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传统媒体编辑创新思考

2024-03-29 21:31◎姚
传播力研究 2024年6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受众基层

◎姚 双

(铜仁市万山区融媒体中心,贵州 铜仁 554300)

融媒体时代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得以从对立走向融合,新媒体技术具有传播效率快、覆盖面积广、编辑模式新颖以及互动性强等特征,其丰富的新闻资讯获取途径能在第一时间内对社会热点事件进行报道;而传统媒体则具有影响力大、公信力强、传播范围广等特征。二者的相互融合,使现阶段媒体行业的格局发生了改变,并为新闻资讯的传播构建更为良好的环境,基层传统媒体要想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与生存环境就必须创新求变。

一、融媒体时代的内涵与改变

融媒体主要是指不同媒介之间的相互融合与优势互补,各媒介逐渐走向一体化发展的道路,以满足新时代媒体市场变化的需求。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逐渐走向转型升级的道路,不同媒介之间的界线逐渐模糊,其功能性更强,成为新时代新闻传播的重要矩阵。新媒体新闻资讯的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其不再仅局限于纸质媒介、电视媒介、广播媒介等多个单向传输的传统媒介,而是能灵活利用双向传输形式的网络媒介与新媒体技术。与受众构建密切联系,形成深层互动,传播形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碎片化、视频化、精简化等[1]。

融媒体时代下的媒体行业其新闻生产模式也发生了变化,虽然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对基层媒体造成不小的冲击,但也为其综合发展带来较多的机遇。首先,新闻媒体技术与互联网平台,拓宽了基层媒体平台获取信息资讯的途径,编辑人员应重点提高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与新闻敏锐性,在保证信息真实、准确的前提下,不断挖掘更具报道价值的新闻信息。其次,受众阅读习惯发生转变。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通过智能移动设备随时随地了解新闻资讯,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这就需要编辑人员改变工作理念,注重增强受众与基层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最后,受众群体更加细化。在融媒体时代下,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受众所展现出的阅读需要更加多样,这就需要编辑人员提高与受众之间的互动频率,改变以往“大而全”的工作理念,保证新闻编辑内容更具有指向性与针对性。

二、基层传统媒体编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编辑工作的原则性有待增强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基层传统媒体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面对新媒体的技术优势,不同基层媒体实现不同形式的转变。部分传统媒体在经过技术整合与工作创新后,逐步增强自身的影响力与权威性,在保证基础受众不流失的情况下,逐渐获得更多受众群体。而少部分基层媒体则没有正确运用新媒体技术,为获取更多的流量与关注,摒弃自身工作原则与职业操守,为“标新立异”发布不实信息、不当言论以及虚假谣言等。其中数量最多的便是“标题党”,这类媒体往往为博取受众的关注,会在标题内容上下功夫,通过文字误导受众,扭曲事实。在“融合”的背景下尽管缺少专业性的传统基层媒体并不多见,但“利益至上”和“抛弃道德底线”的消极倾向仍有上升的势头,应引起足够的关注。

(二)新闻编辑理念落后

不同于以往,融媒体时代下的基层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与话语主动权逐渐被削弱,以往的工作理念不适合当今时代的发展,其传统的工作模式也无法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阅读需求,传统单向输出的新闻传播模式无法与受众之间形成互动交流,导致新闻内容过于单一,存在同质化问题。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工作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受众逐渐从新闻信息的接受者逐渐向新闻信息的发现者与传播者方向转变。同时,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且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对于不喜爱的新闻内容可以果断拒绝,受众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这也意味着融媒体时代下基层传统媒体的创新发展,需要编辑人员依据受众阅读习惯与阅读兴趣编辑新闻内容,在工作中融入更多的时代特征与现代元素。现阶段基层传统媒体编辑工作人员虽然在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上较为全面,且在工作中细致耐心、认真负责,能高质量完成领导交代的新闻任务,但在接受与学习新技术的能力上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在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上存在着较多问题,对新媒体技术的优势也不甚了解。

