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规定情境对演员塑造舞台人物形象的重要性

2024-03-15 09:36胡清程赵天怡
参花(下) 2024年3期
关键词:表演者舞台创作

胡清程 赵天怡

在生活中,人的一举一动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且处于一定的情境中,人的行为也自然而然地与所处环境相适应,并在所处情境下产生相应的行动。而在戏剧表演中,演员塑造舞台形象是戏剧表演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在舞台上,演员要做到以人物为基础,并且在“规定情境”的制约下进行有机且真实的行动,才能完成表演。基于此,本文将以“规定情境”这一表导演元素为切入点,结合舞台创作实践经验,深入探讨规定情境对演员塑造角色的重要性。

一、“规定情境”的定义

“情境”,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的情况,包括戏剧情境、规定情境、教学环境、学习环境等。在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法国著名戏剧家德尼·狄德罗把“情境”作为戏剧创作中的一个问题进行考虑。他认为,“一切情节上的纠纷都是从人物性格引出来的。人们一般要找出显示人物性格的周围情况,把这些情况相互紧密地联系起来,应该成为作品基础的就是情境。”结合具体情境才能对人物行动、性格进行细致且准确地把握。因此,在表演创作时,表演者需对人物所处的现实情况做全面考虑,对角色的生活环境、所处的时代背景、身份职业、行为习惯、与其他角色的人物关系等进行把握。

戏剧表演艺术中“规定情境”这一概念,是由俄国著名导演、戏剧教育家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论述演员创造角色的问题时提出的,他在《演员的自我修养》中解释道,“规定情境是剧本的情节,剧本的事实、事件、时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我们演员和导演对剧本的理解,自己对它所做的补充、动作演出、美术设计的布景和服装、照明、音响及其他规定在创作时演员应该注意的一切。”规定情境分为内部和外部情境两个部分:其中,内部规定情境指的是人物精神层面的生活情境,包括人物的心理、思想、感情、愿望、动机、人生目标等;外部規定情境则是指剧本中的事实、情节、事件,包括时间、地点、戏剧冲突、人物关系等因素。内部规定情境是表现角色个性的内在根据,是演员创造所需主观条件的前提;外部规定情境是塑造人物个性和刻画人物形象的基础,演员创作必须依据客观条件进行概括。其中,外部规定情境最活跃的就是人物关系,可以依托人物关系梳理出角色对待不同事件、不同人的态度,以及如何采取行动。

二、理解和把握规定情境

规定情境是角色行动的唯一依据。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生活在规定情境中,并在行动中展现出人物的典型性性格和动作。因此,表演者必须牢记,在进行二度创作时,不存在没有规定情境的行动。如果脱离了具体的规定情境,人物行动将会成为不具体且一般的行动,更谈不上角色塑造。表演者首先要从对剧本的认识和理解入手,对剧本中设置的“规定情境”进行准确把握。剧本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更是体现表演者表演创作的基础。没有剧本,表演者的创造性工作便无法展开。因此,在表演者塑造人物形象的初始阶段,必须对剧本进行深度解读和分析,要从剧本中的规定情境出发,对角色的人物性格、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的行为逻辑和思想情感、剧中的事实、事件等进行分析,同时,借助体验、感受、联想等心理因素对自己所饰演的人物,展开充分、合理、具体的二度创作。通过对“规定情境”的分析,表演者能够找准角色之间的关系、角色的性格和生活态度等,进而找到且组织合适的动作,从而实现舞台行动。

规定情境对表演者在舞台上进行舞台行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表演者需要按照规定的情境进行表演,才能更准确地传达出角色的心理状态。此外,规定情境还可以帮助表演者更好地理解角色的行动,从而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表演者必须在符合规定情境的条件下行动,做到“在规定情境的制约下真实地符合生活逻辑地行动”。规定情境是行动的基础,是表演者表演的开始。表演者在表演中常常行动不准确,问题就在于没有按照规定情境的要求完成表演行动。演员只有对规定情境有正确的理解,才能产生真切的感受,在表演时才能掌握正确的节奏。

