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2024-04-05 21:38冯博文
机械职业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保障体系质量课程

冯博文 王 兴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浙江 东阳 322100)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新知识、高科技发展迅猛,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转化为人才的竞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从教育大国跨向教育强国,我国先后制定了诸多优先、加快发展教育的政策。尤其是2015 年以来,“双一流”建设的规划和实施,更是将高等教育率先推入了快车道。而“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2]。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据绝对大的比重,为各行各业提供和输送中坚力量。同时,本科教育也是研究生教育的必要阶段和重要基础,是知识创新、学术进步的重要保障。由此可见,构建高水平的本科教育体系尤为迫切,而打造专门化、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配套的质量保障体系则是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承认近些年来我国本科教育取得重要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中满堂灌、照本宣科的问题比较普遍。长春光华学院张德江校长走访50余所大学后发现,教师的授课方式依然以单一讲授为主,而如此传统单一、缺乏灵活性和发展性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知识和科技的创新,有碍于“双一流”建设的实施和高等教育强国梦的完成。综观美国发达、成熟的高等教育系统,不难发现其开展本科教育的历史颇为悠久,其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因受到社会危机、科技发展以及自身认识等影响,历经“个性”、“共性”、能力和创新四个培养时期,呈现出通专并重、高效教学、师生和谐、崇尚学术、注重平等、打造国际化、倡导终身教育等特征[3]。尤其是1998年发布的《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更是加快了美国高校专门化、专业化、灵活多样、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成熟的、完善的、先进的人才质量保障体系的形成。因此,研究以美国本科教育的先进经验为借鉴和参考,致力于不断发展和促进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合理构建并完善我国高校人才质量保障体系,为新时代人才的培养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这既是打造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完成高等教育强国梦想的神圣使命。

一、美国高校专门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拔尖创新”的荣誉项目模式——以密歇根州立大学为例

荣誉项目是在大众化教育时代以培养经营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形式,为美国的科技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拔尖人才[4]。在美国,斯沃思茅学院的第七任院长弗兰克·艾戴乐(Frank Aydelotte)最早提出“荣誉教育”理念,历经“ICSS”和“NCHC”时代之后,荣誉教育已经成为当今美国高等教育优秀本科生培养中一种普遍的培养模式[5]。选拔优秀学生,开设荣誉课程,培养精英人才,这是美国学校荣誉教育的核心工作的内容[6]。成立于 1956 年的密歇根州立大学荣誉学院,是美国众多公立研究型大学中最早成立且颇具特色的荣誉教育项目之一。它享有独立的教学办公大楼(Eustace-cole hall),内含学习室、办公室、休息室、研讨室和阅览室等。它致力于为追求卓越和更高学术成就的学生(被称为“荣誉学生”)提供优质服务,除了配备有个性化的课程规划,还提供难得的学术深造机会。当然,要成为“荣誉学生”,必须符合其选拔标准。荣誉学院的选拔标准颇具特色,并灵活多样,对不同类别的学生,会采用各不相同的选拔机制。比如,针对待入学新生(Incoming freshmen),其选拔标准为成绩占毕业班级前 5%,同时ACT总分超过30分或SAT总分至少1 360分;针对在校生(Current students)和转校生(Transfer students),他们来校第一学期的GPA绩点排名需进入各学院的前10%。此外,“荣誉学生”也享有自由选课、小班教学、优先注册、优先服务等权益。荣誉学院的毕业要求非常严格,学生除了要学习通识教育课程(General education),还需额外完成荣誉课程(Honors courses)、研究生课程(Graduate courses)、研讨课程(Honor seminar)等的学习和考核[7]。此外,设置荣誉项目的美国著名高校还有马里兰大学、华盛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

