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实践路径探析

2024-04-05 18:07琳,李
生产力研究 2024年2期
关键词:共生现代化文明

谯 琳,李 娜

(锦州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全面且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辟的、以党和人民的实践为基础的现代化新道路,既有其他国家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又有中国独具的特色。在这一过程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诉求,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固有弊端。区别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不可持续的西方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中国生态国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相结合的现代化,为人类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的选择,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文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出发,科学把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内涵、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旨在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从而为新时代更好地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涵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论述了人与自然之间是和谐共生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首先,人类与自然构成了紧密相连的统一体。自然界是领先于人且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自然界被视为使用价值的首要来源,只有劳动和自然界的结合才是真正的财富之源,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简单地谈论劳动。因为物包括了天然存在物和劳动产品,天然存在物毋庸置疑是自然形成的;劳动产品也同样离不开自然,它是自然资源与劳动结合的产物,人只能借助自然力改变物质的形态,无法创造出客观物质。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人在其中生存、生活和生产,充分表明人类与自然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人无法克服自身的自然本性离开自然而存在。其次,借助实践这个中介,人与自然形成双向互动的关系。人通过积极的劳动实践,从自然这个人以外的唯一的外部世界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当然,自然界并不会主动地去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而是依赖于人们的劳动来对自然进行改造,使自然界更为有效地服务人类。人类再生产整个自然界的同时,被改造过的人化自然反过来又影响着人类社会。因此,要尊重自然规律,否则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也是基于社会实践,“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是革命的实践[1],由此实践被视为理解和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手段。最后,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以及自身的和解。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核心原因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矛盾,资本的趋利性导致对自然的无节制开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终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破裂,生态系统的失衡。要想实现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良性发展,只有在消灭私有制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后,在这个阶段,人类积极地摒弃自我异化的观念,真正地掌握自己的内在本质,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冲突,并构建起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内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折射出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的本质差异,即中国是在改善环境中实现现代化。现代化是由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转变的过程,马克思把工业化作为划分现代化状态的依据[1]。从这个角度看,西方式现代化领先于中国,是人类历史上最先出现的现代化,但它也出现了许多弊端。西方式现代化基于对人和自然的双重剥削,把人类视为宇宙的中心、自然界的主人,将本来是人类文明“根源”的自然界,变成了可以肆意榨取的“资源”[2],而遭到毁灭的大自然又反过来对人类进行报复,使人类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本质是资本对自然的占有,资本的逐利本性促使资本家不断扩大生产,寻求消费刺激。基于此,资本家利用科技加大对自然的征服和掠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技术和科学的进步意味着榨取血汗艺术的进步”[3]。这样便造成生产过剩以及消费异化,从而产生大量浪费,导致新陈代谢断裂。另外,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环境问题是局部的,而今生态危机却呈现全球化态势,这是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的存在导致了生态危机从一国蔓延至全球范围。也是由于西方的生态殖民主义对全球生态带来的危害,西方国家大肆掠夺别国自然资源、转移高污染低收益的夕阳产业以及污染排放到其他国家。显然,西方式现代化是不可持续的现代化,是以生态破坏为代价、借助话语权优势转移污染至发展中国家来缓解本国环境压力的现代化。正是在总结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提出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是对传统西方式现代化深刻反思的结果,是在深刻认识自然规律中寻找出的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结合的可持续道路,深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为全球生态治理做出的独创性贡献[4]。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摒弃了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现代化路径,将人与自然视为和谐共生的有机整体,这一转变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误解,展现了走向现代化的多种路径。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涵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以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前提,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生态化与现代化的辩证统一为发展过程,以建成美丽中国为阶段性目标,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和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目标,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

一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指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人类与自然环境实现和谐共生的状态。其指向是现代化,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要违背世界的大势来否定现代化,退回到人与自然初步平衡下的农耕社会。而是把生态文明理念与物质生产相结合,从而实现“生态化的现代化”与“现代化的生态化”的统一,要求不仅是把生态化融入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而且要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知,从而推进生态建设,以生态化与现代化的统一来确保现代化永续发展[5]。

另一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所形成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区别于农业社会的自在形成,是自觉实践、主动选择的结果。在农耕社会中,以农业生产为主,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通过简单生产工具改造大自然的同时承受自然界的各种灾害袭击,由此对自然环境依赖性强,处于一种被动适应状态,不利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无法使人得到真正的解放。与之不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深入反思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历史与现状后所提出的。自党成立以来,党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便提出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兴修水利,并重视卫生工作以及倡导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可以说,每一代党的领导集体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努力奋斗,为实现美丽中国而不懈奋斗。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意蕴

(一)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党基于中国生态国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的战略安排,反映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统一,“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6]。

