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公立医院库存物品管理财务监管的思考

2024-04-04 05:56罗静
理财·市场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财务部门库存物品

罗静

早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要抓好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推动医院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转变,要显著提高医院管理的科学性、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本文以加强公立医院库存物品管理财务监管为出发点,引出如何通过加强财务部门对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推进公立医疗机构运行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加强公立医院库存物品管理财务监管的意义

一、是贯彻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的题中之义

公立医院库存物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严格控制其库存量。公立医院执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存货项目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和其他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物料、产品、包装物的会计处理;无法达到固定资产要求的低值易耗品、设备、动植物等。在“库存物品”科目下,将“药品”“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其他材料”“成本差异”等分类项目,分别列入“存货”科目。将“血库材料”“医用气体”“影像材料”“化验材料”“其他卫生材料”,列入“卫生材料”科目下。明细科目,分别核算相关物品的成本。其中药品、卫生材料等专用物资为临床、医技等部门开展医疗服务提供医疗物资保障,低值易耗品等非医疗专用物资为医院的日常运作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医院库存物品是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公立医院业务的特殊性,医院库存物品不具备变现能力,其流动性非常有限。采购入库物品如果不能尽快为医院业务活动所用、产生效益,即可视为资产损失浪费。因此,依据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成本效益原则,必须严格控制医院库存物品的数量,避免过度占用资金,造成资源浪费,争取以合理的成本费用获取适宜的运营效率。

二、是充分发挥财务部门财务监督作用的必然

财务部门通常是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牵头部门,对库存物品等国有资产管理拥有天然的专业优势,这也是财务监督的职责所在。财务部门运用全成本管理和绩效管理这两大医院运营管理工具,对医院库存物品等内部资产管理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计划、组织、实施、控制和评价管理,对缓解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压力,提升内部资源配置效率和运营管理效益有重要作用。

三、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严控成本、提质增效的重要切入点

当前,我国公立医疗机构发展正处于由“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转变的转折点,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效为重点。公共医疗机构发展模式应由规模的扩大转向质量的提高。医院加强临床专科建设、提升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质量、加大人才培养的持续投入等是财务部门统筹资金、重点保障的支出范畴。如此,从公立医院成本总体组成来看,节约费用开支、严格控制成本则唯有从物资管控入手。因此,财务部门运用全成本管理和绩效管理两大工具,加强对医院库存物品的财务监督成为公立医院运营提质增效、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切入口。

基层公立医院库存物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采购需求管理意识,忽视采购后的跟踪、评价与考核

采购需求管理,是由采购人自行制定、执行有关风险控制的一种行为。作为采购人的业务部门和职能部门要承担起对采购要求和执行计划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合理性的义务。而在公立医院实际采购业务活动中,采购业务、职能部门往往忽视采购需求管理,采购需求不准确,不做调研或调研不充分,采购实施无计划或计划不明晰,采购实施过于简单、粗放,造成采购的物品无法满足采购需求,不能达到采购的目标。

二、对库存物品的监管仅仅停留在账面数据上,未能实施有效的财务监管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对国有资产的经营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安全规范、节约高效、公开透明;实行权利和义务相适应,实行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实行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相结合。各部门要对资产进行有规律的盘点和核对,确保账目一致。对已超过使用年限且无法满足现有工作需要的资产,应当及时予以报废、报损。

三、库存物品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

加强对医院现代化管理体系的建设,促进医院经营模式和运作方式的变革,使医院的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必定要有信息化建设做支撑。多年来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已有了很大的发展,逐步建立了财务核算系统、库存物品仓库和库存管理系统、办公管理系统等,但各个信息系统之间互通互联程度不高,还无法做到数据共享。即便某些系统之间可联通,也未能实现关键数据信息紧密关联。

