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艾滋病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十年”

2024-04-02 05:29孙志鹏
卫生软科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病毒感染者污名社会科学

孙志鹏,杨 磊

(1.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上海 200437;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191)

社会科学研究在我国艾滋病的综合防治策略进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学者郇建立开创性地梳理了我国社会科学学者在1989-2009年开展的艾滋病研究[1]。

在过去的10余年,性传播成为我国艾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2-4]。男男性行为群体(MSM)逐渐成为我国艾滋病防治干预的重点和难点[5-8]。此外,以治疗作为预防(Treatment as Prevention,TasP)为理念的的生物医学策略(包括扩大检测、抗病毒药物治疗、暴露前预防PreP、暴露后阻断PEP、男性包皮环切技术等)逐渐占据了国际艾滋病防治的主导地位[9-12]。面对这些新的艾滋病预防形势与挑战,有必要对2010-2020年这“新十年”社会科学研究的进展进行系统总结。

1 研究方法

本文试图在郇建立[1]对我国1989-2009年艾滋病社会科学研究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回顾与梳理的方式,探索2010-2020年中国大陆地区艾滋病社会科学研究的知识演进。本文主要聚焦社会学和人类学领域的艾滋病研究,试图回答“新十年”的艾滋病社会科学研究是否在前“二十年”研究的基础上有所传承和发展,其中的不变与变是什么?研究使用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以“艾滋病”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辅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进行二次检索。文献筛选的标准包括:检索文献的学科范围被限定在社会科学领域;发表的时间范围为2010-2020年;发表的文献类型为在中国大陆社会科学期刊公开发表并且接受同行评议。共有74篇文献符合标准被纳入到本研究中。

2 研究发现

2.1 研究议题的拓展:“新十年”的六大研究议题

通过对74篇文献进行梳理和回顾,研究发现我国艾滋病社会科学研究在2010-2020年主要聚焦6类研究议题:①“十年”研究综述;②超越个体风险因素归因:艾滋病病毒传播与流行的“社会-文化”分析;③我们-他者:对艾滋病及其关联群体的歧视、排斥与污名化;④保护与补偿“弱者”: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关怀与支持;⑤超越“弱者”形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能动”及其现实困境;⑥性与健康治理:艾滋病干预实践以及对跨学科研究的反思。

值得注意的是,第6个研究议题中还包括3个更为具体的研究内容:①针对不同目标群体的艾滋病干预策略,这些目标群体包括女性性工作者群体、男男性行为群体、吸毒者群体、大学生群体、少数民族群体;②国家对艾滋病的微观与宏观治理;③“跨学科”艾滋病研究中的权利关系和对“跨学科”的反思。考虑到74篇文献中包括的3篇“研究综述”的内容大致上与郇建立所回顾的内容相似,因此本文就不再呈现。

2.2 超越个体风险因素归因:艾滋病病毒传播与流行的“社会-文化”分析

2.2.1 艾滋病病毒传播的社会与文化因素

对艾滋病病毒传播、流行的社会与文化因素分析并为公共卫生干预实践提供“启示”同样是“新十年”社会科学参与艾滋病跨学科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新十年”研究的学者肯定了“二十年”研究中关于艾滋病病毒的传播与流行、受影响的弱势与关键群体被打上的社会与文化烙印的论断。有所不同的是,相比较于“二十年”的研究,“新十年”的研究逐渐不再对艾滋病在世界和中国大陆范围内的“起源”做探索,但继续关注社会和文化因素对艾滋病病毒在不同关键群体以及同一类关键群体内部的传播差异,继续关注弱势群体的易感性等议题。

2.2.2 对艾滋病病毒传播“风险”的理解

在有关艾滋病的风险和传播研究中,“新十年”的研究增加了对国内人口流动以及跨国人口流动的关注,认为这两类人口流动是传播艾滋病病毒的风险因素。还有研究关注到了多重社会风险因素的叠加对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影响,以及对性与欲望的多元与艾滋病病毒传播风险的讨论。与“二十年”的研究有较大不同的是,“新十年”的研究还从社会科学学理的角度增加了对艾滋病病毒传播“风险”概念的理解与理论建构。此外,学者还批判性地增加了对谁应该被划分为艾滋病病毒传播高危/关键群体这一分类的讨论、质疑、反思和抵抗。

2.3 我们-他者:对艾滋病及其关联群体的歧视、排斥与污名化

2.3.1 艾滋病流行与传播的经济社会后果

在艾滋病的流行与传播带来的经济与社会影响后果方面,“新十年”的研究延续了“二十年”研究中对感染者家庭经济的负面影响分析,以及对因感染艾滋病病毒而遭受负面影响的个体研究,特别是感染者和高危/关键群体的污名化研究。从经济后果的角度来看,“新十年”的研究从宏观视角转向了微观视角,给予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特别是农村地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家庭经济以及因病致贫等更多的关注,而对艾滋病对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再关注。艾滋病造成的贫困也往往被作为一种“情境”因素被“新十年”的研究者用于分析在“艾滋村”中生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患病体验和反抗。

