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深度学习理念开展智慧课堂教学

2024-04-02 05:21李春满陆家悦
小学科学 2024年9期
关键词:智慧课堂小学科学深度学习

李春满 陆家悦

〔摘    要〕  随着新时代教育思想的不断深入,我国基础教育对于科学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以往重视学生的科学知识积累逐步转变为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追求智慧型科学课堂的打造。要打造智慧型科学课堂,需要教师积极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努力将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来。2022年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要能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科学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

〔关键词〕  小学科学;智慧课堂;深度学习;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09    028-030

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智慧型科学课堂上,教师要能基于深度学习的要求,助力科学探究学习活动的开展,实现科学最理想的育人价值。本文对小学智慧型科学课堂的教学实践进行探索,依托深度学习与智慧课堂理念,针对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一些建设性策略。

一、融入深度学习理念的智慧课堂

深度学习的目的就在于建立、模仿人脑进行分析学习的神经网络,模仿人脑的机制来解释数据。就深度学习的内容来讲,就是通过样本数据的规律性、层次性表示,让整个知识体系形成清晰的脉络。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深度学习的概念倾向于课程学习的递进式发展与学习目标的分层次完成。因而,在科学学科的教学方案预设中,教师要能将深度学习理念运用其中,结合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让小学生的科学知识探究学习能够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智慧课堂的构建也是以新时代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持的在专用教室中所进行的智能化探究教学活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让学习资源信息实现高效互动,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呈现安全、便捷与互动等新的特点。安全,就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在使用网络教学环境中的信息安全;便捷是指师生在智慧课堂环境下能够轻松高效地控制电脑软件设备,省事、省力又省时;互动,则是指智慧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配合高效,人与环境、设备、教学资源之间也能够保持多样的互动关系。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实施需要呈现学科自身特点,科学教学过程常常是科学知识、思维方式、解决方法与科学态度的集中体现,彰显出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在科学学科知识的探究过程中,教师需要用逐步深入的方法来优化学习路径,让深度学习在科学探究学习中有效融合,推动学生的思维进阶。与此同时,教师还应积极研究科学核心素养,让科学知识的架构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从学科特点的角度来考量,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应该遵循科学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来展开教学活动,让小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得到渐进式培养,落实课程教育目标。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也是与深度学习理论相契合的,深度學习可以有效保证学生在渐进式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深度理解与思考。此外,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中,对于科学课程的内容与方法创新整合也是不可或缺的,通过深化教学创新可以推进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实现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逐渐提升科学学科素养。

二、融入深度学习理念开展小学科学智慧课堂教学

在“双减”政策落地生根时,教师要积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让学生能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中成长。小学科学智慧课堂的架构是与课堂提质、学习减负相适应的,让小学生能够在信息化、技术化环境中实现多感官体验学习,实现动态化、趣味化学习。

(一)创设情境,引发科学认知冲突

在智慧型科学课堂上,教师要助力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促进学生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进阶。基于此,教师还要全面优化教学方法,调整引导策略,促进学生能够在科学思考活动中解决自身认知与学习结论之间的矛盾冲突,让学生真正有效地获得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与学习问题的解决。

例如,在教学《关于蒸发》这节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出真实具体的实验场景,让学生从实验现象中进行科学猜想,逐步走向实验验证,进而让已有的认知与实验结果之间的矛盾冲突得到有效解决。首先,教师将一杯盛有一定量水的杯子放到实验桌中间,待到下一次使用时发现杯子中的水变少了。学生发现了这一现象,就会积极地展开想象:水是怎么变少的?由此,探究学习问题得以产生,教师也能让学生的原有认知与水变少的现象发生之间形成矛盾冲突,引发学习需要。然后,针对这一现象的发生,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解释,或是让学生进行一些科学猜想。在学生获得初步的学习感知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对比实验:将两个盛有相同定量水的杯子放在实验桌上,一个密封、一个不密封,经过一段时间后,让学生观察这两杯水的不同现象。继而再进行相关的实验验证,让学生获得水蒸发的实验体验。由此,让学生的生活体验与实验体验合一,进而能够科学合理地理解“蒸发”这一探究学习内容。

(二)问题导学,让合作学习真正发生

科学知识学习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学以致用,让学生从探究式学习中获得科学知识,并能推动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之中。在智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教学,通过播放视频、微课展示等方式,让学生获得不一样的学习感受,启迪学生积极地科学思考,以问题为引领,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小组合作,在合作中积极交流,发散思维。

