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2024-03-21 11:25洪巧妮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辽宁社会科学院财务审计部
现代经济信息 2024年3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资产事业单位

李 强 洪巧妮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辽宁社会科学院财务审计部

在进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时,需要资产的评估的工作,根据相关的规定来落实好评估工作。资产处置也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管理人员需要遵守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原则,严格遵守相关的程序和规定来做好资产的处置工作,在资产处置和管理时,必须要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当发生资产流失问题时则需要结合职责来进行追责。在开展国有资产管理时,做好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也十分重要,管理人员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来做好资产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进而形成完善的资产统计报告。

一、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和意义

(一)管理的内容

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属于国家所有,做好国有资产的管理,也是保护国家资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相关部门要做好资产的管理和监督。国有资产也可以分成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多种类型进行管理,针对不同类型的资产,所采用的管理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二)管理的意义

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可以确保资产的价值,更是可以起到增值的作用,充分地实现资产价值的最大化。第一,做好国有资产的管理,能提高单位的内部治理水平。因为管理人员采取了高效的方式进行了资产管理工作,保证了管理的合法性和规范性,管理人员也严格遵守了相关的处置程序来做好资产的处置,有效地提升资产的管理质量。做好资产的规范化管理,提高资产管理的制度化水平,有效地约束了相关人员的行为,减少了违规行为或者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进而减少了资产流失的现象,使得单位的资产治理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第二,做好国有资产管理,能够提高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通过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可以提高相关人员的管理意识,使得全体职工都能够重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施,并积极地配合管理部门落实好工作,为管理部门提供更加详细和准确的资产信息,保证了资产管理报告编制的准确性,进而为资产的利用和盘活提供重要的信息,既可以减少重复采购的现象,又可以避免资产闲置的现象,使得资产的使用效率大大地提升[1]。

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

(一)管理人员意识不高

目前许多事业单位对于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影响了资产的管理质量。第一,管理人员会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导致在开展国有资产管理时存在狭隘的思想,甚至部分员工会存在将国有资产当成单位自有资产的情况,未能采取恰当的措施进行管理。由于缺乏对国有资产属性的正确认识,因此在资产管理容易缺乏大局观念,没有结合资产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的资产配置措施,不仅没有发挥出资产的价值,更是造成了资产贬值的情况。第二,许多管理人员并没有重视国有资产的重要性,经常会存在重采购轻管理的现象,导致许多资产都出现价值下降的情况。例如,由于重视程度不高,因此许多事业单位并没有采取合理的措施做好资产的日常维护,使得许多资产的使用寿命都出现缩短的情况,从而容易造成资产流失的情况。第三,在开展国有资产管理时独立性不高。许多事业单位会将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归类为财务部门工作,没有设置独立的管理部门,也缺乏配置足够的人员,存在着兼职的情况,不仅难以保证资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也会影响国有资产的监督情况。此外,许多财务人员都缺乏国有资产的管理知识和经验,对于单位资产情况的了解不够全面,所以在管理时也会出现不全面的情况,容易出现账实不相符的情况。

(二)资产管理存在信息隔膜的情况

事业单位在开展国有资产管理时,会存在信息隔膜的情况,相关信息的共享水平不高。由于事业单位各个部门的业务内容不同,相互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容易缺乏相互联系沟通,导致资产管理部门对各个部门的业务信息了解不够全面,也未能掌握整个单位真实的资产情况。部分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时,也会受到经营规模和法人资格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单位并没有建立资产信息系统,各个部门之间的资产信息实现不了高效的互通和共享,不仅影响了资产信息的收集效率,也会对资产的流动造成影响,导致部分资产出现闲置的情况,影响了资产利用效率的提升。此外,即使部分事业单位建立完善的资产信息管理系统,但是缺乏专人进行系统的管理,未能及时更新和完善系统的功能,导致系统的功能难以满足当前的国有资产管理需求。例如,部分单位并没有及时更新和核对国有资产的变动情况,没有详细记录最新购置的资产信息,管理人员只是简单地在系统上登记资产的购置,导致系统所提供的资产信息缺乏全面性,很难指导国有资产的有效配置和管理。

(三)资产管理存在权责不清的情况

事业单位在开展国有资产管理时,存在着责权不清的情况,导致资产管理工作在推进时存在较多的阻碍,影响了资产的管理效果。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我国事业单位的资产属于国家所有,而单位只是占用了资产的使用权,在进行资产管理时必须要弄清楚资产管理的所有权、使用权以及管理权之间的关系,避免责权不明确的现象。然而实际上,许多事业单位都会出现国有资产管理混乱的情况,未能明确资产管理的权责。例如,由于许多事业单位的建筑物土地是属于集体性质,并未能办理到建筑物的产权证,因此很难归纳到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此外,部分事业单位的办公场所是通过租赁的形式,因此单位只具备了使用权,并没有所有权和占有权。事业单位的部分资产是上级部门支付款项进行购买的,但是关于资产的入账会存在差异认知,上级部门认为资产实际上是由下级部门进行接收和使用,应当由下级部门进行资产登记,但是下级部门认为不是自身支付款项,因此也没有进行资产登记,导致资产管理存在失误,影响了管理质量。由于缺乏明确的权责,也会影响相关部门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态度,导致许多资产并没有得到合理的维护,缩短了资产的使用寿命。