戏剧艺术创作不能脱离生活,生活是戏剧艺术的源头活水。要想理解和把握规定情境,把角色塑造好,就要多体验生活、多观察生活、多感受生活。例如,我国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所创作的话剧《日出》,以我国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上海为时代背景,主要描写当时社会的尔虞我诈以及普通百姓的现实生活境况。其中,典型人物黄省三是一个极具悲剧色彩的角色,他身患痨病,兢兢业业为银行打工,拿着微薄的薪水养活一家老小,但最终却经历了家破人亡,其人生境遇和悲惨命运与其在剧中所处的“规定情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表演者要想将这个角色刻画得立体、丰满,就需要把握和理解作品中的时代背景,感受并体验剧中角色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生活气息等。如果表演者没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角色的行动心理、厘清内外部规定情境,便无法将人物角色塑造得有血有肉。剧作家所创设的“规定情境”,也是表演者进行二度创作的依据,表演者可以细心解读剧本,运用想象力去体验、感受角色在“规定情境”中的所作所为及所思所想。

三、规定情境对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一)影响舞台行动

戏剧表演艺术是演员通过舞台行动创作人物形象的艺术,演员需要完成角色的舞台行动,以“心理”为依据,通过“语言”或“形体动作”进行表达。心理动作、语言动作和形体动作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行动。

舞台行动必须把握三个要素:其一,做什么,即任务;其二,为什么做,即目的和动机;其三,怎样做,即手段,这些都与规定情境有关。规定情境直接影响人物的行动,在进行角色塑造时,表演者要考虑并掌握每个角色的身份地位、生活习惯、性格爱好、行为逻辑、职业、生活环境,采取不同的表演方式,且不能脱离戏剧表演所规定的情境。在进行人物形象塑造时,角色不仅仅受到特定情境的限制,还受到剧情的影响。当剧本中出现新的事件、事实、矛盾冲突以及人物关系的变化时,就会导致规定情境出现新的变化,使角色的行动、心理活动、欲望、动机也随之发生变化。人物行动会随着规定情境的发展而发展,随着规定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话剧《雷雨》中,周家长子周萍自小生活在缺少母爱的环境中,他的继母繁漪嫁入周家时,年纪与周萍相仿。繁漪在周朴园处不仅没得到爱意,反而受到了约束和控制,就这样,周萍和繁漪走到了一起。周萍长大后,意识到他所做的事情是一种罪恶,他对不起他的父亲,对不起他的弟弟,更对不起繁漪,所以他想逃避,断了与繁漪的情感。此时周萍与繁漪的人物关系是复杂且变化的,从一开始的母子关系到情人关系,再到后来周萍选择分手,繁漪想挽留他的一系列行动等,都离不开“规定情境”的变化。二人的行动,根据剧中事件、事实以及人物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由此可见,规定情境对舞台行动具有重要影响,规定情境是演员进行舞台行动的基础和前提,舞台行动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规定情境。

(二)引导演员进行二度创作

从表演者创作的角度看,规定情境是一种艺术的虚构,不是生活情境的客观存在,需要表演者进行二度创作,使观众相信且认可。表演者也需要展开想象、联想等心理因素,感受剧本中所提供的规定情境,在表演时、在行动中,要找到准确、鲜明、生动的适应,将艺术的虚构展现在观众面前。表演者要以剧本为基础,不断充实、完善角色行为,丰富规定情境。例如,美国百老汇名剧《蝴蝶是自由的》,该剧主要讲述了一个长期在母亲呵护下成长的失明青年Don,为了逃避家庭的束缚而毅然决然离家出走、体验生活。主人公Don在追求自由生活的过程中,邂逅了对爱情缺乏信心却生性开朗活泼的邻居Jill,二人很快坠入爱河。直到Don的母亲来访,母亲试图拆散二人,在此期间,少女对男子的爱恋与母亲对儿子的溺爱都受到了挑战,突出了两代人的矛盾与冲突。Don是一个先天失明的男孩,与母亲约法三章后搬出来自己独立生活,这是剧中的一个基本“规定情境”。话剧一开场,主人公Don和母亲打电话,Don的母亲关心儿子住得好不好,要来看望他,但Don拒绝了她。此时母子二人虽没有具体台词,但要求表演者在表演时,需要以剧本为基础,充分发挥想象力,展开丰富联想,想象角色与其他角色的人物关系、所作所为、生活环境、爱好兴趣等,进而丰富剧中的规定情境,刺激表演者的创作欲望,对角色进行二度创作。只有这样,演员才能准确、有机地采取行动,进而进行人物形象塑造。

