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肺朝百脉、主治节”探讨心房颤动的辨治*

2024-04-09 06:09孙非非王智先袁宏伟刘岩杜武勋
天津中医药 2024年2期
关键词:百脉宗气主治

孙非非,王智先,袁宏伟,刘岩,杜武勋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天津 300150)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以局灶性异位电活动和折返为其主要特征,是导致血栓性疾病、心力衰竭、认知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疾病的重要诱因及致死因素。西医对心房颤动防治取得了长足进步,药物、导管消融手术(如射频消融术、冷冻球囊消融术等)、同步直流电复律、左心耳封堵术等治疗手段日趋成熟,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也存在一些防治难点与盲区,如药物治疗的耐受性及安全性、消融术后易复发、转复后难维持窦性心律等诸多问题。中药因其改善症状明显、减少房颤发作次数、控制心室率等诸多优势而备受临床推崇[1]。心房颤动据其表现归属于中医“心悸”“怔忡”范畴,多数医家将其病机概括为气血阴阳亏虚,心体失养,或邪扰心神,神不安位。心主血脉,肺主气生血,行治节而调控生命节律,由于肺气贯通于百脉,肺之“治节”对人体生命节律性具有平衡节度的作用,故能协助心脏诱发“心机之跳动”与“心血之循环”,若肺气不充,或失于宣降,则百脉循行失约,治节不出则易影响脉律及心率,从而引发心律失常,因此病变涉及血-脉-心-肺功能紊乱。《黄帝内经》提出“肺朝百脉、主治节”,涵盖肺助心行血、通调水道、调控节律等多重内涵,揭示了气、血、脉、心与肺之间不仅在生理上相互联系,而且在病理情况下相互影响,因此,“肺朝百脉、主治节”对丰富和完善中医藏象理论及指导心房颤动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肺朝百脉、主治节”中医多维辨证角度探讨心房颤动的病机证治,以期为心房颤动防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视角。

1 “肺朝百脉、主治节”浅释

1.1 肺朝百脉统领诸气血脉 肺朝百脉,首见于《素问·经脉别论》记载:“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朝”乃会聚、会合之义,所谓“肺朝百脉”,从经文脉络来看,乃“肺受百脉朝会”或“百脉朝会于肺”之意,即全身经气血液汇聚于肺,并在肺的宣发肃降作用下,将物质精微通过百脉传输至形体官窍、四肢百骸,发挥濡养功能,即《黄帝内经》所谓“脉流于经”。后世医家多宗此意,如王冰注批注“言脉气流运,乃为大经,经气归宗,上朝于脉,肺为华盖,位复居高,治节由之,故受百脉之朝会也,由此故肺朝百脉,然乃布化精气,输于皮毛矣”,张景岳注言:“经脉流通,必由于气,气主于肺,故为百脉之朝会。”心肺同居上焦,在经络上相互关联,如《灵枢·经脉篇》云:“心手少阴经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复从心系上肺……行手太阴心主之后。”功能上互相为用,心主血,肺主气,参与一身之气的生成,调节全身的气机,贯通百脉,为血液流归于肺提供必要条件。《仁斋直指方·血荣气卫论》云:“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凝,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诚如《灵枢·营卫生会篇》所云[2]:“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心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气的生成与盛衰,与肺关系密切,《素问·五脏生成》云:“诸气者,皆属于肺。”《医学实在易》言:“气通于肺脏,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肺气之宣发肃降是维持和调节全身气机正常升降出入的重要因素,《医门法律》曰:“人身之气,禀命于肺。肺气清肃,则周身之气莫不服从而顺行;肺气壅浊,则周身之气易致横逆而犯上。”是故《素问·六节藏象论》一言以蔽之:“肺主气”,包含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方面内容,一者,气能行血,肺通过司呼吸功能,吸清排浊,吐故纳新,促进体内外气体交换,为气血流通、渗灌提供动力支持,实现人体一身之气对脏腑组织的物质交换以及新陈代谢;二者,气能生血,《医论三十篇》云:“血不独生,赖气以生之”,肺通过吸入天地自然“清轻之气”和饮食水谷“精微之气”结合,于胸中化为宗气,其上走息道而司呼吸,贯心脉而行气血,下注丹田以资元气,故后世医家进一步认为肺为“生气之源”“肺生血”[3]。宗气统摄三焦,调节气机,为诸气之纲领,总司心肺功能,燮理气血关系,其通达上下内外。《类经·营卫三焦》言:“此气出自中焦,传化于脾,上归于肺,积于胸中气海之间,乃为宗气。宗气之行,以息往来,通达三焦,而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喻昌认为人体脏腑、营卫、经络、生命节律全赖“胸中大气为之主持”[4]。心为君主之官,所需精微,由肾中元精所化,加之后天脾胃充养,借助脾之散津,肺之宣发,方可上济于心,注之于脉,以荣四末,内煦脏腑,外养肌表,安养五脏;若“肺主气”失司,一方面不能运气生血,营卫生化交会、渗灌濡养无以为继,心体因濡养不及、后援不足而愈虚,则血脉无主,心神不宁;另一方面宗气难以生成,无力推动而致血液凝涩,凝涩之血终成有形之瘀,壅塞脉道,还于肺间,引起“肺朝百脉”功能失常,致血液未能如潮汐般涌入百脉,痰瘀毒内生,扰动心神,出现《灵枢·刺节真邪》中所言“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的病理状态,产生心悸、怔忡、短气、喘息等症状。

