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 世界年

2024-03-16 16:12胡志杰
中国新时代 2024年3期
关键词:守岁文化

胡志杰

“春节是中华文化中最古老、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万家团圆、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包饺子、蒸年糕,打灯笼、放鞭炮。”春节,又称“过年”“过大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具仪式感的传统佳节,是集祈福禳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忙碌了一年,一家人一起吃年夜饭,一起守岁,享受的是天伦之乐、生活之美。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

对于中国人来说,春节不仅代表着团圆、亲情、和谐和幸福,更是代表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国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性和独特的传承性。而如今,“中国年”已升级为“世界年”。

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在中国的龙年来临之际,“中国年”升级为“世界年”。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戴兵在联大决议通过后表示,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不仅是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日子,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许多国家和地区把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1/5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

决议的通过,将赋予这一传统佳节更多世界性,推动春节丰富文化内涵的广泛传播,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所说,春节是中华文化中最古老、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万家团圆、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春节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欢乐过新年,烟花灿九天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鞭炮声响起,一串大集上的糖葫芦、一身过年才能穿的新衣服、一顿忙活了一整天的手工年夜饭……空气中立刻渲染起节日的喜庆。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是亲人团聚的日子,是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柱,也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在这个节日里,家家户户都团圆,门前换上崭新的对联,人们穿上新衣服,说着吉祥话,都在庆贺着新年的到来,大街小巷都充斥着浓郁的“烟火气”。新故相推、万象更新,这种繁华与热闹从腊八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对来年的美好期盼也贯穿在“过个好年”中。

过年的仪式感是中国人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文化智慧,从古至今,春节一直都在浓厚的仪式感中延续。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中写道:“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在我的家乡,‘大年三十的除夕和‘正月初一的春节,是过年气氛最浓厚的两天。清早,喜气洋洋的红最先映入眼帘,换上大红色的新衣裳,门口挂上红彤彤的灯笼,父亲搭上梯子,在大门的高墙外,贴上一副精心挑选的、寓意祥和的红色春联,往各个屋里贴‘福字,在客厅里挂上新的年画。最重要的,就是准备年夜饭了。但在此之前,爷爷和父亲会拿一只公鸡去山上祭拜祖先。吃饭之前,要先放鞭炮。饭桌上,晚辈要端起酒杯向长辈碰杯敬酒,并送上一句祝福,表示敬意。这时,长辈会掏出一个红包,回祝晚辈学业有成或工作顺利……”有南方网友如是描述他记忆中的过年仪式感,“这一天,所有的灯都要亮一整晚。外面也是热闹极了!绚烂多彩的烟花,似乎也在争奇斗艳。天空在烟花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美丽动人,随着此起彼伏的烟花爆竹声,在夜晚形成了一道迷人的风景线。爆竹声中一岁除,千家万户过新年!”

“那会儿都是大家庭,家里人多,叔叔姑姑都在一块儿筹备、庆祝春节,很热闹。”书法家何大齐如是描述小时候过春节的热闹场景,“对于小孩儿来说,过春节是一年中最开心的事。首先因为春节的时候,有很多平常吃不到的东西能在这天吃到。其次就是长辈会给压岁钱,有压岁钱就可以逛厂甸买自己喜欢的玩意儿。这些玩意儿平常也买不着,比如空竹、风筝、氢气球、噗噗噔儿、琉璃喇叭等等,男孩还喜欢买假面具吓唬人。”

身为炎黄子孙,不管身在何方,多忙多累,有钱没钱,每当春节来临,离家在外的游子都会无惧风霜雨雪相阻,不怕千峰万壑相隔,一心一意向着团圆进发,回家过年。作家阎连科在《过年的母亲》中回忆:“每遇了过年,就念着回家。急慌慌写一封家信,告母親说,我要回家过年,仿佛超常的喜事。母亲这时候,便拿着那信,去找人念了,回来路上,逢人就说,连科要回来过年了,仿佛超常的喜事。接着,过年的计划全都变了,肉要多割些,馍要多蒸些,扁食的馅儿要多剁些。”