(三)新闻编辑风格同质化严重

在“融合”的大环境中,大量流行的“网络词汇”“诙谐”的叙事风格等成为吸引年轻人眼球的“密码”。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基层传统媒体如果想要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优势,就必须拥有更加清晰的风格。在编辑工作中,对文字语言的运用加以改变,减少专业术语的使用,从客观角度出发完整叙述事件的经过,给予最为客观、准确的专业点评,丰富表达形式,从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受众快节奏的阅读习惯。但是由于受传统编辑观念的制约,传统的基层媒体记者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内容太过单调,风格刻板,太过官话,不接地气,内容单一,缺少独特性,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在新闻编辑上,基层的传统媒体往往会给人一种老套、枯燥、一成不变的感觉,很多新闻内容缺少了生活化和趣味化,受众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视觉疲劳”,对其的关注也就自然而然地降低了。

(四)新闻编辑方法陈旧

在融媒体时代,有许多高效、方便的新闻编辑软件不断出现,在它们的辅助下,新闻的画面更清晰,音效更同步,情绪渲染更强,叙事节奏更合理。比如,在节奏紧张的情况下,配合一个快节奏的音效,就可以达到扣人心弦的效果,文字故事配合背景画面或现场图片,就可以让受众更好地理解新闻信息,鲜艳的色彩可以标识出新闻事件的要点等。这种新型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工具,使信息采集和处理方式更为方便快捷。但是由于受到年龄、传统理念、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制约,基层传统媒体的新闻编辑人员很难对这些采编软件进行精准、灵活的运用。因此,不能将某些新闻消息加工成更有影响力的短视频或图片,从而造成了基层传统媒体的新闻在视觉上的冲击和感染力不足。新闻的编辑方式比较简单,还没有树立起现代的新闻编辑观念。目前,许多基层传统媒体的新闻还是以文字讲解和原始的拍摄画面为主要内容,并不能为受众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三、融媒体时代基层传统媒体编辑创新发展路径

(一)坚守基层传统媒体新闻编辑原则

首先,融媒体时代下的基层传统媒体编辑创新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通过对新媒体技术运营模式的分析,汲取技术优势与创新历练,改变传统的新闻编辑方式,创新新闻内容,转换编辑风格,提高新闻创作质量,以此构建新闻传播矩阵,不断提高基层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与权威性。基层传统媒体编辑在创新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基层传统媒体的定位与自身的工作职责,保留自身的特色属性。其次,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与编辑原则,即新闻编辑工作要客观、真实、全面地报道事件内容,真正做到启发大众思想,对新闻事件形成独特见解与客观评价,做好党和人民沟通的纽带[2]。

综合来讲,基层传统媒体编辑应时刻遵守四项原则。一是在编辑工作中要体现政治性原则,利用自身专业能力与业务能力,切实履行自身的社会职能,坚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为受众传递更多正能量内容,帮助受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实现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为受众细致解读大政方针。此外,在新闻内容的边际上要始终坚持自身的职业操守,符合法律条文规范,以更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在切实满足受众阅读与审美需要的同时,强化工作规范与工作流程,避免哗众取宠现象的出现。二是真实性原则。表现在基层传统媒体编辑人员在编辑新闻内容的过程中,要对新闻信息的来源进行追溯,保证事件的真实性,报道内容要对整个事件过程全面叙述,切勿断章取义。在对新闻内容进行点评时,要从第三人称角度出发,不掺杂任何个人观点与主观色彩,给予受众最为犀利客观的点评。三是思想性原则。体现在新闻内容要有足够的深度与广度,能启迪受众思想,引导受众对蕴藏在新闻背后的社会现象进行讨论,进而构建和谐、稳定的舆论环境,丰富受众精神世界,引发受众情感上的共鸣。四是帮忙性原则。体现在基层传统媒体对民生问题的关注,针对群众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报道,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注意,进而解决如“停车难、上学难”等关系到群众生活质量的问题,并为群众开通相应的信息沟通渠道,真正成为为群众发声的新闻媒体,以此强化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联系。

