张,马克龙举起了变革与年轻人的旗帜。

2024开年之际,法国这一番强力运作,使其虽然并非处在大选年,却闻到了大选已然上演的味道。2024年是全球“超级大选年”,至少有78个国家和地区将完成政权交替,法国不在其中,却开了第一声枪响,而且别出心裁,“少年”阿塔尔走上法国总理之位,成为巴黎左岸马提翁宫的新主人。尤其在美国还处于两位年迈老人竞争白宫主人的背景下,法国格外引人注目。

谁是阿塔尔?

现在我们来谈谈加布里埃尔·阿塔尔本人。阿塔尔与马克龙的成长之路几乎是一模一样:都出生在名门望族,父母都是中产精英阶层,人生一开始接受教育就在名校私校,不曾与“穷苦大众”有任何交集,但也不是花天酒地的纨绔子弟,他们虽然多少有点“何不食肉糜”的脱离底层大众的天真,但大都从小负有社会责任感,有从政报国的使命思想,大都在青少年时代就与政治活动有相当程度的接触。仅凭他们年少,就说他们一定是“政治白痴”是绝对不成立的。

接受名校私校教育并不一定意味着进入人生的温室。阿塔尔说,在名校私校里,他不仅面临激烈的竞争,还受到霸凌,他的人生第一次“出柜”也是在私校生活中发生的。他是法国第一个公开自己同性恋性取向的政府高级官员,大胆地讲出来,坦诚反而赢得信任。这使他在从政之后,能与反对党的人士频繁一起喝咖啡,凡是接触过他的人都对他的沟通能力印象深刻。他从国家公共卫生部的部长助理秘书做起,起步于左翼的社会党,当上了国会议员,后改投于马克龙的“前进运动”,立场也由左调右,往中间派靠拢。2017年马克龙成功当选总统后,受到赏识的阿塔尔在政坛上作为“明日之星”冉冉升起,29岁就成为部长级的内阁阁员,后成为教育部部长。在法国,教育部长之位是个重活,地位显赫,这一重担落在青年阿塔尔身上,引发诸多关注。

阿塔尔就职时,离任总理博尔内一脸慈祥地注视着他。

阿塔尔和马克龙都是典型的“法兰西美男”,他们一样拥有法兰西式的棕色卷发、俊朗的面孔、活力而坚定的举止。马克龙并非个人偏好年轻内阁而重用年轻人,他的政府成员同样有“老人”,有女性。从他当初任命60岁的博尔内的举动便可明白,他重用阿塔尔,绝非为打造一个年轻内阁而使幸运球砸到了阿塔尔的头上。

阿塔尔在教育部长任上,成功解决了一直争议不断的“宗教服装能否入校”的问题。这一敏感问题,令法国长年陷入相互撕裂的意见斗争中,甚至还发生了教师在校园里被宗教狂热分子斩首的事件。除宗教服饰问题之外,他也着手解决法国面临的“老师荒”问题。2023年入职的新教师获得了升薪等诸多待遇,这使长期以来因公私教育系统资源不均衡导致的社会紧张得到缓解。阿塔尔很快成为马克龙内阁中最受欢迎的高级官员,支持度甚至超过了他的人生导师马克龙。

在1月9日的马提翁宫权力交接仪式上,阿塔尔和离任总理博尔内双手握在一起,一头白发的博尔内慈母般地注视着阿塔尔,人们惊讶地发现,34岁的阿塔尔看起来也是一头灰白发。有人甚至怀疑阿塔尔故意染成灰发,以使自己看起来成熟老成。据说马克龙也是当选总统后,一夜之间似乎白发多出不少,看起来有些沧桑。

1月11日,新一届内阁名单出炉,经济、内政、司法、国防四个主要部门部长留任,总体比以往更加右倾。阿塔尔赞扬内阁部长们“有活力”,会“200%致力于满足法国人民的期望”。对于自己的新职务,阿塔尔表示深感荣幸,誓言将“带着决心、谦卑,不带政治禁忌地为法国人民服务”。

反对党阵营中的“政坛金童”

在阿塔尔快速崛起之时,在反对党阵营里,也有一个“政坛金童”显山露水,风头正劲。他就是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原“国民阵线”)的主席乔丹·巴德拉,他的年龄比阿塔尔更小,今年才28岁。

在法国,时下有一句流行语:“母亲们希望他成为女婿,女儿们希望他成为男朋友,男人们则希望长得像他。”说的就是巴德拉。天生阿塔尔,又何生巴德拉?“瑜亮情结”,自古以来人不风流枉少年!

“国民联盟”的原领袖是老勒庞,后来其女儿玛丽娜·勒庞接棒。勒庞家族是法国政坛中真正的“无冕之王”,能把法国政坛搅出一池风暴的也是这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随着“国民联盟”从极右立场向右翼靠拢,“国民联盟”的势力如日中天。2022年4月的大选,是勒庞家族离法国总统宝座最近的一次,玛丽娜·勒庞差点把马克龙拉下马。这之后,玛丽娜·勒庞果断地推出她的门徒——年轻的巴德拉,而她则隐身于后,辅佐于旁。

有人指责阿塔尔只是马克龙的“替身”,“总理之位消失了”,这只是“一个人的乐队”,马克龙推翻了“半总统制”;而巴德拉,他冲锋在前,即便是“替身”,也是独当一面。巴德拉对阿塔尔构成强烈的全方位形象竞争之势,甚至两人迥然不同的身世,也成为政治号召力的标签。巴德拉来自巴黎贫穷的移民区,他喊出“不再让人们经历他那样糟糕的童年生活”的口号,确实抵达人心。

阿塔尔有过多次机会与巴德拉同台辩论,在马克龙阵营里,人们普遍认为,只有阿塔尔才可以在巴德拉的口才攻势面前平分秋色。人们预计,如果马克龙不采取行动,不起用阿塔尔,那么在今年6月的欧洲议会选举中,马克龙领导的政党联盟会输给巴德拉领衔的“国民联盟”至少10个百分点。有人说,正是巴德拉,触发了马克龙大胆把阿塔尔推到前台的决心。

猜你喜欢
勒庞政坛马克
政坛“能人”变身“小官大贪”
马克龙再度当选,但勒庞的高票败选表明法国的分裂日益加深
连通器及其应用
马克·吐温:辣你没商量
勒庞败选后大跳摇滚 网友喊她参加“舞林大会”
政坛人事变动
马克明篆刻
政坛人事变动
政坛人事变动
Asian Insights in Davson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