1.2 肺主治节维系体内生理诸气的节律性运动 肺通过宣肃气血津液,通贯三焦,循行周身,维持一身之气血水调和及生命节律在一定维度内,这一生理过程统谓为“治节出焉”。“治节”一词出自《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傅同辅,有辅佐、协助之意,“治”即治理,与“乱”相对,引申为有安定有序之意;“节”指调节、节制之义,《黄帝内经》认为肺位高而近心,辅心行血,百脉聚会于肺,如宰辅之职,总理国政,后世据此概括为“肺主治节”。“治节”是肺通过其宣肃肺气、行血驭脉、通调水道等生理功能与特性,对人体气血运行、经络循行、气机变化、脏腑功能的节律和周期性变化起到节制、协调和制约作用[5],是肺作为“相傅之官”协调、制约十二官生理功能的结果,体现了肺在十二官中的总领地位,表现为对呼吸开阖、血液循环、水液代谢、脉管运动、心率节律等的调节作用[6],使人体达到气血通畅、脏腑功能和谐、阴平阳秘的状态。

肺持气机之柄枢,主一身之气,而气机之重,在于肺,肺通过气化、气机活动的聚散和宣(升、出)降(降、入)作用调控全身气机,“辅心行血”,调节全身气机,贯心脉以行气血,鼓动心搏的产生与延续,通过主一身之气实现其“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肺朝百脉”等作用。朱龙[7]也认为“肺主治节”是在“肺主气”的前提下,通过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等生理功能,实现对人体气机运行枢转、血液畅达、脏腑功能的协调和制约,使机体达到一种“周期和节律和谐有序的状态”。宗气作为联结心肺功能的桥梁,为“血脉之纲领”,贯心行血、司心搏枢机之功,行“肺主治节”之职,通过“司呼吸”之功能激发肺脏节律性的盈缩开阖,协调气机升降,调摄气血运行,以保障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处于 “安定有序” 的状态,故“肺治节”亦称“肺主气”或“肺主宗气”。宗气有名而无形,借心肺之功能以明其用,其本身运行具有节律性,维持呼吸与脉搏的正常比率(通常为1∶4),并受呼吸节律的控制。张珍玉[8]指出:“肺通过主持呼吸节律,能够影响机体心率、心律以及心率/呼吸频率,进而调控卫气、寤寐生理节律的生理作用”,并指出“治节”功能的根源在于肺气宣发肃降时“动而中节”的状态。徐文伟等[9]认为宗气入心者,可直接激发、推动心搏形成并维持正常的心率和节律,促进全身血液通过血管有序布散,为心的泵血功能提供物质基础;宗气入脉者,可以推动脉中血行,宗气足则血行有力,气血运行畅通,不至于“凝而留止”或血溢脉外。故肺主气的生理功能正常,治节有条,宣肃有节,则营卫循行不失其常,气血渗灌不失其序,人体方能呼吸有节、寤寐有时、脉律有度;若肺治节失常,呼吸失调,则影响脉之气化、血之流行,加之血运受阻,津液失其正化,聚而为痰、为饮,气血凝聚、息积于脉而致血管狭窄或闭塞,最终导致血失清宁、脉失畅达,引起心悸、胸闷诸证。