“中华民族历来重真情、尚大义。‘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句‘回家过年,牵动着亿万中国人最温馨的情愫。万家团圆、共享天伦,走亲访友、共祝美好,贯穿其中的就是浓浓的亲情、友情、爱情、同志之情。”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

在春节升腾的烟花璀璨中,贴上一副副红彤彤的透着喜庆和热烈的春联,眼里便是满当当的吉祥和如意,内心充满了来年大干一场的希冀与勇气。大年三十,在彻夜通明的人间烟火中,一桌桌热气腾腾的年夜饭最抚凡人心。

年夜饭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一顿饭,不仅要好看好吃,还要有个吉祥的寓意,为新的一年讨个好彩头。中国人的日常衣食住行、语言文字很多都与吉祥文化有关,春节尤其如此。“(年夜饭的)这些菜还都有讲究,平时也不会随随便便去做,比如四喜丸子,象征着‘福禄寿喜;红烧鲤鱼寓意‘年年有余;砂锅炖鸡,‘鸡与‘吉同音,也象征‘吉庆之意……它们不光是好吃,还有吉祥的寓意、有寄托。”何大齐说。

“有了猪肉,除夕夜的肉馅饺子就有了主心骨。”“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迟子建在《关于年货的记忆》中说,“可光有肉还不行,那夜的餐桌上,还必须有鸡,有鱼,有豆腐,有苹果,有芹菜和葱。鸡是‘吉利;鱼是‘富余,豆腐是‘福气,苹果是‘平安,芹菜是‘勤劳,葱则是‘聪明,这些一样都不能少!过年不能吃酸菜,说是‘辛酸,白菜也不能碰,说是‘白干。”

95后郎朗说:“印象最深的,是家里每年都要烙‘翻身饼,这种饼在煎锅里要不停地翻动,最后还要用扎成一束的筷子戳上红色的小花——这一般是我的工作。奶奶说吃了‘翻身饼,霉运就跑了,人也会时来运转。我对这种说法深信不疑,每一朵小红花都印得格外认真。”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对于中国人来说,回家过年意味着红彤彤的窗花、喜艳艳的对联、热腾腾的团圆饭、乐融融的全家福,以及一个团圆年。因此,在短短40天左右的春运里,有3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相當于世界3/8的人口集体出行一次、全国人民进行两次大迁移,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所指出的:“春节是万家团圆、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分。游子归家,亲人团聚,朋友相会,表达亲情,畅叙友情,抒发乡情,其乐融融,喜气洋洋。”

春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是中华民族团圆和谐的象征,无论人们身在何处,都会在这个时刻尽力回家与亲人团聚。这种对家的眷恋和对亲情的珍视,是春节文化中最为动人的部分。它让人们明白,无论世界如何变化,家永远是最温暖的港湾。

春节之于中国人,便是如此重要且独特的存在。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关于春节的由来,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关于“年兽”的传说,讲述了年兽的恐怖和人们在除夕夜如何用各种方式对抗年兽的故事。传说终归是传说,事实上,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早期人类的原始信仰与自然崇拜,由上古时代岁首祈福祭祀演变而来。

上古时期,人们没有历法统计时间,只知道昼夜轮回和四季的交替,但却不明白这背后真正的原因。相传到了五帝时期,黄帝根据天地运行的规律,确定了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当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东方的时候,天气会由寒转暖,天下皆春;当斗柄指向南方时,天气会逐渐炎热,天下皆夏;当斗柄指向西方时,植物会慢慢枯萎,天下皆秋;当斗柄指向北方时,天气又会慢慢寒冷,天下皆冬,至此四季开始分明。

黄帝由此得到启发,划分出十二月,之后结合天干地支将昼夜细分用以纪日,每个干支为一年,天干地支六十为一个轮回,是为一甲子。自此历法大成,命名为黄帝历,因其兼顾了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所以也称阴阳历法,时间从此开始可以被测量。

舜继位之后,人们觉得历法越来越重要,便开创了历法计时大典,以一个历法轮回为一载,并在每一载的第一日带领人民祭天地、众神、祖先,感谢恩德的同时,又寓意着辞旧迎新,久而久之便成为辞旧迎新之节。

