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的思考

2024-03-31 07:13刘海燕
今日财富 2024年8期
关键词:往来款项核销应收款

刘海燕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预算管理制度不断深化改革。2023年中办、国办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往来款项作为财会管理监督的一项内容,不仅是衡量财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直接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决策,因此加强往来款项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行政事业单位从业者角度出发,以所在县市各预算单位往来款项管理实际情况为研究对象,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和相关政策文件,对往来款项问题、款项管理措施进行剖析,提出应对策略。

行政事业单位的往来款项是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经济业务活动过程中,与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之间所产生的临时性待结算款项,包括应收款项和应付款项两部分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往来款项的管理是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头疼的问题,应收款项收不回,应付款项支不出,各种账目管理混乱,陈年旧账堆积蒙尘。尽管近年来,国家接连出台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行政单位财务规则》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将行政事业单位往来资产清查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但陈旧的管理理念、落后的工作方法,使各项制度无法得到有效贯彻,各项政策文件执行不到位。

一、加強往来款项管理的重要性

(一)衡量财政质量,影响行政决策

往来款项状况作为衡量财政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其数据的真实性,直接影响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在实际工作中,如果行政事业单位的应收款项金额大、账龄长,不仅会导致流动资金占用过大,还会造成单位支付能力减弱、资金回笼慢、坏账风险增高;若应付款项金额过大,则行政事业单位偿债能力和资信水平会大打折扣,导致信息数据失真,影响地方政府财政决策。

(二)反映财务状况,防止资产流失

应收款项、应付款项的多少直接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如果应收款项长期挂账,应付款项长期未付,就会使单位虚增在册资产,无法真实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应收账款长期挂账,不仅会使应收款项收回工作产生不确定性,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大幅增加收款难度,使国有资产面临流失风险。

(三)预防行政腐败,保障公信力

往来款项名目多,资金流量大,是腐败现象高发区域,加强相关监管,做到审批合法、流程透明、过程公开,可以有效防止“小金库”的存在,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行政事业单位应付款项未及时支付,会造成单位虚增资产,也会使相关公司、企业无法及时回笼资金,造成资金流紧张,对抗风险能力降低,引发涉税风险、陷入资产危机,从而对行政事业单位产生信任危机。

二、往来款项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缺失,领导缺乏重视

往来款项资金流量大、项目多,极易产生各类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制定出台“往来款项管理制度”。个别单位虽然制定了管理制度,但大多内容都是复制、拼接,没有具体的操作流程,未明确具体清收及核销办法,针对性低、可操作性差,相关管理制度流于表面,无法执行,规章制度形同虚设。行政事业单位领导、会计、业务人员工作岗位调动频繁,缺乏完整的交接制度。新任领导干部只对自己任期内事务负责,对财务工作缺乏必要的重视,长此以往,往来款项管理陷入了挂账越积越多。越多越没人管理的恶性循环。

(二)会计人员业务水平有限,往来核算随意

基层单位,尤其是偏远地区的会计人员,整体业务水平仍旧偏低,部分会计责任心不强,长期工作产生了麻痹大意的思想。往来业务不规范、收支随意,使得收支账款混乱、账目不清。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单位会计随意将上级拨入款项资金予以暂存(应付),不仅未做收入核算,且长期挂账,造成了专项资金被挤占或挪用;部分单位在往来账款中凭空列收、列支各项费用,对专项资金支出挂暂付(应收),未做支出核算,造成单位支出不实,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部分单位职工借差旅费,返回未及时报销,会计也未及时冲销账务,存在旧账未清,新账继续欠的情况,年底也未能及时对账清理,账务大量堆积,有些职工对滚动未核销的借款不承认,拒绝还款;部分单位业务与财务融合度不高,人员配合不紧密,财务人员没有起到参谋与管控的作用,对相关财务只是进行事后核算与监督,易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

