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税四期”下建筑施工企业税务风险及防范措施

2024-04-06 16:59韩艳杰
关键词:税务风险防范措施建筑施工

韩艳杰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税收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税收信息化建设持续优化。金税四期的逐步全面推广,意味着对纳税人的监管呈现全方位、智能化态势。建筑施工企业存在地域范围广、工期长、资金需求量大、涉税事项复杂等特点,存在较大的税务风险。基于此,论文探讨了金税四期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分析了建筑施工企业税务管理风险,提出了建筑施工企业税务风险防范措施,以期在从严的监管环境下,帮助企业有效地规避税务风险,提高管理决策能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金税四期;建筑施工;税务风险;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812.42;F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4)01-0179-03

1 引言

2023年1月1日“金税四期”正式上线,先在广东、上海、内蒙、四川、厦门、陕西、重庆、青岛、大连、天津等10个省市试点,2024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金税四期”在金税三期的基础上加强了“非税”业务的监控,在信息共享、信息核查、“云化”打通等多个方面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升级,实现“以票管税”向“以数治税”分类精准监管转变。后疫情时代,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有效的税务管理作为企业内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范企业行为,降低企业税收成本、提高企业经营效益、规避税务风险、提高企业税务管理水平和效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企业税务管理人员唯有守正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管理水平,才能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屹立不倒。

2 “金税四期”对企业税务管理的影响

2.1 税收监管方面

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也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涉及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个领域,能够综合反映国家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率。数据化时代,企业透明度会更高,“金税四期”除了能够采集到企业收入、成本、费用、利润水平等财务信息外,还能监控到一些非财务信息,它能够实现各政府部门、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息共享,能够实现对企业有关责任人个人信息、纳税状态、企业注册信息的查询等,通过“云化”打通,实现对企业全流程、全业务的监管。纳税人生产经营的五维即实现数字化闭环,主体流、业务流、合同流、资金流、发票流相互印证。

2.2 税务登记方面

“金税四期”实现对业务更全面的监控,再加上各部委、人民银行以及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信息共享和核查的通道,实现企业相关人员情况、企业纳税状态、企业登记注册信息核查三大功能。在税务登记环节,“金税四期”在建立之初就考虑到了收集数据的需要,设计了财务报表等相关表格,企业办理完税务登记后,系统将自动收集与企业相关的各项数据。

2.3 发票管理方面

金税盘即将被取消,企业无需再针对金税盘交年费,只要有网络,能登陆网页,就可以随时随地开发票,如果需要增额扩版,也不再需要烦琐的手续,企业无需再申领发票和验旧,发票内容更加简洁,提高了开票效率,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企业开具销项发票要在实际经营范围之内,购买发票来进行进项税抵扣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商贸流通企业收取的进项发票品名必须与开具的销项发票的品名相匹配,细化到货物名称、单位、数量。对于前期已经认证的进项发票,一旦被查出不符合规定,会要求企业于当期做进项税转出并补缴全部税款及滞纳金。

2.4 纳税申报方面

“金税四期”系统能自动提取数据、自动计算税额、自动预填申报,办税人员只需登录电子税务局复核没问题即可线上申报,申报的工作量会减轻,但同时征管系统更加智能,通过大数据比对,会不断地预警反馈企业存在税务问题,要求企业及时处理,这对办税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

3 “金税四期”下建筑施工企業税务管理风险分析

3.1 发票方面

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涉及专业分包、劳务分包、机械、材料、技术服务、现场费用等多个类别,供应商资质参差不齐,“金税四期”税务监管系统能够通过发票的上游链条,联查到销售方企业的财务数据、纳税情况,进而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将发票金额与成本费用金额进行对比,从而发现虚开发票、重复入账等异常数据。一旦上游企业出现走逃等情况,企业会收到税务局的协查通告,需要提供合同、出入库单据、发票、银行回单等相关资料来证明业务的真实性。“金税四期”下纸质发票会逐渐被电子发票取代,电子发票的收取、重复入账抵税、存档等问题亟待解决。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认证不够及时,存在发票滞留的情形,有涉嫌隐瞒销售收入的风险。

