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视域下写作命题规律与教学策略探寻

2024-03-24 03:40杨操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4年3期
关键词:交际语境高考作文教学策略

【摘 要】假如将近五年的高考全国卷作文试题置于对话视域下进行分析,会发现命题人为促成真实写作的发生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与改变。归纳这些变化并探寻其规律,可以促使一线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做出更合理的改变。一是要培养考生与作文材料对话的习惯,在与试题材料中的专家言论对话时能以论据支撑观点,于教学中形成由此及彼的思維。二是在与多元冲突的对话中让对话具有张力。三是在与命题人价值倾向的对话中开阔自己的眼界,打开自己的格局。于教师而言,应强化考生的读者意识,使其在交际语境的对话中内化公民说理素养;坚持同情原则,重视考生作为写作主体的身份意识,鼓励他们以青年的身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尊重青年达成的共识,直面当代青年的特殊性以督促他们在学习中获得真正的成长。

【关键词】高考作文;教学策略;交际语境;对话视域

“人类是一个长于对话的物种,靠对话走到现在,也要靠对话走向未来。”[1]针对当前高中写作面临的困境,师生应当转变对写作功能的认识,跳出工具性的桎梏,将写作当作对话的过程。为了将作文从单向的自我表达变为对话,教师要重新审视对话这一概念,不能仅将对话当作谈话的一种形式,而应将其看作“同多样的他者的交往,旨在共同创造新的智慧与价值、解决方略,并在此过程中建构良好的创造性关系的言语与非言语的表达活动”[2]。基于对话理论,重新审视近五年高考全国卷的作文题,不难发现有些作文试题的对话层次比较低,于对话双方关系的建构、新的智慧与价值的创造所起作用甚微,还停留在让考生用自身经验被动验证结论合理性的层次,因此对话的自主性未能得到有效激发。同时,也有一些试题能设置对话的语境,重视与对话对象形成良好的创造性关系;一些试题重视对青年身份的确认,强调对话的真实性,希望通过对话达成考生对自身身份、社会文化、国家观念的认同。这就需要我们在对话视域下,以近年作文试题所呈现的对话规律为我们的作文教学寻求新的参考路径。

一、基于材料内容的对话

于学生而言,最先进入其对话视域的是试题中的材料内容。材料内容为考生提供了对话的情境,限制了对话的范围,约定了对话的意义。具体而言,材料内容可以是围绕一个主题提供一些专家的言论,需要考生证明其言论具有的普遍意义;也可以是一个主题下的多元冲突,需要考生与之对话协调。当然,无论是专家言论还是多元冲突,命题人的价值倾向是考生需要着重关注的内容。

(一)与专家言论的对话

作文试题中提供的专家言论可以是一些社会公认的至理名言,也可以是针对社会现状给出的未得到社会普遍确认的解释,还可能是存在争议,需要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观点。总体而言,这些言论会以不同的深浅程度与考生进行对话。对于较浅显的结论,其选拔性体现在考生能“找到可与之对话的现象和问题,体现道理的现实针对性”[3]。而对于颇有深度的言论,其选拔性则体现在考生能在多大程度上以自身的经验二次阐释专家观点,其论述水平能否体现出专家言论背后的思维高度。无论是何种对话,都需要考生以自身经验去检验专家结论所具有的普遍意义。这些经验可以是考生的思想,不过由于大多数高中学生的思想趋于同化,所以想要单纯依靠思想在对话中胜出不仅难而且有风险。所以,高手之间最后的较量往往在论据,即在与专家言论的对话中能否用准确的、恰当的、时新的事例去支撑自己的观点。如与2023年新课标Ⅰ卷“故事是有力量的”这一专家言论对话时,考生在“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这一对话范围内可以延展的空间有限。受惰性思维的影响,加之考场对时间的限定,即使题中的省略号有许多可能,大部分考生都放弃了思想上的挣扎,选择接受专家的言论,将对话的重心转移到“好故事”的搜寻上。很多考生将202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故事作为具象经验来与抽象结论进行对话。就这些故事本身而言确实是好故事,但是当这些故事被所有考生僵化地加以使用,就变成了毫无竞争力的“坏故事”。所以,与此类试题对话的关键是考生要拥有独特的具象经验,需要他们勤于阅读,关注时事,积累有高度、有温度的人物事例作为论据。即便同样以屠呦呦的故事为论据,如果大多数考生只能用教材中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战胜疟疾、获得诺贝尔奖等高度标签化的事迹在对话中打包使用,那么看过屠呦呦相关纪录片的考生就能把故事“讲”得更好。因为他们了解青蒿素研制的时代背景,还知道屠呦呦为了攻克难关,三年仅见女儿一面的牺牲;知道她为确认青蒿提取物有效且对人体无毒害,以身试药也在所不辞的细节,其作文显然更容易脱颖而出。相比用脸谱化、僵化的人物印象去与专家言论对话,有温度的人物印象与个体感受,不仅更容易打动读者,也赋予对话主体成长的意义。与专家言论的对话还需要在教学中让学生形成由此及彼的思维,不能将对话圈定在专家提供的范围内。具体而言,需要培养学生两种思维:一是类比思维,即能发现陌生领域与熟悉领域所具有的相同元素,为迁移提供支撑;二是联系思维,即训练学生将一件事与另一件相关或看似不相关的事形成联系,或以小窥大,或归类探因,或纵横对比。如2022年新高考Ⅰ卷提供了与围棋相关的术语“本手、妙手、俗手”,若将对话局限于围棋范围内,又有多少考生能顺利完成对话呢?且局限于此也不是命题人的期望,重点还是考生将对话迁移至自身经验范畴,通过类比和联系得出以夯实“本手”为基础,以树立“妙手”为目标,以吸取“俗手”为经验的观点,如此一来绝大部分考生都会“有话可说”。