2 “宗气不守、肺失百脉、治节不出”是心房颤动的重要病机

心房颤动是心主血脉功能异常所致,病变涉及血、脉、心、肺四者稳态失衡,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不外乎气血阴阳亏虚,标实多因虚而得,以气血为载体,气滞、血瘀、痰凝、火热为其具体表现形式。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统治五脏六腑,肺为相傅之官,上承君令,朝百脉,助心行血,主治节,调节心脉节律。“肺朝百脉、主治节”是围绕心主血脉功能而言,一君一臣,一主一辅,共同治理脏腑、起到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宗气为心肺共同所主,营居胸中,抟聚于气海,以动为用,以静为正,以降为主,以升为承,是“肺主气”功能发挥之重要媒介,统摄人体之气呈周期性、节律性运动。宗气出入升降不失其常,营卫循行不失其节,气血输布协调有序,其脉按之应手,动而不紧,缓而不怠,节律有度,则“君火以明,相火以位”,脏腑安和,不致有虚怯惊惕之祸。肺气亏虚则宗气弱,一则气血生化乏源,脉络失其濡养而枯荣,脉络虚滞,心失所养而神不守舍,故而出现惊悸、怔忡、失眠、多梦等症;二则无力辅心行血,加重气虚血瘀之象,瘀血内阻,久必生痰,唐容川在《血证论》明言:“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痰瘀互结,胶固难化,加重脉道壅塞,心神失养、血脉不利则心主之功能无法正常发挥,继而可出现“心动悸”“脉结代”等临床表现。若感受外邪,肺气壅塞,宣降失常,治节不出,则脉搏的强弱和节律因而改变;肺气上逆后扰及中焦气机或饮食不节,内伤于脾,导致脾失运化,不能行津调水,痰饮聚肺,困扰心神,临证可见心悸,短气,心胸痞闷胀满等症。若素体痰多,痰气阻滞气机,肺气被郁,宗气枢机不利,“肺失清肃治节”,则木气郁结,横逆而犯,脾胃受戕,运化不及,水饮不化,痰、饮、水、湿、浊、瘀等诸邪蓄积、胶结凝滞,化热生风,扰动心神,则如《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所论:“阳气大逆,上满于胸中,愤瞋肩息,大气逆上,喘喝坐伏,病恶埃烟,饲不得息”,诊其脉“按之弹手,洪大而搏或绝而不应”,若久病及肾,元气衰微散漫,气化不利,痰瘀内生,胶结不解,聚集体内,日久酝酿成为毒,灼伤血脉,损伤心营,败坏形体,出现气短不足以息、语颤声低、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其脉搏动躁急,引衣而动,则神昏扑厥,诊其脉“胸高而喘,虚里搏动散漫而数”甚者或六脉不出。毒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常发生在内伤杂病的基础上,多由诸邪蓄积,交结凝滞而成,诚如《金匮要略心典》所云:“毒,邪气蕴结不解之谓。”

