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维转个弯

2024-03-26 22:02王光佑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项羽中华文化思维

王光佑

随着新教材在国内全面铺开,各路专家对新课标(2017年版2020年修订)、新教材、新高考和新的考试评价方案的研究愈来愈深入,而一线教师的困惑却反增不减。有的道听途说亦步亦趋,醉心于东施效颦,不敢越雷池半步;有的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经验不放松”;更有甚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自说自话,大有盲人摸象之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语文课程“以核心素养为本”,要“让学生多经历、体验各类启示性、陶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逐渐实现多方面要素的综合与内化,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质、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有鉴于此,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突破惯常的教学思维,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基于特定语境,展开审慎而严密的思辨。使之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要寻根究底,弄明白“为什么”和“怎么办”,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其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一、基于特定语境,打破思维定势,进行生活化审辨,让文言文教学风生水起

對于高中文言文教学,历来存在“文”与“言”之争。有的将教学重心放在重点字词的梳理和特殊句式的积累上,力求逐字逐句,一一对应,唯恐挂一漏万。有的则在字词落实上蜻蜓点水,热衷于架空分析,将教学重心放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和艺术特色等方面。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将“言”与“文”有机结合起来,既重视重点文言词语的落实和特殊句式的突破,又特别重视引导学生梳理文脉。不仅让学生明白作者“写了什么”,还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体悟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如果学生一时无法明白作者的独特匠心,我则反其道而行之,引导学生让思维转个弯儿,去探究如果作者不这样写(或文中人物不这样做)会怎么样?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作者”和“文中人物”展开多维对话,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

比如,在教统编教材必修下第一单元第3课《鸿门宴》时,学生分析文中人物形象之后,我这样激活学生思维:成语“妇人之仁”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张良批评项羽仅有妇女的仁慈心肠,处事优柔寡断,不识大体。自此以后,人们常常误认为正是因为项羽心慈手软,在鸿门宴中错失了铲除刘邦的良机,最终导致了他被困垓下,乌江自刎的人生悲剧。项羽在鸿门宴上为什么不杀刘邦呢?难道项羽人生悲剧的根源仅仅是“鸿门宴”上的心慈手软吗?倘若项羽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结果又会怎样呢?为了拓展学生视野,激活学生思维,将合作探究活动引向深入,我在导学案的资料包中给学生提供了以下几则材料:

【拓展阅读1】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於威彊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

【拓展阅读2】韩信谢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

【拓展阅读3】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

【拓展阅读4】历代名家评项羽:

(一)郭嘉:“昔项籍七十余战,未尝败北,一朝失势而身死国亡者,恃勇无谋故也。”——《裴注三国志·魏书十四》

(二)诸葛亮:“卒败垓下,死于东城,宗族如焚,为笑千载,皆不以义,陵上虐下故也。”——《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三)范浚:“……,得范增不能用,得陈平不能用,得韩信不能用,皆使之怨偾弃去,徒以匹夫小勇,欲决雄雌于挑战间……”——《楚汉论》

(四)咸阳三月火:“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释义】楚汉之争中,项羽引兵屠咸阳,烧秦宫室,大火三月不灭。暴露了他不是帝王之材。

(五)苏洵: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权书·项籍》

(六)朱元璋:惟汉高祖皇帝除嬴平项,宽仁大度,威加海内,年开四百。有君天下之德而安万世之功者也。项羽南面称孤,仁义不施,而自矜功伐。高祖知其然,承以柔逊,济以宽仁,卒以胜之。——节选自《明太祖实录?卷九十二》

