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择业观剖析

2024-03-30 02:40顾小丽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9期
关键词:薪资毕业生岗位

□文/ 顾小丽

(江苏开放大学 江苏·南京)

[提要] 后疫情时代受经济下行压力等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他们的择业心态、择业态度、择业目标、择业取向也随之发生较大变化。人才结构性矛盾、国家突发公共事件、传统用人观等因素是当前特定社会发展阶段大学生择业观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现阶段可从学校、社会、国家层面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调整大学生就业心态,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技能水平,确保就业形势稳定。

后疫情时代是指新冠肺炎疫情过去后的时代,经济、生活等各方面还没有完全恢复至以前的面貌。国民经济在疫情的冲击下受到影响,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这些因素叠加,使后疫情时代下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更关系到国家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培育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技能水平,为大学生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提供全面、稳定的就业环境,确保就业形势稳定。

一、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择业观变化

择业观是指人们对于择业目的、意义、评价和意向所持的根本观念和基本看法,它是人们择业倾向和行为在头脑中的反映。后疫情时代,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大学生亲眼见证了因疫情冲击众多微小企业、民营企业破产倒闭,大型企业招聘岗位减少,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择业观发生了较大变化。

(一)择业心态普遍呈现焦虑迷茫。研究表明,人在面临突发性危机时,个体总会不同程度地产生某种焦虑情绪和恐慌心理,不同群体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应激反应。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国内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受到较大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岗位的减少,导致大学生出现就业恐慌。大学生普遍认为目前面临“就业难”困境,他们对就业形势整体呈现出消极的认知态度;大学生在择业时情绪和心态都受到影响,在求职过程中信心缺乏、信念缺失,择业效能感偏低,对自我发展表现出不确定和不自信,求职主动性受到影响;在未来的职业规划和选择上出现普遍的焦虑迷茫和悲观担忧的状态,回避拖延就业。

(二)择业态度受家庭经济状况与父母观念的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待就业的态度,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对子女毕业就业时多持“一步到位”的观念,他们对子女初次择业时的工作地点、内容、薪资待遇、工作环境均有较高的要求,有的甚至把目标直接确定为考编、考公。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毕业生父母,他们中大部分具有相对稳定和体面的工作,他们的职业生涯基本是一步到位,当时是国家“统包统分”的就业政策,毕业生服从国家分配,一般在一个单位工作一辈子直至退休。这样家庭出身的子女,一方面受父母思想观念影响,另一方面他们毕业后没有经济上的压力,无需急切寻找工作单位,宁愿失业也不愿到偏远地区或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他们通常会在毕业后回家靠父母养活,花1~2年甚至更长时间专门复习备考体制内单位,即使体制内岗位竞争激励,父母也会给予经济兜底,全力支持子女安心备考。

(三)择业目标偏向体制内单位。国家层面突发性公共事性,如新冠肺炎疫情加大了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向往体制内就业,选择工作时稳定性成为他们的重要考量指标。面对越来越激烈的职场竞争及未来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大学生越来越抗拒承担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他们亲眼见证了疫情期间很多企业停工停产,员工被裁员、薪资直线下降,然疫情下的经济波动对体制内人员的薪资待遇基本没有影响,这让年轻一代的大学生更为看好体制内的就业前景,他们不愿意进入体制外企业成为不稳定的“打工人”,更倾向于寻找体制内“旱涝保收”的稳定工作。

(四)择业取向偏重薪资待遇等物质主义。后疫情时代的毕业生为“00 后”,他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成长在物质丰裕的年代,各方面生活也有一定的保障,其对物质目标的要求也较高,在就业求职时大学生群体的主流取向仍是物质主义价值观,就业的选择多是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更多地关注薪资福利等现实因素,尤其是在见证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各行各业的发展困境,从业人员被辞退、被降薪等艰难生活后,更激发了他们重视生存保障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因此在初次就业过程中表现出对薪资待遇等物质条件的看重,在期望薪资与实际薪资存在错位时,宁愿选择放弃薪资低的工作岗位,而不太愿意去考虑岗位的晋升空间和发展可能,宁可失业也不愿意先就业再择业的心态导致就业空档期时间较长,甚至出现长期不就业现象。

二、择业观变化原因剖析

“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剖析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择业观发生变化的内在本质问题,必须结合当前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进行分析,挖掘其背后的重要因素。

(一)就业人数增加,人才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据相关数据统计,202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909 万人,2022年毕业生人数为1,076 万人,2023年毕业生人数为1,158 万人,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整体的就业压力及竞争程度也随之增加。受疫情影响而产生的经济波动对各行业人才需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高科技、医药行业、制造业人才需求上涨,而原本大量提供毕业生就业岗位的房地产、互联网、旅游业、教培等行业因受疫情等因素的影响,这类企业大多在寻求转型调整,裁员减薪,大规模缩减人员招聘。同时,受疫情影响,线上购物、智能餐厅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得到蓬勃发展,一方面缓解了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但同时因机器取代人的岗位增加,大量减少了人工需求,下岗人数进一步上升,大批求职者涌入就业市场,就业人数递增、就业岗位骤减、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

(二)国家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心理冲击。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国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全球经济、交通等各方面产生影响,近三年的疫情防控使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引发人的焦虑,给每个人内心深处带来明显的不安全感。个体的心理、生理和社会事件交互作用,影响人的认知和行为。后疫情时代下,有着明显不安全感的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规避风险意识明显上升,求稳的趋势与日俱增,稳定的工作和落到实处的薪资福利能够给予他们足够的安全感。虽然考公、考编等体制内的工作并不是适合每个毕业生,但宇宙尽头是编制的铁饭碗仍然成为毕业生奋力追求的理想职业。

