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石甘汤对风热郁肺证小儿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4-03-10 11:34
中成药 2024年1期
关键词:肺证甘汤麻杏石

华 洁

(浙江省永康市中医院,浙江 永康 321300)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急性发病期患儿常表现为气喘、咳嗽、呼吸困难、发热、肺部湿啰音等不良症状,而且随着病情的加剧可能会使循环、神经系统受累,出现循环系统功能障碍、中毒性脑部疾病,如若诊治不及时会有出现迁延不愈的风险[1-2]。气喘、咳嗽、发热、咳痰是风热郁肺证小儿肺炎的常见病症,多以化痰止咳、宣肺平喘、清热解毒等为治疗基本原则[3-4]。目前,临床上常规首选西医治疗小儿肺炎,注重对患儿炎症反应的抑制和对症治疗,临床疗效确切,但存在不良反应多、毒副作用强等明显不足。国内有报道指出,中医药在风热郁肺证肺炎患儿的退热效果方面较优,而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可标本兼治[5]。

麻杏石甘汤记载于《伤寒论》 中,对邪热壅肺证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6]。中医认为,大肠传导变化与肺的宣降关系密切,本研究遵循“肺与大肠相表里” 的中医理论,考察麻杏石甘汤对风热郁肺证小儿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1 年1 月至2022 年4 月收治于浙江省永康市中医院的86 例风热郁肺证肺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 例,2 组一般资料见表1,可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H2021100147)。

表1 2 组一般资料比较(±s,n=43)

表1 2 组一般资料比较(±s,n=43)

组别平均年龄/岁性别/[例(%)]男女平均体质量/kg平均病程/d对照组5.16±1.8321(48.84)22(51.16)22.47±4.566.52±2.41观察组5.22±1.9019(44.19)24(55.81)22.81±4.496.25±2.36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7]小儿肺炎西医诊断标准; ②符合《小儿肺炎喘嗽中医诊疗指南》[8]风热郁肺证中医辨证标准; ③年龄3~11 岁; ④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对本研究药物过敏; ②合并其他炎症;③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④合并重度营养不良; ⑤先天智力缺陷; ⑥用药依从性较差,影响疗效评估。

1.4 治疗手段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其中病毒感染者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江苏鹏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415,1 mL/0.1 g) 10 ~15 mg/kg,每天2 次,连续5 d; 细菌感染者静脉滴注头孢哌酮钠(河南康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562,1.0 g/支) 25 ~50 mg/kg,每天2 次,连续5 d; 支原体感染者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注射液(江苏吴中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10606,2.5 mL/0.25 g) 10 mg/kg,每天1 次,连续5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组方药材麻黄8 g、甘草6 g、杏仁12 g、生石膏13 g (先煎),风热严重者,加桑白皮6 g,芦根、知母各8 g; 咳痰严重者,加瓜蒌皮、鱼腥草各10 g,水煎至200 mL,每天1 剂,早中晚分3 次服用,连续5 d。

1.5 指标检测 包括中医证候定量总积分、相关症状(热证、咳嗽、气喘、肺啰音、咳痰) 消退时间、肠道菌群(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中医证候定量总积分中主证包括肺部体征、痰壅、喘促、发热、咳嗽,按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为0、2、4、6 分,次证包括便干、舌象、尿黄、口渴,按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为0、1、2、3 分。

1.6 疗效评价 参考文献[9] 报道,(1) 治愈,主要症状基本消退,疗效指数≥95%; (2) 显效,主要症状显著改善,70%≤疗效指数<95%; (3) 有效,主要症状有所改善,30%≤疗效指数<70%; (4) 无效,主要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疗效指数<30%,其中疗效指数= [(治疗前中医证候定量总积分-治疗后中医证候定量总积分) /治疗前中医证候定量总积分] ×100%。总有效率= [(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 ×100%。

1.7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4.0 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α =0.05)。

2 结果

2.1 中医证候定量总积分 表2 显示,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定量总积分降低 (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 (P<0.05)。

表2 2 组中医证候定量总积分比较(分,±s,n=43)

表2 2 组中医证候定量总积分比较(分,±s,n=43)

组别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21.81±2.354.17±0.93*观察组22.07±2.493.06±1.15*#