(七)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八)毛泽东:“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通过群文阅读和小组探究,大家一直认为:(1)鸿门宴上项羽之所以不杀刘邦,是因为身为贵族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他骨子里根本没有把刘邦当回事儿,再加上刘邦的花言巧语和樊哙的当面斥责,瞬间让好面子的项羽钻进了圈套,使他碍于情面和名声根本下不了手!倘若项羽足智多谋,果敢决断,则可一鼓作气,击败沛公军,天下谁敢不服?但问题的关键在于,项羽既不能深谋远虑,又不听从谋士范增的正确建议,优柔寡断,自以为是,沽名钓誉……由此可见,心慈手软并非他不杀刘邦的根本原因,而刚愎自用、沽名钓誉、优柔寡断、寡谋轻信的性格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2)古语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纵使项羽在鸿门宴杀了刘邦,他也未必能坐拥天下。项羽虽然勇悍无双,但他过于崇尚武力而不施行仁义,暴虐成性。你想,一个曾坑杀20万秦军降卒、屠咸阳、烧秦宫、杀降王的人,怎么可能赢得民心呢?反观刘邦之约法三章宽仁大度,民心向背不言而喻。如果不是因为失去了民心,在项羽穷途末路之际,那个为他指路的“田父”就不会落井下石,欺骗他陷入“大泽”之中。(3)俗语有云:性格决定命运!项羽的人生悲剧是其性格缺陷所决定的。倘若项羽不刚愎自用、自矜功伐,而是虚怀若谷,对范增言听计从,那么,刘邦在鸿门宴上就有可能“肉包子打狗——有来无回”!倘若项羽不沽名钓誉,而是目光如炬、乘胜追击,天下诸侯谁能与之争锋呢?倘若项羽知人善用,陈平、韩信等英雄豪杰为其竭忠尽智,他又怎么会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由此可见,对于这样一个不施仁义、暴虐成性、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纠纠武夫,纵然是在鸿门宴上侥幸除去了刘邦,天下豪骏也会蜂拥而起,灭项氏而后快!

此外,我还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史记·项羽本纪》并思考:“本纪”是纪传体史书中帝王的传记。既然项羽骄傲自大、目光短浅、不善用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悲剧英雄,司马迁为何在编著《史记》时要将他放到“本纪”中呢?

通过合作探究,大家明确(:1)《史记·项羽本纪》以“勇”字贯穿始终。司马迁以灭秦为界,将项羽的一生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来描写。前期写他以一己之勇带动天下人之勇,彻底推翻了暴秦的统治;后期写他以一己之勇征服天下之勇,最终导致身死国灭,作者对项羽的“勇”是毁誉参半的。(2)项羽“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从历史的真实来看,项羽才是支配秦末汉初政权与时局的领导核心。(3)司马迁向来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因在“李凌事件”中仗义执言而遭受腐刑的司马迁本身就是一个悲剧英雄。同为悲剧英雄的司马迁对项羽抑扬相半惺惺相惜本在情理之中——虽然他对项羽至死不悟深表惋惜,但对其历史功绩还是充分肯定的,所以不仅将其置于“本纪”,且冠于汉首。

在以上教学实践中,通过群文渗透,引导学生基于历史真实与生活实际深入探究和灵活审辨,不仅巧妙避免了师生在课堂上囿于文本原地打转的尴尬,而且有效激活了学生思维,使之多角度、多层面、多维度地审视文言文本,与编者、作者、文本和文中人物展开多维对话,并旁征博引,融会贯通,在灵活审辨的基础上条分缕析地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在有效涵养核心素养的同时,让高阶思维得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基于特定语境,进行生活化审辨,打破定势思维,让现代文教学更上层楼

在文学类作品尤其是现代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关注选文标题,要么分析标题的深刻内涵,要么分析标题的作用。长此以往,学生则形成了固定的思维习惯,喜欢拿老师教的模板去套,从而缺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一旦遇到需要较高能力层级的灵活性试题,则两眼一抹黑,手足无措。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常独出机杼,在人们司空见惯处设计出一些亮眼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以涵养其基于特定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辨的高阶能力。

比如在教统编教材选择性必修上第一单元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时,我引导学生思考:这篇演讲词1949年9月22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原标题为《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毛主席开幕词》,1976年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时编纂者改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后来出版的《毛泽东著作选读》也用这个标题收录了这篇开幕词。对于这篇开幕词标题的改动,你怎么看呢?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温馨提示:1.阅读课文第6自然段,勾画出与标题内容密切相关的语句,仔细品味“站起来”的深刻内涵。2.联系全文,思考“站起来”与作者在文中“回顾历史”“立足现实”和“展望未来”之间的内在联系。3.联系“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这个特定情境,体会“站起来”所传达出来的情感态度。4.简要对这两个标题进行比较,领悟其不同的风格和表达效果。

通过探究,大家一致认为:原标题《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毛主席开幕词》仅仅点明开幕词的场合和作者,中规中矩,质朴无华。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则十分形象生动,掷地有声,不仅具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而且响遏行云,犹如睡狮猛醒般撼人心魄!首先,“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来源于原文第6自然段“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与“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提炼文中这两个关键句,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标题,不仅准确地传达出了毛泽东主席当时难以抑制的激动与兴奋,而且传达出了与会者和全国各族人民当时的共同心声,抒发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其次,在这篇开幕词中,作者始终紧扣“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个“共同的感觉”这条主线,追溯历史、赞美今天的胜利、构思和憧憬未来的发展。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标题,不仅是贯穿全文的主线,而且画龙点睛,掷地有声,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第三,近代以来,列强入侵,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陷水深火热之中。“站起来”庄严宣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的勝利,我们“打倒了内外压迫者”,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前那种被压迫、被奴役的生活将一去不复返了!一个“站起来”,形象生动地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当家做主,过上独立自主、民主平等和自由尊严的幸福生活……

