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铁路客运枢纽配套交通设施建设后评估体系分析

2024-03-17 17:58傅锦源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4年2期
关键词:评估体系

摘要 文章利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内政策文件,围绕铁路枢纽建设中“功能一体化设施服务多样、设施集聚立体、设施空间互联及设施体验舒适”三个站城融合重要特征,提出铁路枢纽配套交通设施七项建设后评估指标内容,并按照“功能、空间、服务”的一体化原则总结形成综合评价体系,通过研究可有效指导后续铁路枢纽的优化提升建设。

关键词 铁路客运枢纽;配套交通设施;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 U291.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6-8949(2024)02-0025-03

0 引言

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打造现代综合客运枢纽提高旅客出行质量效率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将综合客运枢纽建设作为推动交通提质增效的重点,以方便旅客、提高综合效率为核心,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推进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质量,更好地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2017年广州市印发《广州市轨道交通场站综合体建设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实施细则(试行)》(简称3号文),以“交通功能优先、枢纽引领开发”为总体原则,积极推进轨道场站综合体同步规划、同步设计、一体化建设和管理,在全国先行先试,开展白云站、新塘站、增城站、广州北站等铁路枢纽新建和改扩建工作。相关铁路客运枢纽建设工作已经进入尾声,为进一步提升旅客出行品质,总结广州经验并指导同类型铁路枢纽建设工作,有必要开展大型铁路客运枢纽配套交通设施建设后的评估研究。

1 TOD理念下配套交通设施建设内涵要求

1.1 TOD内涵

铁路建设经历“车站建设”“站楼一体化”“站城一体化”,已迈向“站城人一体化”的TOD建设阶段(见图1),枢纽功能从“单纯的车站”向“城市目的地”转变,车站功能更复合,设施更加集聚、更加注重人的活动,实现交通功能+综合开发+公共空间+居民乐于前往的场所等多种功能的有机融合[1]。因此新时期枢纽综合体将呈现以下三个特征:

(1)城市门户与客厅:交通枢纽是城市或地区的对外门户,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2)枢纽功能复合:枢纽即城市,从单纯的车站向城市目的地转变,成为居民乐于前往的场所。

(3)客流复杂多样:枢纽有限空间集聚各类交通集散客流、综合开发客流等,客流量大、人车动线复杂,且交通设施更加集聚、功能多样。

1.2 TOD内涵解读

结合国内外先进车站建设经验,铁路车站TOD主要体现在三个融合,即车站与城市功能、交通与建筑空间、客流动线与业态。

(1)车站与城市功能融合:依托车站建设注入新功能和业态,把车站变成城市、城市变成车站。

(2)交通与建筑空间融合:将交通设施融入建筑中,让人只见城市不见车站。

(3)客流动线与业态融合:将车站客流看作地区发展的重要资源,围绕人的动线布局各类业态。

1.3 TOD背景下配套交通设施建设要求

结合枢纽综合体城市门户、功能混合、客流复杂多样等特点[2],“站城一体”背景下交通设施建设主要体现以下要求:

(1)功能层面。针对枢纽综合体功能复合情况,交通设施建设应面向不同功能业态,满足不同功能下交通出行需求,保障各功能之间的互联互通和高效便捷联系。

(2)空间层面。整体统筹铁路红线内外空间,充分利用设计手段,交通建筑化、智能化措施,利用交通核和公共通道实现交通设施与其他功能区块的集约、立体布局,降低通行时效,加大连通度;依托智能化设施、精细化设计,提高设施服务效能。

(3)服务层面。为支撑城市或地区门户枢纽形象,从“以人为本”出发,应高标准、高品质建设交通设施,提供舒适安全的候车、乘车环境;为促进枢纽经济的形成,应加强枢纽综合体与周边地块的立体衔接,融为一体。

2 政策解读

我国一直致力于打造功能复合、用地紧凑、服务多样的铁路客运枢纽,相应配套交通设施也做出相关改变。国家、省、市等分别颁布多个政策、规定,明确配套交通设施建设要求。

2.1 关于打造现代综合客运枢纽提高旅客出行质量效率的实施意见

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关于打造现代综合客运枢纽提高旅客出行质量效率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综合交通枢纽的概念。实施意见主要针对换乘距離、换乘时间以及换乘空间等空间布局层面的指标提出控制要求,如表1所示。

2.2 国家综合客运枢纽高质量发展指引

指引从高效、节约、安全等多方面原则出发,针对国内综合客运枢纽的高质量发展提出16项指标,其中关于空间层面有3项指标、服务层面有8项指标、其他方面有5项指标,如表2所示。

3 铁路客运枢纽配套交通设施建设后评估指标体系

3.1 配套交通设施建设后评估指标

根据对国家、省、市层面的规划设计梳理,结合TOD规划建设要求,交通设施规划设计要实现“站城一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内容,即“功能一体化设施服务多样、设施集聚立体、设施空间互联及设施体验舒适”。同时,三方面内容也可以引申出交通设施规划设计的七个方面关键指标。各项指标内容及解释如表3所示。

3.2 配套交通设施综合评价体系

通过功能一体化、空间一体化、服务一体化三者量化计算,结合权重分析,得到该枢纽对应的综合评分。根据定性指标模糊化处理的原则,当分数为9.0分以上为优秀,站城一体化程度较高,交通设施能较好服务旅客及综合开发;9.0~7.0分为良;7.0~6.0分为一般;6.0分以下为差。具体评价内容及量化指标如表4所示。

4 结语

该文通过综合分析新时代TOD站城融合建设理念和内涵背景下铁路枢纽配套交通设施建设的要求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文件,从“功能一体化设施服务多样、设施集聚立体、设施空间互联及设施体验舒适”三方面提出七项配套交通设施建设后评估关键指标。该文的提出可进一步弥补国内铁路枢纽建设过程中配套交通设施建设后评估的空白,有效促进铁路枢纽建设迈向新的发展和旅客出行有了新的体验。

参考文献

[1]马小毅. 基于融合理念的广州市铁路客运枢纽发展战略[J]. 交通工程, 2020(6): 14-18.

[2]程娜, 于国岳, 覃胜. 铁路综合客运枢纽接驳优化探讨[J].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3(8): 32-34.

收稿日期:2023-12-08

作者简介:傅锦源(1988—),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轨道交通规划。

猜你喜欢
评估体系
学历教育院校学员综合素质评估体系存在问题及对策
基于系统思维的高职产学研合作评估体系探析
“互联网+”二手汽车交易模式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和评估体系创新研究
关于完善纳税评估工作的研究
城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企业绩效评估存在问题研究
浅议司法公信力评估体系的建立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内涵建设探究
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