(二)“遍地开花”的跨学科培养模式——以麻省理工和加州伯克利大学为例

跨学科是指几门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知识体系。跨学科课程的设置,其实是一种教育改革的措施,为西方大学贯彻整体的知识观教育思想而存在。西方教育学界的普遍观点认为,跨学科课程,首先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独特的、跨越学科界限的知识视野以及思维习惯,有助于整体知识观的树立。其次,学生通过学习跨学科课程,能够培养其有意识地去比较不同学科、不同理论观点之间的异同,意识到融会贯通的力量。最后,用对比的方式去阐明一个问题或者一系列问题,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建立综合化的学习模式,培养他们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以及无限的创造潜能,进而帮助他们形成全面的观点,能动地考虑重要的事件、现象和思想。美国高校有着丰富多样的跨学科培养模式,综合国内外对跨学科培养模式的研究,大体上可以将美国的跨学科培养模式归纳为三大类,一是基于专业教育的跨学科人才培养;二是基于课程的跨学科人才培养;三是基于项目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其中,MIT(麻省理工学院)的跨专业培养模式和UCB(加州伯克利大学)的跨课程培养模式颇为典型。MIT有意破除专业之间的固有界限,招收具备不同背景的学生,对其采用本硕博教育贯通的教学培养模式。MIT还为本科生设有“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ROP)”“本科实习机会计划(UPOP)”等专业实践课程,以培养本科生的专业能力、思维方式和综合素质。UCB作为加州大学系统中最为出色的一所,其跨课程的培养模式独具特色,有着极强的开放性。首先,UCB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都至少涵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强调自然、科技和人文的相互交叉和渗透。其次,它跨课程的教学任务由多个院系共同承担。再次,它跨课程的所有教学均由专门的跨学科师资团队负责。最后,UCB 的跨课程项目面向所有具备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8]。

(三)“注重实践”的应用型培养模式——以密歇根理工大学和辛辛那提大学为例

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以及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各行各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加上居高不下的失业率,美国高校日益重视对职业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密歇根理工大学是一所特别注重职业型、专业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等学府。它有鲜明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分别确立了学生的知识、技能培养目标,注重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同时,密歇根理工大学也开设了大量实用性、专门化的课程,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考验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等普适性能力。实践性、现场化的教学培训大学,也促进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技能的开发和培养[9]。

辛辛那提大学成立于 1819 年,是美国排名第二古老的公立高等学府。1906年美国工程师赫尔曼·施耐德首次提出并倡导产学研合作教育,推崇高校与企业合作,用“工学交替”的方式培养工程技术人才[10]。学生一边参加学习,一边参加工厂的劳动,将学校的知识应用到实践的同时,也在劳动中获得与实践有关的知识与技能,另外还可从工厂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补贴。辛辛那提大学对合作教育培养模式的开展也制定了详细的规定。首先,在学校层面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对合作教育的监督和管理,指导教师需要给学生授课,帮助他们为参与实践做好准备,指导其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同时也负责学生的评估以及反馈。其次,达到相应学分要求以及具有良好理论基础的学生才可参与合作教育项目,校企双方要做好信息的对接。最后,由企业专门的工作管理人员和学校专业实践处的指导老师共同完成项目评估,以确保合作教育项目的质量[11]。