事实上,在岁月的变更中,辞旧迎新之节也历经了数次变化。夏代将一个轮回由“载”改名为“岁”,商代又将“岁”改为“祀”,周代又将“祀”改为“年”。“年”的概念,最初的含义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解字·禾部》中说:“年,谷熟也”。甲骨文中的年字,取自“禾”(代表谷物)和“人”字的结合,表示农人载谷而归。辞旧迎新之节改名为“年”,在此时的含义便是谷物的“一岁一枯荣”。

自辞旧迎新之节改名为年节,祈年便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在年节期间享用人间香火,人们借此祈盼诸神的关照。商周时期,上至宫廷下至民间,除夕之夜都要举行驱邪逐疫仪式,庆祝丰收、祭祀祖先和求神降福,期望保佑一年的祥和平安。

信奉自然神灵的古人认为丰收是神的恩赐,要举行祭祀活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种祭祀一年举行一次,具有很强的周期性,过年就是增岁。同时,年节还成了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大日子。

先秦时,一年的第一天,即夏历正月初一俗称“元日”,后来也被称为元旦。《尚书·舜典》载:“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这里的“月正元日”就是正月初一。

在古代,因历法不同,“元日”的日期并不固定,若按夏历统一换算的话,夏代的“元日”定在夏历正月初一,商代的“元日”是夏历十二月初一,周代的“元日”则是夏历十一月初一。

因为“元日”是一年、一月之始,所以古人很重视。在周代,元日这一天,宫廷有祭祀、宴饮之仪,民间也有喝春酒之俗,但并非是一个明确的节日。直至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确定以夏历正月为岁首,夏历正月初一为元日,此后至今未变。元日节俗也在此时形成并固定下来。

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纪年,于是便把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1970年以后,夏历改称为农历,也就是阴阳合历。

在汉代,元日这一天,虽然没有火药制作的爆竹,但人们也会在堂阶前用火烤竹节使其发出“噼噼啪啪”的巨大声响,谓之爆竹。元日朝会也形成于汉代。东汉都城的元日,文武百官在天亮前就得入宫给皇帝贺年,皇帝也兴致勃勃地到德阳殿接受朝贺。东汉初年,群臣朝贺离开时,皇帝还要给群臣送一块玉璧。后来,朝贺礼仪越来越隆重,皇帝不光要赏赐东西,还要赏赐酒食以及让人表演节目。

到了魏晋时期,出现了关于除夕守岁习俗的文字记载。晋代周处写的《风土记》在说到蜀地年俗时说,年末人家相互馈送年节礼物,称为“馈岁”;相互宴请称为“别岁”;除夕通宵不眠,称为“守岁”。

但这时守岁似乎还是地方性的年俗,隋唐之后,守岁成为全国的共同年俗。唐代有不少咏唱守岁的诗篇,杜甫《杜位宅守岁》诗云:“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唐太宗也有《守岁》诗:“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这种欢乐度岁的场面在宋代依然延续,苏轼《守岁》说:“儿童强不睡,相守夜喧哗。”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除夕》中记载当时的都城开封:“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唐代时,人们除了登门拜年之外,还发明了一种“拜年帖”,当时这种“拜年帖”被称为“飞帖”。街头巷尾也会举行灯笼游行,各种热闹的庙会和民间舞龙舞狮表演也是不可或缺的活动。在除夕之夜,皇帝会亲自主持祭天仪式,祈求丰收和国泰民安。此外,宫廷中还会举行盛大的宴会,邀请文武百官一同庆祝新年。

宋代时民间便开始使用纸筒和麻茎裹住火药编成串,除夕春节放爆竹的习俗逐渐盛行。到了明代,接灶神、贴门神、除夕守岁、十五赏灯会等习俗开始盛行。清代时期就更加重视过年了,皇帝开始写福字下赐群臣,过年要一直延续至元宵佳节才算结束,猜灯谜成为当时十分流行的取乐方式。

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述:“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遏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大約从清代起,拜年又增加了“团拜”的形式。清代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历经朝代发展,年文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结构和文化体系。到了明清时期,在大年夜,吃年夜饭、守岁和给晚辈压岁钱的三大习俗已经非常完善,尽管各地的形式和内容略有差异,但内涵一致,都是为了讨个吉利。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春节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中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年文化”。年文化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不仅体现在时间的划分上,还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和民俗风情。

