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元素运用于民族声乐艺术的探讨

2024-03-15 04:47任丹
当代音乐 2024年2期
关键词:应用策略

任丹

[关键词]传统戏曲元素;民族声乐艺术;应用策略

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民族声乐艺术一直与我国的多种音乐元素之间存在较大的联系,将传统戏曲元素应用于民族声乐艺术能实现民族声乐和传统戏曲的共同进步。我国的传统戏曲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如汉乐府、宋说唱、散曲、戏曲、杂剧、民歌等都是传统戏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也需要不断创新。民族声乐的演绎内容涵盖了生活、民族风俗、人文风情等,是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当前社会文化的发展正处在多元融合的阶段,传统戏曲与民族声乐之间存在一定的共性,传统戏曲中的声乐内容和演绎方式对我国的民族声乐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将传统戏曲元素应用于民族声乐艺术能有效推动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和进步。

一、民族声乐艺术与传统戏曲概述

(一)民族声乐艺术

民族声乐艺术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通过音乐演唱艺术的演绎,将民族传统文化融人优秀的音乐文化,能够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民族声乐艺术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语言表达、艺术审美、艺术演唱。在语言表达方面,民族声乐选择特殊的语言艺术和手段表达音乐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在艺术审美方面,民族声乐以多种表演形式(如戏曲、曲艺、民歌等)进行表演,具有良好的表现特征:在演唱形式上,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具有鲜明的音乐特色,其演唱方式和演唱技巧都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也就是说,民族声乐实质上是一系列具有独特民族特征的声乐作品及其艺术表现形式。我国的民族声乐具有独特的内涵,目前已经形成系统的表现方式,在我国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

(二)传统戏曲艺术概述

我国的戏曲艺术正式形成于唐朝时期,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在发展过程中汲取了我国丰富的民族艺术元素,如武术、杂技、民歌、诗词、琴曲等,是我国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的戏曲艺术当前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包含京剧、川剧、豫剧、昆曲等多方面的内容。当前我国戏曲艺术中包含了大量的表现形式,如唱、念、做、打、舞、乐等,同时戏曲中的剧本情节、文辞等都具有经典意义,受到我国人民的广泛认可与喜爱,体现了大众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艺术内涵,是我国艺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各类艺术之间的有效融合,将戏曲艺术应用在民族声乐艺术,能促进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让大众感受到戏曲艺术独特的魅力。

二、民族声乐艺术和传统戏曲之间的关联性

民族声乐艺术和我国传统戏曲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首先,民族声乐艺术与传统戏曲元素之间具有同一性的文化内涵,民族声乐艺术和传统戏曲元素都属于我国宝贵的传统文化,肩负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在长期的发展中,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实现了两种文化的共同发展。例如,在民族声乐艺术的创作中有意识地融人传统戏曲元素的创作思想,体现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继承。通常来讲,我国的传统戏曲元素创作实质上是对民间文化的发掘和表现,其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传承特色,是对我国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民族声乐作品中较为间接的文化表达方式及传统戏曲元素中的传统文化素材都能够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表现要素,具有鲜明的文化表现特征和表现内涵。

其次,民族声乐艺术和傳统戏曲元素之间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主要表现在民族声乐艺术和传统戏曲元素在长期的发展中,大多依托地方素材或地方特色进行创作,体现了我国浓厚的地方特色内涵。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地区的民族声乐艺术和传统戏曲元素具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体现了对民族音乐的有效继承和发扬。比如,传统的陕北民歌中表现的民族声乐艺术和戏曲表现元素都具有鲜明的黄土高原地域特色。

最后,民族声乐艺术和传统戏曲元素之间在艺术风格上具有一定的共性。如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和传统戏曲元素在演唱中通常采用真声穿插假声的混声表达方式,强调声乐艺术或传统戏曲的韵律感,讲究演唱音色的清亮、强弱、吐字等,要求演唱者具备良好的声音特征以及开阔的音域等,方可实现对音乐的灵活表达。

