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青年群体就业增长之路

2024-04-03 04:40孙颖妮孙东谡
财经 2024年7期
关键词:岗位技能人才

孙颖妮 孙东谡

近两年来,16岁-24岁城镇青年调查失业率一直偏高,引起了社会关注。

去年6月,城镇青年调查失业率升至21.3%。此后,国家统计局暂停了青年失业率数据的发布。今年1月,国家统计局开始公布不包含在校生的青年失业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不包含在校生的16岁-24岁、25岁-29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4.9%、6.1%。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政府工作报告》还指出,建设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力度。

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为促进青年就业建言献策。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冶焊接培训中心高级技师赵宗合表示,一方面年轻人就业难,另一方面用工企业也有招工难、技能人才匮乏的苦恼。对此,赵宗合带来了推进国家级技能培训中心建设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朱晓丽则从加强对青年人的职业指导服务和就业教育方面提出建议。朱晓丽表示,在调研和日常工作中发现,职业指导服务体系不完善、就业教育和引导不足、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等,影响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她认为,应从拓宽大学生就业、创业渠道,加强灵活就业制度保障,营造更加平等的就业环境等方面着手,解决实际问题。

对此,朱晓丽建议,各地设立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研究项目,完善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咨询和创业孵化等就业服务体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规划职业发展和实现就业目标;推进校企联合育才,校地企联合攻关项目可以给毕业生提供实践和研究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导致青年就业壓力的根源

是什么原因导致近两年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

浙江大学教授、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实告诉《财经》记者,当前宏观经济复苏相对较慢、企业预期不稳、对劳动力需求不足是青年就业困难的关键原因。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经营不善、预期走弱,导致保守招聘甚至缩减招聘,青年人由于工作经验不足,相比于成年人受到的冲击更大,也更为脆弱。

一直以来,民营企业是中国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全国工商联统计,城镇就业中,民营经济的占比超过了80%,而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了90%。近两年来,诸多民企都出现了招人减少的情况。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云事业部总裁曹鹏表示,民营企业为巩固存量就业、吸纳新增就业、改善民生提供了直接有力的支撑。但从上市公司公布的新增岗位数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房地产、商贸零售、社会服务等民营企业较为集中的行业领域上市公司员工数量明显下降,对中国稳就业提出一定挑战。

近两年,诸多行业都出现了缩减招聘的情况。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表示,当前青年失业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过去吸纳大学生就业的主要行业,如平台企业、金融、房地产、商务服务、文化、医疗等行业出现了行业性预期转弱、扩张放缓、招人减少,特别是民营企业。“非国有的教育、卫生、文化、社会组织近两年减少了115万个就业岗位。”

对此,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李实等多位专家向《财经》表示,当前缓解青年人就业压力的关键举措之一就是转变企业预期、提振民营企业信心。

2024年3月20日,“职引未来”2024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雁塔校区举办。图/IC

为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吸纳就业主力军作用,多位代表委员提出了相关建议。

曹鹏提出多项建议:首先,稳定经营提升效益,在发展中扩大用工规模。其次,建议国家对民营企业实施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最后,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大胆走出去,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增工扩岗实现广泛的就业。

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董事长兼CEO(首席执行官)姚劲波则从降低企业负担角度提出了促进青年就业建议。他表示,随着青年人群总量就业压力增大,保障青年人群就业,并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负担十分重要。

姚劲波通过对就业市场的洞察了解到,企业更希望招收有工作经验的员工,而缺乏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所面临的困难和壁垒在提高。为了有效调动企业招聘青年人的积极性,降低企业招聘青年人的成本十分重要,可以从降低社保费率方面尝试。

对此,姚劲波在其提交的《关于首次参保人员缓冲期内社保缴纳减半,但视同全额缴纳建议》中提出,对首次参保的人员就业实施前两年减半征收社保的政策,相应待遇仍按照全额缴纳的政策予以执行。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用工成本,提升青年人择业竞争力,还能降低财政当期支出压力,实现一举三得。

加强职业技能教育,让青年喜欢“蓝领”

除了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减少,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较为突出。即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

一面是挤满求职市场寻找白领职位的大学生,另一面却是技能型岗位和生产线蓝领岗位空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卓贤团队研究发现,根据中国就业人口年龄结构测算,2022年城镇退休职工约755万人,但由此腾出的招聘需求以制造业、生活性服务业等蓝领岗位为主(85.5%),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白领岗位需求占比仅为14.5%。但即使培养方向属于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毕业生对蓝领岗位的接受度也显著下降。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也表示,中国是有很多就业岗位的,只不过就业岗位跟年轻人的技能并不匹配。现在大量的工作岗位需要的是蓝领与白领相结合的技能,但很多青年学子并不具备。