从中国生态现状来看,全国森林覆盖率仅占22.96%,远低于世界平均值;土地荒漠化沙化情况较为严重;人均水资源占比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空气污染治理仍艰巨,优良天数占比不多。虽然近年来中国生态环境有所好转,但质变的拐点还未到来,生态环境压力仍会持续。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看,人和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重要的内容。首先是“天人合一”思想。庄子《齐物论》中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7],这印证人并不是万物的主宰,天地之间的一切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华文化中莲荷意象不仅是祥瑞之兆,更代表着“和合共生”的思想。其次是古代先贤提出仁爱的生态伦理思想,以恻隐之心对待自然界。张载提出的“民胞物与”的主张,俗指对所有的人和事的爱,兼爱天地万物。最后是中国古籍中详细描述了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论语·述而》“钓而不纲,弋不射宿”[8],采取舍易取难的方式,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当孟子向梁惠王介绍“王道”策略时,指出根据生长和轮换的生态规律,按照特定的时序来收割粮食、捕杀动物和砍伐树木,避免过度使用。中国的伦理学更是长期以来将节俭作为一种重要的美德来加以提倡。

概言之,基于人口规模巨大、生态承载力弱和资源人均占有量低的现状以及中华传统生态文化思想,中国有必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道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核,让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二)增强社会的公平正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体现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维护生态公正,即代内和代际公平,“在满足和实现当代人的价值的同时满足和实现子孙后代世世代代人的价值”[9]。马克思强调可持续发展,指出一切社会和民族“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土地的受益者,并且他们应当作为好家长把经过改良的土地传给后代”[10]。表明自然资源不是从前人那儿继承,而是向后人借用的。并且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同阶级生产资料的不平衡导致所享受到的生态资源也是不公平的,创造财富的无产阶级在受环境污染折磨时,污染环境的资产阶级却在享受环境保护的好处。若是只关注当代人、本地区的利益而采取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便是在侵害下代人和其他地区的生态权益。与之不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旨在实现生态共同富裕,即在努力解决生态环境的不均衡和不充分发展问题的基础上,让所有人共享美丽的生态环境和令人富足幸福的生态产品[11],除了保障同一辈可以享受平等的生态环境权利,也为后代的发展留下了充足的生态空间。另外,其所彰显的公平正义不仅是在中国范围内,更是在全球范围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中强调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全体人类对生态环境及生态资源的正当开发和合理利用,各国、各地区和各群体间所拥有的生态权益与其所肩负的生态责任相匹配。

(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2]。纵观四大文明古国发源地都是河流沿岸,环境恶劣却也导致文明最后走向衰亡。可见,调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文明始终要面对的主题,这些惨痛教训依旧发人深省,告诫人们不可一味地以牺牲自然来获取经济利益。资本主义生产出前所未有规模的资本和生产力,并在短期内无限地增加它们,以此奠定其统治地位,同时推动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进行转变,形成现代文明形态。资产阶级不仅变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还带来了对于全部生产关系的革命,开拓了世界市场,在普遍交往中推动世界历史的形成。但是,资本积累靠的是以圈地运动为起源的对内剥削和以殖民、奴隶贸易为主要手段的对外掠夺,由此可知资本从产生起就充满着血腥和肮脏,资本主义国家所宣扬的自由平等的思想是虚假的,实际上是维护少数人的权益。由于其内在悖论及其发展困境,使得它存在只能是暂时的,不可避免地被更高级的文明所取代,生态文明便展现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形态,它是对于工业文明中人对自然奴役进行深刻反思后的产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策略和路径,在其进程中,必将进一步完善人类文明新形态[5]。通过实践表明,中国式的现代化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显著特点,不仅塑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还为人类文明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增强了社会主义在世界上的力量,为世界欠发达国家进行现代化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一)强化生态文明理念