三、传统戏曲元素在民族声乐艺术中的应用方向

(一)传统戏曲写意美应用于民族声乐艺术

戏曲的舞台表现往往以简单的形式搭建表现背景。通常采用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道具,如桌子或椅子等,结合布城等布景方式,借助简单的戏曲道具(如旗帜、扇子等)来表达环境和内容。比如,在戏曲舞台中,桌子外的椅子用于代表闺房场景;桌子内的椅子代表宫廷;上椅子及下桌子等组合代表平台:将桌子和椅子通过一定的规律进行展现,可以代表相关的塔、山等风景形象。此外,在幕戏方面,传统戏曲中不同的幕戏也代表着不同的戏曲含义,体现戏曲中一定的程序或假设。幕戏背景的排列可以分为公式美学和假设美学两种形式。其中,公式美学设置戏曲幕戏排列中铺底排列、组合排列、演员地位、阵营服装等具有一定的规律:假设美学则是指在戏曲排列中主要追求写意的风格,而不是真实的美学原则。戏曲舞蹈的美除了表现形式和假设表现,还应该与演员表演进行高度的结合,舞台中央的一系列道具,如桌子、椅子、旗帜等,都与表演者的表现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尽管这种舞台表演的形式与民族声乐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演员在演唱中的表现主要通过相应的戏曲元素对民族声乐进行探索,利用戏曲舞台表现方式对角色声音、语言、身体表达等进行优化。进行民族声乐的排练时,也应该利用戏曲元素对民族声乐艺术进行处理,将戏曲的写意手法应用在歌手的声乐表演动作和语言中,不断挖掘传统戏曲中的民族文化元素,汲取戏曲中的公式美学和假设美学等特征,不断探索民族文化中的内涵和元素,适当将其应用在民族声乐演唱舞台的布局和呈现方式中,实现民族声乐表现的创新。

将戏曲元素融入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是当前文化发展背景下民族声乐的重要表现形式。要求演唱者在演唱中明确自身的理念以及需要呈现的艺术内涵,与各个艺术门类之间保持良好的交流,将戏曲元素有效融人民族声乐创作。这种在民族声乐演唱中融人中国传统戏曲元素的方式,有利于提高演唱者的舞台艺术创作水平,发扬中国传统的戏曲美学,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值得注意的是,演唱者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将戏曲元素融人民族声乐,并不是单纯将戏曲元素照搬至民族声乐演唱舞台,而是要充分研究并有效利用民族声乐舞台,明确其中优秀的戏曲元素表现形式以及戏曲内涵,实现民族声乐艺术和戏曲文化元素之间的理想融合,促进传统戏曲美学不断发展。

(二)传统戏曲表现手法在民族声乐艺术中的应用

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具有鲜明的特征和独特的审美情趣。通常来讲,我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为板式,也就是板眼的表现形式。这一表现形式主要分为强拍和弱拍两种方式,以不同的节拍、韵律、速度等进行演绎能展现出不同的艺术表现价值。戏曲中的板式组合方式具有多样性。不同的演绎节拍、旋律、速度的组合形式能演绎出不同风格的戏曲内容,目前较为常见的板式表现组合有一板眼、三板眼、无板眼、散板、板式等,通过对其节奏或节拍进行转换,能实现不同的音乐表现效果。通常来讲,戏曲中的一板眼和三板眼的表现节奏和表现速度较慢,节奏舒缓、旋律简单,主要用于戏曲中的情感表达;无板眼的演绎速度快、演绎中相应节奏的变化快,主要用于表达思想情感的变化;散板是指节奏规则性不强的自由节拍,用紧拉慢唱和字少腔长的方式来表达戏剧的冲突性。

