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险AB面

2024-04-04 15:06白利倩
理财·市场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保单保险产品投保

白利倩

在市场利率长期下行的大环境中,随着两地通关和海外加息带来的利息差异,让沉寂几年的赴港投保在2023年再次迎来了繁荣。不过港险虽好,却并非适合所有人。

打飞的去香港买保险

虽然目前境内居民到境外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尚未得到政策支持,但是从有关方面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在2023年尤其是下半年,内地人赴港购买保险再次热了起来。

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管局数据,2023年前三季度内地访客赴港投保468.49亿港元,较上年同期暴涨4575.5%,前三季度保费收入也超过2019年全年的434亿元。内地访客投保的保费,占据全港新单保费的32%。

赴港投保的热潮不仅仅体现在数据上。2023年十一假期,记者身边不少朋友选择赴港旅游,而在她们赴港疯狂扫货的清单中,保险产品赫然在列。事实上,为了拿到更低的优惠,她们中还有人苦等到2023年12月,因为此时美国加息接近尾声,购买保险的保费也有相关的优惠活动。

无独有偶,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特种兵”香港投保、香港银行开户等成为热词。特别是随着两地通关和海外加息带来的利息差异,跨境人流恢复正常的同时,也释放了压抑已久的需求,让沉寂多年的香港保险再次成为香饽饽。

例如,香港保险业监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香港保费总额达到1472亿港元,同比下降7%,但内地访客购买个人寿险产品数量大增。

其中,终身寿险的保单数量增长势头最猛。2023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65倍;与此同时,年金、储蓄型寿险保费业快速增长,同比增长都在60倍以上。

奥维咨询2023年第一季度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47%的赴港旅游者有兴趣在旅行期间购买香港的保险产品,特别是大湾区受访者赴港投保的意愿更强。

为什么香港保险产品受追捧

香港保险产品之所以这么受追捧,有各方面的因素。

一方面,与内地保险产品相比,香港保险产品宣称的回报更高。

例如,内地产品预定利率不超过3%,而一些香港保险产品复利则高到6%―7%。如香港某款储蓄险显示,20年期限,保单对应的收益率为5.21%;60年期限,对应的收益率为6.6%;100年期限,对应的收益率可高达7.07%。

除了较高的收益回报外,为了吸引客户投保,香港各保险公司还有保费优惠活动。例如,有香港保险公司针对重疾险推出了5个月的保费折扣;如果一次预缴保费,预缴的部分可以获得保证年利率5.1%。

尽管在内地,给予客户保单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是被严格禁止的,香港保险公司推出的这种优惠能否实现仍存在疑问,但无论如何,从现有的统计数据来看,这种优惠确实吸引了不少客户。

另一方面,2023年以来,内地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并不理想。例如,兴业研究等机构发布了一份关于居民财富配置的调研。结果显示,近七成受访者在过去一年的整体投资收益率不超过5%。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利率持续下行,高息资产也逐渐消失。特别是居民理财的传统“四大件”(银行理财、股票、基金、保险),在2023年收益也并不理想。个人投资者想要从中赚钱并不容易。股市震荡、公募基金累计亏损、银行理财“破净”压力日增,让内地投资者无处可去。

因此相对而言,保险更具有保障含义,也成为近年来很多人的配置首选。但是伴随着利率下行,内地保险产品利率也出现下滑,大多维持在3%以下。面对内地市场的理财焦虑和高收益率的需求,相对高回报的香港保险产品自然而然成为替代选择。

除此之外,香港保险可转多元货币、可无限次变更被保险人、可以将保单拆分以满足家庭不同人的需求、保额高、带分红等优点,也成为吸引内地购买者的原因之一。

或许只是看起來很美

在面对香港保险各种优势之下,不少内地居民心动不已。

例如,香港保监局的数据显示,终身寿险和重疾险成为内地访客的重点关注产品。特别是储蓄分红险预期收益率较高,与内地同类型产品相比,优势较大,从而吸引内地居民赴港投保,正如上述香港某款储蓄分红险产品收益率演示显示,20年的复利就高达5.21%,100年可得7%以上。

这些高收益率乍看之下确实比较吸引人,但或许只是“看起来很美”而已。因为我们不难发现,预期收益率较高的,相对投保时限也比较长,甚至高达百年之久。

而且与内地保险不同,香港保险的高收益率主要来自非保证利率,而这部分能否达到计划书上预期的收益率和公司的投资水平息息相关。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未知数。

事实上,早在2019年就有香港保险严重“违约”的事件出现。例如,2019年某媒体报道称,购买者从不同中介公司购买的安盛香港某投连险产品,在2018年年中净值一夜归零。

实际上,原中国保监会就曾发布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的风险提示称,对于分红保险,其保证收益之上的红利分配是不确定的。因为这部分收益主要来自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但是香港保险产业市场化程度较高,保险公司能否长期保持较高收益率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内地居民购买香港保险也存在各种麻烦和潜在隐患。

首先,内地居民对香港保险的了解程度有限。目前很多人赴港投保都只是依赖代理人的讲解,同时由于文字、条款表述等诸多不同,致使内地居民对香港保单的相关内容难以深入了解。

其次,购买和理赔存在各种麻烦。众所周知,赴港投保需亲赴香港签单,并在香港的银行开户。如遇保单理赔也存在各种麻烦。即使保单到期或中止,回款仍会悉数存入香港的银行账户,想要汇入内地银行的个人账户也存在各种麻烦。

此外,汇率风险、汇款纠纷等等,都是内地购买者需要面对的风险隐患。

猜你喜欢
保单保险产品投保
人身险保单贴现制度本土化法律问题研究
消费者要的是保单贴现而不是保单转换
保险投保与理赔
互联网保险新业态下的保险产品开发策略探讨
互联网财险投保者
企业年金基金配置投资型保险产品研究
公路工程保险投保策略
保单贴现在我国寿险实务中的运作机制
保单贴现在我国寿险实务中的运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