以上教学实践中,没有按照常规出牌,直接探讨标题的内涵或作用,而是灵光一闪,利用编纂者修改标题这一看似司空见惯的现象,无疑而问,让思维转个弯,引导学生基于特定情境联系生活实际比同较异,从而一石激起千层浪,让课堂灵光四射,活力不绝。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干巴巴地甩一个问题给学生,他们有可能不知如何下手。围绕“编纂者对这个标题修改得咋样”这个母题,笔者以温馨提示的方式设置了几个由表及里的小问题,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使之“想有路子”“悟有法子”,有效地避免了合作探究活动的盲目和低效。由此可见,通过这种看似反常规的教学探究,不仅能有效涵养学生基于独特情境灵活思辨的能力,而且能优化其高阶思维品质,为创新型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肥沃的土壤。

三、基于特定语境,打破定势思维,涵养审辨思维,让诗歌教学溢彩流光

2022年高考甲卷诗歌渗透群文思维,考查了欧阳修的《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和文同的《画眉禽》(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这两首绝句。从诗句本身来看,既没有生僻难解的典故,也没有佶屈聱牙的晦涩词句,照常理说,大家对这两首绝句的理解应当不成问题。但去年高考结束后网上各地名师莫衷一是的讨论却令人大跌眼镜。加之官方迟迟没有公布参考答案,致使不少一线老师盲人摸象,各执一端,坐井观天,无所适从。

其实,就大家争论不休的14题之A项(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和C项(欧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叫声有差别,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来看,大家最纠结的还是文同的《画眉禽》到底是不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和“文诗是否涉及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叫声有无差别”这两个点上。从文同的《画眉禽》来看,首句“尽日闲窗生好风”中一个“闲”字,便透露出诗人闲适愉悦的心情。诗人为何心情如此之好呢?“尽日闲窗”告诉我们,因为其工作轻松,整日都不繁忙。第二句“一声初听下高笼”承首句而下,告诉我们其轻松愉悦的原因,联系生活实际,学生不难理解:当你忙得不可开交之时,无论是音乐还是鸟鸣,你都无暇顾及,甚至还会因此而产生不悦甚至厌烦之感。正因为诗人“尽日闲”,所以听到这画眉的叫声才觉得分外悦耳。第三句“公庭事简人皆散”中的“公庭事简”与首句“尽日闲窗”相呼应,“人皆散”表明“公庭”环境的静谧祥和。正因为如此,才有末句“如在千岩万壑中”之余音袅袅、心旷神怡。其实,倘若论者联系生活实际,稍微调动一下生活经验,则不难厘清这首绝句的事理和生活逻辑:由于没有繁忙的公务,诗人的工作非常轻松愉悦,似乎一整天都不忙。下班后众人都离开了,“公庭”里环境非常静谧祥和,诗人听到“高笼”中的画眉声,仿佛置身于“千岩万壑”之“林间”一样,倍感轻松愉悦,自由自在,闲适无比。简言之,联系生活实际是事理逻辑,我们可以这样重组文诗:“尽日闲窗生好风,公庭事简人皆散;一声初听下高笼,如在千岩万壑中。”也就是说,末句“如在千岩万壑中”的主语是诗人,是听了画眉的鸣叫声之后诗人内心产生的愉悦的感觉,而不是“笼中画眉的叫声”跟在“千岩万壑中”的叫声一样。由此可见,文诗并没有把画眉作为直接描绘的对象,只是用画眉的叫声来衬托自己闲适愉悦的心情,这画眉的叫声都出自“笼中”,并没有涉及身处“笼外”之画眉的叫声。如此联系生活实际灵活审辨,上述那两个令不少人纠结困惑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和新评价体系这“四新”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只有基于特定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调动生活经验,打通横亘在学生和文本之间的那道“高墙”,在灵活思辨中,让思维多转几个弯儿,才能有效涵养其情境思辨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为拔尖创新性人才的脱颖而出奠定坚实的基础。否则就会教考分离,让学生囿于常规而不敢越雷池半步,一旦遇到需要情境思辨等高阶思维的难题,他们就会束手无策,望洋兴叹。