(三)缺乏风险意识,未定期对账

基层单位很多领导缺乏风险意识,财务负责人、会计、出纳等人不能像刚从业时谨慎、认真地开展工作,有章不依,有制度不执行,认为一切尽在管控之中,殊不知风险越来越大,危机越来越严重。在日常的工作中,依惯例、依习惯,主观意识缺失、能动性差,不能定期开展往来款项对账清理工作,催缴通知书、询证函、对账函等催收证据缺失,原始凭据不完整,账面往来款项记录无从追溯查找。长期对往来款项不进行询证、对账,导致债权债务账账不符、账据不符,甚至有些单位,从未进行过清理,不仅使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急剧升高,也给后期清理和催收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四)部门职能欠缺,监管效能低下

虽然往来款项挂账单位为第一责任人,但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监管职能的缺失,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各监管部门未定期、不定期对各单位的往来款项进行核查,甚至从来不进行核查,也是责任单位对往来款项疏忽大意的原因。在各种专项检查或干部离任审计时,虽发现了一些往来款项的问题,但审查部门往往也都是要求责任单位撰写整改报告,未就审查问题进行追踪、跟进,责任单位实际并未真正着手清理。以后多次审查,依旧照方抓药,撰写整改报告上交了事,如此往复,对往来款项管理,愈发不予重视。

(五)责任落实未到人,工作难点突出

会计制度改革前实行收付实现制,之前单位领导及会计人员只重视现金、银行存款的管理,忽略了对往来挂账的管理,没有对往来款项进行定期对账清理,也未将责任落实到个人。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办人员、会计及单位领导离岗,会计资料移交不完整或者丢失等因素层层叠加,导致现任财务人员对以往挂账原因和内容无法掌握。同时,由于以前会计做账不规范、账本遗失、原始凭证不全、白条挂账、无借款人信息、账务混乱等诸多原因,以及找不到相关人员,无法查明欠款原因等诸多缘故,使得各单位的领导不得不谨慎考虑,在没有依据和书面材料的情况下,只能继续挂账,日积月累,导致清理工作越来越困难,呆死账比率也越来越高。

新政府会计制度引入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应当计提坏账准备,具体的坏账准备计提方法由事业单位自行确定,可采用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个别认定法等方法,单项金额重大或重要的款项,建议选择个别认定法,计提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对于账龄超过规定年限、款项确实无法收回的,需按规定报经批准核销。纵观新政府会计制度全篇,并未明确规定往来账款的账龄年限、报经的具体行政部门,核销流程也未明确说明。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管理办法,提高重视程度

加强往来款项的管理,必须制定完善的往来款项管理办法,用制度来约束行为。包括往来款项范围、审批程序,收付款时限,明确单位领导、经办人、会计等往来款项形成相关人员的职责,制定具体的清收办法以及核销办法。

往来款项管理是一项系统工作,不可能一个人或一个部门能够完成,需要业务部门、财务部门等通力配合,共同做好催收、询证、对账等工作,单位一把手应该对往来款项高度重视,对往来款项管理负总责,统筹部署管理工作,协调各部门形成联动机制,业务人员为直接责任人,组成清查小组,定期、不定期对往来款项进行清理。

(二)加强人员培训,提升业务水平

新政府会计制度执行以来,特别是提出了“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的会计核算模式,对会计人员业务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往会计核算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的会计制度要求。会计人員不转变思想观念,不努力学习更新业务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将无法做好会计工作。因此,财政部门、各单位要强化财会人员和监督队伍能力建设,定期、不定期组织财会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升财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会计人员也要主动学习,热爱财务工作,对待财务工作要小心谨慎、尽心尽责,做到手续齐全、核算规范,杜绝工作随意性,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强化风险意识,定期对账清理

各单位应该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每笔往来欠款应明确一名清收人员,日常要与财务人员、业务人员进行及时沟通,做好往来款项台账,对往来欠款及时进行催收。可以使用信用管理工具,时刻把握债务人的经济动态,采取“前账不清、后账不借”和限定办结时限的原则,当年款项应当年清理,原则上不跨年。定期开展对账及清理工作,至少每个年度终了,必须要对本年度的往来款项进行发函对账,对于未收到回函、金额不符、存在信用风险的情况,及时向单位一把手进行汇报,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四)加大审计力度,提升监督效能

