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兵乌克兰”争议背后,法国经济雄起

2024-03-19 04:48何任远
南风窗 2024年6期
关键词:北约马克乌克兰

何任远

有时候,两国领导人之间的私人关系,还真的对国与国关系产生影响。

在过去三年,德国总理朔尔茨和法国总统马克龙之间“性格不和”的消息,在两国政坛不胫而走。而这种消息传播的大背景,则是被称作“欧盟双引擎”的德法两国,关系开始出现越来越大的缝隙。

放在俄乌战争爆发两周年的语境下,德法两国就如何继续军事援助乌克兰,产生了重大分歧。2月26日在巴黎召开的20国武装援助乌克兰会议上,马克龙暗示“不排除向乌克兰派兵”,逾越了过去北约多国不直接参与俄乌战争的底线,引起欧洲舆论震动。在不到24小时内,同样参加了这场会议的德国总理朔尔茨,马上在社交媒体上澄清:“很明确的是,(乌克兰)不会出现欧盟或者北约国家的地面部队。”

在不少评论人士看来,马克龙和朔尔茨在一天之内就如此重大的议题作出立场大相径庭的表态,意味着这两个被称为“欧盟双引擎”的主要大国,出现了战后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分歧。在欧盟多年的整合过程中,德国和法国在大部分议题上立场接近。

但是随着全球化进入低潮,再加上二战结束以来欧洲第一次大规模战争的爆发,德法两个在经济、人口和地缘领域面临各自问题的国家,也许就开始渐行渐远了。

法国:“战略自主”不绝于耳

随着美国内政持续多年的剧烈撕裂,政坛没能出现可以代表大部分群体的政治人物,内政内斗也严重影响到其国际职能的发挥。在美国国会,由于共和党被极右派议员骑劫,众议院迟迟没能通过新一轮的援乌法案。

随着全球化盛景开始消退,美国普通选民对国际事务的热情在消减,对海外冲突的干涉意愿也在下降。尽管在当下,美国的总体实力依然占绝对优势,但其国内的严重对立也导致其在西方阵营的“老大哥”地位日益被质疑。

一个自认为可以在西方阵营内对美国说“不”的国家,就是法国。作为欧盟27个成员国中唯一一个拥核国家,法国的综合国力在西方阵营属于“紧跟美国、跟英国不相上下”的第二梯队。马克龙多年来主张欧洲的“战略自主”,其生存支柱就是在国防和军事上建立独立于美国核保护伞之外、属于欧洲的“正规军”。

对法国来说,2024年可以是“战略自主”高歌猛进的一年。随着美国11月大选临近,再次冲击总统宝座的特朗普很可能会获得共和党的提名,甚至赢得总统选举。共和党重新被孤立主义主导,也让许多欧洲国家担心,万一俄罗斯彻底打垮乌克兰并且有进攻北约成员国的计划,美国是否会提供军事保护。

特朗普在今年以来政治集会上的多次发言,也更让欧洲多国的执政者坐立不安。在2月11日的集会上,特朗普戏谑地称一旦当选总统,他将“鼓励俄罗斯攻击那些国防预算(占GDP比重)达不到2%的北约成员国”。自冷战以来一直指望美国提供军事保护、特别是核保护伞的欧洲诸国,面对“不再靠谱”的大西洋彼岸盟友,在焦虑之余开始寻找新的军事安全靠山,也就可以理解了。

在这个背景下,法国的“战略自主”调门也喊得更高了。在美国对外战略裹足不前的时候喊出“不排除向乌克兰派兵”,可以被理解为法国在西方阵营内跟美国争夺话语权的一步棋。

法国在上升,德国在下沉

马克龙在美国国会撕裂之际试图抓住主导权,抛出“不排除出兵”的喊话,也彰显着法国在欧盟乃至北约内部的话语权在上升。法国长期坐在欧盟“第二把交椅”,突然在俄乌局势如此不明朗的時刻独自“暴走”,背后的一个大势其实是相比起近年在下沉的德国,法国的总体实力开始彰显重要性。

