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偶像:是“顶流”还是“泡沫” ?

2024-03-15 05:06刘雪云
中国报道 2024年3期
关键词:顶流真人偶像

刘雪云

2023年12月29日,虚拟偶像女团A-SOUL在广州举办线下专场巡演。图源/@A-SOUL Ofhcial

近期,一系列播放量高达百万的虚拟偶像PLAVE“穿模”的视频风靡网络,“虚拟偶像永不塌房但会穿模”成为一时的流行语,虚拟偶像由此再度受到大众的关注。近年来,随着“元宇宙”概念的火热,虚拟偶像开始进入流行文化,通过虚拟数字技术打造的二次元虚拟人,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洛天依、A-SOUL、柳夜熙等相继“出道”,虚拟偶像的商业价值也水涨船高。虚拟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中国的虚拟偶像产业发展如何?

带动产业市场规模

“我是在一次‘穿模合集视频中刷到了他们,发现原来虚拟偶像还能这么有趣,就慢慢去接触了解,后来发现他们的歌曲作品也很不错,于是决定喜欢他们了。”18岁的小推(网络昵称)是一名刚刚“入坑”的大学生,谈起喜欢虚拟偶像,小推表示这还是头一次。

“穿模”原指一些3D游戏中,人物与物体之间发生相互碰撞导致互相穿透叠加的现象。

PLAVE是K-POP的首个虚拟男团,背后由真人实际参与来进行动态捕捉,采用3D模组技术,因区别于传统二次元偶像模式,在同粉丝进行互动时虽以Live2D的形式呈现,但主要还是根据真人进行动态捕捉,因动捕技术而造成的“穿模”事故反而成为其迅速出圈的亮点。

近些年AI、AR、VR、3D动作捕捉和全息影像等技术的进步,虚实之间形成了一条全新的分界线。而今介于虚拟和现实之间的“2.5次元”虚拟偶像,进入以产业主导、动捕技术逐渐完善的阶段。

虚拟偶像并非新生事物或概念,其诞生可以追溯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同时虚拟偶像与二次元ACGN(动画、漫画、游戏、小说)文化联系紧密,目前的虚拟偶像行业发展因植根于二次元文化与偶像文化,其产业的价值变现仍依赖于传统偶像产业。产业链上游为偶像打造,主要包括一站式企业、运营企业、技术企业等,同时还包括个人画师与个人建模师等;中游则为内容投放,包括视频平台、社交网络等;下游则为衍生变现,有商业品牌、实体周边、演出平台与虚拟周边等。

2020年底,乐华娱乐和字节跳动旗下子公司朝夕光年合作推出的虚拟偶像女团A-SOUL是国产虚拟偶像代表之一,光虚拟成员一人的月收入曾高达200万元,上线一年的周边销量曾超10万件,年销售额达百万至千万元。除此之外,她们与肯德基等多个品牌合作,给所属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收益。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虚拟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分别为1866.1亿元和120.8亿元,预计2025年分别达到6402.7亿元和480.6亿元,呈现强劲的增长态势。

除了传统的为企业主提供广告代言、音乐发行和演唱会等收入来源,虚拟偶像还通过直播带货、游戏陪玩等方式,实现了多元化的变现。虚拟偶像粉丝们通过购买虚拟偶像的周边产品、参加线下活动等方式,为虚拟偶像贡献了大量的收入。

“虽然他们都是虚拟的形式,但经常会有演唱会、直播,我常在B站刷虚拟偶像的演出,也会花钱购买他们的专辑小卡,一起的同伴还会参加虚拟偶像的线下演唱会。”小推表示。

关键的“中之人”

虚拟偶像的核心价值是提供类“人”服务与体验。华泰证券在2023年发布的《虚拟数字人行业报告》中提到,从交互能力和拟人化视觉风格两方面可以将虚拟人分为交互型与非交互型;二次元型、超写实型和数字孪生型。

虚拟偶像的“中之人”(来自日语“中の人”,直译为“里面的人”或者“背后的人”,主要指操纵虚拟主播进行直播的人)便是交互型真人驱动虚拟人的一种类型,它是随着技术变化产生的一个新业态,使得二次元角色有了一种可以和观众直接互动的状态。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传播学教授刘胜枝的相关研究认为,赢得粉丝的并不是先进的技术及其二次元外形带来的虚幻感,而是虚拟偶像的才艺和带给粉丝们的情绪价值。“中之人”在这其中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19年11月2日,日本动漫虚拟偶像初音未来中国巡演在上海1862时尚艺术中心举行,粉丝在巡演现场。