《财经》记者在珠三角调研时也发现,不少企业对技能型岗位和机械制造设计岗位有大量的招聘需求,但年轻人到这些企业就业的意愿较低,导致企业招人难、留人难。

为了破解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问题,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提出了相关建议。

赵宗合表示,全国技能人才缺口超2000万,如果能够引导更多的年轻人学技术,一方面可以缩小人才缺口,另一方面还能缓解就业压力。

对此,赵宗合带来了推进国家级技能培训中心建设的建议。建设国家级的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一方面可以承担技艺传承、技艺创新、技能人才培养任务,培养大批的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可以承担技能竞赛、技能等级认定等方面的综合功能,便于更快、更好地发掘专业人才,形成具有传播工匠精神、交流职业技能、开展技能培训等综合型功能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对此,赵宗合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加强政策扶持;第二,加大经费投入;第三,引进优秀运营管理团队;第四,加大科研开发、市场宣传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员会副主委邵驰也呼吁,加快职业技能人才培养。邵驰在调研中发现,当前,全社会对技能型人才培养重视程度还不够,存在“政府热,企业冷”的情况,年轻人对技术的追求缺乏热情,不愿进工厂。

此外,由于职业教育吸引力不高、校企合作不协调、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和完善、技能型人才收入偏低、分配制度不合理等原因,造成所培养的技能型人才与社会生产需求脱节,且在数量和质量上不能满足产业界的需求。

对此,邵驰建议,要推动实现普职协调发展的实施路径,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构建“职业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体系,让进入职业技能领域的年轻人同样有职业发展空间。“全国范围内应尽快推进职业本科建设,打通工程硕士、工程博士通道,使技能人才也有学历提升和职业发展的通道。”

姚劲波还从转变青年就业观念提出建议:大学毕业生可将目光更多转移到“新一线城市”或用工需求旺盛的“TO B”行业——服务业,成为“新灰领”员工,改变“我是大学生我就要当公务员,我要当白领”的惯性思维。

高等教育亟待适配产业和市场需求

随着科技和新兴产业发展,市场对高新技术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但教育培养人才具有滞后性和周期性,学校不能及时培养相应专业技能的人才,新兴产业的人才“一将难求”。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建设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打造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云南工商学院董事长李孝轩表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人才供需匹配问题更加突出,高校毕业生“求职难”与制造业“招工难”并存的矛盾日益凸显。尤其是当前人才结构性错配从低附加值制造业短期性“用工荒”转变为高附加值制造业长期性“人才短缺”,而我国高等教育类型结构调整滞后。虽然2023年2月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完成20%的学科专业调整改革目标”,但依然无法适应新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德勤中国等机构发布的《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显示,当前中国数字人才缺口约在2500万至3000万人左右,且缺口仍在持续放大。

《财经》记者调研珠三角、长三角等地诸多高新技术型企业时,几乎所有的企业负责人都表示,企业十分缺乏高級研发创新型人才,而这也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山东黑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CEO段本德的公司当前就很缺乏创新型人才。段本德告诉《财经》记者,目前公司非常缺乏产品经理方面的人才,对于一个软件企业来说,产品经理是十分核心的岗位,这个岗位不需要掌握过于专业的计算机知识,但需要研究需求和“配方”,可目前满足这方面需求的人才很少。“高级研发创新型人才在全国哪个行业都非常稀缺、难招。”

劳动力市场供需错配一定程度反映了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脱节。在段本德看来,大学与企业等市场主体缺乏联动,根本不了解市场的真正需求。“很多老师对真正的市场并不了解。教课的大学老师都不知道市场需要什么技能。”

由于长年与各大高校合作,段本德对大学专业设计与需求的不匹配感触颇深。段本德说,“大学对已经供过于求的专业招人非常多,而对市场急需的专业设置的招人数量反而很少。”

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在演讲时曾直言,“课程内容陈旧,远离生活情况比较突出,学校常常用非科学的方法来传授科学,这些情况为什么不能改变?”

李孝轩建议,系统完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激发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内生动力。统筹外部需求变化、培养成本、办学质量、毕业生就业等要素,充分发挥经费这一杠杆作用,改革完善高校经费投入机制和拨款方式,细化高校各专业的拨款系数、计划安排系数,支持重要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学科专业发展壮大,同时限制明显供大于求的学科专业,加快推进规模激励向“结构、质量、效益激励”转变。

此外,建议同步推进学费和奖助学金制度的改革,对国家需求大,但考生选择意愿不足的艰苦专业,加大资助力度,有效调节国家需求和考生选择之间的差异。

猜你喜欢
岗位技能人才
高级技能
人才云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