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区党建引领城市社区空间治理的内在机理与实践创新

2024-03-28 12:06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党工委
党政论坛 2024年2期
关键词:社区治理

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党工委

[摘 要]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坚持问题导向,准确把握城市空间与社区治理二者相互依赖、彼此促进的关系,在实践中通过创新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新方式,从“纵向管理”转为“横向协同”,从“条块分割”转为“条块融合”,形成“片区党建”引领的城市社区空间治理新模式。片区党建有效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与党建资源多元整合,实现了城市社区治理的智慧化发展,为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片区党建;空间再造;社区治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①。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能有效克服传统基层党组织“悬浮”和城市社区治理“离散”,日益成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模式。在实践创新中,徐汇区斜土街道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城市转型的空间再造维度探讨社区治理,依托“片区党建”引领城市社区空间治理,有效把党的领导贯穿社区治理全过程,进而形成合作有效、治理有为、协作有力的社区治理新局面,为提升城市社区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重要价值启示。

一、片区党建引领城市社区空间治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持续深入,“空间在建立某种总体、某种逻辑、某种系统的过程中可能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②,城市空间变迁使社区治理的复杂性进一步显现,如何克服空间治理边界效应和行政层级梗阻是城市社区治理的两大难题,片区党建具有空间联通和组织再造意蕴,能有效实现社区空间特征和党建资源紧密结合。

(一)有益于实现多样态物理空间跨界治理

物理意义上的空间是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场域”,城市人口地域维度流动、城市社区地域维度变迁,推动党建服务对象和社会成员“人—地”间不断移动,这对不同区域、部门、领域主体之间的联动、整合与协作带来考验 ③。如何应对多样态物理空间带来的跨界性,已成为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命题,这需要发挥跨组织、跨职能条线的协调能力,实现组织之间、公私之间协调发展。片区聯合党组织可以有效整合跨居民区、跨围墙内外、跨治理要素的资源,带动社区内组织以及辖区内单位的多方主体联动,实现居民社区、商务楼宇、商区与社区的联通,依靠片区党组织将碎片化空间整合为一体化区域,打破地理性空间壁垒,链接基层多元主体、集中力量解决难题,进而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多样态空间跨域跨界党建格局。

(二)有益于实现多质性政治空间参与治理

社区治理空间不仅是自然存在物,也是制度建构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当前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总体上已形成“党—政—社”三方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局面,但受限于多质性政治空间的组织壁垒,呈现出“冷热不均”的现状,并且越到基层就表现得愈发明显,对部分参与主体而言工作量过大。一是不同主体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具有一定差异性、非均衡性,党政机关参与积极性较高,社会力量参与度偏低;二是居住群体对城市社区治理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工作群体和流动群体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热情偏低;三是社区居住群体中老年人参与积极性较高,年轻人以及外来人口存在“旁观、过客”思维,对城市社区治理事务的反应比较冷漠。这需要加强党建引领作用,以“片区党建”的方式推动社区空间组织重建和关系再造,通过片区党建打破空间行政层级体系的党组织管理方式,以划分片区、联席会议、联合支部、结对共建、交叉任职等方式,将党组织空间、行政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等多质性空间有机联通起来,实现党建服务供给与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创新联动的城市基层党建格局。

(三)有益于实现多维度发展空间融合治理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及,城市社区治理的空间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物理空间,日益朝向数字虚拟空间融合发展,这对于构筑全方位、立体化的社区治理网络具有深远意义。在当前基层治理实践中,一些基层社区纷纷建立微信群、QQ群及社区论坛来发布社区信息、组织社区活动、汇聚民生信息等,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技术+”社区治理。但在实践中也存在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有些网络社群自建立以来就缺少对社区居民诉求的回应,逐渐沦为社区公告的发布平台;有些微信群更多地关注娱乐活动以及各种评比活动,对居民“急难愁盼”生活问题回应不太及时;有些网络平台缺少对社区居民诉求的数据分析和挖掘,难以成为辅助社区决策的资源。片区党建通过重新划分党组织格局,突破原来基于确立边界、划分权限的治理思路,很大程度上打破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之间的藩篱,通过大数据赋能实现基于受众数字画像和性格特征的精准化信息整合,能够更好地应用到社区治理工作内容与场景中,为社区治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总之,片区党建使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形成更为融合的互动模式与功能链接,能够有效克服区域边界、部门边界、领域边界的治理局限。