(四)资产的处置过于随意

事业单位在处置国有资产时会存在过于随意的问题,影响了资产的使用效率。第一,部分事业单位在购买资产时会存在随意的情况,并没有做好事前论证工作。在采购资产时,许多单位并没有进行实地调研工作,没有做好需求性分析,只是盲目地跟风采购,容易出现资产重复采购或者资产闲置的情况,极容易出现资产浪费的情况[2]。第二,部分单位在资产报废处置时也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并没有做好相关的评估工作。例如,部分事业单位在处置资产时,并没有做好报批手续,也没有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处置情况,导致整个资产的处置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极容易造成资产的丢失。

(五)资产监督管理水平不高

当前许多事业单位并未能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做好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导致资产出现流失的情况。例如,部分事业单位缺乏专业的监督人员,没有制定完善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导致许多监督工作都只是形式化,难以落到实处,难以发挥出监督的约束作用。由于监督力度不大,导致单位资产的流动十分混乱,缺乏资产的流动数据,导致部分单位会出现私人占用公有资产的情况,造成了资产浪费的情况。由于缺乏较大的监督力度,导致在进行资产采购时出现重复采购的问题或者出现资产质量问题,造成了严重的资产浪费现象。

三、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资产管理意识

要提高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增强资产的管理意识,从思想上认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才能认真地执行和落实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措施。第一,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人员必须要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作用,并且要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如实地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创建一个严谨的资产管理环境,为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事业单位在人员招聘时,应当重视全面素质的考核,加强对员工个人思想道德素质和责任意识的考核和培养,从根本上提升员工的资产管理意识,更好地推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事业单位在开展国有资产管理时,需要积极运用各项信息化技术来提升资产管理效率,提高信息的共享水平。第一,事业单位要注重构建内部资产共享平台,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资产信息共享[3]。事业单位应当结合自身的管理特点以及资产使用情况来建立恰当的内部系统,对单位内部所有的资产都进行登记管理。例如,事业单位可以采用二维码管理技术来做好资产的管理,对所有的资产都形成独有的二维码或者条形码,使用人员只需要通过相关智能设备来扫描二维码或者条形码就可以及时将资产的详细信息显示出来,方便管理人员快速地管理相关资产。在建立资产内部管理系统时,需要对资产的审批程序进行简化,降低审批的复杂性,提高资产的流动效率,进而更好地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在资产流动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要按照规定来做好移交手续,及时更新信息,方便做好资产的跟踪管理,也有效地减少资产的损失。第二,加强对数据技术的应用,借此来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的精准度。例如,事业单位可以加强对POI数据技术的运用,收集资产的点类数据,包括资产的名称、类别、地理坐标等,进而将资产的各项情况更加直观且全面地反映出来,为资产的利用和配置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更好地提升资产的利用效率。

(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建设,能够通过制度的形式来明确资产的权责,减少管理混乱现象的发生。事业单位需要结合实际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来完善各种管理制度,例如完善资产采购制度、资产预算管理制度、资产款项支付制度、资产的租赁管理制度等,并且将制度内容进行精细化处理,更好地发挥出制度的指导作用,减少资产权责不清的情况[4]。针对资产的购买、处置等各个环节都要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要求所有的资产都要按照规定登记入账,针对难以确认所有权的资产需要建立备查账,方便之后的登记和管理。在资产转移时,必须要做好移交手续,做好移交记录,进一步明确移交后资产的所有权,按照规定来做好资产的折旧计算等,从而将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情况更加全面真实地反映出来。

(四)完善资产处置流程

科学完善的资产处置流程,是提升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因此事业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来制定完善的处置流程。第一,事业单位需要做好国有资产的预算管理工作,做好资产采购的预算编制,针对预算外的资产采购,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批,才能进行采购。资产管理部门需要结合当前单位的发展情况来制定资产采购预算,明确采购预算后,则不能进行随意更改,加强对资产采购成本的管控。针对资金不足的单位,可以结合资产的轻重缓急来进行压缩采购,做好合理采购。第二,完善资产处置流程,加强对资产报废及其他处置的严格审核。在进行资产报废之前,管理人员需要向上级领导提出报废申请,并提交申请书,申请书上要明确表明报废资产的名称、类型、数量、价值等信息,经上级领导审批通过后才能进行资产的报废,报废的信息同样要经过上级财政部门的审批。相关领导需要严格审核报废资产的信息,例如,针对未达到使用年限的资产,一般是不允许提前报废,除非出现特殊情况,才能通过报废申请。针对一些大型的资产,需要经过第三方专业公司的评估后,才能按照相关的程序进行资产报废处理。

(五)加强资产监督

事业单位需要采取多种方式来做好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进一步保护好国有资产的安全,减少资产的浪费和损失。事业单位应当设置专门的监督岗位,配备专业的人才来落实好资产的监督工作,对各个资产管理环节进行全面的监督,保证资产从采购、使用、变更、报废都符合相关的规定,保证了资产管理的规范性[5]。此外,监督人员必须要做好国有资产的跟踪监督工作,对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监督相关人员及时变更资产的使用信息,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审计部门也要开展不定期的资产抽查工作,对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后不仅要制定解决办法,也要做好责任追究,进而更好地提升相关人员的资产管理意识。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我国资产的重要构成,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也是维护全体人民群众共同财富的重要内容,因此,事业单位需要进一步提高资产管理意识,需要采取多个措施来优化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保证国有资产安全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资产事业单位
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浅析新形势下的国有资产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关于国有资产资本化改革
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