3.2 收入方面

企业利用私户、微信、支付宝等收取货款来隐藏部分收入,或存在大额收款迟迟不开发票,或给客户多开发票的情况在“金税四期”严格的监管下将无处遁形。建筑施工企业独特的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的方法,经常出现因为成本入账不完整,收入确认不及时的情况,从而导致企业增值税收入长期大于企业所得税收入,实务中常见的成本入账不及时的情形是账实不符,即施工现场相应的施工进度已完成,成本已发生,但因计量不及时、付款不及时等,相关成本未入账,造成账面成本小于实际成本的情况。

3.3 成本费用方面

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组成复杂,涉及税率较多,特殊情形较多,例如,机械租赁分为单纯的机械租赁和带人租赁,二者的税目和税率都有区别,一旦合同未约定明确,就会产生风险;保安费用、人力资源劳务派遣费用等涉及差额开票的情况,收取发票时需要注意对方收取用于支付给员工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的费用,选择差额开票的,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金税四期”从严的监管环境下,例如,公司没有车,却存在大量的加油费,差旅费、会议费、咨询费等异常,买发票,多结转成本,大量红冲或作废发票,计提了费用却迟迟没有取得发票等,都是严查的重点。

3.4 申报纳税方面

未按规定及时缴纳税金的常见情形:第一,取得预收款未按规定预缴税款,基于建筑行业资金占用大的特点,建筑施工企业签订的总承包合同一般都会约定不同比例的预付款,针对预付款,有些企业会因为没有开具发票而不进行项目所在地预缴。“金税四期”上线后这种操作将无处遁形。与银行系统的互联,大额资金的入账将难逃税务机关的法眼。第二,印花税缴纳不及时,印花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书立应税凭证或者完成证券交易的当日。很多企业存在纳税义务发生后迟迟不交印花税的情况,“金税四期”上线后,税务机关会通过对比当年企业的进销项金额和已经缴纳的印花税来推算纳税人是否足额缴纳印花税。一旦发现差额较大的情况,会责令纳税人自查,并限期补缴税金及滞纳金,而印花税小税重罚,一旦逾期缴纳,会承担大额的滞纳金。第三,缺失合法有效的税前扣除凭证,根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28号)第五条规定,企业发生支出,应取得税前扣除凭证,作为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相关支出的依据。企业一些成本的发生属于银行自动划扣的,如水电费、财务费用等,企业如不能及时取得合法有效的税前扣除凭证,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就会面临纳税调增的风险。例如,“金税四期”上线后,税务机关通过大数据比对财务报表中的财务费用金额与企业取得与财务费用相关的发票金额,来发现企业是否足额取得税前扣除凭证。

4 “金税四期”下建筑施工企业税务风险防范措施

4.1 财税合规

财税合规是企业规范经营的唯一出路,企业应尽快排查公司存在的潜在风险,规范做账、依法纳税。会计人员做账要建立在真实业务的基础上,不得虚开增值税发票,取得合法有效的进项发票,要点:做好合作对象的背景调查,加强合同的订立与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审批制度,把控货物与服务的真实性,警惕内部借款与往来账,加强发票的开具、接受、认证抵扣和管理,加强业务培训,树立税务风险意识与合规文化。

4.2 税务管理信息化

技术的创新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税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企业税务管理信息化是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科学、高效、透明地进行企业税务管理。建筑施工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业务模式,建立适合自己的税务管理标准、目标和实施方案。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未来税务管理要寄托在系统上,而不是某一个人身上,税务管理的信息化、数智化迫在眉睫。

某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税务管理流程烦琐、数据处理及时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等问题。该企业决定通过税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时、高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组成了以公司一把手为核心的信息化团队。首先,该企业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项目管理人员、企业各部门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全面的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设计,确定了税务管理信息化的目标和范围,与一家专业的数智化平台与服务提供商合作,共同开发了与该企业经营模式相匹配的税务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税务数据采集、处理、报送和分析等全流程线上操作,与企业现有的其他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打通。其次,在项目的实施阶段,该企业积极组织人员培训,快速采集基础数据,分配用户权限,不断地测试、修复漏洞,实现了系统的快速上线。最后,该企业还通过内部培训和实操活动,提高员工及高层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知和接受度。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和维护,该企业在税务管理信息化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信息化建设有效提高了税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和分析,有效保证了税务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企业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4.3 科学的依法纳税筹划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一方面市场开拓遇到阻力,另一方面随着人工等生产成本的提高,施工利润率逐年降低。在税务管理方面,建筑施工企业应不断更新自身税收筹划意识,在合同签订时就做好税负测算,设计税务筹划方案,在保证税收筹划工作合理、合规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项目税负,实现成本控制目标,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實现高质量发展。