2023年2月15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构建“五位一体”财会监督体系,即财政部门主责监督、有关部门依责监督、单位内部监督、中介机构执业监督、金融机构自律监督。充分发挥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加大执法力度,将新官不理旧账的思想扼杀在萌芽阶段,严格落实一把手管理责任,狠抓整改落实,对审计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移交纪委处理。大力推进“互联网+监督”模式,充分调用大数据和信息技术手段,依托预算一体化系统,采取线上监控与线下核查相结合的模式,将往来款项监督实质性地嵌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全流程,为日常监督、执法检查、追责问责提供有力支持。

(五)责任落实到人,攻坚清缴难点

针对往来款项挂账时间长、清理困难等问题,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聚焦重难点,联合审计、纪检监察部门在监管领域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清查专项行动,将责任落实到人。实行“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的模式,将往来款项清理纳入到单位年底考核指标中,督促各单位限时完成清理。

各单位制定往来款项清理工作方案,成立清理小组,责任落实到人,每一笔往来款项都要指定清收人员,登记好台账,对债权债务未清理完毕或交接不清的人员不允许职务调动,这样才能保障新的债权债务及时化解;对所有账户的应收、应付款进行逐笔登记,对负数进行重分类,填写往来重分类调整事项说明表,确定重分类后的余额,再逐一分析。

通过向前追溯,梳理每个年度业务发生情况,扫描复印相关印证资料,明确各款项的来源,向债权人和债务人发放询证函、催缴通知书,依据回函情况,对询证后往来款项余额进行确认,对未回函或联系不上的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业务进行追溯查证,根据原始凭证反映的经济业务进行实质性测试,落实会计差错调整项目及金额,确定往来款项最终余额及款项性质;依据《资产清查核实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资[2016]1号)中第二十九条坏账损失的认定要求,编制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清理情况统计表,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批复。财政部门收到各单位报送的往来清理统计表后,逐笔核对往来款项印证资料,对于能达到核销条件且印证资料充足的往来款项,应及时下达予以核销的批复。对于印证资料不足的,可以聘请有资质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待核销账目再次进行核查,依据中介机构出具的经济鉴证证明材料,财政部门可下达核销批复。对于金额过大的应收款项,也可通过司法程序提起诉讼。核销批复下达后,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依据财政部门下达的核销批复内容,及时对相关账务进行处理。

(六)执行财务制度,规范往来核算

每年年终,事业单位对收回后不需要上缴财政的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清查,并对其可收回性进行分析,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对于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应计提坏账准备,计提时,借记“其他费用”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冲销时,做相反分录。对于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报经批准后,按照财政部门下达已批复核销的金额,借记“坏账准备”科目,贷记应收款项科目,计提和核销时,只做财务会计分录,预算会计不做账务处理。对于已核销的应收款项,应该在备查账中登记,在以后期间收回的,财务会计借记应收款项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同时借“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款项科目,预算会计借记“资金结存”科目,贷记“非财政拨款结余”科目。对于债务人无法偿付或债权人减免偿还的应付款项,应按照规定报经批准,依据核销批复的金额,借记应付款项科目,贷记“其他收入”科目,核销的应付款项也应该在备查簿中保留登记。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往来款项处理基本一致,只是行政单位不用计提坏账准备,当有确凿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款项时,可直接报经批准核销,核销所用的会计科目不同,行政单位用到的是资产处置费用和其他收入科目。

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作为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其监督管理工作可谓是重中之重,近年来中央、省、市县都对财会监督提出更加严格的工作要求。各预算单位领导需高度重视,制定完善的管理办法,规范管理流程,强化监督机制,定期、不定期开展往来款项清理工作,盘活单位沉淀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往来款项清理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继续加强往来款项管理势在必行且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

猜你喜欢
往来款项核销应收款
浅谈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村级光伏发电收入核算实例
加强企业应收款项的管理
如何审计应收款项
往来款项全过程管理体系研究与应用
用友U8V 10.1应收款管理模块中“核销”操作的探讨
用友ERP-U8单据核销处理分析
浅谈电力企业往来款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制度创新与内部控制实施中矛盾的协调
——以某石油企业勘探支出的预核销制度为例
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核销存在的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