此类试题能让真实对话发生的关键是利用专家言论与考生前概念产生的冲突,目的是对考生坚守的前概念进行破坏,通过对概念的重建形成新的认知。这要求与考生对话的专家言论不能是毫无冲击力的社会共识,否则不仅无法激起考生对话的欲望,还会让写作变成考生用事例简单论证结论合理性的过程,无法使其产生新的认知。

(二)与多元冲突的对话

为了让对话变得更真实,促成考生的深度思考,需要在作文材料中创设多元化的认知冲突,形成“共创型对话”,“目的是通过同多样的他者与智慧的交汇,创生新的知见与结论”[2]。纵观近五年的试题,多元认知冲突类试题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现实生活层面的认知冲突;二是理论层面的认知冲突。两者并非泾渭分明,时常交织在作文材料中,为考生提供对话情境。前者如2019年全国Ⅰ卷呈现的日常生活中关于劳动的争论,后者如2020年新高考Ⅰ卷关于距离与联系的思考,还有2021年新高考Ⅰ卷强与弱的对立与转化,都需要上升到理论层面进行哲学思考。与这类存在多元冲突的认知进行对话,简单肯定一方而否定另一方会使对话变得片面,显示出思维的浅薄,未能达成“共创”的目的。要让这类对话富有冲击力,就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对话的张力。所谓张力,“是一种消除压力、调和冲突的动态秩序,在矛盾和对立中寻求稳定”[4]。也就是说,张力是在多元价值的冲突中,寻得调和的力量。对话的张力还体现在得出的结论不是一锤定音,只是暂时达成共识,结论依旧具有动态性,为继续对话提供可能,以期在动态冲突以及不确定中暂时获得秩序感、确定感。以2019年全国Ⅰ卷为例,对话的张力需要建立在调和体力劳动与非体力劳动冲突的基础上。当前社会存在轻视体力劳动的风气,而这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相违背,因此年轻人应更重视体力劳动。但是考虑到未来科技发展可能给人们的生产劳动带来颠覆性的变化,原本向体力劳动倾斜所达成的共识就需在新形势下形成新的动态平衡。同理,距离与联系,还有强与弱的对立与转化,都需要找到让双方得以调和,暂时形成动态平衡的力量。前者的对话建立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出于对生命与规则的尊重,适当的距离就是最好的联系。后者在题中已经明确给出了实现动态平衡的条件:滥用其强,则强者变弱;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弱者变强。换言之,强弱之变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与使用自身的力量。

能在看似矛盾的多元认知冲突中获得动态稳定的思维能力,不仅是与作文材料对话的需要,也是应对观念越来越趋向多元的世界时应当具备的能力。通过对话,考生能将自身认知与他者的多元智慧交织,不人云亦云,获得具有动态性的认知升级,并形成创设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三)与命题人价值倾向对话

