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重在传承 *
——我的传承之路

2024-04-07 20:09周来兴陈金海颜宝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8期
关键词:弟子中医药理论

周来兴 陈金海 周 艺 颜宝华

(1.福建省永春县中医院名老中医工作室,福建 永春 362600;2.厦门市中医院内分泌科,福建 厦门 361000)

作者在基层医疗战线上奋斗60 个春秋,走过难忘“我的行医之路”(《难忘的经历与趣事——我的行医之路》2008 年发表在《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第12 期),又走过艰辛的“我的传承之路”,付出的是心血、汗水,收获的是造就一大批优秀人才,保一方安康,甘之如饴,无怨无悔。

人才是创新之核心、发展之要务、中医之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四个面向”——“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就是其中之一。中医药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自古以来,中医中药除病济世,造福百姓,为人类的健康做出重要的贡献,是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而中医人才的教育更是百年大计。如何培养合格的中医人才,作者的体会如下。

其一,作者认为一个人能力是有限的,让更多的人才发挥作用,我们的事业才能更加兴旺,人民健康才更有保障。任何一门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大量优秀人才[1]。作为医学部门,尤其是中医,多传一个学生就能帮更多的人群解除痛苦。其二,为培养合格中医药人才,满足社会各界对中医人才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需求,重点应以培养应用型中医人才为目标,实行多元化的教育方式,采取多种中医教育模式并存、互补的方式,加快人才成长速度。作者根据不同级别、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因人、因才施教,制定培养方案,坚持以“早临床、多临床、反复论证”为主要原则。

1 乡医培训班模式是普及中医知识的途径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只有基层普及中医,人民群众才能真正享受到中医中药的福利。20 世纪70年代,农村缺医少药,作者在卫校担任校长时,大力普及乡村医生(当时称“赤脚医生”)教育,在短短5~7 年期间,开办14 期培训班,每期半年;实习带教3个月,通过短、便、简、快的培养模式,共培养700 多名乡村医生。结业后分配至全县各乡村,建立卫生所(又称“医疗站”),为农村医疗培养了主要生力军和骨干人才,方便了群众就医,促进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进一步促进了乡村振兴。培训内容为中西医结合,中医教学培养方式以基础理论紧密结合临床实践为主。根据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突出中医药特色疗法,以一根针、一把草、刮痧、针灸、挑疳为主。课堂讲到某种病时,结合病案从门诊部把患者请到课堂上,进行实例讲解,同时结合本人治疗经验进行知识传授。讲针灸课时,让学员对自己用针,体会针感。讲中草药课时,带学员到山上识别中草药,并采集标本带到课堂示教。在见习期又以跟师带教为主,通过门诊跟师带教、临诊、面授,边理论边实践,边实践边理论,提高学员的理论知识和临床诊疗能力。这样的教学培养模式,使学员易学易掌握,达到了早临床、早成才,为农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

2 在职培训班教育是提升人才业务水平的又一措施

在职培训也是继续教育的一种形式,通过不断培训,使在职医生在理论水平和临床诊疗能力方面进一步提升,这也是成才的途径之一。从理论到临床是一次飞跃;从实践到理论又是一次新的飞跃。身在医学这个行业,干一辈子,学一辈子,还得努力提高一辈子,这也是名老中医的殷切期望。中医人要活到老、学到老、提升到老,所以要反复学习、不断实践,这是成才的必经之路。临床后带着问题再学习,往往收效显著。作者开办6 期在职培训班,参加者达165 人。培训时间为半年,分理论班和临床班。理论班以中医基础理论《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为主;临床班以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病为主。对前来培训的学员进行调研,了解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科室的中医群体对中医认知现状的差异,以及应用情况、优势及不足。在开班前召开学员座谈会,通过沟通了解学员对培训的需求,临床遇到哪些难题和难以治疗的病症等情况。将“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就学什么”的原则作为制定教学内容的依据,使教学有的放矢,重点、难点问题迎刃而解,以提高学员理论水平和临床诊疗能力。同时结合专题讲座加强本人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的传授,在实习时亲自带队到中医院坐诊示教,使学员理论水平和临床诊治能力进一步提升。如今这些学员已有70%左右晋升为中、高级职称,成为中医主力骨干。