二、片区党建引领城市社区空间治理的创新实践

徐汇区斜土街道在社区治理实践中,以片区党建为抓手进行城市空间与治理空间再造,重新将街道划分5个片区,建立街道—片区—居民区—微网格—楼组5级治理体系,梳理问题、需求、资源、项目、特色工作、能人名人达人清单,建立6项片区工作机制,形成“责任”包、“硬治理”包、“软治理”包,推动片区自运转、功能全发挥,系统打造“乐享肇清”“宜安茶陵”“家在大木”“焕新江南”“活力滨江”5大空间板块,融合推进“亲邻斜土”建设工作,有效实现党建引领城市社区空间治理创新发展。

(一)政治空间再造:探索“一核多元”片区党建体系

党建引领的核心工作方法是政治引领。政治空间再造本质上是对基层党建组织体系的开放性改造 ④,斜土街道建立7个工作组引领基层社区空间治理,依托片区党组织实现组织空间再造,从“一元主导”走向“一核多元”共治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格局。一是以成立片区党委为契机实现基层党组织体系内部重构,开拓党建引领大格局。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关键在于做实区域“一盘棋”,成立片区党委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斜土街道运用“党员三先”工作法,形成“街道党工委—片区党委—居民区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复合式组织动员体系,依靠完备的组织体系链接社区居民、商区楼宇、两新组织等主体,打通区域内每一个“神经末梢”。二是成立“1+4+N”工作队伍推动垂直嵌入和横向联结,完善片区空间组织架构。“1”是指片区党委负责人,由街道领导班子成员担任兼任片区长;“4”是片区党建、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一建三公”的四方力量;“N”是指党建引领下的多元协同参与者,由围墙内外“两代表一委员”、党组织、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物业、业委会、区域单位、社会组织等组成。三是加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建设,探索党群服务新阵地。优化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片区党群服务中心—居民区党建服务站”为基本阵地的社区综合服务布局,促进各类服务阵地空间共享、服务共用、功能共通,探索打造“生活盒子”综合体示范版。总之,通过片区政治空间的重塑,街道充分整合城市社区共治过程中的边界,有利于实现城市社区的无缝隙治理,有效实现了党组织体系联结,提升各方主体的社区归属感和治理“黏合度”。

(二)治理空间再造:拓展城市社区共治物理边界

片区党建坚持将党建引领所蕴含的政治价值和治理价值契合,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功能与城市社区治理间的良性互动。具体而言:一是优化治理网格体系,提升社区治理运行效率。斜土街道根据地理空间相邻、居民人口相近、区域特点相似的标准,以辖区主干道为边界,划分为肇清片区、大木片区、茶陵片区、江南片区、滨江片区等五个片区。在各居民区原有块区基础上,划分114个微网格,同步盘整现有的居民区党总支下属二级党支部设置,逐一对应到相应的微网格,由114名党支部书记兼任微网格长,114名社区工作者担任专职网格员,做到“小事不出楼,大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居民区”。二是健全片区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统筹机制。形成片区和街道职能科室、基层站所的条块联动机制,建立片区治理协商会制度,由各条线部门报告日常问题和专题疑难事项,由片区长牵头召开条块联席会议,各部门、基层站所负责人参与解决,明确片区内人员职责分工,确保第一时间联系到相关人、第一时间回应处置问题。三是逐步加强居委会建设,强化社区自治共治工作机制。织密建强楼(栋)组党建体系,落实“走四百”微网格日常走访机制,专职网格员每人每日有效走访联系户数不得少于2户,并确保每半年实现全覆盖走访联系一次,引领和促进“三社联动”,发挥社区治理“三驾马车”积极作用。斜土街道通过治理空间再造,基本形成片区党建嵌入社会治理的“同向”集聚,打通了党建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契合点,有效拓展了城市社区共治的物理边界。