进入新时代以来,生态文明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推动新的发展和消费观念的形成。首先,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区域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推进绿色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基本途径。”[13]基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维度的绿色发展评价体系,分析得出中国绿色发展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东部明显优于中西部,区域内部的差异是中国绿色发展失衡的主要来源,由此推动绿色创新,来促进区域绿色发展的融合[14]。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很多严峻挑战,应不断加强城市间绿色发展的交流合作,搭建跨区域合作绿色技术研发平台,因地制宜地提出合理的发展战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同时明确良好的生态环境会转化为生产力,进一步构建高质量的绿水青山,将良好的生态环境转变为绿色的经济活动,如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并以生态补偿扶贫,带动乡村振兴,鼓励贫困人口进入生态产业,充分发挥本地区的环境优势带动经济发展,加快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变。鉴于生态产品具有极强的公用性,政府应助力生态效益转变为经济效益,让人民切实感受到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收益,从自然自发到自觉自为,将发展绿色产业变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次,倡导绿色消费理念。目前,公民践行生态文明的主动性较弱,绿色消费观念还未深入人心,更多的是从众行为,停留在口号上,在实践中容易掉入“虚假的需要”的消费陷阱,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任重道远。这种现象源于当代人压力大,精神较为空虚,企图通过不断购买新的物品获得充实快乐。与此同时,对比传统的现金支付,现在主要是电子支付,由于看不见现金的减少过程,让人减弱对金钱流失的敏感度,进而削弱支付痛感,不自觉花费更多的钱[15]。另外,分期付款、先用后付等多样的付款手段,减少人们付款时的心理阻力,刺激超前消费,增加了冲动性消费行为。电商直播以及各种广告文化增加了娱乐性消费,裹挟着大众消费非必要的商品。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要顺势而为,充分发挥媒体宣传绿色消费观的作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以通俗的语言讲亲切的经验,重视和运用网络短视频、微博话题、公众号。将绿色消费倡议融入各地营销活动,联结“购物节”“消费季”等推进绿色消费主题宣传活动。引导民众提高警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冷静思考后进行理性消费,多渠道获取商品信息。鼓励积极向上的文化消费以及追求精神富足,不把幸福和消费等同起来,让绿色低碳消费成为全民风尚。

(二)提升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16]目前,覆盖各类环境要素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但由于“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与环境相关的政策难以有效实施[17]。并且城市绿化的过程中出现形式主义问题,部分地区过度追求表面的绿色化,忽视了各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性,一味“邯郸学步”,不仅造成大量人力财力资源的耗费,也失去自身的竞争优势,甚至给城市的生态系统和人居环境带来了不良影响。

总体来看,现有的环境治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深化。首先,要构建科学的评估考核体系。不恰当的决策不单会造成目标的难以实现,还会助长违法行为。城市绿化建设中,应进行可行性评估,尽量保留原有的生态系统,选择美观、速生的植物进行人工培植;鼓励将当地绿色文化价值理念具象化,并以此设计各类主题性实践活动。此外,不同城市应建立差异化的生态文明考核体系,践行正确的绿色政绩观,立足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可只为了短期绿色成效而忽视地区长远发展。其次,构建环境执法与监测的协同配合机制,以此推进生态环境工作高效开展。加大生态文明领域的执法力度,严格监管环境税,对各类环境违规违法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18],从而增加不遵守规定的成本,迫使生产者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担当意识。不受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当然生态领域亦是如此,应推进执法过程受监督,坚持权责法定,使环境治理愈加清廉,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同时,做好环境监测,守牢生态红线,借助无人机、天网等现代技术手段关注山海河湖、森林、湿地的情况,做到实时调整;并关注执法重点企业,对其污染防治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不定期的审查。最后,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环境监督。加强环境相关信息的公开透明化,建立全国性的综合信息公开平台,及时、全面地披露环境状况,切实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并拓宽公众投诉举报的途径,主动开设网络举报平台,对反映的问题做到迅速回复和解决,对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予以相应奖励并且将其融入行政决策之中,由此建立双向沟通机制,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参与,从而有效提升公民的参与感与获得感。

(三)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

生态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我们同处一个世界,地球上的所有资源都是共享的,都有着一定的阈值,对其每一分的迫害,都是在损害他人的生态权益。当今世界生态治理缺乏公正价值诉求、治理主体之间利益冲突、生态治理存在责任“赤字”等现实困境[19]。由此,应从整体性角度来看待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共同体利益为重。接下来,中国在参与全球生态治理过程中,重点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增强国际认同,充分发挥中国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中国以实际行动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积极承担责任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以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同时,2023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充分地说明中国生态环境已有明显好转,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8.1%、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4.1%[20],彰显了大国责任与担当。但在对外传播中,有时忽略表述语境的转换,未考虑到受众群体的理解难度,从而增加了认知隔阂。显然,今后应研究海外不同群体的特质,创新生态文明对外话语体系,考虑文化差异,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和故事,继而加强中国生态文明话语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21]。二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进一步加强国际生态合作。在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重要挑战是认识到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迫切性和严峻性,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应对。鉴于各国环境破坏的程度与实际能力有所不同,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反对生态责任推诿,激发各国对生态治理的参与热情。中国继续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实践平台,先后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把绿色作为亮丽底色,推动沿线国家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分享生态成果,这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新的、强大的推动力。除了各国承诺减排和碳达标外,还要共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加快开发利用新能源技术,从保护自然中探寻发展新机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22],汇聚强大合力,以国家间的互利共赢共同呵护地球家园。

猜你喜欢
共生现代化文明
边疆治理现代化
请文明演绎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漫说文明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