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文明之本源 答时代之新问

2024-03-27 04:35夏一璞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探源中华文明文明

在包容统一、开放融通的中华文明滋养下的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存在的差异,更致力于推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的文明对话,努力实现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使中华文明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百事有所出,而独知守其门”。传承中华文脉、追溯中华文明本源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涵。在2023年6月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主席表达了他对传承中华文脉的重视:“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中华文明如同一条绵延不断的长河,只有知道她源自何处,才能知道她流向何方。只有守护好根基,深入到文明的历史本质之中,才能探寻文明诞生之沃土,明晰文化自信之底蕴,读懂“何以中国”,知晓创新中国,回答时代新问,凝聚人类共识。

念兹在兹,呵护文明之根

探寻中华文明之根脉,守护文化遗产,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社会政治工作。习近平强调:“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习近平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中华文明血脉的赓续,始终念兹在兹。在福州流传着文化遗产保护“四个一”(一个局、一个队、一颗印、一百万元)的佳话。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被美誉为“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的三坊七巷曾面临被拆除破坏的风险。当时刚刚担任福州市委书记不久的习近平得知消息后,要求暂缓拆迁,并对三坊七巷里的名人故居进行修缮。1991年3月10日,习近平主持召开福州市委市政府文物工作现场办公会议,确定了三坊七巷等地名人故居和遗址的保护办法,并提出办好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七件实事。“七件实事”衍生出了“四个一”:即福州在全国率先成立市级文物管理局,建立考古队,城建项目立项需要加盖文管会印章以及市财政每年拨款100万元人民币作为文物修缮经费并逐年增加。2023年3月24日,习近平在福州考察调研,来到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再次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

对文明的起源地的历史和文脉的呵护,更是文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亦是习近平始终牵挂的文化大事。我们现在都知道,良渚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全球的目光。然而,20多年前,这座原意为“美丽的水中之洲”的遗迹却是山石裸露,尘埃漫天。遗址周围分布着30余家采石矿,采石爆破声此起彼伏,如同战场一般喧嚣。长期的开山炸石严重破坏了良渚遗址群的生态环境,也严重影响了良渚遗址的开发与保护工作。事情的转折出现在2003年的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赴良渚调研,指出“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很快,采石场关停,青山还绿,遗址重生,中华文脉奔涌出鲜活的生命力。从那时起,良渚遗址保护形成了立法、规划、建设、环境整治等全方位展开的工作格局。

2023年12月3日,习近平向首届“良渚论坛”致贺信,指出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以独树一帜的创新创造、一脉相承的坚持坚守,树立起一座座文明高峰。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不断丰富发展、历久弥新,不断吸取世界不同文明的精华,极大丰富了世界文明百花园。

寻根溯源,坚定文化自信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拥有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以其绵延不绝的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文明闻名于世。追溯中华文明本源,既是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彰显,亦是探寻中华文明世界传播话语体系的内在要求。适逢龙年,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具有刚健威武的雄姿、勇猛无畏的气概、福泽四海的情怀、强大无比的力量,龙的精神鼓舞着龙的传人探寻文化之根。

为了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年发展史,把对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我们党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建设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这既是对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的现实回应与论证,更是我们国家对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的原创性贡献。文明探源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断代。正如考古学家殷玮璋所说的那样:“年代之于历史,就如同骨骼之于人一样,要想让历史老人站立起来,就必须搞清它的年代。”1995年底,中国成立“夏商周断代工程”领导小组,将“夏商周断代工程”作为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经过五年的筹备、攻关和整合,基本确定了西周早中期和晚期前半段各王较为准确的年代,确定了商代后期从武丁到帝辛(纣王)较为准确的年代,对商代前期从商汤到小乙提出了较为详细的年代框架,对夏代提出了基本的年代框架。

“夏商周断代工程”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为中华文明的寻根之旅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自2002年起,“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综合研究”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作为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的重大项目,列入科技攻关、科技支撑、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由科技部立项,国家文物局作为组织单位,开展大规模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致力于探索中华文明起源问题。