共和党重新被孤立主义主导,也让许多欧洲国家担心,万一俄罗斯彻底打垮乌克兰并且有进攻北约成员国的计划,美国是否会提供军事保护。

由于受到全球化退潮以及俄乌战争打击能源供应等问题的冲击,德国经济在最近两年可以说“受伤严重”。在2023年,德国的GDP增速才只有0.2%,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是该年度增长最脆弱的主要经济体。作为全球第三大出口国,德国经济在国内外面临的问题,恐怕不是一时半刻可以解决的。

在俄乌战争爆发后,德国制造业所依赖的俄罗斯廉价能源供应链,受到了威胁。特别是德国工业对天然气有着巨大需求,却在俄乌局势恶化之后,面临着断崖式的供应短缺。从汽车到化工用品和医药制品,这些德国最重要的产品的制造流程,都离不开天然气的参与。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在德国的整体天然气用量中,工业生产占了59%。德国天然气公司Wintershall Dea在俄乌交战的两年前,还引以为豪地在网站上写道:多得天然气的使用,德国工业效能比美国高32%。但另一边厢,对于德国经济来说,天然气的供应链也就成为了一个死穴:由于不能自产,德国人使用的天然气有95%都是依赖进口。这相当于经济命脉被外国狠狠捏住。

保证民众继续通过天然气供暖和生火不难,但是德国工业好像过去那样能够以低廉的俄罗斯天然气维持产量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战争开始后的两年,德国录得了工业产出下滑。随着北溪1号和2号输气管相继不再投入使用,德国不得不转向依赖美国的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的供应。

但是相比起俄罗斯,美国可不是一个那么好服侍的供应商。除了德国要以高于美国国内市场价的价格引进美国天然气之外,在美国本土进行页岩开采一直备受环保人士的指责。随着大选临近,拜登和民主党政府为了讨好年轻选民和环保团体,可能会对页岩开采进行打压。在2024年年初,白宫宣布暂停批准对还没与之签署自由贸易协议的国家开放新的LNG设备出口。

相比之下,法国自身的能源供应结构可比德国稳定得多。法国境内的多达56个核电站不仅为国内提供电力供应,更加使其在2023年超越挪威,成为欧盟境内的最大能源输出国。

相比起德国,法国更大的优势在于劳动人口的结构。目前,德国有1/5的人口高于65岁,大概跟法国相当。但根据2022年《联合国人口趋势》的报告,至少到2040年为止,法国的60岁以下适合劳动之年龄段的人口比率要高于德国,而且到了2055年法国人口将会赶超德国,扭转过去两个世纪以来的人口对比。

也许正因趋势如此,在这个巴黎做东的奥运年,马克龙于年初将法国内阁大换血,挑选了1989年出生、父亲有犹太血统的加布里埃尔·阿塔尔担任总理,指望他落实推进法国改革和重振的计划,并为参加2027年总统大选积累政绩。阿塔尔因新冠期间担任政府发言人而颇受关注,后来担任教育部长,如今成为法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理,不啻是法国人口潜力和经济活力的形象代表。

法国经济目前已摆脱2009年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正处于蓄势待发的阶段。从2020年到2022年,法国吸引到的海外资金是德国的两倍,法国也连续4年获得了GDP增速跑赢德国的记录。法国上一波如此强劲的经济增长,还是在54年前才出现过。在战后罕有的法国经济增速连续高于德国的背景下,法国在短期的未来可能会成为欧盟的经济增长火车头。因此,相当一部分法国决策者认为,法国领导欧盟的机会来了。

法国能领导欧洲吗?