全国卷的作文题尤其重视发挥“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核心价值”作为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对话者,是学习者“应当具备的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科学思想方法的综合,是在各学科中起着价值引领作用的思想观念体系,是其在面对现实的问题情境时应当表现出的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5]。命题者会将“核心价值”或隐或显地渗透到对话情境中,考生面对题中情境就是在与命题人的价值倾向对话,即揣摩命题人的意图。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强化审题立意的重要性,带领学生将看似孤立的对话材料放置到宏大的叙事背景下进行观照。如2019年全国Ⅱ卷,题中给出的几个时间节点都蕴含着宏大的时代背景,需要考生根据命题人的价值倾向将个人置于时代的洪流中思考,设身处地地体验历史,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情怀融汇到对话中。

但是,“要揣摩题目隐含的意思,找到命题的意图,自己去联想,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6]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高考的选才功能,命题人常将隐含的价值倾向稍微外显,避免考生在审题立意上出现重大失误,常规做法是在材料结束处加上引导语。如2021年全国甲卷关于青年“有为与可为”的思考,学生在挖掘命题人提供的“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所蕴含的价值倾向的基础上,再结合题末的引导语“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进行思考,不难得出“革命先辈在看似不可为的时代大有可为,为我们创造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当代青年更应该在这个时代积极有为”的价值倾向。命题人希望考生能将此对话上升至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在问国家能为青年提供多少可为的条件时,更关注青年能否继续发扬有为的精神让这个时代更加可为。

这种需要在对话中揣摩命题人意图的写作对学生的“核心价值”有很强的引领作用,但此类命题方式的弊端也很明显:考生为了迎合命题人常会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对话的真实性不够,而且容易让对话内容趋同,弱化了高考的区分度。为解决此问题,命题人会特意为这些对话设置具体明了的交际语境,从语境上加大考生写作的难度。

二、基于交际语境的对话

随着AI工具应用于写作,人类引以为傲的写作技能也岌岌可危。回归AI工具的运行逻辑可以发现,“ChatGPT只是一个预训练语言模型,它只能从已有的训练样本中提取、整合信息,而不能真正地发展出新的知识”[7]。这警示我們,写作若只是通过整合人物事例、名言名句对观点进行简单的支撑,没有深入的分析与批判性思考,那么在写作方面我们与ChatGPT相比也许并无多少竞争力。过去人类靠对思维赋形,用语言技术对观点重复强化来获得写作的生存空间,如今在AI工具面前也变得黯然失色。在此背景下,树立读者意识、重视写作的交互功能,进行个性化表达显得尤为重要。

(一)重视对话的交互性

“写作在本质上是一种人与自己、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一次交流活动是否有效、是否高效,核心问题是对人的理解、对表达者和阅读者二者关系的把握。”[8]参考ChatGPT的写作原理,未来想要在与AI工具的竞争中保持写作优势,必须重视写作的交互性特征,强化对人的理解,尤其要关照交际对象的情感愿望、当下心理、文化知识背景、现实困境等因素。简而言之,要将写作看作是在特定语境下和自我、读者、现实进行对话的过程。教师要将写作教学从花样繁多的理论中挣脱出来,化繁为简、返璞归真,回归与读者交流对话的初衷。近五年的作文试题对此也有关注,如2020年全国Ⅰ卷要求考生在班级读书会上以发言稿的形式选择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中的任意一人分享自己的感触。同年全国Ⅱ卷要求考生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加“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2019年全国Ⅰ卷围绕劳动话题面向本校学生发表演讲的试题也是同一类型,都是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交际语境,要求学生在特定语境下以特定的语言阐述观点。

基于交际语境的对话与普通议论文的观点论述不同,更重视对话的交互作用,这“意味着在向他者传递自己见解的过程和在吸纳对方见解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理解的不充分‘详细地分析自己的理解度‘梳理自己的思考‘从多样的视点出发进行矫正等动机在发挥作用”[9]。简要地说,就是在对话中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同情原则;二是自我校准。前者一方面要重视于对话过程中肯定对话主体观点中的合理部分,如在倡导重视体力劳动时首先要肯定尊重非体力劳动的合理性,但这并非是妥协,而是让对话更有温度,让沟通更好地进行下去;另一方面要尝试站在别人的立场进行思考,需要旁观者的“清”,更需要当局者的“迷”,如在“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上发表演讲时应站在世界各国青年所处境遇下发表言论。前者重视理解对方观点的合理性,后者重视对方利益的客观性,也就是重视对自身观点以及证据的审视,从而发挥批判性思维的自我审视功能,针对对方可能的反驳给予强有力的回应。

