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野生动物和减缓气候变化

2024-03-31 16:04尚方超郭星星
生态经济 2024年2期
关键词:野生动物气候变化气候

尚方超,郭星星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党史教研部,河南 郑州 450000)

2023 年11 月30 日至12 月12 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COP28)大会在阿联酋迪拜举行。会上,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呼吁各方重视野生动物在缓解气候变化方面的重要贡献[1]。确实,自然生态系统在捕碳、固碳、储碳,减缓气候变暖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但在人们的意识中,这种作用主要局限于森林、草原、湿地、红树林等植物生态系统。与我们人类相似,需要呼吸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野生动物又怎么可能减缓当前地球的温室效应呢?基于这一问题,本文将通过对现实案例及科学文献回顾的方式,论述气候变化与野生动物间的复杂关系,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刻认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重要现实意义。

1 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威胁野生动物生存

全球变暖,极端气候频发,已经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灾难。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自然界中的野生动物也在默默承受着这场由人类引发的祸殃。气候危机下,一些野生动物能通过改变生活习性和身体形态来暂时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然而还有很大一部分野生动物难以适应当前剧烈变化的地球气候,其种群数量正逐渐萎缩,甚至走向灭绝。具体而言,气候变化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气候变化严重破坏野生动物生境。在亿万年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野生动物逐步适应了其生存区域的气候、地理环境。而气候变暖打破了地球稳定的气候模式,导致全球各地极端气候发生频次和强度不断升高,大量野生动物生境遭严重破坏,导致其种群数量逐步萎缩,甚至灭绝。

浮冰是极地海豹的生存乐园,它为海豹觅食、躲避天敌以及繁衍后代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在全球10 种极地海豹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海豹终其一生都生活在远离大陆的海冰上。然而,近年来受气候变暖影响,极地海冰逐渐消融、破碎,海豹的栖息地不断被压缩。海冰消融、破碎会大大提高海豹妈妈早产风险及新生幼崽死亡率。此外,破裂的冰层还会导致幼崽在没获得足够奶水情况下就匆匆开始自己的迁徙之路,冰冷的海水、环伺四周的天敌又会使一部分瘦弱的海豹宝宝走向死亡。幼崽死亡率的增加,会从根本上加速海豹种群数量的衰减。不幸的是,海豹的生存灾难又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了北极熊。海冰消融限制了北极熊的捕猎范围,海豹数量减少进一步加剧了北极熊的食物危机。2020 年7 月,《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的一项研究预测,受极地海冰消融影响,目前全球仅剩的26 000 头北极熊,可能最早在2040 年就面临繁殖失败,到21 世纪末彻底灭绝[2]。气候变暖引发的异常高温,还导致美国佛罗里达州以及澳大利亚大堡礁附近的海龟孵化性别严重失衡。2022 年,美国国家海洋局的一项研究发现:受高温影响,佛罗里达州海岸连续四年孵化的海龟几乎均为雌性。而在澳大利亚大堡礁附近99%的未成年海龟都为雌性,在成年海龟中这一比例同样高达86.8%。这种畸形的性别比必然严重威胁到热带海龟种群的生存与发展。

因生境破碎、食物匮乏,不少野生动物被迫到人类社区寻觅食物,而这又进一步加剧了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冲突,间接导致不少野生动物死亡。2023 年3 月,《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气候变化重塑了全球资源分布格局,不少野生动物因生境破坏、食物与水获取困难而不得不重新进入新的活动区域,这致使人类与野生动物间的冲突日渐频繁。其结果是一方面人类安全与生计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也加速了野生动物种群衰退,进一步形成自然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典型例子是北极熊入侵人类社区,近年来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加拿大西哈德逊湾等多地都出现了饥肠辘辘的北极熊为了食物,铤而走险闯入人类社区的事件。此外,其他地区也报道过野猪、猴子、梅花鹿、郊狼、蟒蛇、咸水鳄、喜鹊入侵人类居民区的新闻。而很多时候,人类的过度自卫行为,会让这些动物受到伤害甚至丢掉性命。

