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破译基层监督高效密码

2024-03-10 10:55谭伟
廉政瞭望 2024年2期
关键词:眉山市监委办案

谭伟

处置问题线索同比增长29.9%;

主动发现问题线索成案率61.9%,同比增长7.8个百分点;

线索办理平均耗时较上一年同期缩短16.7天;

平均每个乡镇立案6.3件……

2023年,眉山纪检监察工作取得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坚持以案件查办为引领和大抓基层工作导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破译基层监督质效密码的生动写照。

活力密码:畅通“末梢”,织密监督网

2024年1月2日,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仁寿县怀仁街道吊庆社区纪检委员梁群燕像往常一样走村入户,向村民了解上年惠民惠农补贴资金落实情况。

在眉山,像梁群燕这样的一线村社纪检干部还有很多,他们的身影遍布每一个乡镇村落,把基层监督的触角延伸到了全市所有建制村。

“做好基层监督,我们首先解决的是‘谁来监督的问题。”眉山市纪委监委组织部部长李灵洁介绍,近年来,该市纪委监委以加强队伍建设、专班建设为抓手,把提升基层监督质效作为出发点,坚持“专兼”结合,选优配强基层纪检干部。

为破解基层监督乏力问题,市纪委监委将选聘村(社区)党风政风监督员作为夯实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市级层面统一选聘标准、履职范围、管理考核,实行镇初选、县把关、市备案程序,在“两代表一委员”、退役军人、返乡创业人员等9类人员中,选聘村(社区)党风政风监督员,让群众的家门口有了“监督哨”。

截至目前,全市80个乡镇(街道)已全部实现纪检干部“两专三兼”,其中45个达“三专”及以上;847个村(社区)全覆盖配备纪检委员或纪委书记,均由常职干部担任;选聘党风政风监督员920名,构建了全方位全覆盖的基层监督网络,真正把监督探头架设到群众身边。

越到基層,监督事项越多,监督难度越大。解决了“谁来监督”的问题,该监督什么,则是基层纪检干部直接面临的第一道“考题”。

“工作从哪里入手,监督哪些内容,我都非常熟悉了。”不久前,青神县青竹街道兰沟村纪委书记余凤娇正在梳理完善监督计划,从最开始觉得“无抓手”到如今的“非常熟悉”,离不开县纪委监委针对性制定的村级纪委日常履职清单。

基层纪检干部知识背景不同、工作经历各异、能力特点有别,为让大家懂监督、会监督,眉山市纪委监委根据年度重点监督工作,聚焦村级小微权力运行流程,分类制定纪实手册、履职清单、发现问题线索“三本履职台账”,明确履职内容,形成基层监督“施工图”。

基层纪检干部通过入户走访宣传、列席会议、查阅资料等方式“照图施工”,提高了“末梢神经”敏锐度,促进熟悉“真实情”发现“真问题”。

高效密码:联动协作,添智添力

基层监督点位多、事项多、熟人多,特别在面临复杂情形时,镇村纪检干部还存在独立监督经验不足、监督不深不透、抹不开情面等问题。

“过了这么久还没有弄好,怕是贪了我们的钱!”此前,丹棱县张场镇纪委接到群众反映,原长流新村综合体项目实施后,陆续有40余户村民在此统规自建房屋,并支付基础设施配套费。新房建好后,部分配套设施迟迟没有完善,多次询问,村干部都支支吾吾。

“问题线索反映的是10年前的事,长流村合村并组后,村组干部相继更替,大部分原始账目丢失。”令张场镇纪委书记刘炅力不从心的,还有办案力量和经验不足,案件查办一度陷入停滞。

县纪委监委了解情况后,综合分析研判,决定采取片区协作方式,由委机关纪检监察室指导,派驻纪检机构和张场镇纪委配合协力攻坚。最终,3名村干部截留挪用资金的事实被快速查清,并受到了相应处分。

“通过打破建制、整合力量、联动协作,我们还探索运用专班专办模式,形成上下层级联通、左右协同互动的工作格局,推动同类关联案件办理,拓展办案成效。”该市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主任吕清鹏表示。

2023年1月,眉山天府新区纪检监察工委发现了征地拆迁领域相关问题线索,并进行初步核查。但由于涉及人员较多、年限较长、体制机制变更等,新区纪检监察工委独立办案难度较大。经市纪委监委研判后,成立了委机关纪检监察室统筹,新区纪检监察工委和彭山区纪委监委为主力的办案专班。

专班打破地域界限,既发挥市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室协调指导功能,又利用新区熟悉案情和当地人员的优势,同时调动彭山办案精锐力量,避免熟人干扰,为案件突破迅速集聚了力量。目前,该案已移送司法7人,相关问题线索还在进一步核查中。

案件查办是最有力的监督。2023年,该市纪检监察机关整合市县乡纪检监察力量,成立办案专班23个,留置115人。同时,依托大要案“拔出萝卜带出泥”,带动问题线索挖掘,实现自办案件占比、初核成案率、主动发现问题线索成案率、查处“一把手”人数连续三年增长。

精准密码:“小切口”破题,温暖民心

“现在的公厕又干净又方便,点赞。”在洪雅县城区白衣巷,群众谈起附近的公共厕所,纷纷点赞。

然而几个月前,当洪雅县纪委监委干部来到此处时,周围群众却接连吐槽:“修起了又用不成,还不如不修”“公共厕所,咋个不让老百姓用呢?”

原来,按照规划安排,早在2023年4月,白衣巷公共厕所就已完工,但原本“方便”的场所却大门紧锁,导致“不能方便”,引起群众怨言。

随后,在县纪委监委督促下,相关职能部门和社区迅速开展排查,对设备安装、管理运行等方面存在的隐患问题进行整改,并完善日常维护制度,白衣巷的公厕也正式投入使用,建而未用的便民设施终于便利起来。

基层监督质效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2023年,眉山市纪委监委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重点对卫生厕所、饮用水、农村污水处理厂等民生工程建而未用突出问题开展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职能部门履责不到位、验收“走过场”、管理不规范等“重建轻管”问题,处置问题线索44件,党纪政务处分35人。

东坡区复兴镇正义村的提灌站由“堵”变“通”,彭山区谢家街道邓庙村自来水压由“弱”变“强”……用起来的是民生工程,聚起来的是基层民心。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始终把‘履职为民作为工作出发点,以小切口靶向精准治理,抓实监督举措,把群众的‘烦心事转化为‘心愿单。”眉山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周旭介绍。

近年来,眉山市纪委监委以“群众高不高兴、满不满意”为重要标准,找准基层监督的共性弊端和制度漏洞,以“小切口”撬动“大整治”,先后开展乡村振兴“四大强基”行动、优化营商环境“六清”行动、民生工程“建而未用”等专项整治,以基层监督工作的提质增效,不断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赋能。

“要持续加强对县域‘关键少数和基层小微权力的监督。”眉山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继续深化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鲜明大抓基层导向,强化办案引领,加强成德眉资同城化协同监督,紧盯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对象,提升基层监督质效,以纪检监察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为眉山城乡融合保驾护航。

眉山市彭山区纪检监察干部到田间地头走访果农,了解惠民惠农政策落实情况,收集相关问题线索。(章洁/摄)

猜你喜欢
眉山市监委办案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5个)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5个)
国家监委、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联合发布5起行贿案例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
5个多月近2万名干警向纪委监委投案
眉山市大学生在线知识付费行为分析
眉山市财政支出与公共服务供给实证研究
茶文化的“办案经”
女法官“马虎”办案,怎么办?
继往开来新一中 昂首奋进新时代
——四川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