3 举办西学中班是中西并用惟一互补的途径

坚持中西医并用,利用中西医结合双重诊断、双重治疗优势,建立微观诊断与整体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模式。为了培养一批中西医结合双一流专业交叉人才,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举办西医学中医培训班,让学员中西医互补。作者于1979年在卫校举办一期西学中医班,学员28名(均为西医专科、本科生,临床工作10 年以上),为期一年,其中半年教学、半年实习。作者根据中医优势治疗病种、防治特点和中医理论知识制定教程内容,编写中医辨证施治手册作为教材。突出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阴阳五行、辨证施治、四诊、八纲等理论基础。将中医临床在某些病症方面的治疗优势、治疗效果与西医比较,或将中西医结合提高疗效作为重点授课内容,课堂选用案例分析和个人学术思想,临床实验传授,实习期间亲自带学员到临床示教,学员学习掌握四诊技能,通过半年课堂和半年临床学习,具备了中医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成为中西并用的一支生力军。结业后学员基本采用中西两套本领服务于人民大众。部分学员用中医药疗法有效率达70%左右,如五里街卫生院(20世纪80年代改成中医院)吴素华副主任医师,成为当地名医,获得广大患者的信任。

4 师承教育方式是历来培养中医人才行之有效的路径

师承教育是数千年来中医教育传承的主要模式,其特点是形成师徒关系,重在传授临床技能、技艺,是中医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历来中医师承教育的成功经验表明,实践是中医人才成长的重要环节和动力[2]。需要教师在临床上手把手地指导,以提升学生对理论的感悟,在理论深化中,突显对实践的指导,边理论边实践。

首先,要培养学医者对中医的爱好,其对中医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决心献身于中医事业。所以在徒弟开始学习时,先向其灌输中医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大医精诚的内容,树立专业思想,使他们能自觉学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师承教育中,根据师承教育实施方案要求,作者半个月为师承弟子上一次课,以《中医入门必备》(厦门大学医学院中医系编)为主要内容,结合中医特色疗法如针灸、刮痧、挑疳、放血、耳穴压豆等,当场示范。如一位腰扭伤、酸痛、行动困难,经中西药治疗难以奏效的患者来诊时,作者没有任何保留,当面教弟子在患者委中穴周围放血,立刻见效,患者行动自如,也让弟子感受到中医的奇特,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与信心,调动其积极性、自觉性。规定每周跟师门诊一天。门诊跟师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提高临床四诊(望、闻、问、切)辨证施治操作能力,加深对理论的认知,为学用中医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要求每位学员每周写一篇学习日记,每3 个月写一篇千字以上的学习心得,递交教师批改,以巩固学习的成果。作者在承担带教4 名学员的任务外,还代带了4 名学员,现已2 年有余,初步完成了基础知识和临床诊疗过程传授并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有的学生对脾胃等常见病诊治娴熟,能独当一面。作者在古稀之年仍在培养中医人才,老当益壮,甘当人梯。

5 传承教育方式是培养高层次中医人才的创新

作者是首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出师者,对传承教育有深刻的体会。中医理论和思想经数千年传承至今,得益于师承教育。一代一代传承创新,最终形成现代的中医理论体系。故中医药的发展必须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发展。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有关政策,作者担任全省第三批、全省基层第三批,以及全国第三批、第六批的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和全国基层、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专家。其中继承人省级2 人,省级基层3 人,全国第三批1 人,全国第六批2 人,全国基层传承工作室9 人(基层2 人、社区服务站2 人、县级5 人),全国传承工作室8 人(正在实施中)。每个项目通过三年实施,传承教育累计17人。远程带徒3 人(哈尔滨1 人、解放军第一八〇医院1人、泉州市1人),经省专家考核组进行临床考核、论文答辩等综合考核评审,合格出师15人,其中主治医师13人、副主任医师2人。