(三)唯学历的传统用人观念给择业带来冲击。后疫情时代,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经济压力下行导致就业岗位供给不足,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用人单位更看重毕业生的学历与院校,这无疑增加了专科生和普通院校本科生的就业焦虑。面对越来越“内卷”的就业形势,提升学历、暂缓就业似乎可以给年轻人一个缓冲期。专转本及考研人数急剧增加,如江苏2022年专转本报考人数为9.8 万人,2023年考试人数增长到12 万人;2022年研究生报考人数约29.9 万人,2023年报名人数增长到31.1 万人,有毕业生明确表示如果当年没有考上,将会选择“二战”考研。毕业生因选择转本、考研而暂缓就业甚至不就业,提升学历貌似成为他们人生中的“救命稻草”,这可能会导致他们长期处于待业或失业状态,对社会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

三、培养大学生正确择业观的建议

(一)学校层面: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认识的过程是“实践-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大学生对自身未来职业岗位的认知同样也是符合认识的过程。面对未来职业岗位,有的学生是因为能力欠缺而求职失败,源于学生不知道自己没有能力。有的学生是认知偏差,缺乏信心而错过岗位,源于不知道自己有能力。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均因为认知不足,而导致失败,认知不足以指导实践。

如何让学生“知道”的过程,就是培养他们正确择业观的过程。学校在每学期核心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入课程实践的环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专业理论学习,收获得是感性认知和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性认知,必须通过实践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课程学习是否达到了岗位专业技能所需要的要求,如果未能达到岗位技能要求,还需在理论学习过程中下功夫,才能在毕业求职时匹配到合适的岗位。学生对就业岗位的认识也需要经过实践才能形成正确的认知,通过招聘单位的理论宣讲会,学生对岗位的认知只能是表象的,必须让学生到具体的岗位去实习体验,到岗位上实习后才知道某份工作是否轻松,毕业后月收入上万元的想法是否符合现实情况。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检验自身的认知,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形成正确的择业观。

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大学二年级开设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这样的生涯教育收效甚微,可以将生涯教育前移,建立从初中、高中到大学的一体化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学生在初高中阶段不能仅限于文化知识的学习,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结合劳动体验与课外实践去体验职业、了解社会,循序渐进地去认识自我,将兴趣与职业相结合,职业目标和未来大学专业方向保持一致,只有建立科学的职业规划才能让专业学习与职业能力相得益彰,在大学毕业之际拥有具体的、明确的就业规划。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一般是在大三、大四学年进行,指导学生增强就业能力,实现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应借助校企合作项目,由企业HR、专业技术人员等为学生授课,他们的职业经验、就业技能与企业的需求直接匹配,学生在企业实训直接进行职业体验,职业认知能力远超在学校课堂上纯理论学习。通过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双管齐下的作用,学生形成职业认知、职业实践、初次就业、职业发展的闭环管理,打通就业教育体系的“最后一公里”。

(二)社会层面:同辈互助、家庭成员与社会舆论正向引导。大学生处于社会生态系统中,同学关系、社会关系、家庭关系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观。同学作为大学生身边年龄相仿的同辈群体,相互之间更容易产生影响,可搭建同辈求职互助小组平台,求职信息共享、求职成功经验分享,同辈间互相鼓励、抱团取暖更容易产生共鸣,提升求职信心。

面对大学生“考公、考编”集中趋向体制内就业,忽视中小企业的就业岗位等趋势,大众传媒可以通过新闻报道、网络新媒体等社会舆论宣传社会“新职业”和新就业形态,多做正向价值观、创新精神、创业文化等新兴职业方面的报道。社会媒体对于就业形势、行业趋势的报道能够影响到学生的择业观念,能够让大学生理解并接受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改变择业的不合理信念,更新就业认知,拓宽职业视野。

家庭成员的职业观念影响着大学生的择业观,家长要解放思想,改变传统就业观念,降低对子女的择业期待,正确认知后疫情时代下的就业环境,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新就业形态,而不是盲目给子女兜底,鼓励子女先就业再择业,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边工作边提升学历。

(三)国家层面:政策上的积极支持与核心价值观引领。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着挑战与压力,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保障的重点,国家将继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力度。面对疫情产生的影响,政府快速出台相关帮扶政策,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尽量缩小国有企业、体制内单位与中小企业的薪资差距。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推进乡村发展、建设、治理等工作,采取学费退还等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加强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项目的推进。大力推进“新基建”等系列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领域能够大批量吸纳高校毕业生。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服务国防事业。

“00 后”大学生生活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相对较优越,尤其是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年轻人,他们对农村基层生活缺乏了解,仅从媒体宣传上了解到刻板的印象,而许多宣传报道侧重于“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等关键词,让年轻人产生了畏难怕苦的情绪,不敢面对到基层就业后的生活与困难。国家应加大基层就业政策的宣传,开辟更多的渠道宣传到基层就业的途径,报道基层就业后大学生的生活工作状况,职业发展前景,明确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后的职业规划与培养计划,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吸引力。

“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00 后”的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成长,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实现梦想,无数个大学生的个人梦想构成了中国梦的一部分。正如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寄语广大青年,“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会在事业追求中”。大学生在面临国家突发性公共事件(如新冠肺炎疫情)时,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必须要服从国家利益,这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在求职就业时一定要将自身条件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只有从国家层面确立崇高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个人层面坚定职业发展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猜你喜欢
薪资毕业生岗位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不简单以“住房薪资”引才——遵循“一步一重天”的人才发展规律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最“叛逆”的毕业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