(二)避免交际的模式化

基于交际语境的对话对引导考生进行真实写作而言具有积极意义,是对语文学科提高沟通交流能力这一本质的回归。但是在写作中容易出现两种模式化倾向:一是形式的模式化;二是内容的模式化。形式的模式化指虽然套着交际对话的形,却无交际对话的质。具体表现为空有演讲稿、发言稿、建议书的形式,却套着简单印证观点与结论的内容。这种换瓶装老酒的模式本质上是对读者与情境的关注不够。譬如,写演讲稿就要模拟现场感,关注演讲氛围,语言上要能调动听者的情绪,而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说理过程搬移过去。内容的模式化是在交际语境对话背景下形成套路化的话语体系。如文章中充斥着“诚然”“固然”“所谓”“毋庸置疑”“长此以往”“揆诸当下”“一方面……另一方面……”等模式化的话语。这些套话在前期训练中可以为学生掌握对话互动的方式提供便利,因此这部分的教学在写作前期还是必要的。但是随着对话训练的深入,学生要逐渐摆脱套话,形成更具个性化的话语体系,最好能体现出符合青年身份的“腔调”。那么,什么才是符合青年身份的“腔调”呢?首先,在观点上,要敢于呈现新的见解,而不是老调重弹,要体现出新时代青年在新形势下的思考。其次,在论据的使用上要敢于质疑,让“六经注我”,而不是“我注六经”,在历史文化语境下赋予名言名句新的时代内涵。最后,在语言的运用上少用模式化的引导词,善用逻辑关联词,增强句与句间的关联性。

不过,要避免对话出现模式化倾向,仅重视读者与情境、优化话语体系依旧治标不治本。在对话情境中对青年的生存境况进行真切观照,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才能让真实对话得以发生。

三、基于青年身份的对话

写作本是青年与自我、青年与世界对话的重要途径。但在应试背景下,写作往往成了身不由己的“应酬”过程。近年来,命题人在作文题目中强调“青年身份”,实则鼓励考生以青年的身份进行对话,勇于在对话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对青年身份的重视为传统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需要转变观念才能摆脱偏见,尊重当代青年的见解,让对话由浅薄变得深刻。

(一)尊重达成的共识

全国卷的作文考题对青年身份的强调大多采取直接呈现的方式。如2019年全国Ⅱ卷要求“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2020年全国Ⅲ卷要求以毕业生的身份谈“如何为自己画好像”,2021年全国乙卷以青年身份结合对自身发展的思考谈“理想的追求”,还有一些考题也会暗中要求考生以青年身份进行对话。强调以青年的身份进行对话,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改变对现今青年普遍观念的看法。一般而言,现实中存在两种真理观,即符合真理观和共识真理观。“符合真理观认为真理是对独立存在的客观事物的描述,是客观的、自在的,是存在于语言之外的。共识真理观认为,虽然一个独立于人的客观世界的存在是可能的,但真理不可能是自在的,而是自为的。”[10]符合真理观的“客观”“自在”要求青年的思想必须符合某一存在于群体之外的“真理”,若用这种观念去衡量青年的思想,会让他们备感压力而不愿畅所欲言。而共识真理观则不同,虽然它承认有一个独立于人的客观世界存在,但是对于思想的“真”,强调认知共同体能在特定语境中形成都认为“真”的思想。当然,这种思想的“真”不能脱离语境以及主流价值体系。基于这样的认知观念,才能让青年在与宏大的主题对话时敢于表达真实的感受,形成符合青年身份的观点,也就是尊重青年达成的共识。鼓励考生在对话中质疑权威,而不是代圣人立言,发表满篇“正确的废话”,才能让真实写作得以发生。而且这种真理观要求考生在写作中重视语篇语境以及交际语境,还要关注接受者的认知语境,让共识真正能得到认可,间接推动集体认知的升级,以此弥补符合真理观在真实写作中存在的短板。这也为考生再次审视自身立场和对话场景、对话对象提出了要求,使之发表更符合青年身份的言论。

由此可见,现今作文考题对考生“青年身份”的确认于激发学生的对话热情而言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要真正激发青年的对话热情,还需要作文话题能对青年自身的生活境况进行真切关注。

