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酸枣产业发展思考

2024-03-22 11:56林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呼晓红
河南农业 2024年1期
关键词:林州市酸枣酸枣仁

林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呼晓红

酸枣为鼠李科枣属植物,药食同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既可配方成药,又可单独成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酸枣在立地条件差的地块成活率高,管护成本低,可用于绿化荒山。

一、产业发展现状和效益分析

(一)产业发展现状

林州市野生酸枣资源丰富,但酸枣产业极其薄弱,酸枣生产完全是自然生长,没有产业管理组织,服务人员仅有二十几家收购商,技术服务人员基本空白,加工企业为零。近年,由于酸枣仁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大量人员加入采摘队伍,果实不成熟就开始采摘,出现采青、抢收现象,造成品质急剧下降。此外,部分采摘人员采取掠夺性采摘方式,砍枝采摘,毁坏树体,对野生酸枣资源造成了极大破坏。

(二)效益分析

选育优良品种对野生酸枣进行嫁接改造,通过科学管理,可实现当年结果,三年进入丰产期。每667 m2鲜酸枣产量达500 kg,成熟后收获,按市场价每千克10 元计算,每667 m2产值可达5000 元,加工成枣仁,每667 m2可生产枣仁10 kg,按平均每千克酸枣仁800元计算,每667 m2产值可达8000 元。加上收购、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用工,可以满足更多人就业,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受酸枣种植不能占用耕地、种植面积不会无限扩大、野生资源减少、出口增大等因素影响,酸枣产品出现供不应求局面,酸枣仁的价格已上升到每千克1000 元,成熟鲜酸枣的收购价格也达到每千克16 元,以酸枣为原料的产品也越来越多,附加值越来越高,发展酸枣产业前景可期。

二、发展优势

(一)地理优势

林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东麓,属浅山丘陵地区,总面积2046 km2,其中,山坡、丘陵面积占86%,地理地质差异大,地貌环境复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特殊的地理、地貌、气候特征,特别适合多种中药材生长。

(二)资源优势

林州市野生酸枣资源丰富,分布极其广泛,面积约700 km2,年生产收购量约25 t,且品质极佳,药用价值高,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酸枣仁原料基地。

(三)政策优势

林州市委、市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中药材发展规划,打造万亩中药材基地,建设农产品产业园区,特色产业3 年内免费入驻。

(四)人才优势

林州市专业的农业、林业技术人员数量多、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每个村庄都有经验丰富的农民,有豫北地区唯一的县级农业科学研究所,可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服务保障。

(五)技术、品种优势

河北省赞皇县、内丘县等地是我国发展酸枣产业较早的地区,有工厂化育苗、野生酸枣驯化、智能嫁接等成熟的栽培管理技术,有邢州10 号、静心2 号等优良的酸枣品种,有剥壳机、色选机等先进的酸枣加工机械制造厂,开发有酸枣仁膏、酸枣汁、酸枣叶茶等众多酸枣产品。林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已组织技术人员及农户多次赴实地考察观摩,学习育苗、移栽、嫁接、田间管理、加工等全程技术,向河北农业大学、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酸枣研究团队学习请教,与加工企业进行对接。

三、发展建议

(一)成立产业管理组织

林州市要成立发展酸枣产业的管理组织,负责编制规划,研究思路,制定政策,统筹力量,强化管理,协调推进,引领产业健康发展。

(二)加大野生资源保护力度

有关部门要加大野生资源保护力度,严禁掠夺式采摘、采青抢收,严禁毁坏野生酸枣树木,制定统一的采摘时间、采摘标准,严禁放牧毁青。

(三)增加酸枣种植规模

林州市应增加酸枣的种植面积,一是对现有野生酸枣清棵定植,进行人工抚育和嫁接改造;二是利用闲散山坡、岗地种植酸枣,并对老果园进行改造,能种尽种;三是采取“公司+农户”模式,积极引导带动家家户户种植,实现种植园区化、规模化。

(四)强化科技支撑

一方面,引进新品种,对落后野生品种嫁接改造,如双胞胎品种较野生品种可提高2 倍产量,品质更佳;另一方面,培育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科技队伍,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免费对农民技术培训,实现生产科学化、标准化。

(五)延长产业链

林州市要利用现有农产品产业园区,建立酸枣市场,加大酸枣产品开发力度,创办加工企业,发展酸枣文化旅游,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林州市酸枣酸枣仁
小酸枣打开农民就业增收路
酸枣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酸枣仁:失眠嗜睡均可调
Chinese musician preserves folk art through music
坚持三业并举 实施总部经济——河南省林州市建筑业实现四个60%
林州市
提高酸枣栽植成活率的措施
林州市
酸枣仁汤治疗甲亢失眠的效果观察
归脾汤与酸枣仁汤合用治疗抑郁症25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