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向农民学习,开创职业教育新天地

2024-04-01 09:10
读报参考 2024年7期
关键词:土地农民职业

2021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重大制度性安排。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作为职业学校的老师,我们应尊重农民意愿和维护农民权益,把乡村振兴的主体权还给农民,同时不断对农民赋能,培养农民的实践创新能力,让他们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用自己的双手托举起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作为职业学校的老师,我们更应该向农民学习,学习他们面对贫瘠的土地毫无怨言;学习他们精“挑”细“选”,播下适宜不同土壤生长的种子;学习他们精耕细作,润物无声;学习他们不断创新创业,努力向前……

经常听职业学校的老师抱怨,所教学生的素质、能力、学习成绩及个人品质存在各种问题,认为如果有好的学生,他们的从教热情也许会非常高,会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会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但这样的想法或观念却是在无形中放大了学生的缺点,从而忽略了他们的优点和闪光点。在中国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富饶的土壤,也有贫瘠的山岭,不同地区的土质存在着无数的差异。但无论如何,农民都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土地,并不会因为土地的贫瘠而放弃,也没有抱天怨地,只有不断地尝试,永不放弃。难道这不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吗?

面对贫瘠的土地,农民精“挑”细“选”,有的一边整地一边把里面的杂草乱石给挑选出来,一边整地再一边施肥。经过精“挑”细“选”后,又会根据不同的土壤情况,播下适宜生长的种子。沙土较多、向阳又缺水的地可栽种辣椒、绿豆等;背阳水源充足的地可种空心菜;山岭地可种地瓜、南瓜类等。这不就是 “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教学方法吗?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个人喜好等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不断给予正向激励,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充实壮大自己,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细心的农民总是认真观察土地上作物的生长情况,从微小的细节中作出及时的反映。比如说,当他们发现有许多小蚂蚁在丝瓜叶片上爬行的时候,就意味这颗丝瓜可能发生了很严重的蚜蟲等病虫害,必须马上针对不同的虫害进行防治,否则就会前功尽弃,一无所获。从事职业教育的老师也应该认真观察,从细节入手,及时帮助学生认清主流,明辨是非,发现问题,对症下药,同样会收获喜悦。

农民在种地的时候,不可能每年都在同一块土地上种同一样的作物,总是交叉匹配,多种多样。不论是什么样的土地,都不会一次性地将肥料贴根掩埋,而是在经过稀释后,从四周浇透,慢慢浸润,从而更有利于作物的生长,不至于因为肥多而枯萎。从事职业教育的老师也应该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改变一味地说教、批评、叫家长等粗暴的教育方式,而是慢慢地引导,不断地纠偏,捕捉学生身上“小小”的闪光点,及时总结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兴趣。

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可以收获丰硕的果实,但这并不是终点。农民又开始积极寻求农产品的销路,根据不同的需求,或送到餐桌,或进行贮存,更多地是进行进一步的再加工,以获得更高的收益。同样,学生们毕业了,这并不是职业学校的教育任务完成了,反而要不断地拓展校企联合等多种形式,实施现代学徒制等新型实习实训教育教学手段,让学生们在母校和企业的双层关怀下可以更加茁壮地成长,为成为“新时代工匠”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时代,农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创新创业路上也同样留下许许多多美好的事迹,让人感叹,催人奋进!新时代的农民不断发现生活、劳动中的商机,探索相应的市场需求,整合“人”“财”“物”等各类资源,合力实施创业项目。比如说,农家乐“一分田”项目,就有效地把农产品转化为创新创业项目,把销量少的产品转化为打包销售,进而产生了更多的经济效益。作为职业学校的老师,我们也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打通职业教育的升学途径,大力促进职业教育落地生根,通过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多种形式,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专业技能人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贡献职教人的力量。

我们应坚信,向农民学习,真抓实干,职业学校的教师同样会硕果累累,桃李芬芳,职业教育的明天同样会更加灿烂美丽。让我们举起“向农民学习”的大旗,真正实施好《职业教育法》,不断拓展现代学徒制等教育教学形式,共同开创职业教育的新天地。

(本文系山东省“十四五”重点课题《中小学劳动教育集团的推进与实践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土地农民职业
我爱这土地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职业写作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分土地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