3 基于“肺朝百脉、主治节”理论指导心房颤动的治疗

心房颤动是由于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传导快速、节律发生紊乱,即宗气“治节”功能失调、营卫不和、血脉不利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百脉不潮涌于肺,瘀滞心脉,则心神荡漾,憋闷不舒。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肺朝百脉,主治节”是围绕“心主血脉”功能而言,主要是参与血液的生成、调节血液的运行以及脉律的至数匀齐等生命节律,是肺主要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心主一身之血脉,心脉上通于肺,肺气辅助心脏调理血气,“肺朝百脉”实质上是对肺调节脉道、运行气血等作用的深刻概括,是由“肺主气”及“主治节”的功能决定和完成的,而肺主治节,五脏六腑皆通过络脉贯通营卫气血。肺气虚,失治节,宗气功能紊乱,则推动血行之力异常,呼吸与脉率关系紊乱,致使脏腑之气、血津液升降出入失调,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沉积于脉道,痹阻心脉,心脉失和,正如《医门法律·痰饮脉论》言:“肺之治节不行,宗气不布,故短气,气不布则津亦不化”,而“肺主治节”功能的发挥是以宗气作为重要媒介,因此肺失常度、血脉失和、心体失养、神不安位是心房颤动的基础病机,“肺朝百脉”“主治节”功能失常是根本所在,病变涉及血-脉-心-肺四者相兼共病的病理过程。心房颤动最终的病理状态为瘀滞状态,病因归于气虚,病理产物为痰瘀。从气的运行和生成方面着手,并结合心房颤动病机及不同时期证候演变规律,临床辨治当分稳定期、发作期、病进期3 个主要临床阶段,稳定期气虚是基础,其病势较缓、病情较轻,以心悸气短、胸闷不适、自汗乏力、神疲体倦、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或结代为主症,如伴心阳虚,则手足冷、畏寒等表现;发作期气郁是关键,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以心悸胸闷,眩晕耳鸣,心烦失眠,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结代或乍疏乍数为主症;病进期气虚是病进结果,以心悸汗出,四肢厥冷,喘促欲脱,神志淡漠,舌质淡或淡红或淡暗,脉沉弱微无力为特点,肺气不足、宗气郁滞、大气下陷是其具体表现形式。

3.1 稳定期—补气益肺,和血通脉 心房颤动病变初期因心体因濡养不及、后援不足而愈虚。肺(宗)气亏虚为主要病机,肺宣肃降,朝百脉,调节人体气、血、水液布散、渗灌,脉率、呼吸节律均衡有节,肺气失治则津液滞,气血乱。《素问》云:“诸气膹郁,皆属于肺”,故“百病生于气也”。(《素问·举痛论》)肺主一身之气,首要在于宗气。论治之法,当遵循“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之理,《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云 “必折其郁气,先资其化源”,所谓“资化源”即“脏腑生化之源”之意,宗气为“化源”之所,在治疗上主要从气的生成和血脉的运行两方面着手,首调气血生成,后言血脉运行,以补益宗气、调和营卫为关键切入点,从血脉内外综合调理,恢复血濡气行、“朝百脉”之能。临证常用补肺汤和安神定志丸加减,补肺汤出自《永类钤方》,具有补肺益气之功,安神定志丸源于《医学心悟》,有养心安神、镇惊定志之效,本方以人参、黄芪扶助宗气以行气补血,远志、石菖蒲化痰清心,交通心肾,茯苓、茯神益气宁心安神,熟地黄滋肾填精,因肾为肺子,子虚必盗母气以自养,故用肾药先滋其母,龙齿镇心安神,五味子酸甘化饮,收敛肺气。日久若痰瘀内蕴,耗气伤阴,施治时需辨明偏重,依据虚、痰、瘀、滞的侧重不同,调整补虚药、化痰药、活血药及理气药的用量,如见营阴亏虚致悸者加麦冬、白芍共用,存气阴双补之意,卫阳不足无以温煦心阳者,酌加桂枝、细辛,取其温煦心阳之功,胸闷、眩晕、乏力、苔腻等痰浊明显者,加半夏、瓜蒌、制胆南星、陈皮以豁痰泄浊;胸痛、口唇紫绀重者,以丹参、桃仁、红花、地龙、水蛭活血通脉;胸痞满、太息易怒等气滞明显者,加柴胡、郁金以理气消痞。