此类表现手法都是民族声乐中能被借鉴的表现元素,能以传统戏曲艺术独特的节奏表现形式,表现出独特的民族声乐艺术表现效果。在借鉴传统艺术表现形式之前,首先应该对板眼式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全面清晰的了解。当前,大量的民族声乐艺术作曲家将传统戏曲元素与民族声乐作品创作相融合,达到了较为理想的艺术创作效果。例如王志信的《兰花花》《孟姜女》《木兰从军》等作品,《兰花花》作品中的第二段就成功借鉴了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内容,采用戏曲板腔结构作为垛板,在演唱中逐渐加快演唱节奏和演唱速度,体现了人物的形象和情感变化,有效表现出民族声乐作品的节奏感和层次感。除此之外,乐曲的第四部分还采用了板腔戏曲结构的摇板形式。通过紧拉慢唱的方式推动民族声乐作品的剧情,深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實现剧情和演唱节奏之间相呼应的模式,使人物的心情与音乐表现节奏之间的联系性更加密切,更易激发观众的共鸣心理。再如,《木兰从军》中第79至84小节也借鉴了京剧的紧拉慢唱形式来表现音乐的紧张性.如谱例1。

(三)传统戏曲唱腔在民族声乐艺术中的应用

传统戏曲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发展背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传统戏曲艺术中最具鲜明的特征为独特的唱腔技法。戏曲中的唱腔是指音乐中的人声演唱曲调,和地方戏不同的是,戏曲音乐的唱腔具有地域性和剧种方面的差异。作为戏曲演唱的关键内容,唱腔能全面展示戏曲艺术中的风格、思想、韵味等,是表达戏剧中个人思想感情、推动戏曲发展的关键。将戏曲唱腔应用在民族声乐作品中,还能有效突出歌曲中的人物形象,展示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韵味,进一步提高作品的表现效果,提升作品的艺术高度。

一般来讲,将戏曲唱腔应用于民族声乐作品可以从唱腔素材和唱腔形式两个方面进行。

首先,在唱腔素材方面。不同地域的戏曲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对当地文化和艺术进行凝练后都会形成富有地域代表性的戏曲种类,不同的戏曲种类都有独特的唱腔风格,比如:昆曲唱腔的主要特征是轻音若丝、收音纯细,唱腔整体风格表现出婉转、悠扬、清新、华丽的特征,十分重视演唱中对节奏、速度及力度的把控;秦腔唱腔基于当地的历史和生活背景,更加重视对唱法、力度、节奏等的演绎,其唱腔的表现形式为直起直落、深厚深沉,曲调表现为高亢明亮,情感慷慨激昂。

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秦腔的唱腔分为欢快音和悲苦音两种类型,欢快音具有细腻轻快的特征,悲苦音主要是悲壮、凄凉、婉转的特征:豫剧的唱腔为铿锵大气、抑扬顿挫,曲调风格大多为豪迈、热烈、刚劲等风格,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有效体现戏曲中的人物思想及情感状态等,是传统戏曲中重要的唱腔素材,有效实现民族声乐的创新。

在唱腔形式方面,主要体现为对润腔的应用。润腔是指对声腔的加工和修饰,一般分为高腔、昆腔、梆子腔、皮黄腔四种,此类声腔在高音、力度、节奏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风格。在进行演唱时,演唱者可以结合不同风格的演唱和润腔方式,对民族声乐作品中唱音、形式等进行再次加工,展示出戏曲唱腔中的特色民族魅力。此外,润腔包含有哭腔、滑腔、拖腔、甩腔等艺术形式,通过对此类艺术形式的灵活应用,能进一步强化民族声乐作品中的表现力,如民族声乐作品《江河水》《孟姜女》中就蕴含了丰富的哭腔唱腔。王志信的《孟姜女》第24至27小节采用了哭腔的表现形式,清晰地表现出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思想情感,展示出人物强大的魅力,增强作品的表现张力,进而引发观众强烈的共鸣。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变化及我国文化的发展,民族声乐艺术的创新已经成为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重要前提。不同地区的民族声乐艺术和传统戏曲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民族声乐艺术中应用传统戏曲元素有利于提高民族声乐艺术的影响力。重视将传统戏曲元素融人民族声乐艺术,借鉴传统戏曲元素中的腔调、艺术表演形式和声调特征,是民族声乐艺术在当前艺术背景下的重要创新。

猜你喜欢
应用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多媒体的策略
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浅析微课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研究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探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试论网络时代背景下加强企业党建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