四、基于特定语境,涵养审辨思维,让作文教学神采飞扬

在平素的作文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感叹:平时啥都教给学生了,可一到考场上,学生似乎全都还给老师了一样,常常写些驴头不对马嘴的作文,让人啼笑皆非。究其原因,关键还在于平时我们忽视了涵养学生的情境审辨能力,以至于学生习惯于“套板效应”,就像契诃夫笔下的套中人別里科夫一样,一旦钻进自己编织的套子,就只能在那个坚固的套子里打转,很难钻出来。

比如,在我校的一次月考中,作文题目是: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文化学者余秋雨认为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长寿的文明,对比希腊、巴比伦等其他文明,只有华夏文明从未出现过历史断层与空白,以殷商甲骨文为代表的古文字体系一脉相承到今天。他说“中国文化有特殊生命力”。

材料二:英国学者罗素于1920年来到北京大学做了两年的客座教授,他预言中国人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掀起一场极端暴力的革命,然后认识到暴力不能带来和平幸福,进而结合儒家思想和西方文明的优点,重新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另外一次很伟大的文明。

生于斯,长于斯,你对中华文化有怎样认知?请结合材料,以“振华中学”青年学子的身份身份写一篇演讲稿,向来你校参观的外国学生介绍中华文化的特殊生命力。

这道作文题本没有什么审题难度。材料一强调“华夏文明”“一脉相承”“从未出现过历史断层与空白”“有特殊生命力”;材料二强调:“结合儒家思想和西方文明”中国人会“创造出”“伟大的文明”。作文指令是要求学生“以‘振华中学青年学子的身份写一篇演讲稿,向来你校参观的外国学生介绍中华文化的特殊生命力”。这看似轻而易举的事情,结果却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学生不是大谈“如何弘扬中华文化”,就是大谈特谈要“文化自信”和“文明互鉴”。毫不夸张地说,绝大多数学生根本没有厘清指令中“中华文化的特殊生命力”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于不能将作文材料与写作指令融会贯通,导致学生作文脱离写作情境,各说各话,指鹿为马,与作文核心立意背道而驰。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思考以下这几个问题:(1)每段材料的关键词?主要内容?(2)特定的写作情境和写作指令(中心话题)?(3)写作指令的中心话题与材料之间是什么关系?怎样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4)本次作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作为一名“振华中学”的青年学子,向前来参观的外国学生介绍“中华文化的特殊生命”的用意何在?

通过讨论,大家明白(:1)材料第一段的关键词是“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一脉相承、源远流长”;材料第二段的关键词是“中华文明注重继承、借鉴和创造”。材料中出现的“华夏文明”“中国文化”“儒家思想”与指令中的“中华文化”是什么关系呢?“华夏文明”与“中国文化”是种属关系,“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国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基本相同。(2)如何打通写作指令的中心话题“中华文化的特殊生命力”与材料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呢?从材料首段可以看出,“中华文化”之所以有特殊的生命力,不就是因为它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吗?从材料第二段“中华文明注重继承、借鉴和创造”可以看出,“中华文化”的特殊生命力不就源自其科学传承、合理借鉴中体现的极大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吗?通过由果推因,层层递进,学生自然能理顺材料与指令之间内在的因果联系。(3)作为一名“振华中学”的青年学子,为什么要向前来参观的外国学生介绍“中华文化的特殊生命力”?虽说从“振华中学”的“振华”来看,这次演讲的目的自然有展示文化自信、展现民族自豪感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使命感,但“振兴中华文化”却不能作为这次写作的重心,因为,无论是“中华文化的振兴与否”和能否“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与前来参观的外国学生都没有多大的联系。在这个特定语境中,之所以要介绍“中华文化的特殊生命力”,一方面是为了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增强外国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以便结交更多的外国朋友,从而更好地弘扬中华文化;另一方面是为了促进东西文化的交流互鑒、碰撞交融,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当然,在介绍的过程中,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必须充沛其间,溢于言表。

在以上作文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仔细审读作文材料,在把握关键词的基础上,厘清写作指令与材料关键词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基于特定的写作情境,设身处地地揣摩听众的心理需求,从而锁定写作目的,让写作主体(演讲者)与听众之间达成良好的默契,从而提高情境写作(或演说)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作者单位:四川省古蔺县蔺阳中学校)

猜你喜欢
项羽中华文化思维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项羽为什么不肯定都关中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梦遇项羽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