马克龙在援乌峰会上的表态,迎来的不是欧洲国家的赞同,而是各种质疑甚至反对。实际上,法国政府并没有主动高调地宣布“不排除向乌克兰派兵”。反而,这是别的欧洲国家领导人在参加了会议之后陆续“爆料”的结果。而第一个提及此事的,正是去年上台的斯洛伐克总理—亲俄派左翼领导人罗伯特·菲佐。

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参加完同一个会议之后的表态,跟法国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唱反调”色彩。德国媒体多数传达出这样一种声音:马克龙是不是认真的?法国总统在巴黎峰会上貌似即兴的表态,在一些观察人士看来,更多像是马克龙自己的性格使然。

德国基尔智库则发布了两年来欧洲各国援助乌克兰的金额趋势图。在趋势图上,德国提供的包括经济、军事和人道主义等领域的援助总额,位居欧洲之首,占其GDP的0.6%,曲线也是节节往上攀,对乌援助增幅曲线跟北欧国家一样。而法国的援助在战争爆发前到如今,曲线几乎没有起伏,总共只占了法国GDP的0.1%,比英德两国都要低。

法国军方则反驳说,基尔智库的统计,并没有包括法国通过欧盟渠道给乌克兰输送的军事和经济援助。但这一系列数字,一直难以打消欧盟东部多国对法国产生的“说得多,做得少”的印象。

阿塔尔因新冠期间担任政府发言人而颇受关注,后来担任教育部长,如今成为法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理,不啻是法国人口潜力和经济活力的形象代表。

好像立陶宛、拉脱维亚乃至波兰这样平时跟俄罗斯接壤的中东欧国家,在平时对俄强硬,但在马克龙表示不排除派兵选项后,却立刻表示反对这种提议了。正在参加该国总统选举的立陶宛前参谋长瓦尔达斯·图库斯,对《波罗的海新闻网》表达了自己的疑虑:“我害怕的是立陶宛(对马克龙的主意)马上充满热情地说‘是。这就意味着我们直接参与了战争,并且要马上面对来自俄罗斯的极端反应。”

对于好像图库斯这样的波罗的海国家决策者来说,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没有北约国家的保护,缺乏战略纵深而且人烟稀少的三小国对俄罗斯根本没有还击能力。但是,北约国家表态过于强硬,波罗的海三国又要面对俄罗斯的直接冲击。“法国人当然可以舒服地认为,自己有自己的核震慑力量。而立陶宛什么都没有。”

法国总统的“突破性”发言,遭到相当一部分的原东欧阵营国家泼冷水,也体现出法国和东欧国家之间在防务问题上的战略落差。作为拥核国家,法国把“战略自主”挂在嘴边,并且极力推广“欧洲军队”的理念,最好整个欧盟都用上法国生产的武器;但对于德国、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而言,美国仍然是能源乃至军事的最可靠保障。或多或少由于历史原因,好像波兰这样的国家,对法国能够提供多少安全保障一直持保留态度。

波兰决策者的一个想法是,和美国直接缔结军事同盟关系,而不是把自身的安全放在整个北约的框架下。一个事实是,在民粹右翼“法律与公正党”执政时期,由于意识形态立场的相近,特朗普特意把访问欧洲的第一站设在了波兰首都华沙。特朗普政府尽管一边对部分北约成员国没把国防预算设在高于国民经济总量的2%口诛笔伐,但另一边厢却在任内增强了在波兰境内的美军部署。

在两大列强之外充当“第三极”,一直是自戴高乐以来法国历任总统努力追求的“法兰西道路”。在过去数十年,爱丽舍宫的主人们一直是刚开始看到了一丝希望,而后又铩羽而归。在2024年的時空背景下,马克龙仿佛又看到了法国竖起“第三极”的一丝曙光,不知道他能否突破绊倒前任们的那道坎?

猜你喜欢
北约马克乌克兰
连通器及其应用
走向北约?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马克·吐温:辣你没商量
五片阴云笼罩北约70周年庆
特朗普邀巴西进北约秀“特殊”
马克明篆刻
Asian Insights in Davson Art
失控的乌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