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克春150397 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24-03-18 03:50邵立刚车京玉李长辉张起昌刘宁涛王志坤尹雪巍代丽婷刘红军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2期
关键词:籽粒黑龙江省小麦

马 勇 邵立刚 车京玉 李长辉 张起昌 刘宁涛 田 超 王志坤 尹雪巍 代丽婷 刘红军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 黑龙江克山 161606)

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排名第二的粮食作物,全球约有1/3 的人口将其作为主要粮食[1]。 在我国小麦是继玉米和水稻之后的第三大粮食作物, 每年总产量约1.1 亿t, 在农业生产与国民经济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小麦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小麦产量的提高对稳定我国粮食供给和需求具有重要作用[2]。 同时小麦是一种适应性强、分布广泛的世界性粮食作物, 为人类提供约21%的食物热量和20%的蛋白质。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资料,2014-2016 年全球平均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分别为2.2 亿hm2、3 323 kg/hm2和7.38 亿t。 小麦营养价值较高,具备独特的面筋特性,可制作多种食品,是全球35%~40%人口的主食,同时还是最重要的贸易粮食和国际援助粮食。 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绿色安全优质的小麦需求量逐渐增加, 发展地产优质绿色小麦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及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

1 亲本来源与选育过程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小麦研究所一直致力于提高小麦的单产和品质改良, 重视对小麦品种的品质及综合农艺性状的选育与研究, 为适应绿色、高效、优质小麦产业发展需求,满足口粮安全、营养健康、生态绿色的总体发展目标,在2009 年选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小麦研究所培育的春性、高产稳产、抗倒抗病,生育前期抗旱能力强,生育后期耐湿性好、根系活性强、适应能力强、落黄好的品种克17-183 为母本,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培育的春性、优质强筋、多抗、广适小麦品种龙06-6215 为父本进行杂交, 秋季收获F0代种子,2010-2015 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基地小麦试验区选种圃种植F1~F6代,不同世代侧重选择的性状不同,经过连续6 年按照育种目标的单株选择,于2015 年决选,品种代号为克春150397。2022 年6 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黑审麦2022L003)。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生物学特性

克春150397 属春性小麦品种,在适应区内出苗至成熟期生育日数88 d,与对照品种克旱19 号熟期相当。 幼苗直立到半直立,叶片宽长,叶色翠绿,株型较收敛, 分蘖力较强, 旗叶中长, 旗叶和穗腊质极弱到弱, 茎腊质弱。 株高89.3 cm, 穗长9 cm, 小穗数一般为13~19 穗, 有芒, 芒为浅黄色直芒, 穗为纺锤形, 籽粒为卵圆形红粒, 籽粒硬质。 千粒重36.1 g,容重794~800 g/L。 抗倒性较好,整齐度好,穗层整齐,落黄好。

2.2 品质检测

克春150397 小麦新品种,经过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2020-2021 年连续2 年分析、2020 年品质检测,容重800 g/L,蛋白质(干基)含量13.90%,湿面筋含量27.2%,吸水量58.7 mL/100 g, 面团形成时间2.5 min, 稳定时间4.3 min,粉质质量指数56 mm,弱化度65 F.U.,评价值51,最大拉伸阻力624 E.U.,延伸性161 mm,R/E比值3.9, 能量128 cm2。 2021 年品质检测, 容重794 g/L, 蛋白质(干基) 含量14.60%, 湿面筋含量27.3%,吸水量59.6 mL/100 g,面团形成时间2.2 min,稳定时间2.4 min, 粉质质量指数37 mm, 弱化度123 F.U.,评价值42,最大拉伸阻力187 E.U.,延伸性200 mm,R/E 比值0.9,能量51 cm2。 品质指标达到中筋小麦标准。

2.3 抗病性鉴定

2019-2021 年经过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3 年秆锈病接种鉴定, 克春150397 连续3 年对小麦秆锈病的生理小种21C3CTR、21C3CFH、34C2MKK、34MKG 等均表现为免疫; 2019-2021 年经过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3 年赤霉病和根腐病接种鉴定, 克春150397 连续3 年中感赤霉病、 根腐病。

3 产量表现

2016-2017 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进行产量鉴定试验, 平均产量达6 281.3 kg/hm2, 较对照品种克旱19 号(CK)平均增产29.6%。2018 年在黑 龙江省11 个试验点实施了异地鉴定试验, 平均产量4 503.8 kg/hm2,较对照品种克旱19 号平均增产17.4%。2019 年参加黑龙江省小麦联合体中熟组区域试验, 平均产量为3 892.1 kg/hm2, 较对照品种克旱19 号平均增产8.9%; 增产点率82%;2020 年继续进行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3 939.3 kg/hm2,较对照品种克旱19 号平均增产10.1%,增产点率89%;2 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3 915.7 kg/hm2, 较对照品种克旱19 号平均增产9.5%,增产点率85%(表1)。 2021 年参加黑龙江省小麦联合体中熟组生产试验, 平均产量3 956.8 kg/hm2, 较对照品种克旱19 号平均增产9.7%,增产点率100%(表2)。通过近3 年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明,克春150397 表现出稳产高产、综合抗性好等优点,特别是灌浆速率快,较短时间内完成灌浆, 有效降低了后期高湿多雨对小麦籽粒饱满度、粒重、容重、品质及商品性的影响。