(2)气候变化导致野生动物死亡,甚至灭绝。近年来,世界多地都报道过气候变化导致的野生动物死亡案例。受厄尔尼诺气候影响,2019 年澳大利亚遭遇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高温、干旱灾害。这一极端气象使澳大利亚东部爆发了一场持续5 个月、过火面积达8 万平方千米的超级山火。世界自然基金会预计这场山火导致30 亿只野生动物失去家园或直接死亡。

这样的惨剧在北美西部山区也发生过[3]。近年来,受异常高温、干旱气候影响,北美西部山林每年夏秋季节都会爆发山火,这一方面导致不少野生动物失去家园或直接被烧死,另一方面也使山林中不少鸟类觅食面临更大困难。当秋季来临时,这些候鸟就不得不拖着瘦弱的身躯开始数千千米的迁徙之旅。当它们忍受着饥饿飞至北美南部的墨西哥州、得克萨斯州等地时,终于无法承受长途跋涉的劳累纷纷饿死、坠落在公路、田野和山区。2020 年秋季,科学家们在这些地区就发现了约十万具因饥饿和食物匮乏而亡的鸟类尸体[4]。

万基国家公园是津巴布韦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园区,这里栖息着100 多种哺乳动物和400 多种鸟类。然而,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2023 年下半年非洲南部地区遭遇了严重的高温、干旱气候,由此产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威胁到了园区内非洲象的生命安全。通常情况下,一头成年大象每天要饮用200 升水才能保证其正常身体机能,但进入12 月份后,由于严重缺水,该国家公园已经有至少100 头大象因干渴缺水而死。公园管理方表示,受气候变暖影响,近年来万基国家公园的雨季持续时间越来越短,降雨量持续低于常年平均水平,2019 年该园就曾发生过200 头大象死于干旱气候的悲剧,他们预计2024 年可能会面临更糟糕局面。

2022 年7 月21 日,解释型新闻网(The Conversation)发表了一篇《拯救处于反复干旱中的东非野生动物》的新闻报道,报道指出,受气候变化影响,非洲之角(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肯尼亚等国)在过去20 年遭遇了极为严重和频繁的干旱灾害,给当地野生动物带来了近乎毁灭性的灾难。这篇报道的作者指出,受干旱气候影响,1970—2009 年,肯尼亚东部草原面积出现大幅下降,导致这一地区亨氏牛羚数量下降了98%,野牛数量下降了74%。此外,受干旱影响,一些牧民不得不到野生动物活动区域放牧,这使得一些家畜疾病在野生动物种群中蔓延开来,进一步加剧了野生动物的死亡威胁。

2 野生动物消亡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给野生动物带来了灾难和死亡,而野生动物的消失又会反过来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减少碳排放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方案,但即使人类停止使用化石燃料,过往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依然存在,全球气候依然会缓慢升高。因此,人类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还必须捕获和封存大气中已存的二氧化碳。除人为捕碳外,依靠植物、土壤的碳汇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一直是全球普遍认可的自然解决方案。那么,除了植物和土壤外,是否还有其他的自然解决方案呢?COP28 大会上,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发布的报告指出,野生动物对植被和土壤碳汇的有效性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该协会主持的一项来自圭亚那热带雨林的实验研究发现,当雨林中树种数量从10 种增加至70 种时,植被和土壤中的碳储量约能增加3.5 ~4 倍。在相同地块,若保持树种数量不变,将哺乳动物数量由5 种增加至35 种时,植被和土壤中的储碳量就能增加4 ~5 倍。据此,该协会指出,野生动物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同样具有巨大的潜力。

近年来多项科研成果也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野生动物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重大贡献。反面例证方面,科学家们发现,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减少会影响植物的繁衍生息,从而间接影响植物碳汇。面对气候变暖危机,不少动物不得不从“温热”地带向“温凉”地带迁移。动物离开后,植物的生存环境也将变得更为恶劣。2020 年英国《卫报》报道的一项研究指出,目前全球近50%的植物依赖动物媒介完成种子传播和后代繁衍。当温热地带的动物被迫迁移后,一些植物的种子传播将受到极大影响,未来可能会走向灭亡,而这显然会影响全球植物碳汇。2019 年,一项发表的《自然·科学报告》杂志上的学术论文发现,热带雨林中的植被与动物之间建立了紧密了互利共生关系,研究指出热带雨林中50%的植物果实会被各种哺乳类和鸟类取食,60%~94%的木本植物依赖食果动物来传播种子,繁衍后代。若因气候变化因素,猿猴、鸟、象、熊、鹿等食果类动物被迫迁移或消亡,那么雨林植物的气候适应能力将会大大降低,其储碳、固碳功能也将受到极大限制。情景模拟研究发现,仅灵长类动物灭绝后,全球森林储碳量就将会减少2.4%。