(二)直面此在的浅薄

对比近五年的全国卷作文试题,2023年试题最显著的变化是对话材料的减少,交际情境减少,任务限制淡化。与过往强调以青年身份进行对话的直接要求不同,2023年的试题更强调回到青年的生活中去,更加注重考生对自我的认识以及个性化的表达。考生通过写作与自我、与社会对话,表达当下的真实诉求,遇见最真实的自己。这一命题思路切合新课标关于“坚持加强语文课程内容與学生成长的联系,……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11]的立德树人理念。更为难得的是,真正做到了对当下青年面临的现实困境的关注与回应。如2023年全国甲卷让学生在技术视域下审视自身对时间的掌控情况;新课标Ⅱ卷给考生提供深入反思的空间,是什么在打扰我们得到内心的安静,有一个空间去放松、沉淀、成长的意义是什么?考虑到数据信息与科学技术交织的时代背景,不难理解命题人关注到当代青年丧失了对时间的掌控权,在快节奏的学习与生活中身心俱疲,在时代喧嚣中很难自我沉淀。这让他们的灵魂变得浅薄,渐渐丧失深度学习、深度思考的能力,轻易的就被裹挟进时代的洪流中。为了鼓励考生能在对自我、技术、时代的反思中达成主体意识的觉醒,使自身成为时间的掌控者,试题站在考生的立场让学生去表达、去放松、去沉淀,于精神和现实中获得身心的成长。而2023年新课标Ⅰ卷一改重理性思辨的深刻主题,将视角转向每个人都绕不开的故事,以此弥补人们在信息与科技的洪流中造成的感性与直觉的缺失。这样的命题理念,也是出于对考生青年身份的理解与关怀,改变了过往刻板直白的价值观诉求。

上述基于青年生活境况的对话式试题启示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新审视何为“深刻”,何为“浅薄”。过去的试题强调让学生深度思考,热衷于理性思辨的培养。无论是对强与弱的辩证思考,还是对有为与可为的关系思索,甚至对三元关系的深度探究,无不体现出对理性思辨的呼唤。然而在数字化阅读背景下,考生通过碎片化、交互性的阅读与交流,思想变得越来越不那么深刻,甚至在许多人眼里变得很“浅薄”。但是,“浅薄”就一定不好,“深刻”就一定好吗?其实,过去所谓的“深刻”,在很多时候都是失却主体性的历史回溯、代圣人立言、请名人代言罢了。考生作为青年的真实体验没有机会得到表达,他们关注的、思考的都没能被看见,他们在对话中常常成为“生活在别处”的人。所以,与近几年的试题相比,2023年的试题的确变得有些“浅薄”,但这是出于对当下青年生活境况真真切切的关注。这种“浅薄”是对现实的观照,是主体性的回归。某种意义上,这种“浅薄”才是真正的深刻。正如信息化研究专家姜奇平在《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一书的序言中所说的那样:浅薄的含义直接对应的应是海德格尔的此在与当下的价值,所有深刻都必须接受此在在空间上的检验与当下在时间上的检验,这种深刻在此在与当下是否具有价值、是否可回到此在与当下这一“事物本身”。[12]因此,作文的具体命题形式,或言更本质的命题理念是否深刻,要在今日的背景下接受检验,要看其在当下是否具有价值,而不是从现实或自身逃逸,高傲地进行所谓“深刻”的思索。

参考文献:

[1]陈宝生. ChatGPT:教育的未来和未来的教育[J].人民教育,2023(Z3):6-13.

[2]钟启泉. 对话型教学的创造[J]. 教育发展研究,2020(04):38-43.

[3]曹林. 修辞想象力:论点角度“开挂”的思维支点:2022年高考作文题评析[J]. 语文学习,2022(8):9-14.

[4]曹林. 好评论的张力结构[J]. 青年记者,2022(9):112.

[5]教育部考试中心.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3-14.

[6]曹勇军,傅丹灵. 中美写作教学对话十五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112.

[7]罗君艺. 教育定位、价值判断与方向拷问:面向ChatGPT的三重思考[J]. 师道,2023(4):9-12.

[8]郑桂华. 修辞立其诚:从抽象理念到写作实践[J].中学语文教学,2022(10):38-44.

[9]钟启泉. 深度学习[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61.

[10]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 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 中国教育学刊,2013(6):62-66.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2.

[12]卡尔. 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M].刘纯毅,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序言.

(责任编辑:朱晓灿)

【作者简介】杨操,一级教师,深圳市龙岗区学科中心组成员,深圳市高考先进个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作文教学。

猜你喜欢
交际语境高考作文教学策略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高考作文两关注
语用充实与典籍英译
增设意外:营造突如其来的交际语境
浅析言语交际背后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