在这一纵深推进的系统工程中,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正在一步步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2002-2003年,探源工程进行了预研究准备,选定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600年间的中原地区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了传说、文献、礼制考察、社会结构、古环境研究、金属冶铸技术等九大课题,为多学科交叉攻关理清思路。2004-2005年间,探源工程进入第一期研究,重点围绕晋南豫西地区的龙山至二里头文化,从考古学文化分期谱系、自然环境、社会形态、社会生产等角度进行细致探索,试图寻找夏文化的分布范围和华夏文明起源。2006-2008年,随着探源工程第二期的立项实施,研究的空间范围由中原地区扩展至整个长江、黄河和西辽河流域,时间范围进一步扩展至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间。通过对那一时期考古学文化谱系的精确测年、自然环境变化、经济和社会生产技术的发展以及精神文化状况的考察,明确了中华文明是在超越黄河流域的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里,由多种文化共同演进而形成的结果。探源工程第三阶段在2010-2012年间开展,侧重于运用现代科技,对文物进行保护和展示,挖掘现有物质考古成果中的文明意涵,進一步提升探源工程的学术研究程度。接下来的2013-2015年间,探源工程实施第四期项目,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基本框架下,将溯源范围扩展到更多边疆地区,不断拓宽研究视野,并据此在考古学中不断运用、检验和创新现代科学技术。2020年,探源工程的第五期项目启动。这一期项目将文明起源关键区域划分为北方长城地带、中原和海岱地区以及长江流域三个大区,在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实现包容融合直至统一的,即对中华文明起源进行整体性研究。

令人欣喜的是,通过对良渚遗址的发掘,我们看到了在距今约5000年前,中国劳动人民已经建造出面积达620万平方米、相当于8个北京故宫的外城墙,这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邑。此外,在城墙以北修筑有长约10公里的水坝,这也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调节系统。良渚古城以扎实的考古证据,证明了良渚时期,王权组织已经具备开展大规模公共建设的能力,进入了文明社会。2019年,联合国将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标志着中国提出的进入文明社会标准被世界认可,中国在文明探源领域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强。

2022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探源打破了西方概括出“文字、冶金术和城市”为文明社会标准的“文明三要素”,提出了判断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即人口增加出现城市、社会分工出现阶级、权力强化出现国家。

通过考古,对历史进行溯源,对文化进行梳理,我们看到了文明清晰的骨骼,感受到文明奔腾流淌的鲜活血液,触摸到文明延续至今的温润质感,探索出符合中国实际的文化发展规律。我们由衷产生出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是与生俱来和无与伦比的。

交流互鉴,推动文化繁荣

中华文明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回溯中华文明的发展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并不是局限于某一区域的文明,而是满天星斗、多元一体,具有文化交流包容性、先进性的文化体系。“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中华各区域文明呈现出的多样性,赋予不同区域文明独特魅力,而不同区域文明优势互补、互学互鉴才能提升自身文明品质,推动中华文明整体性的创造性发展。

这一文明发展原理不仅适用于一国的不同区域,亦适用于全球范围。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时强调,“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当然,世界历史并不是童话故事,文明交往不都是以理性的方式进行,也不都是以互鉴为内在追求。在文明交往的过程中,由于不同文明之间存在价值理念、精神特质、具体内容和发展程度的差异,各文明主体面对异己文明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以“优越文明”自居,以自身文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去评判、干涉甚至改造其他文明。这种单边主义的、强制性的文明交往方式极易造成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严重破坏世界文明和谐发展的良好生态。在当今时代,西方国家奉行的“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优越论”从根本而言就是一种文化霸权和文化歧视。这造成了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发达国家文化与发展中国家文化的对立状态,这种对立状态是一种不平等的文明关系、不健康的文明生态,势必导致不必要的文明冲突。

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充分说明,无论是物种、技术,还是资源、人群,甚至于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断传播、交流、互动中得以发展、得以进步的。我们要用文明交流交融破解“文明冲突论”。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时,首次提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動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

2023年12月3日,习近平在致首届“良渚论坛”的贺信中强调,相互尊重、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希望各方充分利用“良渚论坛”平台,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文明交流借鉴,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促进各国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亲。由此可见,在包容统一、开放融通的中华文明滋养下的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存在的差异,更致力于推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的文明对话,努力实现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使中华文明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夏一璞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部副研究员

回溯中华文明的发展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并不是局限于某一区域的文明,而是满天星斗、多元一体,具有文化交流包容性、先进性的文化体系。

猜你喜欢
探源中华文明文明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请文明演绎
剖析错解 寻根探源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漫说文明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中华文明何以延续至此
抑郁症病因病机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