从艾滋病的社会后果,即污名化、排斥与歧视的角度来看,大部分“新十年”研究都与“二十年”的研究有共通之处。艾滋病从其流行的初期就在“我们”与“他者”之间被构建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正因为这条鸿沟的存在,艾滋病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他者”的疾病。这种二元划分背后着实反映出主流群体对艾滋病及其相关边缘群体的污名化与歧视。

2.3.2 从个体化到结构化的污名研究

无论在西方还是在我国,污名研究一直都是艾滋病的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议题。“新十年”的研究继续深挖艾滋病以及与“高危”群体相关的污名、歧视以及排斥。这些研究从“个体”“结构”“文化”的角度考察了中国情境与语境下,不同群体遭受的艾滋病污名、歧视与社会排斥的生产与再生产以及个体对污名化的调适、控制策略、印象管理等。值得注意的是,“二十年”的研究更多的是聚焦“个体化”的污名研究,而“新十年”的污名研究在此基础上关注到了“结构化”的污名。“新十年”的学者更多地从污名理论的学理研究层面呈现了污名以及污名化研究理论取向;通过将污名理论与经验数据结合,揭示出在中国社会复杂的社会文化关系中,艾滋病污名的社会建构过程。

2.4 保护与补偿“弱者”: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关怀与支持

作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后果,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特别是那些遭受“疾病”与“身份”双重污名的感染者同时也会遭受更加艰难的生活境遇。因此,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关怀与社会支持也是社会科学研究与政策倡导的重要方面。

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家庭的支持和关怀的角度来看,“新十年”的研究大体都是在之前“二十年”的研究框架和视角下继续前行,两个阶段的相关研究具有较强的重合性。这些研究从不同的角度,针对不同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感染者群体展开了以关怀和社会支持为导向的论述。接受关怀和社会支持的群体主要涉及到了儿童(包括儿童感染者以及“艾滋孤儿”)、少数民族群体、女性性工作者和MSM。然而研究却注意到,更多的相关研究还是倾向于关注因贫困和“血浆经济”导致的“受害者”形象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特别是“艾滋孤儿”与儿童。这个研究议题在郇建立的研究中没有被单独列出。

2.5 超越“弱者”形象: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能动”及其现实困境研究

一方面,社会科学研究者通过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及他们的家庭成员在社会支持以及关怀救助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政策倡导,以期减少疾病本身以及由疾病带来的社会歧视、排斥、隔离、贫穷等消极影响。另一方面,“新十年”的研究揭示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往往是各类艾滋病患病经验叙事和身体实践的主体。他们也会能动地与不公平的人际/社会关系、资源、情境、结构等做协商甚至对抗,以期“回归”到“正常”的生命和生活状态。

换句话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实际上并不是一直扮演“受害者”形象并被动接受各类的关怀和支持。在“新十年”研究中,大部分的研究者将目光投向了农村场域中受艾滋病直接影响的感染者群体,少数研究关注到了其他场域的感染者群体。这些研究分析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如何作为“主体”具身地参与到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实践及其对于现实情境的应对。还有的研究分析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反抗污名的实践以及在此过程中他们遭受到的现实挑战与困境。这些研究在“二十年”中是没有涉及到的。

2.6 性与健康治理:艾滋病干预实践以及对跨学科研究的反思

2.6.1 从艾滋病干预到艾滋病治理

在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方面,大部分“新十年”的研究都继承了“二十年”研究的分析脉络。值得注意的是,“新十年”的研究回应了国际艾滋病研究范式的转换(从行为干预到生物医学的干预模式),并且借鉴了西方社会科学研究者创造性地对艾滋病的批判性社会文化研究做了很多有益的本土化探索。

“新十年”的研究比较清晰地呈现了针对不同关键群体艾滋病干预方式的探索以及干预策略的发展,尤其是针对女性性工作者群体。在生物医学艾滋病防治模式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这些社会科学研究者揭示出结构性干预以及综合干预的重要性。此外,相关研究也继续探索“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的路径。“新十年”的研究将对艾滋病的干预上升到了国家对性和健康的“治理”层面,分析了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如何参与艾滋病的治理、治理的逻辑及其对被治理群体影响。

在分析国家对艾滋病以及性的治理过程中,“新十年”的学者创新性地在“主体性”与跨学科研究的“反思性”两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学术讨论。尽管郇建立在“二十年”的回顾和分析中指出了“谁”是艾滋病防治的“主体”的问题,之前的研究并没有深挖这一学术思考。“新十年”研究以治理作为分析框架,将主体性分析应用到了对艾滋病污名的建构和控制;艾滋病病毒的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感染者对于生活、权益、社会关系恢复与重构的主体能动性应对;以及作为医学技术和医学话语规训的“抗病毒治疗”的具身性体验等议题。对这些议题的关注和批判性讨论反映了研究者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关怀,回应了以人为中心的道德与伦理关怀,并极大地丰富了艾滋病社会科学研究的想象与实践。