年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包括腊八粥、小年的祭灶、除夕的团圆饭、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狮等多种习俗。这些习俗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祝福,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在农业生产基础上形成的独特文化观念和社会秩序。

春节虽然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春节的活动却并不只正月初一这一天。“过了腊八就是年”,春节往往始于一碗腊八粥,止于正月十九的燕九节,甚至二月二龙抬头都在年文化的范畴。春节的传统习俗是一层又一层叠加起来的系列活动,细致而繁琐,每一件看起来又都充满了仪式感: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对联;三十晚上熬一宿;正月初一上街扭一扭……

年文化融合了中国各地的习俗,同时保持了整体的鲜明特色。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节日,还包含了丰富多样的民俗活动和精神信仰,是鲜活的、整体的。但年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又具有其独立性。例如腊八那天要喝腊八粥,单独来看,又是一个完整的“腊八文化”。

年文化还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特点。例如“小年”,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也已形成了各地独特的小年文化,有些地方小年过得比大年还隆重、热闹。在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在北方地区,南宋之前都是政治中心,所以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在南方,历史上一直远离政治中心,所以小年多为腊月二十四;而鄱阳湖等沿湖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

小年也称谢灶节、祭灶节、灶王节,民间也称为“小岁”“小年夜”,小年则是相对于除夕的大年而言的。过小年除了要放鞭炮以外,最主要的活动就是祭灶神,“二十三,糖瓜粘”说的就是祭灶活动。在我国,祭灶是一项影响较大、波及范围较广的风俗习惯。

在古代,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灶神的神龛。相传小年是灶王爷的生日,也是他返回天宫述职的日子。祭灶时要陈设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糖瓜既甜又粘,取意灶王爷顾了吃,顾不了说话,上天后嘴被糖瓜粘住,免生是非。晋代周处的《风土记》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宋代范成大所作的《祭灶诗》也有言:“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小年通常被视为忙年的开始,意味着人们要开始扫尘、祭灶、备年货等,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达了人们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每逢春节来临,过完小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房间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二十四,扫房子”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事实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谐音被用作一种修辞手法,用以表达含蓄、委婉的意义,同时也用于避讳、祝福以及增加语言的趣味性。谐音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汉语现象,在年文化中体现得尤为显著。

年夜饭上,年年有鱼便是“年年有余”的谐音,是中国传统吉祥祈福最具代表性的语言之一,也是年夜饭上的重头戏,是年文化中最传统的吉祥符号,代表生活富足,祝愿每年都有多余的财富及食粮。

北方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再比如“柿柿如意”“苹苹安安”“碎碎平安”……

春节,这个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有着缤纷多姿的习俗讲究,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凝结着中国人的伦理情感、生命意识、审美趣味和精神诉求,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尽管年文化拥有深厚的历史传统,但它也在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例如,现代社会的春节庆祝活动中融入了更多现代化的元素,如网络直播、社交媒体互动等。

但无论是贴春联、吃年夜饭、拜年、舞狮、逛庙会等传统方式,还是城市周边短途游、非遗大集买年货、体育健身迎新春、文博场馆过大年的崭新尝试,浓郁的年味儿里总少不了沁人心脾的文化味儿。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化的发展,年文化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成了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并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影响。

千年文化绽芳华,东方智慧照四方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之中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春节犹如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流淌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仿佛一卷厚重的史书,记录着中华民族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年文化已经传播到了其他国家。据不完全统计,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有1/5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春节民俗活动已走向世界,成为全球性文化盛事,为各国人民带去了欢乐体验。如今,春节已然成为世界性节日符号。

在越南,春节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越南的法定假日,放假5个工作日,算上周末,民众可以有7天、最长9天的长假,不必调休。越南人进入腊月就会开始置办年货和祭祀用品,如食物、水果、茶点以及香烛,还要大扫除、买年画、贴春联、摆鲜花、做新衣等,为过春节做准备。花是越南春节不可或缺的元素,北方家庭一般摆桃花,南方则摆黄色梅花。在除夕夜,钟鼓齐鸣,爆竹声声,不绝于耳。