(三)生活空间再造:打造立体化社区生活服务圈

生活空间再造是在片区党建引领下,片区内各方面主体统筹发挥作用,把城市社区空间打造成公共服务全覆盖、均等化的综合服务体。一是实施“15分钟社区生活圈”提升计划,打造“生活盒子”综合体。街道聚焦党群服务体系载体建设、居委会临街设置,因地制宜配齐社区食堂、社区卫生站、社区文体、社区助浴点等“四件套”,综合考虑人口分布特点和需求特点,深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推进社区育儿指导站、宝宝乐向日葵亲子小屋、儿童服务中心、“宝宝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扩大儿童公共服务供给。二是健全完善党建引领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实施物业先锋行动。强化党组织对业委会的指导,符合条件的业委会中党的工作小组组建率达到100%,推动居民区“两委”成员兼任业委会成员,鼓励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党员负责人担任居民区党组织兼职委员,防止多部门协同治理的配合不力。三是及时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抓实为民服务长效化。通过人大代表平台赋能增效,延伸民意触角,以街道政协委员工作站为载体推进民主协商有序进行,聚焦各民心工程,解决民生改造、养老托育、便民就医、小区停车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问题。此外,大力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区域单位及党员接单”模式,更好打造立体化社区生活服务圈。总之,斜土街道通过发挥片区党建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来实现治理资源的集中配置、调度和使用,从而增强社区生活空间再造能力,有效破解社区空间治理资源分散化的现实难题。

(四)发展空间再造:推动城市社区智慧治理升级

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在于对社区空间运行数据的敏捷感知和智慧研判,片区党建的发展空间规划旨在建立“党建服务站点”,进一步打破政治参与场景的虚实界限和时空界限,提升民众的沉浸式体验。一是加大数据治理投入,提升数据数字赋能。片区党组织通过“技术赋能”用好“汇治理”“居村微平台”等载体,形成触发合力治理体系,实现不同党建形态、党员与党员、党员与群众之间互动联通与信息共享,以创新党建服务的活动载体与工作方法,提升党建服务站的服务效果与工作能效。二是夯实书记成长基石,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拓宽居民区“领头雁”人选来源,注重工作考察识别,全面建强“党员三先”书记工作室,建立带教对象成长档案,设立一批居民区实训基地;注重从退役军人、国企转制人员、高校毕业生等群体中招录社区工作者,持续开展“新晖成长营”社区工作者赋能培养计划,建立更加完善的社区工作者梯队体系。三是通过“角色賦能”形式,壮大社区治理力量。储备一支由优秀年轻干部、党员骨干、入党积极分子等组成的应急突击队,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党组织与居民区党组织“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共建联建,招募一批社区治理顾问、社区政工师、社区规划师、社区健康师等发挥专业力量支撑作用,提高公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总之,斜土街道在片区党建引领下,通过扩大社区治理参与渠道和完善数字治理应用,形成人人与共、人人参与的多元协同治理局面,激发了城市社区治理中广大市民的参与主体性和创造性。

三、片区党建引领城市社区空间治理的基本经验

时至今日,空间政治学已经成为学界分析城市社会治理的一种重要研究视角,基于城市社区空间重构的片区党建有效实现了区域联动、空间联通、体系联结、功能联体的城市基层公共服务链,在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与党建的空间资源整合,进而实现了城市社区治理的智慧化发展。

(一)宏观层面:打造片区党建引领社区空间治理格局

基层党组织是城市社区空间治理中整合治理资源、凝聚“党—政府—社会”治理力量的战斗堡垒,斜土街道在实践中牢固树立片区党建引领意识,根据地理空间相邻、居民人口相近、区域特点相似的标准,将斜土街道划分为5个片区党委;以片区为单位整理汇总形成“一建三公”基础情况数据一览表,谋划布局“15分钟社区生活圈”;片区党委书记牵头,探索实行月度协调会、季度大走访、定期议事会常态化工作机制,搭建“每月一题”“居民心里话”等时时沟通平台;“地毯式”摸排辖区内16家快递外卖点位、400余名从业人员,同步开展快递、外卖“骑士”的线下交流、线上调研工作,分类、分点建立信息台账,为新就业群体党建提供第一手资料,注重以阵地搭建“新”平台、以服务凝聚“新”力量、以动员激发“新”活力。目前,斜土街道居委会沿街设置已完成75%,通过片区党建引领,将管理执法力量与党群服务、行政力量在片区深度融合,围绕城市基层的有效治理和巩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为目标,从根本上保证党的领导基础和执政基础,日益成为基层党建嵌入社区共治的多元主体治理格局。