2.2 临床疗效 表3 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2 组临床疗效比较[例(%),n=43]

2.3 相关症状消退时间 表4 显示,观察组热证、咳嗽、气喘、肺啰音、咳痰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表4 2 组相关症状消退时间比较(d,±s,n=43)

表4 2 组相关症状消退时间比较(d,±s,n=43)

注: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热证消退时间咳嗽消退时间气喘消退时间肺啰音消退时间咳痰消退时间对照组3.17±0.697.29±2.043.19±0.626.78±1.335.97±1.46观察组2.03±0.54*5.83±1.30*1.74±0.49*4.92±1.05*3.81±0.78*

2.4 肠道菌群 表5 显示,治疗后2 组大肠杆菌数减少(P<0.05),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增加(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

表5 2 组肠道菌群比较(CFU/g,±s,n=43)

表5 2 组肠道菌群比较(CFU/g,±s,n=43)

注: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7.98±1.407.32±1.38*6.32±1.637.02±1.39*5.34±1.436.18±1.33*观察组7.73±1.146.75±1.02*#6.39±1.437.83±1.73*#5.39±1.527.19±1.53*#

2.5 不良反应发生率 表6 显示,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6 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n=43]

3 讨论

小儿肺炎发病率位居儿科疾病首位,是我国儿童健康的重大威胁[10-11],风热郁肺证是其常见证型,主要体征为高热、咳痰、气喘等[12-13],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当,会使病情加重甚至恶化,故临床上迫切需要安全有效的方案。唐菱涓等[14]报道,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表明有一定可行性。现代医学研究指出,儿童患有呼吸道疾病后菌群动态平衡会被打破[15-16]。

中医认为,引发小儿肺炎的内在病因为小儿肺脏发育尚未成熟,气形未充,如若后天失养会造成正气虚弱,抵抗力差,易外感风邪; 外在病因为小儿身受六淫邪气,温寒失控,外感风邪侵犯入肺,肺气痹阻,痰热郁生,肺气郁闭不通,以致发病[17-18],其主要病理机制是肺气郁闭,痰热壅阻,治疗应以平喘泄热、宣肺解表为主。麻杏石甘汤中杏仁和麻黄宣肺气,降表邪,可改善咳嗽、气喘等症状; 石膏和麻黄清热散火; 甘草益气滋脾,调和诸药。本研究发现,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定量总积分降低,以观察组更明显; 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更高; 观察组热证、咳嗽、气喘、肺啰音、咳痰等症状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表明麻杏石甘汤可加快康复进程。另外,治疗期内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并且无显著差异,表明麻杏石甘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何婉琪等[19]指出,肠道菌群具有调控机体内部环境动态平衡的重要作用,若发生失调则会导致各类肺系呼吸道疾病发生。“肺-肠轴” 是中医理论的进展开拓,即肺与大肠可相互影响[20],相关研究表明,肺炎等肺部疾病的发生与肠道微生物生态环境存在密切联系,即肠道菌群是“肺-肠轴” 重要枢纽[21-22]。梁泳淋等[23]报道,麻杏石甘汤可能具有调节并改善肠道菌群失衡的作用,从而治疗邪热壅肺证。本研究发现,治疗5 d 后2 组大肠杆菌数减少,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增加,以观察组更明显,表明风热郁肺证小儿肺炎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衡[24],给予麻杏石甘汤后对肠道菌群微生态环境的改善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麻杏石甘汤可改善风热郁肺证小儿肺炎患者肠道菌群微生态环境,从而更好地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热证、咳嗽、气喘、肺啰音、咳痰等症状消退时间,而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肺证甘汤麻杏石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three decoctions for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o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related tolllike receptors-mediated inflammations
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包热证)的疗效研究
麻杏石甘口服液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应用试验
桂苓味甘汤及加减方证条文辨析
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痰热体质过敏性咳嗽体会
丹栀射郁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乳蛾伴发热验案
苓桂术甘汤联合美托洛尔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重症肺炎患者中医证型与氧合指数、乳酸、D-二聚体的关系研究
金芩蓝口服液对鸡风热犯肺证的疗效研究
基于LC-MS的小儿哮喘发作期痰热阻肺与非痰热阻肺证代谢标记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