(四)“通识为王”的“全人”培养模式——以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为例

哈佛大学历史悠久,办学始于17世纪,是世界上公认的著名高等学府。通识教育是哈佛大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是美国通识教育的典型代表,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和管理制度[12]。1642年,亨利·邓斯特在哈佛首次开设13门正式课程,先后经历五次课程改革,形成了现在哈佛课程最具综合性的特点。1945年哈佛大学提出了著名的《红皮书》,书中指出通识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完整的人,这种人需要具备有效思考、清晰沟通思想、作出适当明确判断、辨别一般性价值四种能力[13]。哈佛大学尤其强调通识教育,注重学生创新思维、人文功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其课程包括专业课(16门)、选修课(8门)和核心课程(8门),另外还有3门必修的通识教育课程:写作、外国语文和数理应用。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培养模式比传统的教师传授知识更为有效,为社会提供了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哈佛大学的通识课程通常具有普遍的学术和社会意义,其最大特色是结构上“分布模范”,内容上“方法领先”,形式上“大班讲座、小班讨论”,以保证所有学生从主讲教授那里的收获是平等的、等量的。哥伦比亚大学通识教育体系与哈佛大学不同,其特征是以“伟大作品”为课程内容,以小班上课为教学形式,在一定意义上让学生“浅尝辄止”,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和钻研的兴趣,提升自主学习的动力[14]。必修体系的核心课程是哥伦比亚式教育的奠基石,目的是为本科生提供广阔视野,让学生熟悉文学、历史、哲学、音乐、科学、艺术领域的重要思想与成就。哥伦比亚大学对现代通识教育的尝试始于1917—1919年,该时期的必修课程包含当代文明(创立于1919年)和西方经典文学(亦称文学人文,创立于1937年)两门课程,跨越两学期。在授课中规定学生参与课程的数量,要求每班人数不得超过25人,保证授课质量[15]。哥伦比亚大学引以为豪的两大创造是小班规模和苏格拉底式的教学方式,它特别关注学生对理智训练的积极参与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批判思维的形成,特别注重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密切交流与共同探究学术问题,特别重视学生基本能力和思维习惯的形成与加强。1947年,哥伦比亚大学又增设了美术人文和音乐人文两门课程。时至今日,哥伦比亚大学必修的核心课程已发展有十门之多,分别是:当代文明、文学人文、美术人文、音乐人文、主要文化、外语课程、大学写作、自然科学的前沿、自然科学、体育课程[16]。每门课程的要求和执行标准都非常全面、严格,目的是顺应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思维知识、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打造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二、内保障外补充的质量保障体系

众所周知,美国拥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和优质的高等教育服务,在各类大学排名榜中名次都遥遥领先。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显示,前十名中,美国高校占了五所,分别是麻省理工学院(排名世界第一)、斯坦福大学(排名世界第三)、哈佛大学(排名世界第五)、加州理工学院(排名世界第六)以及芝加哥大学(排名世界第十)[17]。2023年THE(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排行榜显示,前十名高校中有七所都来自美国[18]。这耀眼的排名与其成熟、完善、匹配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保障体系息息相关。总体来说,美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具有内外两个体系,二者虽参与主体、保障形式不同,但相互联系、渗透与补充,共同为美国高校的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一)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制度运行

1.理念目标是实施各项活动的指引和向导。美国高校多元、自由、开放、创新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在大学使命和价值追求等方面,为美国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深层次的保障,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的认可主流价值观,接受自由、创新、优质的本科教育。以美国斯坦福教学中心(The Stanford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CTL)的教学理念为例,其课程鼓励学生主动学习以及塑造学生难忘课程的教学理念,无一不显示着美国高校以生为本、温情教学的核心思想,在此类学习氛围下进行人才培养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由此可见,美国高校的理念目标是校内人才培养模式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决定了人才培养的基本标准以及质量保障体系的根本方向[19]。

此外,制定合适贴切的发展理念和育人目标并非一件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一项系统的、持续的、灵活的大工程,在具体的实施环节,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总体而言,积极开发、培育和践行自由、多样、开放、平等的理念目标,强化高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用高校的理念和目标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同时,更需要注意高校的发展理念和育人目标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中,需要适时地做出调整、修正,及时做好总结、提炼、创新,从而孕育出更为合适的、良好的高校发展理念和育人目标,从更深层次上影响和培育学生,增强其集体凝聚力、社会责任感和人生使命感,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中切实发挥好指引性和向导性的作用。