正面例证方面,科学家们探索和发现了野生动物增强植物和土壤碳汇的机制。在西非和中非的热带雨林中,生活着一种鲜为人知的森林象。它们体型庞大,性格温和,在茂密的雨林中,它们啃食树苗的根叶和浆果,在它们经过的地方,还会踩踏出一条条迷宫般的绿色走廊。或许有人会认为森林象正在破坏雨林植被,而事实却恰恰相反,森林象是森林的“巨型园丁”。2022 年7月,法国国家气候与环境科学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在刚果盆地森林象活跃和无森林象生存的两个地方进行实地调研发现,森林象的存在降低了雨林中植被密度,但却显著增加了树木平均直径和地面植被总量[5]。原因在于,森林象啃食和践踏直径小于30 厘米的小树木,为较大树木争取了更多的阳光、水分和生长空间。森林象的这一行为降低了生长速率更快的小型树木的竞争优势,保护了生长缓慢的树木,而这些树木能存储更多的碳。此外,在雨林中不断穿梭的森林象,还能帮助植被传播种子、提供营养。由于森林象的存在,不少树种的生存范围正不断扩大,而这又为许多其他动物提供了新的食物来源。研究估计,每一头森林象能使雨林每平方公里增加9 500 吨二氧化碳储量,这相当于2 047 辆汽车一年的碳排放量。然而不幸的是,由于人类的偷猎和砍伐森林行为,森林象种群数量正在不断减少,20 世纪70 年代非洲森林象的数量约在120 万头,而到2013 年这一数字已经下降至约10 万头。研究预计,如果森林象灭绝,那么中非雨林中碳储量将减少7%,约30 亿吨,这相当于20 亿辆燃油车一年的碳排放量[5]。

2022 年3 月,《当代生物学》杂志上刊发的一篇学术论文探讨了大型野生动物在生态系统恢复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研究发现,大象、长颈鹿、犀牛、鲸鱼、野牛、驼鹿等大型野生动物可以从碳储量、反照率、火灾等三个方面缓解气候变化。一方面,大型食草动物在吃草的同时能帮助植物散播种子,并给土壤施肥,这有助于建立更为复杂、更具弹性的区域生态系统。而这能更好地帮助土壤和植被储藏碳。在海洋中,鲸鱼及其他大型生物能为浮游植物提供营养物质,这些浮游植物每年能从大气中吸收约370 亿吨二氧化碳,并向大气中释放颗粒物,有助于形成云层,阻隔和反射太阳光线,为地球降温。另一方面,随着气候变暖,极地地区开始侵入大量高大的木本植物,当地开花植物和草类生长因此受到限制,永久冻土将会更加暴露。而大型食草动物能抑制极地木本植物对冻土的侵蚀和破坏,防止永久冻土中碳的释放。此外,稀疏的极地植被食草动物吃掉后,会重新被冰雪覆盖,反而会提高其栖息区域的太阳反射率,帮助地球降温。最后,食草动物还能降低森林野火风险和碳排放量。近年来全球变暖所引发的极端高温热浪气候,在北美、澳大利亚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引发了频繁的山火,导致树木、植被存储的碳被重新排放到大气中。研究发现如果森林中存在犀牛、斑马、大象等大型野生动物,它们就会吃掉一部分木本植物的枝叶,降低野火风险。此外,大型动物在山林、草原觅食植被后留下的空隙是天然防火带,能有效阻隔野火蔓延,降低山火燃烧引发的碳排放。