作为真人驱动虚拟偶像的核心,“中之人”让虚拟偶像“活”了起来,但同时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中之人”的隐私便是其中一点。传统虚拟偶像的商业模式中,往往“中之人”多被隐藏在幕后,而在运营的过程中,一些粉丝因“好奇”而暴露了“中之人”原本的身份,便导致虚拟偶像角色灵魂被破坏,其变现价值也因此大打折扣。

虽然部分受访者认为自己会将“中之人”和虚拟偶像区分开,暴露“中之人”的行为也是被强烈抵制的,但也有一部分受访者表示“中之人”的本身情况确实会影响他们对于虚拟偶像的感受。

从事虚拟偶像业务的相关公司在“中之人”的选择上也更多了一些谨慎。乐华娱乐在近期的官方微博中发布了“中之人”的招募信息,其中招募要求需要提供包括个人素颜视频、个人才艺表演等。

成本的投入与回收之间的矛盾也体现在“中之人”的劳动纠纷上。投资方希望最大限度发挥虚拟偶像的价值,却需要在技术之外投入更多的成本,而消费者受众买单的不仅是“皮”还是“心”。

靠AI还是靠“身份”?

当真人驱动出现阻碍,技术成为弥补缺陷和降低成本的重要工具。AI驱动型的虚拟数字人开始成为各大公司与平台把握的方向。头豹研究院《2023年中国AI驱动虚拟数字人行业词条报告》显示,2020年至今已经进入深度学习模型向多模态发展带来的“AI+虚拟数字人”的多模态高速发展新阶段。

按照是否有IP影响力,虚拟数字人一般分为身份型虚拟数字人和服务型虚拟数字人,身份型虚拟数字人主要通过制定个性化IP吸引流量。以虚拟偶像、虚拟IP为代表的身份型虚拟数字人的商业模式是设计定制个性化身份IP吸引流量变现,当前以真人驱动(中之人)型为主。

服务型虚拟数字人则通过提供定制化服务,直接变现。服务型虚拟数字人旨在代替真人服务以降低服务业人力成本。大量的虚拟数字人被应用到现实的平台服务上,各大电商也聚集了大量的虚拟人主播,点进相应的直播间便可发现主播有时为虚拟人。

华泰证券在2023年发布的《虚拟数字人行业报告》中分析,未来虚拟数字人的发展趋势将集中在3个主要方面,即驱动方式迭代、底层架构转变、成本转变。报告认为虚拟偶像将从真人驱动向AI驱动转变,底层架构则向工具化与系统化迈进,同时降低人力和开发运营成本,降低对人力的依赖。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刘茜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当下虚拟偶像发展可能正逐渐淘汰“中之人”,向另一种意义的“数字人”发展。但这种纯技术型的数字人也有它自身的局限,当平台将数字人应用于商业营销时,它与产品的适配程度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它本质是一种算法,其实并不能真正去感受到人的感知”。

当前许多虚拟偶像以技术为核心卖点,在外形、声音、动作等方面不断精进完善。技术水平作为虚拟偶像的核心价值之一,确实能够拓宽虚拟偶像的能力边界,但虚拟偶像的另一大核心“偶像”价值不完全依赖于技术。

美国数字文化专家杰米·科恩认为,去了解虚拟偶像为何产生、如何运作以及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这些对于形成虚拟偶像的产业链和消费文化至关重要。“对于这种深层次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多人觉得我们其实应该可以再冷静一下,不应该过快地去推进,盲目应用。”劉茜表示。

猜你喜欢
顶流真人偶像
2023互联网顶流图鉴
冬奥“顶流”冰墩墩抢疯了!南通生产商:初八开工补货
冲击顶流
航天主题成“顶流” 玩具和婴童品牌这样“搭快车”有卖点
James Legge’s Translating Chinese Classics into English:An Examination of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and his Multidimensional Adaptive Selection
偶像报
Imaginations and Reimaginations of National Origin—A Case Study of the Two Times that the Gaxian Cave was Discovered
传播真相 追求真理 涵育真人——我的高中历史教育之梦
我的偶像
COCO×读者 真人亲身拍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