2.制度安排是校内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合理顺畅的制度安排有效确保了美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与国内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所不同的是,美国高校的内部治理体系由学校董事会、校长、总教务长和评议会共同构成。其中董事会是“总指挥”,掌管学校人才培养的一切事务。校长是“总舵手”,依据董事会的决策,引领学校人才培养的实施。而总教务长和评议会则是各项人才培养计划的有力执行者。三者分工明确、协商对话,严格把关高校人才培养的课程质量、教学模式,共同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以评促建”的制度安排也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内部保障体系,美国的大学较广泛地开展了系和学院层面的学术评估,对校内各学系以及学院等基本学术单位人才培养情况进行整体性的评估,站在学校角度,成为中观层面的校内质量保障体系。此外,高效的师生互动评价制度更是使广大师生通过具体实施、实时反馈、持续改进等,在教学实施方面,自下而上地为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成为微观层面的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具体可以划分为学生参与和卓越教师。

学生参与一般由院校研究所承担,美国有一个评价项目叫NSSE(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国内译为“全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全国学生参与度调查”等。NSSE基于大学教育过程,关注大学生就读经验,旨在改进本科院校教育质量,2000年至今已在美国连续实施了23年,已构建出一套“计划—执行—评估—改进”的循环推进模式,在全美高校内外展现出巨大效用和价值[20]。第三方机构的相关调查结果反馈给学校,学校对教学模式、学习效果等进行评估和改进,包括对学生个体学习(即学生产出、调查研究、校友调查、考试成绩、基本技能、就业情况、学习成果等方面)的评估,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包括核心课程评价、学生评教等针对学术的评估,以及教师资格条件、教师调查、学校氛围调查等针对教师的评估,这是完善内部保障体系的重要方式。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中学生参与的多元化充分体现了美国高校人才培养中重视人才多元化发展的这一理念目标。在卓越教师方面,美国高校制定了高标准的教师管理制度。帕琉利斯(Paliulis)等[21]提出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是教师学术水平专业化的重要组成,同时也是学校在国际国内市场上良好声誉和保持独特性的基本因素。美国各高校根据本校实际制定关于教师的聘用标准、任职资格、评估机制和一系列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措施与教师培养培育方案,依靠有效的机制引导,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保证美国高校教师总体的较高水平[22]。同时,美国各高校也为教师的发展与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持,设有教学实验室、资源发展办公室等,帮助教师革新教育理念,鼓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此外,在课程教学方面,明确的教学要求、系统的课堂评估、个性化的教学机制以及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无不为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明晰的经验和可靠的保障。同时,先进、全面的软硬件设施在资源平台上也为美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提供了必要的、不可或缺的支持。华中科技大学的赵炬明教授做过一个名为“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的系列研究,议题涉及美国高校教学实践与方法、环境与设计、评价与评估、组织与管理等。其第五篇研究指出,美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一条主线、三级管理”,以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CMU)和北科罗拉多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ern Colorado, UNC)两所高校为例,从学校使命到课堂教学,阐明由学校、学院、学系三级,乃至所有教师共同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Educational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EQAS),并以校内评估和校外评估的方式来强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和维护[23]。其第六篇研究介绍了美国高校以促进学生学习为核心的评价理念与形成性评价、评价量表、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真实性学习评价、成果档案袋方法等学习效果评价方法[24],这些都为美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师生互动是人才培养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改革依据。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互动,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和感情,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完善高校人才培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提升高校人才培育内部质量的必要环节,更是推动高校人才培育内部质量保障工作的有力着眼点和可靠的落脚点。除了制度制定的各参与方,在教学实施方面,广大师生通过具体实施、实时反馈、持续改进等,自下而上为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美国高校制定了高标准的教师管理制度,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与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持,美国高校都设有教学实验室、资源发展办公室等,帮助教师革新教育理念,鼓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此外,高效的师生互动评价制度以及规范化的院校自评也有力地保障了美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不管是从理论的发展角度,还是从实践的落实角度,只有结合好、维系好和发展好师生、学校和社会三方的互动评价制度,才能真正保障好高校人才培养的高质量、高标准和高要求,才能进一步为分析、构建和发展高校人才培养内部保障体系提供改革依据和创新思路。