2023 年6 月,《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仅将海鱼、鲸鱼、鲨鱼、灰狼、角马、海獭、麝牛、非洲森林象、美洲野牛这9 种野生动物完全野化,就能帮助大自然每年额外捕获64.1 亿吨二氧化碳,这相当于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所需年排放量的95%,到21 世纪末,捕获的二氧化碳将进一步扩展至5 000 亿吨,这将帮助人们实现《巴黎协定》所设定的1.5℃控温目标[6]。该项研究的领导者,耶鲁大学环境学院奥斯瓦尔德·施密茨教授指出:野生动物与生态环境之间建立了多种复杂的互动关系,是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之间缺失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应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充分挖掘野生动物的碳汇价值。

3 行动起来,保护野生动物

综上所述,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还在于其具有的间接碳汇功能和价值。无论从何种角度,我们人类都应该保护好这位自然生态中的“朋友”和气候问题上的“盟友”。我国历来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目前已经在自然保护地、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重点野生动物保护名录等三方面形成了完善的政策体系。

(1)构建以国家公园为支撑,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在更大空间尺度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自然保护区为我国境内各类野生动物提供了一个繁衍生息的天堂,是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托。1956 年,我国在广东省肇庆市鼎山湖建立了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我国后续生态安全科研及自然保护管理工作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1985 年,我国制定了《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1994 年,我国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对自然保护区管理主体、管理模式、奖惩措施、经费来源进行了更为明确的规定。截至2021 年年底,我国已建立各种类型、各种级别自然保护区2 700 多个,总面积达147.17 万平方千米,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4.86%。目前我国90%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都得到了有效保护。

(2)不断修订和完善各类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为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1988 年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7 年、1991 年我国分别对野生动植物入药、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进行了细致严格规定。进入21 世纪以后,野生动物跨国流动频次和规模日渐增加,我国又分别于2005年、2006 年对境外野生动物引进和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活动进行了规范,在保护我国濒危野生动植物同时,也有效减少了生物入侵危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一方面进一步扩大了湖泊、湿地、森林保护面积,为我国生物多样性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还于2017 年制定了《野生动物收容救治管理办法》,将更多人文关怀融入到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为打击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维护我国生物安全,防范重大公共卫生风险,2020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要求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保护野生动物。

(3)持续更新和调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我国于1988年制定了《国家重点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将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白鳍豚、中华鲟等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93 年,为配合《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实施,我国将犀牛、袋鼠、鸵鸟、非洲象、斑马等非我国原产动物也列入保护名录中。2003 年、2020 年,我国又分别将麝科麝属、穿山甲属野生动物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调整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以全面保护这两类动物资源。2021 年,我国公布了新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共列入8 类、980 种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体制由以往的林草部门单一管理,改为林草部门(陆生野生动物)、渔业部门(水生野生动物)共同管理。

2021 年8 月,我国发布了《“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未来五年,我国将继续加大国家自然保护地,以及野生动物野外救护基地和遗传基因库建设;我国还将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资源管理,严厉打击野生动物犯罪行为,严格野生动物进出口管理,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预警防控;我国还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构建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并以此为基础,不断降低野生动物对群众日常生活的致害风险[7]。

近年来,国际社会也积极采取措施,合作打击偷猎行为,保护全球野生动物。一方面,国际社会正在积极监测野生动物犯罪的新动向。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发布的《2023 年世界毒品报告》中显示,在亚马孙地区,毒品犯罪与包括木材在内的动植物贩卖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不仅破坏了基于自然的气候问题解决方案的实施,也严重威胁到了当地居民的生存。这意味着近年来野生动物犯罪正与其他犯罪呈现明显的融合发展趋势。另一方面,面对野生动物犯罪的新发展形势,近年来国际社会也在积极推动新的国际法律框架出台,以更好地打击跨国动物犯罪,保护全球野生动物。2022 年,联合国预防和控制犯罪委员会通过了一项旨在加强国际合作,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贩运的决议。2023 年《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也积极关注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问题,在23 个以行动为导向的全球目标中就专门提出2030 年之前要“确保野生物种的使用、采猎、交易和利用是可持续的、安全的、合法的”。

野生动物能通过各种间接途径储碳、固碳,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盟友”。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们更应该深刻认识这位“盟友”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更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全球野生动物,与我们的动物朋友一起努力,守护我们共同的蓝色家园。

猜你喜欢
野生动物气候变化气候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野生动物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