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

2024-03-31 16:04栾红旭王丹丹
生态经济 2024年2期
关键词:耕地绿色农业

栾红旭,王丹丹

(吉林化工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吉林 吉林 132000)

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目前全球农业正在经历一场绿色革命。发展绿色农业,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路径,更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然而受气候、地理、农业资源等多种外部因素约束,目前我国农业绿色发展之路仍面临着不少压力与挑战。本文将以此为背景,在评阅和借鉴农业绿色发展领域优秀著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绿色发展对策,以期为我国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分析和对策建议。

《农业绿色发展: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一书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国家智库报告”系列丛书之一,该书有力地回应了当前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为农业绿色发展打开了全新的思路。该书两位领衔作者于法稳、包晓斌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治理”“生态经济”等学术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是我国“三农”领域的知名学者。该书的主题与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深度契合,作者在全面阐释农业绿色发展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的基础上,以深厚的理论功底,从实践调查出发,系统、科学地分析了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现状及现实制约因素,梳理和总结了我国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和发展策略,并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未来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重点任务、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纵览全书,可以看出全书理论分析深刻、案例选择经典、问题凝练精准、对策建议科学,是近年来我国“三农”研究领域少有的一部经典之作,值得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品读和借鉴。

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绿色农业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一系列理念、制度、生产方式、技术等层面的问题。具体包括:①绿色农业理念不强。目前我国不少地区政府决策者在结果导向的思维理念下,重农业产量,轻农业生产过程,导致农业生产过程中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问题日趋严重,如果不能有效遏制这一发展趋势,未来将从根本上制约我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②农业生产方式粗放。目前我国农业主要依靠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方式仍未得到根本性转变,由此导致局部地区土壤污染、土地退化问题较为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绿色发展。③绿色农业技术研发能力不强,推广应用范围有限。农业技术不强是制约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一个核心因素。目前我国绿色农业研发投入不足,人才短缺,同时我国农村基层尚未建立起成熟的农技推广体系,导致不少绿色农业技术还没有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缺乏农业技术支撑,我国绿色农业就无法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

针对以上问题,《农业绿色发展: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一书给出了很多具有借鉴意义的农业绿色发展策略。在借鉴这些对策建议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还可以在以下方面采取更多措施。

(1)加强农业耕地保护与修复。耕地是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资源,只有保护好耕地,才能从根本上保住农业、发展农业。首先,我国要严守18 亿亩耕地红线。我国各级政府应继续落实耕地保护政策,牢牢守住18 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严厉查处和打击违规占用耕地等不法行为,同时不断探索与本地区耕地保护相适应的基本农田保障制度,扎好基本农田保护的制度“篱笆”。其次,加强耕地质量建设。要实现农业绿色发展,不仅要有“耕地数量”做支撑,更要有“耕地质量”作保障。为此,我国各地应根据自身气候、地理等条件,进一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灌溉排水、土壤改良等农业生产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耕地质量,增加农业产出。再次,加大对东北黑土地的保护。东北地区肥沃的黑土地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然而近年来受不科学耕作方式的影响,东北地区不少黑土地正面临严重的土壤侵蚀危害。为此,我国东北地区要加大农田防护体系建设,防治土壤水蚀、风蚀。同时以科学为依据,通过增施绿色有机肥、豆粮轮作等方式持续保护和培育黑土地耕作层。最后,加强退化耕地修复与保护。目前我国华北、西北等地还有大量盐碱地,这些土地资源经过科学修复后仍适合开展农业种植,因此我国要重视对这些已退化土地的修复和保护工作。因此,我国各地应全面摸排本地区适合恢复耕作的土地数量,结合当地水土条件,通过土壤改良、地力增肥、生态修复等多种手段,变荒地为良田,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更有力的耕地保障。