(二)革新基层传统媒体编辑理念

首先,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基层传统媒体应重视编辑理念的革新,逐步提高新闻创作质量。正确认识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在工作中逐渐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技术。首先,注重自身专业发展,树立持续学习意识,借助网络技术不断学习先进的工作理念与优秀案例,秉持与时俱进的原则,注重编辑模式的创新[3]。

其次,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学习,提高对新媒体技术的操作能力。新媒体的发展带动众多自媒体平台的出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自媒体平台,已成为现阶段媒体行业的发展矩阵。不同平台的受众群体各不相同,其运营模式、传播优势也各不相同,基层传统媒体编辑利用其优势特征能不断扩大自身德影响力。例如,《工人日报》就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创设众多栏目,如“工道”“打工新鲜事”“劳动者权益小课堂”等,这些栏目兼顾基层传统媒体的特色以及新媒体的优势属性,并逐渐在移动客户端中上新,其社会关注度较高。

最后,基层传统媒体也要灵活运用大数据技术与云服务,通过观看后台受众阅读数据,了解受众的阅读偏好,逐步形成独特的编辑风格。在讨论区内了解受众对新闻事件的看法,从而调整编辑报道方向,提高新闻报道质量。例如,在会议内容的报道上,编辑人员可通过读取受众的反馈意见,调整新闻编辑策略,重点报道会议内容,利用简单凝练的语言进行综合叙述。又如,在民生问题的报道中,新闻编辑人员则要从群众角度出发,以第三人称将受众生活中的困难完整地叙述出来,力求真实、客观,在语言的使用上要尽可能地追求平白、生动。

(三)形成基层传统媒体编辑风格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推动了媒体行业的创新发展,但是也出现了相一些的问题。同质化问题指的是多数基层传统媒体编辑存在内容趋近相同、风格单一、模式单调等问题,缺少独树一帜的编辑风格。对此,基层传统媒体应借助融媒体优势,把握创新发展脉络,在与受众的密切交流中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4]。首先,编辑人员应提高自身的语言使用能力。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模式发生了转变,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使受众对复杂繁琐的新闻提不起兴趣,他们更乐意观看语言直白、内容直接的新闻资讯。对此,新闻编辑人员在编辑文章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凝练主题,在文章开始便点明中心内容,围绕中心内容进行点评与论述。其次,关注受众生活。通过对现阶段受众阅读习惯与喜好的调查不难发现,受众对与自身生活相关的新闻事件有着更高的阅读兴趣与关注度,这是由于他们更注重自身的利益。对此,基层传统媒体编辑人员应重点提高社会热点事件的发掘能力,不断挖掘其中的新闻报道价值。例如,《昆明日报》从群众发展与城市发展角度出发,开设“发现昆明”栏目。该栏目从群众的日常生活入手,通过讲述昆明群众在生活与工作中发生的事,展现城市的发展与进步。该栏目一经推出便收获了大量的关注与好评,究其原因便是群众在阅读栏目内容的过程中能形成情感上的共鸣。

(四)注重新闻编辑方式的创新

在融媒体时代,受众对传统纸质或电视新闻报道形式的关注度与兴趣逐渐下降。基层传统媒体编辑应注重编辑方式的创新,将传统文字叙述转变为更为直观、形象的图片或视频内容,以此带给受众全新的阅读体验[5]。例如,在报道金融类新闻事件的过程中,编辑工作者除使用文字叙述方式以外,还要灵活运用视频剪辑技术,将相关金融数据以报表的形式展现出来。而在法律类新闻的报道中,则要灵活应用动画制作软件,利用动画的形式还原案件经过,传递法律知识,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以《动漫说法》节目为例,该栏目是面向群众所制作的普法释法栏目,其目的在于以老少皆宜、通俗易懂的形式来强化法治思维,使群众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对传统的基层传统媒体的编辑来说,其改革不仅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编辑工作者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坚持自己的新闻编辑原则的同时,也要持续地对自己的编辑观念进行更新,要学会一种新颖而又实用的编辑方式,更要提高自己的编辑水平,主动地与融合媒体的发展需求相匹配,促进基层传统媒体有效地提高其业务水平,从而持续增强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受众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