表1 2019-2020 年克春150397 区域试验产量

表2 2021 年克春150397 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4 栽培技术要点

合理密植是小麦丰产栽培的中心环节, 依靠主茎穗并争取分蘖穗是获得大面积丰产的可靠途径[3]。传统小麦栽培中底肥一般占60%~70%、 追肥占30%~40%, 追肥时间一般在返青至起身期。 氮肥后移技术将底肥氮肥比例减少30%~50%、 追肥比例增加50%~70%, 同时将春季追肥时间移至拔节期, 部分高产地块甚至移至拔节至挑旗期。 氮肥后移技术有利于北方地区小麦高产、优质目标的实现[4]。 克春150397 在推广应用过程中还需做到适期适量播种、优化群体结构、合理肥料运筹、综合病虫害防治并及时收获。

4.1 精细整地,合理施肥

种植克春150397 的地块应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选择秋整地秋施肥,首先选择好茬口,前茬以豆茬或夏翻地最佳,前茬无深松基础的地块,要进行伏翻地或耙茬深松, 翻地深度一般为18~22 cm, 深松地25~30 cm。 前茬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耙地作业,耙深12~15 cm。耙茬采用对角线法,不漏耙,不拖耙,耙后地表平整,高低差不大于3 cm。 除土壤含水量过大的地块外耙后应及时镇压。 根据秋涝必春涝、秋旱必春旱的规律, 秋涝年份整地应采用多翻、多松、少耙,秋涝的年份应少翻、少松、多耢。 整地作业后,要达到六字标准“齐、平、松、碎、净、墒”。 做到上虚下实,地块平整,地表无大土块,耕层无暗坷垃[5]。在土壤墒情较差的地段,要采用抗旱保墒措施。 早春用链轨耢、钢轨耢或大木耢耢地,以弥缝保墒。 若降春雪,应及时耙耢,提高土壤含水量。

由于克春150397 小麦新品种主要适宜种植在黑龙江省和内蒙东四盟 (即大兴安岭沿麓地区),受这些生态区的气候条件限制, 需在秋季封冻之前进行秋施肥, 秋施底肥一般占总施肥量的2/3 左右,深度以8~10 cm 为宜, 翌年春播种肥占总肥量的1/3,随播种一同施入,施肥深度4~5 cm[5],施肥总量为15~17 kg/亩。根据土壤基础肥力,N∶P∶K 为(1.0~1.2)∶1∶0.5,即每亩施纯氮肥5~6 kg、 磷肥 (P2O5)5~6 kg、 钾肥(K2O)2.5~3.5 kg。

4.2 精选种子,药剂拌种

选用粒大、 籽粒饱满、 无病虫害的克春150397种子播种,要求种子纯度在99%以上、发芽率在95%以上。

为预防小麦散黑穗病和根腐病, 可在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 防治小麦散黑穗病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分为药剂拌种和种子包衣2 种方法。 药剂拌种是每100 kg 克春150397 麦种用2%立克秀150~200 g加水1.5 L, 或者用40%卫福300 mL 加水1 L 拌种。种子包衣是用11%福·酮种衣剂1.5~2.0 L 对种子进行包衣。 防治根腐病可采用种子包衣处理,每100 kg克春150397 麦种用11%福·酮悬浮种衣剂1.5 L 或者用50%麦迪安种衣剂200 g,然后堆捂48 h,保证种子均匀拌药后再播种。

4.3 适时早播,合理密植,及时田间管理

克春150397 应顶凌播种,即在土壤表层化冻4~5 cm 时播种。 根据克春150397 的密度试验结果,克春150397 保苗株数以650 万株/hm2为宜。

在小麦的3 叶期压青苗1~2 次,4~5 叶期视田间杂草生长情况及时进行化学除草。 防治双子叶阔叶杂草,每亩用2.2 g 噻吩磺隆,加上2,4-D 异辛酯20~23 mL;防治单子叶杂草如稗草等用6.9%的骠马50~60 g/亩。 在抽穗扬花期要及时防治赤霉病, 每公顷用25%施宝克EC 800~1 000 mL 或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420~630 g/hm2、 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315~525 mL/hm2、30%戊唑·多菌灵胶悬剂787~1 050 mL/hm2[6]均匀喷洒小麦穗部。 在小麦蜡熟末期或完熟初期,根据天气状况及时割晒,割晒有利于干物质及养分从茎秆和叶片向籽粒转移, 降低籽粒水分、提高小麦品质。 割晒的小麦籽粒含水量小于18%时进行拾禾,选择适宜的收割机进行收获。 联合收割机收割损失不得超过3%、破碎率不得超过1%,清洁率在95%以上、籽粒含水量在13.5%以下入库。

猜你喜欢
籽粒黑龙江省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籽粒苋的特性和种植技术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哭娃小麦
玉米机械脱粒籽粒含水量与破碎率的相关研究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商麦1619 籽粒灌浆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