2.6.2 “跨学科”艾滋病研究实践中社会科学学者的权力反思

“新十年”研究的学者以跨学科研究的方式参与和观察我国基层艾滋病干预实践,尝试与公共卫生和医学视野下的艾滋病干预对话,做了诸多反思社会学的研究。他们检视了公共卫生针对艾滋病的干预模式,分析了社会科学与公共卫生/医学在参与跨学科艾滋病研究过程中的潜在张力,特别是分析了社会科学与公共卫生共同参与艾滋病干预过程中蕴含的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以及背后代表的医学话语以及医学知识霸权。

对于“新十年”的学者而言,社会科学与公共卫生以及医学在参与艾滋病干预过程中学科间张力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以公共卫生为主导、在针对不同高危/关键群体的艾滋病防治与干预实践中,社会学和人类学参与跨学科艾滋病研究最主要的切入点和贡献点就是对影响着艾滋病传播风险的复杂、多元的社会结构和道德文化的分析,进而影响公共卫生的具体干预策略的选择和健康政策的倡导。这个研究模式无论是在“二十年”还是“新十年”的研究中都有所体现。另一个方面,正如黄盈盈[13,14]在研究中反思和担忧的,这种类型的跨学科研究实际上是一种“修补式”的社会科学艾滋病研究模式。社会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仅仅是为不同群体的艾滋病干预实践服务,这会间接地影响例如社会学和人类学在艾滋病以及更广泛的健康领域研究过程中的的理论自觉、学术话语和学科发展。

尽管社会学和人类学参与以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为主导的跨学科艾滋病研究存在诸多的张力,但通过回顾研究也注意到了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者努力从本学科理论和经验视角出发,尝试超越“启发式”与“影响式”的艾滋病干预研究。黄盈盈在提出、吸收和发展性社会学的“主体建构”[15]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要从“生活逻辑”[13]的角度去思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体验以及生活话语与“生物医学”作为健康治理术之间的张力,还要以“谱系学”的角度去思考关键的概念议题,例如作为全球健康分类的“MSM”及其生产力和潜在的影响[16,17]。

3 讨论与研究展望

3.1 “新十年”研究的不足及其影响

无论是在社会科学理论还是经验研究层面,“新十年”的研究在“二十年”研究的基础上有了诸多的舍弃、延续、拓展和创新。然而,从对我国艾滋病流行趋势的回应方面,“新十年”的研究似乎与我国当前艾滋病的流行趋势有些“脱节”,并没有积极回应当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难点和挑战。

例如,面对MSM群体的艾滋病流行趋势,针对该群体的艾滋病防治不断被纳入到国家艾滋病治理的中心[6,18]。然而,在“新十年”中,社会科学学者对MSM群体的关注度以及学术产出远低于女性性工作者群体。仅有少量的社会科学文献关注并分析MSM群体的艾滋病防治与干预。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量的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文献将研究目光投向了MSM群体,分析该群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风险因素与风险行为,提出行为干预与生物医学干预的策略。“新十年”的文献反映出面向MSM群体艾滋病预防干预的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学术对话以及学术反思表现得疲软与不足。这也间接地导致了当前男性性少数群体的整体社会呈现越来越“艾滋病化”[19-22]。如果缺少社会学和人类学学者从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文化以及主体性等角度分析包括MSM群体在内的关键群体艾滋病防治的难点,那么艾滋病的“综合干预”策略就无法实现[23]。

3.2 未来研究展望

一方面,社会学与人类学在MSM群体艾滋病领域研究并没有在“新十年”的回顾中占领重要的席位。因此本文希望,社会科学研究者可以将MSM群体的艾滋病治理、对于“性”研究的持续探索、对社会学和人类学参与MSM群体跨学科艾滋病研究的反思作为今后研究的议题之一。

另一方面,随着国家不断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健康治理,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和干预被逐渐地以制度性的方式确立。植根于MSM群体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的路径与现实困境(制度、文化、社会关系、权力关系、主体性等)可以作为社会科学,特别是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MSM群体艾滋病治理的一个方向。社会学与人类学亦可以从国家与地方,政府与社会等不同层面在MSM群体艾滋病治理模式中挖掘学术研究、资源动员和政策倡导的空间。

猜你喜欢
病毒感染者污名社会科学
参麦宁肺方治疗223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真实世界研究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职业污名与离职倾向:牵连家人污名与家庭卷入的作用*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病毒与偏见:两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抗争之路
SilentEpidemic
即刻停止以新冠病毒行污名化之举
大国“制”理:中国用制度优势回应西方污名化言论
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