(2)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受地理气候影响,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这导致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普遍受到水资源制约。为此,首先,我国应顺应气候条件,发展旱作农业。在我国东北、华北等地要实时根据雨热条件发展雨养农业,减少农业灌溉用水,干旱缺水的西北地区应加强农业集水设施建设,通过利用农业薄膜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西北及内蒙古中西部等土壤风蚀严重地区,应在做好集水节水工作同时进一步强化防风沙措施,保持水土。其次,我国应加大农业节水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在我国西北、华北等降水稀少地区,培育和推广耐旱抗旱粮食品种和作物,提升农业抗旱保产能力;加大滴灌、喷灌等农艺节水技术推广与应用,同时利用水肥一体技术不断提升农业用水效率;在生态脆弱区和粮食主产区,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加强灌溉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等节水工程建设;对地下水超采严重的华北地区,应全面禁止新增农业地下采水设施建设,适度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大耐旱作物种植,有效涵养和保护地水资源。最后,加强农业用水管理。我国各地政府应深刻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高度重视、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根据区域水热条件,科学设定农业用水总量指标。此外,我国可以通过改造用水计量设施,设置阶梯水价,指导农民科学灌溉等措施,增强农民节水意识,发挥农民节水主体作用。

(3)保护农业生物资源。除耕地、水资源外,生物资源也是农业绿色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因此我国必须加强农业生物资源保护。首先,我国应加快农业生物资源普查步伐,做好珍稀和濒危农业作物、畜禽、林草、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建设,保护珍稀农业物种资源。其次,相较于作物、林草、畜禽等物种资源,水生生物资源的监测、保护、恢复难度更高,为此我国各地应继续做好河流、海洋禁渔期管理,推动水生生物种质资源有序、可持续繁育。同时,对濒危水生生物,我国还应加强抢救性保护,持续扩大其种群数量。最后,我国还应重视生物入侵防控工作,加大特殊物品入境生物监测,有效切断外来生物入侵渠道。在我国主要耕作区以及自然保护区,也应建立相应的外来生物入侵预警监测机制,及早发现、及早布控,降低农业生产损失。对已发现的入侵生物,要借助生物、化学、物理等多种手段,防止其蔓延和扩散,逐步降低其生存空间,保护本土农业生物资源。

(4)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近年来我国农药化肥、畜禽粪污以及农用薄膜等农业面源污染形势日趋严峻,为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我国必须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整治上述污染源,为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首先,我国应在粮食主产区大力推广绿色有机肥、缓释肥、水溶肥等新型化肥,以及机械施肥、种肥同播等高效施肥方式,降低农业耕作化肥施用量。其次,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大绿色低害农药的研发与应用,同时利用生物、物理等防治手段降低农业病虫害,减少农药投入。再次,要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能力,具体包括粪污集中处理、粪肥还田、绿色种养循环、生物能源再利用等。最后,针对我国西北地区农用地膜污染严重问题,要制定和落实更为严格的农膜管理制度,不断推广标准地膜,同时建立农膜集中回收再利用渠道,减少农田白色污染和微塑料污染。

(5)构建农业绿色供应链体系。首先,我国应以交通领域低碳转型为契机,积极构建农产品绿色运输体系。其次,我国还应积极推进绿色农产品深加工,提升绿色农产品附加值。再次,我国还应健全绿色农产品指标体系,积极推进绿色农产品达标合格制度,同时积极向社会大众宣传绿色农产品,培育消费者绿色消费理念,不断扩大绿色农产品市场规模。最后,我国还应积极发展低碳循环农业,不断扩展农业产业循环链条,通过农业秸秆循环利用、林草绿色循环种养体系,提升农业低碳化水平。

(6)加大农业绿色技术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首先,我国要集中农业科研力量,加大对制约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通过绿色技术颠覆式、集成式创新,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绿色技术创新研发能力。其次,我国还应加强农业绿色人才培养,以农业绿色发展为契机,不断培育新型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村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提高我国农民和农业企业绿色环保意识和绿色技术能力,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2021 年8 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该规划对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提出了新发展目标、新发展举措,未来我国应以该规划为基本蓝本,补足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短板,清除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障碍,加速我国农业绿色化转型步伐,推动我国农业全面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耕地绿色农业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绿色低碳
保护耕地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