第一,足额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营改增后,建筑企业一般计税项目进项抵扣属于较为重要的工作环节,只有及时获取到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进项税额,才不会增加企业税负,提高经营效益。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要选择信用度高、合作顺畅的合作伙伴,通过集采协议等解决好开票及现金流动性问题。采购过程中,需要及时获得专用发票抵扣应纳税额,减少税负的同时,降低企业资金压力。

第二,合理分配各项施工成本占比。建筑施工企业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按照差额征收方式预缴增值税,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分别按照2%或3%在建筑服务发生地预缴增值税。此时,合理地提高分包合同占比,及时取得分包发票税前扣除,将有助于降低企业预缴税金,延缓现金流出时间,提高资金时间价值。保证建筑施工企业获得最大化的资金收益。

第三,明确施工合同价税条款。税务管理人员应参与到分包合同或采购合同签订工作中来,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分析并制定出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同时能够有效规避税务风险的策略。例如,分包合同签订过程时,合同内容上需包含甲供、甲控、清包工等相关内容,对税率选择形成有效支撑。在确定合同金额时,需要同时列明将不含税金额、税额作为标准,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印花税的计税基础,还可以在遇到税率调整等国家政策时,保证企业不会因为合同条款签订不明确而增加施工成本。

4.4 提高税务管理人员素质

第一,增强税务风险意识。税务风险可能会给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轻则造成经济损失、信用损失,重则需承担刑事责任,企业要加强税务风险防范教育和培训,可以通过真实案例生动形象地展示税务风险对企业的危害、税务管理工作对企业的重要性,让企业从上到下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了解税务风险,提高思想站位,從意识形态上重视并参与税务管理工作。针对税务局备案的企业“三员”信息,包括法人、财务负责人、办税人员如发生变更,应及时进行更新和完善。针对电子税务局的待办和提醒事项,要及时清理、阅读和反馈。

第二,构建高效的内外部沟通。对内,税务管理人员可以参与公司重大决策,建言献策,将税务筹划放在业务最前端,实现与各部门高效沟通,及时发布税务相关的信息,收集有效反馈,保持上下级公司顺畅沟通;对外,税务人员要与税务局、主管所、税务咨询机构保持高效沟通,及时发现并处理税务风险,尽可能减少税务风险带来的损失。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分布在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各国各地区的税收政策不尽相同,企业应当与当地税务机关保持良好沟通,及时获取税收政策,规避税务风险,建立高效税务筹划机制,降低项目税负成本,提高施工项目利润率,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第三,坚持学习。公司涉税业务人员应具备必要的专业资质、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操守,遵纪守法。坚持理论学习,熟悉各项税收政策、法律法规,强化信息化培训,提高税务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手段获取各类信息。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提高税务管理综合能力,提高处理涉税风险的应变能力。

第四,提高服务意识。建筑施工企业项目众多,施工现场一般缺乏专业的财税管理人员,遇到税务相关问题往往手忙脚乱。企业税务管理人员要提高服务意识,对项目税务管理建立常态化跟踪与指导机制,针对不同类别施工项目个性化的税务管理需求,提供针对性的税务管理指导意见,利用专业能力及时为项目排忧解难。同时,企业税务管理人员应当深入施工现场一线,更好地了解项目进展情况,真正意义上做到业财融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 结语

综上所述,“金税四期”的全面推广,促进了我国税收管理体制的数智化进程,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建筑业的发展,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也离不开众多建筑施工企业的齐心协力。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逐步加大,税务风险不断增加,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以此为契机,梳理税务管理工作,及时发现税务风险,提高税务风险意识,培养高质量税务管理人才,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卞芳莹.“金税四期”下建筑施工企业税务风险及防控[J].纳税,2023,17(24):7-9.

【2】范本喆.基于金税四期的建筑企业税务管理改进分析[J].财会学习,2023(28):119-121.

【作者简介】韩艳杰(1990-),女,河北保定人,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与税务管理。

猜你喜欢
税务风险防范措施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营改增”对电气安装企业税务风险控制影响
浅析高校税务风险管理
浅析高校税务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