加强公立医院库存物品管理财务监管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积极转变定位

1.国家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对财务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出,在明確的九大运营管理范畴中,财务部门在加强财务管理、加强资产管理、强化业务管理与经济管理相融合、强化运营风险防控、加强内部绩效考核等五方面均负有明确的重要职责。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财务部门必须提高认识,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从简单的会计核算向以全面预算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为核心,以全成本管理和绩效管理为工具的财务运营管理转变,积极推动医院由重资源获取、临床服务向资源优化分配转变。

2.有效提升投入产出率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医院库存物品管理中,财务部门应当充分发挥财务监管职能,监督各业务部门、各职能单位根据自身职责和业务发展的需要,结合资产存量、资产配置标准、绩效目标和财政承载力等配置资产,提高效益意识。

首先,财务部门应当参与到采购项目审批中,将财务监管关口前移,在采购要求审批过程中,监督采购经办部门与物资申购部门是否有认真贯彻落实《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办法》的要求,从源头杜绝因采购需求管理不到位而造成库存物品积压的隐患。

其次,可由财务部门牵头,会同库存物品保管部门汇总分析各部门近三年的出库领用数据,依据各部门不同年度、同一月份的物资领用数据,测算出每一个部门的月度耗用量,结合物资采购难度、采购周期等,确定此类物资的合理库存(耗用)量,以此作为采购的依据。并以此为基准,建立库存信息化系统,并自动做出积压预警和缺货提示。

3.财务部门对库存物品全过程成本管控的主导作用

财务部门应当在物资采购合同支付环节、相关科室绩效考核环节对采购实施后的效果进行积极有效的会计控制。通过和仓库保管部门定期盘库对账,评估采购后的效果并予以内部公开披露,与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挂钩,划分权责、奖懲分明,促使相关部门重视履约验收及采购实施效果,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提高站位,强化运营管理意识,充分发挥财务部门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的主导作用

如何在坚持公益性的同时,持续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公立医院财务部门必须认真思考和直面的问题。必须尽快弥补现有的薄弱环节,把完善的内控制度建设作为强化公共医疗经营的一条有效途径。特别是运用内部控制管理办法,推进业财充分融合,提高决策分析质量。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规定,要强化对各种国有资产的监管,明晰职责,严格运用程序,强化对国有资产的保护;推动有关资产的安全和高效利用;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内部控制体系,防范其经营风险。财务部门作为医院资产管理的归口部门、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的牵头部门,应该跳出会计核算的小圈子,站在全院内部控制的高度,与医疗业务部门密切合作,在内控制度设计层面通盘考虑,做到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在制度实施层面做实做细。

以库存物品积压为例。财务部门可充分利用单据控制这一内部控制办法,借助信息化手段,将内部控制信息系统—采购模块中生成的部门物资申购单,与仓库管理模块的物资采购入库信息相关联。通过部门领用出库,逐次核销该部门申购入库额。同时,在仓库管理系统物资档案里设定库存周转期限,定期生成库存周转率报表,一旦出现申购物资库存超期积压预警提示,可延伸查询该批次入库物资申购部门。仓库管理员将物资库存超期积压预警情况按申购部门汇总、上报库存物品保管部门负责人,再通知物资申购部门负责人,并报送财务部门。同时,建立一年以上库存物品定期清理机制,避免出现以往物资在库积压多年,造成账面资产“虚胖”的情况。通过制度设计来保障制度落实,明确采购需求部门、采购经办部门和入库物品管理部门各自职责,盘活资产,提质增效,从而加强医院运营效率和效果。

总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医院以财务部门为首的各部门提高运营管理理念、转变工作方式,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借助信息化手段,将医院管理精准到科室(成本核算单元)。借助医院内部控制信息系统解决库存物品管理中采购需求管理、库存积压等各类问题,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让有限的资金流动起来,从而促进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健康管理中心(广州市番禺区康复医院)]

猜你喜欢
财务部门库存物品
称物品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一二线城市库存减少5.2%
基于BSC的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绩效管理实践
简述企业经营效益的经济管理对策
营销4C与房产去库存
别指望农民工当去库存的“接盘侠”
找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