3.2 发作期—和调枢机,以安治节 宗气为一身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行血而司心搏枢机,运行枢转是肺气之枢,是呼吸系统气机、气化之枢轴[10],代行“肺主治节”之职。《医原》言:“人身肺之宗气,统心之营气,一日一夜,五十度周于身。”人体呼吸、脉搏、视听言动各种功能,无不取决于宗气的强弱。清代周学海《读书随笔·气血精神论》言“宗气者,动气也,凡呼吸言语声,以及肢体运动、筋力强弱者,宗气之功用也”,故五脏之神机、思维、运动、脉率、感觉是宗气作用于人体的具体外在表现形式。宗气出入守常,则心搏强劲、射血充盈,调节气血运行的节律和速率以及其脉管舒缩状态,进而推动血液洒陈于六腑,和调于五脏。《素问·六微旨大论》云:“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四者之有,而贵常守。”所谓“常守”,即气机升、降、出、入四者互为因果,恋守勿失,“反常则灾害至矣”。而气、血、津液的升降出入及心搏、呼吸、血压、月经等生命节律依赖于肺的敷布和调节,只有“肺主治节”功能正常才能保证脉道通利、节律匀齐、血液充盈。若肺气郁闭,宗气不司其位,宣肃失常,升降乖戾,气血运行反常,不能贯心脉、鼓气血,心搏节律的产生与延续越于常度,则时发惊恐,惕惕如人将捕之,巨者“动则喘剧”。临证当调“肺”朝“脉”、调“肺”使“治”,而“宣发肃降”“朝百脉”是实现“治节”之方式,临证常用祛风解表药宣通肺气、调畅气机以恢复肺的宣肃之职,促进肺对气血津液及其节律的调节。方选升降散(蝉蜕、僵蚕、姜黄、大黄)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前方取复其升降,斡旋气机之意,后方有调节枢机、镇静安神,兼具敛浮越之君火下行之功;若胸中气机不畅,或横逆犯脾,壅阻中焦,痰浊、瘀血等有形实邪内扰而致心悸、胸闷者,可加厚朴、苍术、红花、芍药燥湿行气、调枢活血,气郁化火,酌加黄连、栀子、牡丹皮等,随证而治。

3.3 病进期—升阳举陷,解毒防变 随着疾病进展,肺气日虚,宗气生成不足,病情由浅入深、由轻入重,终成危证。《素问·热论》云:“大气皆去,病日已矣。”大气即宗气,明代张景岳言:“宗气,大气也。”若大气枢转不力,陷下而不举,则如《灵枢·五味第五十六》所论:“出于肺,循咽喉,故呼则出,吸则入。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大气虚而欲陷,不能“胸中包举肺气于无外”,一方面无力贯心脉而致脏腑中的血液和体液瘀积于内,另一方面失其固摄、治节之职,心搏至数节律凌乱而无章,下陷为病。陷者,此必大气虚极,肺不能朝百脉,激发心脏搏动之力极虚,“治节”无权,“心不主令”,而致心悸、怔忡、黑蒙,甚则“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此乃久病迁延不愈,大气虚陷,痰、瘀、滞等诸邪相互搏结,蕴久成毒,劫伤心神,骤闭心脉,脏腑败坏,心脉不出,血不上供,致灵台无主,心神涣散,而变生心悸之危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言:“气虚宜掣引之。”掣者,导引,调畅气行。大气升,则肺叶举,内外之气自然相通[11],用方升陷汤加减,升陷汤为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医学衷中参西录》),临证当分析痰浊、瘀血、火毒之不同,灵活应用活血化瘀、化痰祛湿、泻火解毒等法,如瘀毒者可加蜈蚣、全蝎等虫类药,搜剔经络,增强活血化瘀,痰浊明显者常选用桔梗、僵蚕、半夏等化痰之品豁痰通络,火毒炽盛者常选用黄连、黄芩、安宫牛黄丸等,诸法并用,以防邪气循经扩散,加速病情进展。

4 结语

“肺朝百脉,主治节”是围绕“心主血脉”功能而言,“肺朝百脉”体现在助心行血,维持血液的生成、敷布和代谢;“肺主治节” 表现为对机体经络循行、气血周流、气机升降、脏腑变化、生命节律起到节制、协调和制约作用,使人体达到气血通畅、脏腑功能和谐、阴平阳秘的状态。心房颤动的病机在于“肺不朝血脉”及“肺失清肃治节”,造成“血脉不利”及“心失所主”。用之于临床,调“肺”治“心”,为从肺论治诸气、血、水病提供理论基础。故以此为出发点,充分认识“肺朝百脉、主治节”理论现代理论内涵,对于完善心房颤动的病因病机,指导心房颤动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百脉宗气主治
NaCl对百脉根幼苗生长的影响
论“宗气不足”与勃起功能障碍
百脉根分子生物学主要领域研究进展
佛医方剂的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
百脉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宗气理论的整合教学尝试
长安米氏内科“宗气为本”理论及临床经验列举
运用调补宗气治则治疗胸痹经验*
从“肺主治节”论治COPD肺血管重构
主治医的中国梦