传承方式根据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实施方案进行。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传承教育中贯穿始终。采取跟师学习、独立临床实践、理论学习等多种形式进行带教。(1)学习中医理论是基础,读经典是根本,每个月集中学习1~2次,内容以《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脾胃论》为主,贯通人才培养全过程。师生同上课堂,进行课堂讨论,教师教授重点、难点,并给予适当引导、点评,锻炼学生的临床思辨能力,提高其理论水平。在学习经典的同时,结合自己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诠解——如学习《脾胃论》结合自己“调中州安五脏”的学术思想加以阐述,以此敦促弟子更加系统地学习中医理论,提高其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能力。(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疗效是中医生存之本。通过每周一天门诊跟师及教学查房,教师言传医意,因材施教,学生在日常的诊疗中耳濡目染,能熟练掌握和领会带教老师学术精髓和临床经验,从而提高对中医理、法、方、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因此,实践是理解中医基础理论、掌握辨证施治内涵的最佳途径,而中医诊疗主要靠经验积累,临床实践是师承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故在临床带教中,让弟子先为患者问诊记录病历拟方,再由带教老师诊断开方,检验弟子的诊疗水平——这对弟子临床能力的提升特别有帮助。同时要求弟子写周记、月记,每月提交一份心得感悟或临床体会,以及一则医案;教师再认真逐一给予批改,并结合每月1~2 次的病案讨论(病案应是教师诊治过的病案)互相交流;最后由教师点评,再留出时间为弟子们答疑解惑,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如一例失眠十多年的患者,用过镇静安神等药均难奏效,遂来诊,作者用温胆汤加减15 剂而见效,使顽疾获愈。弟子问:“怎么不用酸枣仁汤呢”,作者回答:“经云:‘胃不和则卧不安’,因患者舌苔黄腻,脉滑,纳不香,乃是痰湿之火,扰乱心神而失眠者,治之要求其因”。弟子明白其理,这就促进了师生互动,增加了弟子参与度,调动了弟子学习积极性,使弟子体会更深刻,收获更大,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对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的要求,坚持目标导向,细化建设进度,确保各项传承圆满完成。工作室下设1 个分室(惠安县中医院工作室)、3 个基层工作站,定期下沉带教指导,把中医学术传承延伸到医疗卫生前沿。三年传承工作结束后,传承人要写一篇3 万字以上的结业论文。论文以总结带教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为主题,发挥学生的跟师领悟,突显临诊治病时理论联系实践的独立思考,结合自己的学术见解及创新观点。

几十年殚精竭虑,在岗位上,作者通过多种中医教育模式并存、互补,提高人才成长速度,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不同层次的优秀人才,解决了基层人才匮乏的问题。在尽自己绵薄力量的同时,作者深深体会到中医的发展,人才是关键。传、帮、带是必由之路,而对不同群体的需求、不同学员的水平,须采取不同教育方式,因材施教,则会有不同的收获。如乡医培训,缩短中医入门时段,收到了短、捷、快的效果,造就了农村群众迫切需求的医疗卫生人才,而且普及了中医药知识和中医特色疗法;在职培训班,通过继续教育,大大提高了医生理论水平、诊疗技能技术与服务能力;西学中医班使中西互补,形成了中国医学特色;师承教育为培养初级中医人才和一技之长人才贡献了一种教育形式。传承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中医人才困扰的重要措施,也是抢救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有效的创举。这不但能使中医人才理论水平、临床业务能力大大提升,更能突出技术创新能力,而且能促进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弟子中三年出师晋升正高1 人、副高2 人、主治医师8 人;升为科室主任3 人、副院长1人。如陈仰东、林腾龙等成为脾胃科领军人才。门诊数、住院人数增加一倍,科室创收占全院1/4,陈金海业绩名列全院前茅。远程带徒哈尔滨邵景新8 年后,弟子在当地医界小有名气,担任当地基层医院院长,著作《邵景新选集》一书。为此,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呕心沥血,积极推行不同人才培养形式,制定周密教育计划,认真备好每堂课,带好每位学生,做到手把手地教,心贴心地传,毫不保留地传授经验;同时利用休息日及夜晚著书立说,正式出版《周来兴医学文集》《疑难病症临床经验》等6 部著作,留传后人,获得全国、省中医药培养人才贡献奖,全国“德艺”双馨医护工作者奖,市高层次二类人才奖和县老年教育突出贡献奖。2017 年6 月19 日举办周来兴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学习班时,泉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贺信:周来兴前辈德术兼备,知识渊博,治学严谨,医术高超,深孚众望,闻名海内外,履行中医传承使命,为弘扬岐黄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中医药报》《福建侨报》《厦门日报》等,省、市电视台均作了报道。当聚光灯射来,作者更多了一份使命与责任。每次收获都来自杏林春天辛勤的耕耘,每一份荣光都来自传承之路的脚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愿一花引来百花开,代代传承春意在!

猜你喜欢
弟子中医药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弟子规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弟子规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