在韩国,农历正月初一是韩国新年,也叫岁首、元日,是韩国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自1989年起,韩国政府将中国农历新年(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并决定将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和初二定为法定节假日,一共3天。“祭礼和岁拜”是韩国春节的核心内容,大年初一要起大早祭祀。在房屋的正室上方,摆放着祖宗的画像,供桌上摆着各式供品,如“枣栗梨柿”“年糕片汤”等,供品的摆放也大有讲究,比较常见的有“鱼东肉西”“头东尾西”“红东白西”“生东熟西”“左饭右羹”等。韩国也有“压岁钱”的习俗,不同于中国人认为红色代表喜庆,大多数韩国人选择用白色的信封来装压岁钱。

在泰国,华侨华人众多,当地华社一直保持着过年的传统习俗。在老一辈侨胞的影响下,如今春节也是泰国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大扫除、添新衣、贴对联、置唐装、买糕点、备年饭、拜祖先,或者到唐人街以及各大年味浓郁的商场打卡、去寺庙祈福等,都是泰国人欢度春节的方式。

在新加坡,华人占总人口的75%以上,所以中华传统的春节非常热闹和喜庆。在官方的鼓勵与民间力量的推动下,春节在新加坡保留了相当传统的特征。每年的妆艺大游行是新加坡新春期间的重头戏之一,每次都吸引数以万计的居民、游客追看,巨型的花车、造型炫目的服饰、活力四射的舞蹈,满足人们追求喜庆、热闹的节庆趣味。南洋华人还用独特的方式来欢庆春节,那就是一家人欢聚一堂“捞鱼生”。“捞鱼生”是一种菜式,带有吉祥的意味,祈求来年好运,能发大财。

在巴拿马,2022年、2023年、2024年连续举办3届“欢乐春节”庆祝活动,这是以巴拿马政府名义正式倡议的全国性春节庆祝活动,由中国驻巴拿马使馆与巴拿马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和社会发展部所属的中华民族委员会等机构联合举办,包含中国曲艺表演、华人春晚、新春文化庆典、烟花庆典、中国贺岁电影节和龙舟大赛等一系列春节庆祝活动,同时还会在巴拿马全国各地举办新春文化广场庆典。

每年春节,在美国纽约,帝国大厦、世贸中心等地标性建筑会点亮中国红;在英国首都,伦敦眼被装点上春节标志性颜色——红色和金色;在一些东南亚国家,新春舞狮则是必不可少的欢庆项目……

春节文化传递出的喜庆感、包容性、互动性,以及对幸福、平安、和平等价值的高度认同,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自2010年春节开始,原文化部会同国家相关部委、各地文化团体和驻外机构在海外共同推出“欢乐春节”大型文化交流活动,目的是与各国人民共度春节、共享中华文化、共建和谐世界。

2024年“欢乐春节”在海外近100个国家和地区举办近500场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在20余个国家举办“全球彩灯点亮活动”。据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副局长石泽毅介绍,2024年“欢乐春节”于2月3日在澳门大三巴牌坊的广场上启动,向全球观众传递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2024年“欢乐春节”以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覆盖全球,包括英国特拉法加广场巡游,美国的中国新年家庭日、帝国大厦橱窗展等,在墨西哥举办龙年生肖自行车装饰大赛,配合中法文化旅游年在法国举办系列活动,在俄罗斯、埃及、贝宁等国举办“欢乐春节”文化庙会。

同时,2024年“欢乐春节”配合“你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推广活动,实现旅游推广和文化传播的有机融合,引导中国相关企业在春节期间推出更多富含文化内涵的入境旅游产品,吸引更多外国游客春节期间到访中国,与中国人民共同体验中华春节文化的魅力。

中国年,世界年,正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新春佳节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在传统底色上描绘现代色彩,在传统语境下进行现代表达,承载着情感寄托、精神标识,浓缩着文化张力、时代活力。

猜你喜欢
守岁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魏晋南北朝:饮酒,放炮,“守岁”
谁远谁近?
古人的过年诗
守 岁
守岁人
“守岁”诗意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