例如,在教学《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这节课时,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从科学猜想到科学知识的发现,促进学生在合作中学习,让科学课堂呈现阵阵精彩。首先,教师让学生在课前带来些实验器材:橡皮、回形针、塑料泡沫块、小木块等。然后,教师将盛有大量水的水槽放在实验桌上,让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实验材料进行科学猜想: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继而,教师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实验小组,分发实验单,进行任务分工。同时,教师提问:“如何进行实验操作?操作中应注意些什么?”引发学生对于实验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思考,得出实验的步骤与注意事项。最后,让学生自主动手实验,合作填写实验记录单。给予学生充分汇报的时间,许多小组的学生能根据自己在实验中所发现的知识进行表达,如橡皮、回形针等在水中是下沉的,塑料泡沫块、小木块等在水中是上浮的,等等。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时间与空间,他们的科学思维就能在科学课堂上精彩绽放,阵阵掌声也能在课堂上响起。由此可见,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做好教学准备,设计好导学单与相关问题,以便能够在科学课堂上促使学生的合作学习真正发生,推动学生的科学思维不断进阶。

(三)科学引领,有效融入智慧课堂

经过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家长与教师认为移动设备与PC绝大部分是进行娱乐的,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没有太大帮助的。其实不然,如果教师真正能够把校园智慧课堂建设起来,就可以在智能终端与相关应用软件上进行资源下载,筛选出优秀的教育资源。学生融入智慧课堂,就可以享受到这些优质资源,延伸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拓宽科学学习视野。因此,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利用移动网络设备与学习平台,从中探寻到与自身学习相关的资源,丰富科学学习的内容与形式。

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积极建设智慧校园平台,将网络世界上的许许多多科学学习资源发布到学习平台,设计多学科栏目内容,如科学小微课、科学小实验、科学探秘、科普知识竞赛等。教师能积极从中下载资源,将其与所教学的科学内容整合起来,促进学生在科学课堂上实现深度学习,获得多样学习体验。当然,智慧课堂的建构往往是在专用教室中进行,因而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网络化学习环境,教育学生正确理解与认识网络,端正学习态度,加强自律。除此之外,为了有效引领学生走进智慧课堂,教师还应该创新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促进学生进行真正学习。

(四)学思结合,强化智慧课堂互动

科学智慧课堂构建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积极利用信息教育技术手段构筑高效的课堂。基于此,科学教师要在实践中边思考边体验,彰显智慧课堂教学的独特优势。

例如,笔者所在学校的科学教师善于利用优质教育平台,如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江苏教育云课堂等,通过平台来获得优质教育资源,获得教育学生的一些动态信息,并能利用平台的许多先進技术手段来丰富科学课堂教学,让科学课堂呈现出高效益。在本校范围内充分利用网络实现多终端互联互动教学,带领学生进入智慧课堂,实现个性课堂的建构。同时,教师还要促使家长将学生端、家长端设备互联互通,形成家校共建的教育发展模式,确保小学生的科学探究学习在校内外形成链接。

(五)测试反馈,彰显个性学习需要

教师要重视学生在智慧课堂上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在知识发现与掌握中形成图式建构。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皆可以安排适当的检测问题,考查学生是否理解了知识,是否对知识的本质进行合理思辨,形成深度认识。

例如,在教学《地球表面》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这样来安排教学活动,以推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发生。首先,教师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阅读了解课本上关于常见地形地貌的介绍,让学生初步知道常见的地形有平原、高原、盆地、丘陵与山脉。接着,教师用课件将这五种地形特征图片呈现出来,让学生观察,掌握各种地形地貌的特征。继而,再让学生查看地图,学习课本中的第二部分内容,分析各个地区所处的地形是什么。最后,在学生完全了解地形地貌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再为学生呈现一系列测试,让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各种地形地貌的特征建构,如地势平坦开阔的地形一定属于平原、高山耸立的地形一定属于山脉。让学生经历判别分析练习,从辨析思考的活动中展现自己的个性思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需要。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努力建构智慧性科学课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展开科学知识探究学习,助力学生逐渐走向科学学习深处,不断提升能力,发展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刘建萍.依托智慧课堂平台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2(32):50-52.

猜你喜欢
智慧课堂小学科学深度学习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