(三)运用规定情境塑造人物

在表演时,表演者的行动以及人物形象塑造是否准确,不仅离不开对角色行动的把握,更离不开人物行动所处的规定情境。例如,表演者在塑造话剧《日出》中张乔治这一角色时,需要准确分析角色的生活习惯、身份职业、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以及个人的行为逻辑和心理依据,包括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张乔治,三十一岁,留洋回国人士,生长在富裕的家庭,在中国读完初中之后,便前往美国圣约翰大学,考取了经济学硕士、哲学博士等学位,但其实他在国外并没有真正学习,只是花钱买了头衔,本人整日混迹在国外的酒吧、舞场。在国外玩腻了之后,带着自己的“学位”和一只猎狗——Jack回国,之后,依仗着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关系以及自身圆滑的性格结交了不少“上层人士”,甚至做起官来。在创作时,表演者要以剧中规定情境为创作基础,不仅需要把握人物的外部形象塑造以及内心所思所想,给人物“立像”,也要加以自身的生活积累,激发创作欲望,塑造人物应有的外部基调和内心基调。同时,合理安排角色在剧中的行动和生活,丰富人物形象创作。

此外,表演者表演的好坏有时取决于规定情境。通过尖锐和深化规定情境,能使表演者找准人物基调,找到表演中正确的节奏。在表演时,表演者的表演节奏常常不准确,究其原因在于表演者忽略了规定情境的塑造,因而无法产生动人的表演。表演者只有对内外部规定情境有了深刻地理解和感受,才能创作出真实走心的角色。相信和进入规定情境是表演者进行表演的前提,表演者在舞台上的一举一动,都受到规定情境的影响和制约。

由此可见,在戏剧表演中,规定情境首先体现在编剧在剧本中的舞台提示和台词中,在导演的二度创作中,可以对其进行丰富和修改,要想追求更贴近生活、更生动、更真实的表演,就需要将表演者自身带入规定情境,如通过对内部规定情境和外部规定情境的分析和理解,想象人物的服裝、化妆、手持道具以及典型性动作,丰富人物外部形象并感受角色的内心活动,找准角色的行动依据,进行人物塑造。在演出过程中,表演者要置身于角色所处的规定情境中,“带戏上场”,不论处于台前幕后,都要通过人物行动及所处的规定情境去丰富角色,了解人物心理,找出人物的行动路线和最高任务。表演者需要在规定情境中,捕捉表演细节和动作。在表演时,根据事件和动作的发展,以及规定情境的改变,不断对自身的表演进行调整,让表演符合规定情境的要求,进而完成角色形象的塑造。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规定情境”这一表导演元素进行准确分析、理解和感知,是每个表演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人物形象塑造,首先需要建立在“规定情境”与人物行动的前提下,“规定情境”影响舞台行动,而舞台行动也离不开“规定情境”,演员要在“规定情境”中表演、行动。在表演时,通过“规定情境”来刺激表演者的创作欲望,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和呈现,并通过“规定情境”实现真实走心的表演,进而塑造出典型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谭霈生.论戏剧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5.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279.

[3]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2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73.

[4]门庆宝,李环宇.情境意识在演员培养中的养成研究[J].艺术教育,2023(09):151-154.

[5]赵晨光.浅谈规定情境对于塑造人物的重要性[J].戏剧之家,2019(33):7-9.

(作者简介:胡清程,男,硕士研究生在读,吉林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戏剧;赵天怡,女,硕士研究生在读,辽宁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戏剧)

(责任编辑 程淼)

猜你喜欢
表演者舞台创作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一墙之隔》创作谈
妙猜两数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
论表演者权体系*
聪明的表演者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