(二)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

美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行动始于19世纪末,历经自主发展阶段、联合发展阶段、国家规范阶段和国际化发展阶段,如今已发展得较为成熟,其质量保障组织体系和质量标准等受到别国借鉴和仿效[25]。美国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为高校提供政策、专业测评和经费的保障,其参与主体主要有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各财团组织,此外还有社会认证机构和社会媒体力量的监督。它们权责明确、分工合理,多方开展独立监管活动,形成全方位、多交叉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框架。美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外部质量保障主要为高校提供政策、专业测评和经费的保障,其参与主体主要有州政府和各财团组织,此外还有社会认证机构和社会媒体力量的监督。

1.政府部门通过宏观调控进行教育监管。美国宪法规定,除军事院校外,美国联邦政府对各州的高等教育没有直接的管辖权。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化发展日益频繁与深入,各国间高等教育的竞争明显加剧。为了加强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绩效评估,美国联邦政府以及各州政府,纷纷进行教育立法,并划拨教育经费,保证对各州高等教育依法合理地进行必要指导及管理。通过宏观调控来保障和促进本州的高等教育事业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发展和提升。联邦政府主要依靠颁布各级各类法律法规、教育拨款、机构认证等手段,宏观把控与处理各州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各州政府则通过颁布教育特许证和绩效评估等方法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统筹管理,审核学校办学资格、颁发教育许可证,以绩效评估为手段,监测和跟踪高校资源的使用情况与教育效果。

2.行会组织通过“多管齐下”保障培养质量。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制度有悠久的历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认证体系,具有众多社会认证机构。官方的认证机构是所在区域的院校协会,认证过程是提出申请、内部评估、现场调查、作出决策、后期行动以及周期性复评。同时,配合院校协会认证的“院校研究办公室”日常收集和管理学校各类办学信息,对教育质量长期跟踪,以便院校协会认证的开展。与此同时,非官方的教育认证组织对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学科进行检测和评估,通常以同行评审的方式进行。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Council for higher education accreditation, CHEA)就是从事高等教育认证机构的非官方组织,承担着对全美高等教育机构进行认证的责任,而不是政府机构对此负责。美国高等教育认证组织大体可分为三个种类:(1)区域性认证组织,对所管辖区内具有学位授权和非营利性高校进行全面评估;(2)专业性认证组织,对全美高校已有的学科和专业进行评价认证;(3)特定性认证组织,通常对那些未取得学位授权和以营利为目的的高校进行评估。高等院校可以同时接受几种不同的认证,评估流程包括资格认定、自我评价、实地调查、初步决策和再次决策等。这些认证机构在美国整个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以及人才培养中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负责对全美高等教育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并授予认证资质。一方面,它们能够对高校所设专业进行精准客观、真实、多元的评估,为高校各个专业提供建设性、参考性的意见。另一方面,它们能够有效监测、鉴定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模式。如此两方面,分别在人才培养质量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同步实施保障。

近年来,随着高校财政拨款的削减以及学术市场化、资本化的冲击,美国各大高校都积极为持续发展而制定战略与政策。各财团组织,包括企业、基金会等的资金支持无疑为高校的运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其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巨大的支持和帮助。

3.社会市场通过“排名效应”反馈培养质量。美国社会市场评价能够促进和加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监督,特别是各大排行榜每年公布的院校排名和学科排名,对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反馈、评估、提升与监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美国较为知名的大学排行榜有“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告”“戈门报告”等,它们独立于政府和大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需求,具有较好的社会声誉,影响学生和家长的择校意向。美国企业与大学的合作意图,是保障美国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力量[26]。从社会市场的“排名效应”来反映高校教育教学水平,一方面可以直接对高校教学方法和学习效果进行监督和验证;另一方面也可作为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和行会组织精准评估的参考依据,为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提供有益补充。

(三)内外部的动态平衡,确保质量保障的良性循环

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高校内部和外部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都必不可少。肯尼斯认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它涉及各级各类内外部团体的相关利益,它们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平衡[27]。目前,美国重视内外机制的结合,由内部管理开始到外部监控介入,在相对平衡下,外部保障机制就像是一种审查,提供外部对高校的持续支持,也为内部保障机制提供动力;而内部保障机制像是自我审视,通过分析调查进行改革,进一步响应外部保障机制,进而形成一个平衡的良性循环。