(二)中观层面:构建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精准化保障体系

在城市社区治理实践中,党建引领发挥着推动服务型政府纵深化发展的重要作用,片区党建引领有效实现了跨部门整合,解决了基层政府部门专业分工而导致的协同难题。一方面,片区党委通过引导、激励和动员群众担任志愿者、议事员、楼栋长等基层治理角色,提升19个居民区党群服务站能级,推进片区党建引领亮点“串点成线、串珠成链”,与现有8个各具特色党群服务站互补互通;此外,街道正在通过深化新晖成长营、做优书记工作室、打造十大实训点,为队伍再造夯基垒台增能。另一方面,集中塑造新就业群体党建品牌,如斜土街道依托大党建平台,与绿地缤纷城共同建设“骑心协力”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站,携手保利时光里、正大乐城,结成“骑士友好”店家联盟,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便利和服务,引导快递外卖小哥报名成为“骑士先锋”,使之成为志愿服务、基层治理的“新生力量”。总之,斜土街道依托片区党建探索从“社区小治理”到“片区大融合”的社区治理新模式,不断丰富家门口优质、便捷、舒适、全龄友好的“生活盒子”,将人本价值作为推动城市社区发展的核心取向 ⑤,有效激活了党建存量资源、发挥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增量作用,让社区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微观层面:形成多方利益合作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氛围

当下的社区空间治理已成为一个技术、组织、伦理和制度共同演进的过程,我们既要包容审慎地看待空间治理为社区治理提供的新动力,又要打通“技术嵌入—组织运行—数字服务”的链条,形成多方利益合作的智慧治理氛围。一方面,需要培育和发展社会自治组织,增强社会力量的多样性。基层社会治理的长足发展离不开社会组织的作用,要不断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⑥,斜土街道在实践中建成“骑心商圈”联盟,以党建为红线,联合开展理论学习、购物惠民、文化建设等党群工作;举办“骑心义卖·温暖斜土”活动,所筹善款用于助老助困助学,骑心志愿服务队一同将爱心送到居民家中。另一方面,运用各方社会力量共同遵从的价值进行治理,依托片区党建构建跨组织协同机制。斜土街道将新就业党群与片区党建、居民区党建、两新党建、区域化党建、商区党建深度融合,抓实街道辖区内36个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站点建设,凝聚、引领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新格局。可见,只有治理理念、组织体系、制度规范的有机融合,通过健全“跨部门”多方利益協作完善社区治理,并且在“空间”与“治理”之间构建相互塑造的影响机制,才是多方利益合作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的关键。

注释:

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1版。

②[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9页。

③喻君瑶、宁超:《多元赋能: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共同体建构的内在逻辑——基于广东省的多案例研究》,《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22年第3期。

④陈亮、谢琦:《城市社区共治过程中的区域化党建困境与优化路径》,《中州学刊》2019年第6期。

⑤刘中起、杨秀菊:《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下的城市社区更新治理机制研究——以上海市S社区综合改造为例》,《党政论坛》2022年第11期。

⑥李友梅:《我国特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分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6年第2期。

执笔人:孙会岩、张欣珂、王艺霖、赵慧敏

(责任编辑 周 巍)

猜你喜欢
社区治理
“村改居”社区治理体制的变革与重构
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研究
小城镇社区治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服务型政府视域下优化“三社联动”机制问题探讨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困境探究
依托社区学习共同体推进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心理建设:社区治理新方向
社区组织治理能力提升之道
试析社区治理中提高居民参与度的台湾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