在美国高校自主性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下,内外部的平衡是有所侧重的平衡,外部质量保障中政府层面的主要职责是按照国会的意图分配教育的补助拨款以及提供奖学金等,权利十分有限。与此同时,美国相关法律还保障了大学在办学诸多方面的相对独立性,大学可以在不受政府干预的情况下自主制订相关长期发展规划,在教师招聘、管理升职和学科专业开设、学生学位评定方面拥有高度的自主权。在高校研究方面,由政府出资的研究项目,政府无权干预研究过程,对研究结果也不能有相关指令性的要求,给予高等学校研究活动充分的独立性,并保障高等学校拥有聘用学术研究优秀教师的自主权,为内部质量保障打下基础。美国高等学校的自主性与内外的平衡性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以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为制度基础和核心、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为重要补充,共同为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而发挥作用。

三、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启示

综合以上对美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质量保障体系的描述分析,不难发现,美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各有不同,但依然存在共性。其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专业化,尤其注重个性化教育、促进全面发展、鼓励创新思维等价值追求,而其质量保障体系则体现出制度化、综合性、独立性、精准性、有效性等特点。这不仅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规律使然,而且是在发展中不断互相学习借鉴的结果。因此,我国高校应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学习美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失为一条捷径。结合国内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情况,具体有三点启示。

(一)建立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打造高水平本科教育的必要环节

我国高校虽有不少的人才培养模式,但都各式各样,效果不一,未真正把人才培养模式看成一个专门化的东西,没有形成高效率、人性化、规模化和持续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促进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专门化,是当前我国打造高水平本科教育的迫切任务。那么如何建立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凸显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呢?

结合国内外高校的已有模式和改革探索,可以从以下四点进行突破:(1)建立校内选拔机制,提供优质小班教学;(2)设置跨学科的课程,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3)开设实践应用课程,培养专业化、实用化人才;(4)完善通识教育体系,培养一专多能人才。

(二)内外部配套的质量保障体系是培养本科优秀人才的强力支撑

对质量保障体系的认识要避免出现一个误区,即认为质量保障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是完全分离的,保障和培养各行其道。这种观点可能会直接导致质量保障和人才培养目标割裂,不知保障什么质量,也不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表面上看,质量保障保质量,人才培养育人才,前者是评级机制,后者是教学实践,先有后者,再有前者。但实际上,质量保障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却是同步实施、互相嵌套的。一方面,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和发展要受到培养目标、教育理念的引导和各项指标的评价,而培养目标、教育理念和各项指标的制定,正是来自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也是质量保障体系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要求、标准和目的。另一方面,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保障体系都是动态发展的,都要依据彼此的反馈,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这一调整和改进的过程是同步进行、不分先后的。这就要求高校需要特别加强学术组织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不断健全高校自律机制,完善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制度。

(三)以生为本、注重实践、放眼国际、多方参与是实现高校教育强国的正确方针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培养人才、积累知识、引领创新的重要基础。以生为本是打造一流本科教育的基本方针和首要前提。此外,高等教育强国梦的实现,并非一个政府、一所高校或一些师生就能实现的,需要社会、学界等领域的各方力量一起参与,共同奋斗与追求。

美国高校人才培养注重专业化、多样化,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尽管模式多样,但最终都离不开培养具有广阔视野的创新型人才。通过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课程设置等因素的结合,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此外,人才培养的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也为美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动态平衡下促进其持续优化发展。面对我国人才培养以及质量保证体系中存在的、可能出现的若干问题,可批判性地借鉴美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相关经验,基于我国国情,提出适合我国打造高等教育强国人才培养和质量保障体系的相关对策和措施,并深入促进和完善相关理论,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配套措施,培养出更加优秀、卓越、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质量课程
“质量”知识巩固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质量投诉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